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
必修二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
①初步理解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键变化和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的本质。
②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含义,了解化学反应在提供热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⑵、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的交流讨论,学习获取数字化信息的方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②通过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活动探究,体验定性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⑶、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 1.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个概念。
难点 : 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掌握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
Ⅰ、联系社会,展示素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本章学习
展示图片:燃料电池汽车,炼钢炉,石油钻井平台 [板书]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Ⅱ、复习提问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作用,师生互动
(设疑)通过p32页思考与交流提出问题,引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思考与交流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在燃烧时释放出热能,这种热能从何而来?它与化学物质及其化学反应有什么关系?
(2)石灰石要经过高温煅烧才能变成生石灰,高温条件提供的热能在石灰石的分解中有什么作用?
(过渡)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是什么? [板书]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举实例
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渡)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3.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1)、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投影)图片分析
(2)、旧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投影)能量图像分析
(小结)思考与交流:你对化学反应特征有何新的认识?
Ⅲ、(过渡)问题:化学能与热能如何相互转化?引入下一问题的学习
[板书]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总能量保持不变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
(学生分组实验)实验2-
1、2-
2、2-3,交流与总结(投影展示)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2-1 盐酸和铝片的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实验2-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2-3酸碱中和
(设疑)思考与交流:
测定中和热时,在设计实验装置和操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讨论交流(投影展示设计案例)Ⅳ、探索与总结
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投影展示)Ⅴ、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结果是放热还是吸热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反应
2、在反应H2 + Cl2 =2HCl中,已知H-H键能为436kJ,Cl-Cl键能为247kJ,H-Cl键能为431kJ,判断该反应是()A.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 C.吸收179kJ热量 D.放出179kJ热量
3、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的分解要吸收能量,试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2Q1 + Q2 > 4Q3 B.2Q1 + Q2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1、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1)、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2)、旧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释放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二、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总能量保持不变
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实验2-1] 盐酸和铝片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2-2]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 [实验2-3] 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小结:常见的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Ⅷ、课后反思:
第2篇:教案化学能与热能
教案化学能与热能
教案一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
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难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探究式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景]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思考]
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教师补充讲解]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2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归纳小结]
1、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 能量是守恒的。
[[练习反馈]
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 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 h-o键要放出463 kj的能量,试说明2h2+o2=2h2o中的能量变化
[讲解]
刚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怎样从宏观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反应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呢?各种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物质中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物质由于组成、结构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随之改变,如h2 与cl2、o2的反应。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1、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
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 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思考与分析]
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试从化学键和物质所含能量的角
度分析气原因,并说明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
第3篇:化学能与热能教案十一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必修2)
教材分析:
本章共三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它们都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同时,它们又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化学反应速率、限度及条件控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决定了本章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而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和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原理。因此,本章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
第4篇:化学能与热能[1]
《化学能与热能》疑难问题解答
问题
1、物质储存的化学能与物质微粒间的化学键能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为什么不同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会不同?
答: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结合力——化学键。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越低时,说明该物质的结构越稳定,构成物质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化学键)越强,断开该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就越高,而形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就越大。
由于不同物质不仅组成不同,而且各自的结构也不同,因此不同物质的化学键种类、数目也不同,于是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能量。
问题
2、为什么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伴随能量变化?能量变化大小与什么有关?
答:从宏观角度看,化学变化过程中发生了物质变化,由于不同物质所贮存的能量不同,因此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伴随能量变化;从微观的角度看,化学变化过程本质为旧化学键
第5篇:化学能与热能练习
【周末练习】
1、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颜色
B、状态
C、化学键
D、原子核
2、下列物质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3、下列过程一定释放出能量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分子拆成原子
D、原子组成分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叫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很容易进行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一定是热能
5、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6、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
第6篇:《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关于化学能与热能
第7篇:化学能与热能 教学反思
《化学能与热能》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研究学情,剖析教材,整合内容
在初中的化学课程和生活常识的积累中,学生都能够了解能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能源转化也并不陌生,但未能从能量变化角度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在高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所以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本次教学中考虑到高一学生现阶段未学习化学键等抽象概念,学生如何从微粒观、能量转化观、能量守恒观,去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质就成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同时把握好必修与选修内容和教学难度差异就成为了本节课设计中始终贯彻的思想。为了突破重难点,本次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8篇: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高二化学《化学能与热能》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的第一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几个方面谈谈关于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在初中已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系统深入地再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在此只笼统地将化学反应中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原因归结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高低。如此安排,既有学习的阶段性,又有必修、选修的层次性,在具体内容上前后还有交叉和重叠,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形态。
关于化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