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项行动优秀征文
三项行动优秀征文
行人过斑马线是人们生命的保障,更是文明行为体现之一,小编收集了三项行动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项行动
这一段时间,我们柳州市正在轰轰烈烈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呢!身为柳州人的我,感到特别自豪。每一个人都为”创城“做一点点改变,结果将会不同凡响。不仅人要做文明人,也要说文明话,更不能忽略了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样,才不会让”山清水秀地干净“成为一个美丽的传说。
在骄阳似火的暑假里,我们六(二)班同学在李老师招集下,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那就是探寻垃圾的来源。大家凑在一起讨论了一番后,三三两两地分好了组,开始行动。我和好朋友薇薇一组,经过商量,我们来到了柳侯公园,探寻垃圾的来源。从哪开始着手呢?我四处张望,最后,目标锁定到了小卖部。我们兴冲冲地一路狂奔而来,拿着小本子,拉开了一幅小记者的架式:”阿姨,您好!您在这儿做生意,人气很旺吧?一看您就很有商业头脑的!“几句话让开店的阿姨脸上绽开了笑容:”呵呵!是啊……“我又美言了几句,绕了个大弯儿,才回到正题。”阿姨,您干这行这么多年了,有没有观察过地面的垃圾是从哪儿来的呢?“我一本正经地地问道。阿姨想了想说:”有些男人经常买了一包烟,就坐在树角吸了起来,吸完后,丢到脚下压灭了;有些小孩子,吃完了糖,就丢到了地上……“我听了不禁深有感触:柳州人还没有成为真正的文明人哪!所作所为都很令人排斥。看见阿姨还有很多活儿要忙,我和薇薇异口同声地说了句”谢谢“,便告辞了。
回到集合地,同学们兴奋地议论起了今天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然后同李老师告别,欢天喜地地离去了。
垃圾,虽然出自不同人之手,却源于同一座城市。经过这一天,我们全班同学去探寻垃圾的来源,我们认为柳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还需改进,让群众遵守一些”文明法则“,相信地面的垃圾会离我们而去,向”创城“迈进,”山清水秀地干净“就会展现在我们大家面前。
第二篇:三项行动
近期,在我市的报纸、网站等一些媒体平台上,都可以见到有关于“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的讯息。自去年8月1日起,我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组织开展了“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通过宣传引导、路面劝导、现场管理、监控抓拍、媒体曝光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活动的发展,并以此提升城市文明指数。
根据交警部门的观察和分析,在活动开展的半年之中,发现公交车的礼让率最高,出租车其次,而私家车和单位车的礼让率最低,这两类车辆占到违法处罚总量的95%以上。我想,这个数据产生的原因,绝不仅仅是车辆数量差异的关系,最关键的,还是车辆出行身份与司机自身素质问题。就拿公交车来说吧,因为它是公共车辆,并且有规定的公司进行监督与管理,所以很少会出现交通事故与不守法现象。加之近年来我市开展的各项公交车评比活动,使越来越多的良好社会风气带入了公交车出行之中。相比较而言,私家车就自主多了,由于是私人车辆,除交通规则外也没有一定的限制,因此许多私家车主在活动开展初期都不适应礼让斑马线的新规定。
在最初看到“文明礼让斑马线”这个活动时,我首先想到的是舟山市往年的交通情况。在我市“中国式”过马路并不少见。无论是行人还是司机的素质都不是很高,行人横穿马路不走斑马线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而车让人在我们这座城市之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因为这两种因素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每年就有不少。眼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因一个小小的举动而消逝,怎能不让人叹息。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驻足站立在没有红路灯的斑马线前,望着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从身前疾驰而过,没有一辆肯放慢步伐,只好在人行道上焦急的等待,期望着有一个机会可以到达对岸。而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车让人——刻不容缓!
经过半年来的开展,这项活动所收获的成效是显著的,根据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发生在斑马线上的机动车与行人的交通事故数量大幅度下降,幅度达80%,综合测评礼让率70%以上。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欣慰的数字。但在此背后,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如今我市交通情况的欠缺之处,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司机改进的地方。半年来,我市一共查处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8300多起。而车让人的现象,也大多只存在于城区主干道上装有摄像头检查的地方,外围次干道的礼让率就有所“逊色”了。看来,还是有很多司机没有养成礼让斑马线的习惯。
还有一些素质不太高的.司机,将这一新规定视若无睹,依然在斑马线前疾驶而过。对此,我觉得应该借鉴杭州市的做法,向他们学习。
杭州道路的斑马线前车让人,已成为很多外地游客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也感受过,真的是车让人,这在别的城市却是很少见。斑马线前礼让行人,2005年就被列入了杭州公交集团规章,迄今已进入第11个年头。2007年,杭州公交出台《公交营运司机五条规范》,再次明确公交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必须减速礼让。此后,杭州公交相继修订完善了《安全行车100题》《司机违章肇事记分待岗培训办法》《行车事故处罚规定》《营运司机“五个一点”行车操作要则》等规章制度,对“斑马线礼让行人”的规定又进行了完善。
舟山从本月起也强势推进礼让斑马线活动,今年交警部门除利用原有电子警察加大不礼让违法查处外,还将批量加装专门用于抓拍斑马线不礼让的高清视频设备。待这批先进设备启用后,目前全市所采用的路面现场查处与非现场监控抓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将逐步向非现场模式转变。同时,对不礼让违法车辆采取多渠道、多媒体曝光,公布车号,予以警示。
对舟山的司机来说,“斑马线礼让”是将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也许历时数年,需要经历不断教育培训、制度规范、激励考核甚至严查重管,最终把这项安全文明行车规范变成了舟山司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习惯,成为众多开车上路司机的最基本素质。
见人必让、让必彻底,让行人主动遵守交规;斑马线前一脚刹车,传递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与道德文明;一个手势,感受到的是舟山这座城市的品质生活与幸福和谐。
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是否发达和先进,高楼大厦不是主要标准。市民守秩序,公共场所讲文明礼让,人与人互相尊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些才是大家都认可的文明与发达的标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舟山也会迎头赶上!
第三篇:三项行动
行人过斑马线是人们生命的保障,更是文明行为体现之一.在温州,人们过马路,为了图一时的方便,常常不走斑马线,从而引发了不少交通事故.大家都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可是既然人们都知道这个交通规则,为什么还要乱穿马路呢?
我到大街上做了一个调查: 我发现一位阿姨带着自己的孩子下了车后,没有走斑马线,直接横穿马路.我看见了连忙迎了过去问阿姨,阿姨笑笑不好意思说:“我有急事,又带着个孩子,直接穿马路又快又方便,再说现在车也不多啊”.看这个阿姨交通意识真差,为了图方便,就不顾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了.
接着,我又看见了一位叔叔没走斑马线,我上去问叔叔:“叔叔,您好!我想做个调查,请问你刚才过马路为什么不走斑马线?”叔叔也很坦然说:“因为斑马线离站头太远了,走过去费力气.”瞧!费力气就直接横穿马路,难道为了让自己少费力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要吗?
我又调查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说:“有的地方过斑马线要有红绿灯来指挥,可是有的地方红灯时间长了点,绿灯太短了来不及过,要跑呢,我们老了跑不动.”这是一位在旁的老爷爷也插上了嘴:“过斑马线时,司机没有减速,而且都不让行人,什么‘车让人’啊,简直是‘人让车’了.”
通过调查,我终于明白了人们为什么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原因:1、为了图一时的方便而乱穿马路.2、因为斑马线太少了,而且离一些站头也比较远.3、过斑马线时绿灯太短、红灯太长了,人们来不及过.4、司机不谦让行人过马路.
现在我们要遵守规则,又要做到谦让,让那些不文明行为从我们生活中消失吧.
第2篇:有关三项行动征文
有关三项行动征文
斑马线是供行人横过道路使用的,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神圣不可侵犯。小编收集了三项行动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项行动
前些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政府规定机动车要在斑马线前停车停礼让行人,。我心中有一个问号:那么多开车的人,会做到吗?
那是一个星期三,放学了,我背着书包慢慢地走出了校门。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前。我像往常一样走到斑马线前,左看看,右看看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才走了一两步,就有一辆小轿车飞驰而过。我来不及多想,往后退了两步。等小轿车走了以后,我才继续往前走。
我记得那个时间段车特别多,又走了几步,往左右一看。这不看可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这车子一辆挨着一辆,像一条龙似的向我驶来。我变得手足无措起来。不知是前进还是后退,或是原地不动,好像怎样做都是错的。忽然,一个急切的声音响起:“快往前走!”我循声望去,哦,原来是这条“龙的头部”——一辆公交车缓缓停下,只见那个司机穿着工作服,乌黑光亮的眼中闪烁出善良的光芒,那位司机叔叔见我向他这边望去,微笑着朝我这边挥手,示意我赶快过马路。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再看看公交车后面的车辆都等不及了,汽车喇叭的“嘟嘟”声响个不停。我便赶快走过了马路。
我记得一个人说过:“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着他人更是一种幸福。”那位叔叔的行为一直让我很感动。
我相信这样的好司机一定会越来越多。
第二篇:三项行动
“文明交通”这四个字在我们心中是多么渺小,可是如果你不重视,后果也是极其严重的!在我们的一不留神下,生命可能会受到威胁!生命是宝贵的,只有一次。
我们每一天上学,早上过斑马线,眼睛要时时刻刻盯着周围有没有车辆,不要只顾看红绿灯而不看周围车辆。爸爸妈妈早上送我们去上学,也要提醒他们要“红灯行,绿灯行”别为了节省时间而乱闯红灯,这可是一种不良行为。可能还会发生车祸。人让车,让出一片温情,让出一片秩序;车让人,让出一片安全,让出一片理解。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与车互相谦让,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死亡的人数,珍爱宝贵的生命。
就说上个星期天吧,我和妈妈正在斑马线上行走,说时迟那时快,一辆摩托车在我们在不经意间擦肩而过。我和妈妈吓住了,周围的行人们也纷纷指责那个开车的小伙子,说他这样做会撞到人的。那位小伙子不但不听,还撅着嘴,笑声嘀咕:“要你们管?这是我自己的是,多管闲事!”
过了一会儿,我和妈妈在街头发现围着一群人。当我凑进去一看才知道,刚刚那位开车不小心撞到我们的小伙子撞到了一位骑着自行车的阿姨。那位阿姨受了一点伤,听别人说,刚才那位阿姨撞后飞出去几米!
那位小伙子在一旁,不停地有人在旁指责他,他羞红了脸,任凭别人责骂他。
第三篇:三项行动
斑马线也即人行横道线,为道路上白色而平行的粗实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花纹而得名。斑马线是供行人横过道路使用的,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神圣不可侵犯。
总公司在“文明公交行动”中所倡导的礼让斑马线,就是对行人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之所以把礼让斑马线提到如此这般的高度,是缘于斑马线上曾经有着沉痛的教训。进行百度搜索,可以看到成千上万个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事故案例,个个铭刻心骨。就在不久前、就在城南的一处斑马线上,一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葬送在了车轮之下。究其根本原因,说轻了是违反交通法规,说重了是无视行人的生命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让行原则”明确规定:遇行人横过道路时,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道路时,停车让行。不得与行人争道抢行。此规定泛指一般道路,若遇斑马线,就更应该让行人优先通行了。否则,在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责任认定原则”,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只是在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行为的,才能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唯有事故是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才不承担责任。倘若要证明这一点,难度极大,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这就意味着,一旦在斑马线上发生事故,机动车一方必承担全部责任无疑!为了表示对生命的尊重,重大交通事故中承担主全责任的当事人,还必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斑马线彰显着对行人生命的尊重、关乎着行人的生命安全,必须礼让!礼是礼节、礼貌,让是不争、不抢。礼让斑马线就是车辆通过斑马线时先慢、先停、先让,有礼节、礼貌的避让行人,不争不抢,让行人优先通行。
礼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必须。礼让斑马线,可以让出一份文明、让出一份和谐、让出一份畅通、让出一份安全、让出一份幸福。
不要抱怨现行的交通环境、不要指责行人的交通行为,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准则,吸取既往的事故教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礼让斑马线,对行业的形象负责、对行人的生命负责。这也就是总公司开展“文明公交行动”的目的之所在。
第3篇:2017年三项行动征文
2017年三项行动征文
垃圾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可以变废为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项行动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项行动
一个人一天生产1。1千克垃圾,相当于2瓶600ml矿泉水的重量;一个人一年产生401。5千克垃圾,相当于670瓶600ml矿泉水的重量。我们的垃圾都跑到哪里去了呢?带着疑问,我们决定”跟着垃圾去旅行“中搜寻答案……
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是我们国内首个大型山谷型垃圾填埋场,主要是处理我们城市的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天子岭生态公园,一下车,深吸一口气,”哈哈,和想象中不一样么,闻不到垃圾的难闻气味,垃圾都去哪里了呢?“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现在的生态公园就是由第一填埋场改造而成的,生态公园的面积大约是8万平方米左右。我们脚下1。5米以下的地方就是原来的垃圾山,山高有165
第4篇:初中生三项行动征文
初中生三项行动征文
请伸一伸你的手吧!因为,我们离文明并不遥远,只不过是一伸手的距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项行动征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三项行动
生活中,我们无数次在“走”,包括走在斑马线上。当我们伫立十字路口,看着形形色色的人穿行于斑马线时,蓦然发现种种不文明行为:有的行人或非机动车辆不走斑马线、闯红灯,或是有行人在通过斑马线时玩手机、嬉戏打闹等,拖延过马路时间„„这些行为令我们感慨万千。正是这些无意识的行为,酿造了一起起惨不忍睹的斑马线上的交通事故。
记得2009年8月4日21时40分左右,在杭州莫干山路浙江电视台门口,杭州首条被称为爱心斑马线的旁边发生一起车祸,一辆保时捷越野车将一名行人撞出30多米远,该行人后因抢救无效死亡。斑马线本来应该是公民过马路的安全线,生命保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