第1篇:三生教育教案
三生教育教案
《太阳下生长》
美术教研室 叶显芬
教学目标:
“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是有关生命文化与生命智慧的教育。一个文学家说过:“我热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真实和生命的偶然,以及瞬间即逝的美。”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人的生命来之不易,那植物和动物的生命呢?在这一课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描绘,体验大自然中各种来之不易的生命,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重视生命,珍爱生命。通过在对各种生命的刻画中,让孩子们清楚的认识到生命是怎样一个完整的生长过程。此课的设计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以植物为主,第二课时以动物为主。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通过观察、体验和交流,感受植物生命的美丽与独特,进行构思与想象,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2. 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绿色的情感。
3.启发学生回忆想象植物生长的情景,鼓励创新表现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与流畅性,提高欣赏,鼓励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音乐,植物盆景。
学生:植物图片,绘画纸,画板,笔。
教学过程:
一、将学生带来的植物图片布置在教室中,供学生自由参观,交谈。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积累感性经验。
二、导入:
教师带着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做种子发芽、长大的律动:睡觉——发芽——一片新叶——两片新叶——慢慢长大——开花——结果,创设轻松的学习气氛,在游戏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三:讨论
1、放课件,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植物,提示注意观察叶、茎、果实有哪些不同?
2、分析图片,了解植物的叶:针形叶、掌形叶、卵形叶等。了解植物的茎: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还有植物的果实:挂在树上的以及长在地下的。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形成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四、想象:(出示一些种子)提问:你想把它种在什么地方?它会长出什么?在它生长的过程中,你会做些什么事?它在成长中会碰到谁?它会长成什么样子?它会开花吗?会开怎样的花?会结果吗?会结怎样的果?引发好奇,激发想象。将现实中的植物与想象中的植物结合起来,使情景具体,丰富。
五、欣赏课件:
欣赏画家和同龄小朋友的绘画作品,给学生的创作表现提供范例。
六、以“我种的植物”为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表现:
1、表现出植物生长的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样子。
2、表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之相关的其他事物。
3、表现出植物与人的样子。
4、表现出想象中的神奇的植物。画出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独创精神,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绘画习惯。
七、评价
学生在全班范围内相互欣赏,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最佳小园丁”的标志,让他们把这个标志送给自己认为“种植物”比较出色的同学鼓励人人参与评价,在评价中相互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探讨如何巧妙运用各种手法表现小动物的样子。
2、情感目标: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一个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喜悦,同时也有着一份责任。引导学生体会动物之间的亲情,培养他们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对生命的珍爱意识,探索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教学难点]:如何生动表现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各种动态。
[教学准备]:课件,带学生去动物园写生。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作?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来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谜)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他们常会做些什么事情?动物妈妈会教给他们什么本领?
二、新授:
1、播放各种动物活动的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并体会动物们在自然界中成长的快乐。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
4、讲述一些发生在动物身上的感人故事并赏析艺术家表现各种动物的美术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看了这些画有什么感受,说说你希望为动物们做些什么事情。)
三、外出去动物园:
1、仔细观察真实动物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刻画这些动物的方法(教师进行现场示范)。
2、师生总结刻画动物的方法,学生动手试着画一画,大家相互提意见。
3、学生开始写生,收集第一手素材并回到教室进行进一步的创作。
四、作业展评:
1、分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体会动物之间的亲情和与我们人类的亲密关系,进行生命教育,说说今后打算如何对待各种生命?
4、进行小组自评互评。
第2篇:三生教育教案
高一三生教育教案
《生命之旅,与爱同行》 ——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课程:三生课 教案:
一、缘起
案例一:近来陆续听到大学生自杀或者杀人的消息,或者跳楼或者自缢,残忍的抛弃亲人朋友离开这个世界。2012年10月8日,本校一高三学生体育课训练1000米倒下,抢救无效,猝死,年龄19岁。案例二:那些英年早逝的人们„„ 姓名 职业 死因 享年
罗京 播音员 淋巴癌扩散 48岁
王江民 IT行业董事长 心脏病突发 59岁 迈克尔•杰克逊 美国歌星 药物中毒 50岁 史丰收 速算大师 心脏病 53岁
陈逸飞 导演、画家 肝硬化,胃出血 59岁 傅彪 演员 肝癌,过劳 42岁 高秀敏 演员 心脏病,过劳 46岁 案例三:抑郁症
新闻链接——2009-9-14 网易新闻:
我国抑郁症患者约3000万人,10%—15%自杀率,我国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实例:2009年女歌星、德国著名球员 案例四:身心疾患:
身体与心灵不匹配;小我和大我不和谐 感叹生命的脆弱与宝贵!
二、种植信念
1、生命是个美丽的奇迹——珍爱所有生命(1)人生命诞生及进化过程(2)自然界中各种奇异的生命 a、出污泥而不染的夏荷 b、雪中梅花
c、比小提琴还悦耳的鸟鸣 d、自身能发光的萤火虫 e、沙漠中的胡杨木
2、生命的存在更显奇迹的光辉——敬仰生命的顽强(汶川地震中的顽强生命)
(1)北川的阿拉坦巴根陶琦老人经历了两次大地震(2)废墟中被埋40小时的三岁女孩宋馨怡(3)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保护学生的谭千秋
3、认识生命特性——唯一性(一次性),珍惜自己的生命 每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引喻一:假如个体是一的所学校,你就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建立者、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学生。引喻二:生命旅程从起点到终点的结束——旅途唯一的行者
物种的生命无休止轮回着,而每个生命只有一次,过去的永远不会回来
三、讨论:生命究竟属于谁呢?我的生命谁做主?
课本故事1:17岁自杀的小江,生命是我的,没有人能为我决定 课本故事2:美国飓风中“跳下去的人必须是我”的男子
四、课本知识论点:
每个人的生命与世间万物相联系
生命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因为各种连接变得欢乐和温暖!人与自然、社会、人、自身心灵因爱而和谐,而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知识链接
1、生命的姿势
2、可怜鸟兽父母心
诗:鸟兽母子情(白居易)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与学生共鸣,达成共识:
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爱惜自己的生命
2、物我同亲一般生 答案:生命属于谁?
生命,对于我们任何人都只有一次,但是,生命并不只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应该属于生养我们的父母和土地,应该属于给予我们关爱的朋友,应该属于 培育我们读书做人的老师,属于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
怎么知道学生可以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快乐学习诗分享:活在当下
人的一辈子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与今天之间有扇后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扇前门。
这“三天”中“今天”最重要。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明天的事情等来了再说吧,最要紧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
要想过好今天,要学会做三件事。第一是“会关门”。
把通往昨天的后门和通往 明天的前门都关紧了,人一下子就轻松了。
第二是“会计算”。要学会计算幸福。
有的人本子上记的全是困难和问题,从来没有记过幸福。
有些人对自己做对的事情一件也没记住,对自己做错的事情记得特别牢,徒增了许多烦恼。
第三是“会放弃”。请牢记:“先舍后得,舍了才会得,舍了一定会得“。
学会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算了。
“钱包被偷了,算了;电视机烧坏了,算了; 骨头摔断了,算了;眼睛瞎了,算了。对于既成事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
第二句话:”不要紧。
“不管发生什么问题,一定要学会说”不要紧“。一生都要乐观,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第三句话:“会过去的。
”有一句俗语“天不会总是阴的。”别忧愁,一切都会过去的。
学会三种方法 三乐法:就是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三不要法:
一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二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三是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一、自评:
应用了感受性教育班学到的技巧,有时间线,思维导图,课前音乐《我为你祝福》,课后小诗《活在当下》总结,整个课堂较流畅。
我设定的课程意图是,我和学生可以互动,达成共鸣。
二、他评:
徐永平:课学堂气氛好,肢体语言丰富;
杨桂芬:教会了学生 “关门”,把握自己,快乐的学习; 陈涛:与学生的互动很好;
共评:在诗分享《活在当下》时,学生与老师达成共鸣,课堂气氛达到目的高潮!
三、课程需要注意的是
1、时间计划上再设计;
2、让学生放松,参与度还要提高。
四、课程反思再设计:
1、练习《活在当下》,用第二个课时,来完成,巩固学生的积极正面的思维模式,发现消极思维及对话,及时导正。人的一辈子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与今天之间有扇后门,今天与明天之间有扇前门。这“三天”中“今天”最重要。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明天的事情等来了再说吧,最要紧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
要想过好今天,要学会做三件事。第一是“会关门”。人一下子就轻松了。
第二是“会计算”。要学会计算幸福。脑海中浮现的幸福有 第三是“会放弃”。先舍后得:
学会说三句话
第一句话:“算了”。(对于既成事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关后门)
第二句话:“不要紧”。(一生都要乐观:不紧张了!放松了!承认了!),不要紧;第三句话:“会过去的”。(不忧愁,不怕了, 轻松了,关前门)学会三种方法。三乐法:就是 助人为乐:我可以为别人做 ; 知足常乐:我对现在 满意; 自得其乐:我欣赏我的 ; 三不要法:
别人的错误,忘了;不怨恨人!释怀了!自己的错误,不要求别人,自主了!自己的错误,不自责,改了,进步了!
2、学生确实出现了消极思维及对话,比如作业不会做,算了;听课听不懂,算了„„
导正的方法是:作业不会做,不要紧;听课听不懂,不要紧。一生都要乐观!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3、引导学生觉察自己的言语和对话,发现负面言语及时自我导正!
因为甘地先生说过:请保持你积极的思想,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语言;请保持你积极的语言,因为它会变成你的行为;请保持你积极的行为,因为它变成为你的习惯;请保持你积极的习惯,因为它变成为你的价值观;请保持积极的价值观,因为它会决定你的命运。
作为一名教师和一名班主任,从学科角度来看,其实学生和音体美、三生等所谓小科目的学科的教师关系是非常好的,他们愿意和这些教师交流、开玩笑,甚至交流的很深,个人的隐私这类的都会说出,这是为什么,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些教师在交流过程中更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性格、情绪。无意之间就和学生之间搭建了一所桥梁,学生喜欢这样,所以这些课上学生就很愿意配合老师,自然效果就不会差,但对于主要的那些文化科目,老师其实也想和学生配合好,但出于学科成绩和现状的要求,老师们过于看重了成绩,轻视了学生的内在变化,慢慢的师生开始疏远,成绩成为了之间的隔阂,课堂效率就会低下,其实学生是想学的。
我上一批学生中就有这样的情况,由于我们班有一门学科成绩非常的糟糕,因为快中考了,我也很想不通,在班会课上,我还骂了学生,下来和学生交流后,我才明白,原来是因为老师上课让他们感觉,在老师眼里根本就没有他们,不断打击,甚至侮辱他们又笨又差,谁还愿意听老师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班长随意一句话“她要是对我们好一点,其实好多同学都在努力,多表扬一下我的进步,我们的成绩不会是这样的”就是这句话,让我觉得我们老师要做的不只是教书,在教书的前面,应该去育人,育友,多花些时间在学生的心理上对教学是有利无害的,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这都是一种成长。
第3篇:三生教育教案
三生教育教案
汝阳县十八盘乡竹元初级中学
一、充分认识实施“三生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所谓“三生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生中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
第4篇:三生教育教案
三生教育教案三年级
第五课
积极的心态
涟水小学
何家舟
学习目标:
1、2、使学生认识保持心态的重要性及意义。
初步学会保持心态的方法;锻炼自己努力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对待生活的挫折、痛苦与逆境及保持心态的重要。
方法、准备:
方法:交流、讨论及实践活动; 准备:假蛋糕、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或学习中,我们遇到各种挫折与失败,会碰到无数的风风雨雨,在这种困境中我们又将如何摆脱困境,面对人生的每一天,我们一起走进生命教育中的最后一课。(板书)“积极的心态”。
1、揭示课题、齐读
2、分析理解课题
二、活动园地
(一)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1、请同学们认真地、用心的阅读第17页的内容,边读边思考;
(1)、阿达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2)、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结合生
第5篇:三生教育教案
“三生”教育教案
生命教育教案:生命只有一次
时间:2015年3月21日 参加人员:五二班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命的珍贵与美好,形成积极健康的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
2、知道生命只有一次,它是不可逆转的,因此要珍惜生命。
3、懂得自己的成长凝结着许许多多人的心血与关怀。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懂得回报,懂得感恩。
教学理念:生命只有一次,珍惜自己的生命,关爱别人的生命。教学重点:体会、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了解生命是有限的教学难点: 生命是有限的,生命失去了就不会再来,应该珍惜生命。教学准备
1、进行调查、访问、上网、搜集整理一些信息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主题
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现实中的人能象游戏中的人物一样有很
第6篇:三生教育教案
三生教育教案
活动内容:安全教育——尖利的东西会伤人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2、教幼儿学习使用剪刀、筷子、笔等物品的正确方法。
重点:知道尖利的物品,如使用不当会伤害身体
难点:知道如何使用尖利的物品的正确方法,并落到实处。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一些尖利的物品,如剪刀、筷子、笔等。活动过程:
1、介绍已准备好的一些尖利物品的名称,如剪刀、筷子、笔等。(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物品,请幼儿介绍。教师最后作适当的小结。)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尖利物品使用不当时,会对人造成哪些伤害。教师小结:让幼儿明确不正确使用尖利物品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3、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尖利物品。
请幼儿依次演示如何使用,其他幼儿讨论他的方法是否正确、安全。教师小结:在使用尖利物品时,不能将尖利物品拿在手上随意
第7篇:三生教育教案
三、发现自己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会学生发现别人的不足及优点。
2、通过本课教会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优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夸一夸本班的同学;再夸一夸自己。
2、找一找别人的缺点;又找一找自己。
二、阅读资料导读1。
1、学生自读。
2、学生表演。
3、分析讨论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
三、阅读资料导读2、3。
1、学生读。
2、分析讨论对你有什么启发?
3、你今后会怎样做呢?
4、活动体验和同学一起分享。
四、教师小结
人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很容易,发现承认自己的弱点却很难。
五、实践活动
每周写一篇自我总结,并长期坚持。
四、平等的我们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社什么事民主并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2、理解什么事平等,并培养学生的平等观念。
3、教会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