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朗读手册》有感
读《朗读手册》有感
第二次集中培训后,听大家大谈对本书的感受,我也深受触动。一方面,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实验的数据,就足以让我惊叹朗读的魅力了;另一方面,大家又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摆事实,讲故事,把朗读的地位和作用又好好印证了一番,使我着实相信朗读的魔力了。
回到学校,我也进行调查,看看平时那些家长或只是在小的时候会读故事给孩子听的?可是,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稀稀疏疏的几个同学举手。但是我仔细思考后发现这些举手的孩子相对都比较爱看课外书,语文成绩也大都不错,上课也爱发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应该也就是朗读的力量。这正如书中说的:“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妈妈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她声情并茂的朗读和充满童趣色彩的故事,会使孩子的语言得到最佳发展。这一次,让我真正意识到朗读对我们的孩子是有效的。于是,我伏案静思,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农民,工人,商人等,孩子的阅读起点不同,他们有的已经有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有的孩子却还存在着阅读障碍,作为他们的老师,我怎么样帮助他们呢? 细细品味《朗读手册》,我感到阅读并不是局限在文学作品,阅读应体现在方方面面。平时引导学生读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使儿童置身于丰富的语言世界中,这固然可以。但是我也可以从对他们有
吸引力的文段开始读起;还可以从一些科普类的小知识开始读起,通过师生共读的简单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人生和自然的奥秘。
我想就这么尝试着做吧,尽管坚持会很难。
第2篇:读《朗读手册》有感
读《朗读手册》有感
吉姆。崔利斯的名作《朗读手册》我在7年前就拜读过。当时教的是2年级的孩子,身边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这本书,这本书更强调的是“渴望阅读”,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当时教低年级的我是十分受用的,它为我开启了一扇指导学生阅读的大门,让我和我的学生们都受益匪浅。
《朗读手册》告诉我:帮助孩子延长集中注意力时间的最好方式是读给孩子听。读故事给孩子听,并留意他们听故事时的反应,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因为专家研究指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初中二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听故事除了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外,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他们会把这些词传入大脑并记忆下来,进而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样的道理,运用到高年级的语文朗读指导中,还是行得通的。只是高年级的朗读教学,更多的是要进行朗读技巧的渗透,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我们可以在范读或领读的基础上,直接给予停顿、重音、节奏等一些朗读技巧的指导。
特级教师张光璎老师说:“现在的语文课,很少有读的技巧的指导,似乎话剧演员才需要技巧。其实,语文课的读也需要技巧,这种技巧的知道是一种渗透。”
一、语速
语速是指导朗读时速度的快慢,具体可以分为缓慢、稍慢适中、稍快、较快等。语速的快慢是根据文章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对语速快慢的把握,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语调
语调是指朗读时声音的高低变化。一般可以为低沉、高昂、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等。停顿、重音是朗读的基石,语调是朗读的情感体现。准确把握语调的高低,才能正确把握作者或主人公的心情变化。
三、语气
语气是指导朗读出怎样的感情。如赞美、喜爱、喜悦、高兴、悲伤、气愤……一篇文章正确地读出语气是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一般来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读的语气中都能体会出来。体会文章的内涵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难点,因此,要想学生准确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应该从注意朗读文章的语气入手,加强训练。
四、轻读或重读
朗读时的语速、语调、语气是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的关键,而重读和轻读也是阅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语速、语调、语气指的是对句、段、篇整体地处理,而重、轻读则是指句、段、篇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的一词。一般来说,一个词的重读和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密不可分的。也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字词才能重读。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由于文章的中心是为赞颂詹天佑的伟大成就和爱国思想,所以这句中最能体现中心思想的词就是“杰出”和“爱国”这两个词,理所当然应该重读,其它词“轻”读,才更能体现出这两个词的“重”。
以上四个方面是紧密结合,不可孤立存在的,再加上多样化的朗读,如配乐、分角色等,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但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将显着提高学生们分析、理解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读《朗读手册》有感(精选5篇)
读《朗读手册》有感(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朗读手册》有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朗读手册》有感1
这本书是美国的吉姆.崔利斯写的,他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朗读手册》是他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书中通过众多具体、可信的案例,指出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阐明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它帮无数的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身的爱书人。
诚然,身为人师的我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也能够体会到通过阅读所获得的那种天地清朗的美好。然而,如何在起步阶段为孩子播下阅读的种子,让他们去习得和拥有阅读这一人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呢?它,
第4篇:读朗读手册有感 李昊颖
读朗读手册有感
学校:沙口路小学姓名:李昊颖
本书读完了,之前存在很多个问题在脑海中都有了答案。这本书不是教“如何”阅读,而是教“如何”兴趣阅读,想到一句教育格言所说的“我们教孩子去热爱和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他更多强调的是阅读的动机,其实说动机就是我们说的“兴趣”人们不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
全书以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用比较通俗好懂的话语告诉我们如何教孩子们去阅读,让我们知道这些做法为什么对孩子的阅读有帮助。并且从书中我更深入的了解阅读到底有什么好处,高尔基也说:“一个人要想聪明得多念书。”书中明确提出:①你读的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的越多。②你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你就越聪明。
其次,我也明白了教师应该让孩子看各种各样的书,各种各样的好书。涉及很多不同类型的知
第5篇:朗读手册
《朗读手册》读后感
我认真拜读了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的名作《朗读手册》,真是受益匪浅,使我以往在教育孩子阅读时所遭遇的困惑豁然开朗。虽然这本书名叫《朗读手册》,但是并非一本传授朗读技巧的教科书,而是一本推崇通过给孩子读书培养孩子阅读兴趣,促进孩子学习能力的书,看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一种深以为然的感觉,所以一边读一边就有一种跟知音聊天的轻松感与认同感。
看到这本书的人一定会被书的封面上的这段话所吸引: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便是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手册》是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案例来推导出结论:有了渴望和兴趣,什么事都好办了。教孩子们渴望阅读比什么都重要。而为孩子大声朗读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
第6篇:朗读手册
《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中开出的推荐书目
红泥巴读书俱乐部创始人阿甲、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王林推荐 朗读书目:
一、绘本:
可爱的鼠小弟南海出版公司
快乐的泰迪熊南海出版公司
提姆和莎兰南海出版公司
失落的一角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失落的一角遇见大圆满 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阁楼上的光作者:谢尔·希尔弗斯坦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猫南海出版公司
小老鼠和大老虎《东方娃娃》杂志社
我的爸爸真麻烦
不要再笑了,裘裘!
鸟窝
别再多管闲事了,波兹
我的幸运一天
我的妈妈真麻烦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
婷卡
床底下
别再亲来亲去
赶回家过圣诞节
我的爷爷真麻烦
春天的兔子
森林〈东方娃娃〉杂志社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少年儿童出版社
猜猜我有多爱你
爷爷一定有办法
逃家小兔
子儿,吐吐
蚯蚓的日记
阿利的红斗篷
第7篇:《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读《朗读手册》有感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读《朗读手册》有感
你或许拥有无限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
这是《朗读手册》封面的一句话,对这句话我感触颇深。
对于我们很多农村的妈妈来说,也许物质上我们不是很富有,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一笔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故事,我们可以做一个故事妈妈。这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最难坚持的一件事。
《朗读手册》这本书前45页我看了三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下面将我的一些体会分享给大家。
一、为什么朗读?
每次我跟家长们讲座,建议他们给孩子读绘本,他们都会跟我说:我每天工作都很累,还要做家务,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给孩子读书。我买书,让他自己读不就行了吗?我这么大了,就不用读书了!
这是很多家长思想中的一个限制性信念。他们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