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
[美] 艾 里斯,杰克 特劳特 著,谢伟山,苑爱冬 译。
序一:
定位理论最基本的概念是: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而不是需求或者市场。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米勒的烟酒,人们关注的对象一般为2-7个,也就是说,顾客心智最多只能为每个品类留下七个品牌空间,随着竞争加剧,到最后甚至只能容下两个,这就是定位理论中著名的“二元理论”。
定位:为组织准确定义成果的新生产工具,定位的四个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因为所有的品牌都倡导顾客导向时,经营方式变得类同,也就促使经营方式向竞争导向转变;
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者是利用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第四部,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中,而且还要识别企业投入中那些20%的运营产生了80%的绩效,从而通过删除大量不产生绩效的运营并加强有效的运营而大幅提升生产力。
没有心智资源,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等都是成本。
序二:
品类是商业界的物种、是隐藏在品牌背后的关键力量,消费者“以品类来思考,以品牌来表达”,分化诞生新品类,进化提升品类的竞争力。
引言:
由于信息本身存在过量、感情偏误等问题,而沟通作为传播信息方式的一种,其本身可能也会加重问题或者产生新的问题。定位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并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也就是说,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而将产品定位于潜在客户的心智中。
第一章:到底何为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经存在的关联认知。
人的心智是海量传播的防御物,屏蔽和排斥了大部分信息,一般而言,人的心智只接受与其以前的知识与经验相匹配或温和的信息。因此在传播过度和营销噪音遍布的社会中,选择性的集中目标市场,尤为重要。
不要试图改变心智,而是要简化信息,“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由于你能传递给接收方的信息是那么稀少,因而你应该忽视信息的传播方,聚焦于信息的接收方,你应聚焦于潜在顾客的认知,而非产品的现实。
把焦点集中于潜在顾客而非产品,你就简化了选择过程,也学到了原则与观念,这有助于你大幅提高传播效率。
第二章:心智备受骚扰
在传播上,多就是少。在媒体爆炸、产品爆炸和广告爆炸的先试下,潜在客户的心智会规避复杂,接受简单。
第三章:进入心智
定位是寻找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组织体系,它的概念基础是:传播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和环境下才能实现。进入心智的捷径:
1、成为第一,这是品牌忠诚度和品牌号召力的前提;
2、进入心智的难点:难以改变心智,寻找空位抢占心智
3、营销从产品时代,到广告时代,再到定位时代,体现了传播由内到外,由分散到集中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心智中的小阶梯
信息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只接受预期状态符合的新的信息,把其他的一切都过滤掉。
事实上,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期望值,造成一种假象,即该产品或服务会产生你期望看到的奇迹。
产品阶梯:一个竞争者如想增加市场份额,要么排挤掉上方的品牌,要么把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公司的品牌关联起来。所以有时候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关联定位法:如比较性的广告,或尽早占据第二位置。非可乐定位法:把产品与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放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不要再你自身或你自己的产品当中寻找定位观念,而是要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寻找。
第五章:不能由此及彼
认识到很多事情并不是“我能行”就可以抢占行业第一,而是要寻找空白切入。
第六章:领导者的定位
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品牌不会轻易改变。
是什么造就了领导者?是追随者。领导者不应该把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它需要他们来形成一个品类,领导者第二是最好的“差异化因素”,是你的品牌获得成功的保障。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但同时要注意变化,用多品牌而不是品牌延伸来拦截对手,同时宽泛的名称也利于其将来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
第七章:跟随者的定位:
寻找空位,在大公司的业务结构里寻找薄弱环节。尺寸空位:要使潜在客户知道你想填补什么样的空位,而不是宣传买该产品有哪些好处。如电视机大小、宽窄等。
高价空位:必须用真正的差异化为高价做出解释,及时没有别的用处,它也能为人们多花钱做出合理解释。
低价空位:低价抢占心智 其他有效空位:如性别,(男、女士专用),年龄。(老人,成人,孩子专用等)工厂空位偏误:品牌是在心智中打造出来的,产品是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的,要着眼品牌。、技术陷阱:通过实验室技术好研制出来的必须尊重市场心智,否则由内到外的定位就是致命陷阱。满足所有人需求陷阱:满足所有人,到最终谁也满足不了,必须有取舍和聚焦。
第八章:重新定位竞争对手
公司必须通过给已经占据人们心智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来创建空位。这就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对比性广告,但要注意相关法律,避免陷入侵犯名誉权的道德和法律纠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要注意技巧,尽量去陈述事实,而非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倾向性的引导。
第九章:名字的威力
名字就像钩子,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在定位时代,你能做的唯一重要的营销决策就是给产品起什么名字。
1、避免不恰当名字:与常识和时代违背;
2、避免无意义名字:多用描述性的词汇,只有在产品是全新的又是广大消费者继续,而且也是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情况下;
3、名字好坏转变:对手的坏名字我们改正过来就是好名字;
4、公开产品本质:避免模糊引起误会
5、过犹不及,名字太形象,太具指向性,有时候会过犹不及,尤其是用在大众消费品领域,暗示和委婉而不能太露骨。
第十章:无名陷阱
发音缩写:公司名称是视觉导向,为了提升名字的视觉效果费劲周折,却没有考虑到它听上去如何。
视觉缩写:在广为人知之前,尽量不要用缩写。平面广告抽象的多,要注意配合语音去切入心智
首字母缩写的排序:如电话簿,网站等的出现位置。A靠前,Z最后。
第十一章:搭便车陷阱
尽量使用与公司名称相独立的名字,尊重消费者心智,否则便会出现新旧产品的跷跷板效应,同时也可在未成名之前保持低调,保护好匿名资源,在用它的时候,全力出击,切记不是为了宣传,不是为了建立声誉,而是在潜在客户心智中建立一个定位。
第十二章:品牌延伸陷阱
所谓品牌延伸:就是把一个知名产品的品牌用在一个新产品上。
由内而外的思维方式是厂家逻辑,而由外而内的思维是潜在客户角度,品牌延伸不利于通用品牌名称,它使这类品牌在人们心智中的清晰印象变得模糊,是的顾客想要产品的时候直接用某一品牌代替,也就是想买空调时不能再说格力,因为格力也代指手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延伸时潜在客户认识到,格力只是一个产品名称而已,品牌延伸摧毁了人们心智中原来的高级位置,品牌延伸蚕食品牌在人们心中的认知心智阶梯,品牌延伸将“品牌=产品”改换为“品牌=类称”。
定位的精髓在于:用你的品牌名称代表通用名称,从而使潜在客户不经意中就把品牌当成了通用名称。如iphone 与ipad。
逆向品牌延伸:反品牌延伸“拓宽基础”,这个战略特点是:同样的产品,同样的包装,同样的标签,不同的只是用途,如强生的婴儿用品成人也在用。逆向延伸的逻辑是先窄厚款,先实后名,延伸是先款后窄,注重名大于实。
品牌延伸和品类丰富的区别:品牌延伸是不同功能的产品,如格力空调与格力手机,品类丰富是相同功能的产品阶梯丰富或替代升级,如绿箭、白箭;64G,16G的ipnone等 第十三章:品牌延伸何时有效
短期优势。
长期不利:品牌延伸容易被人们忘记,因为它们在人们心中没有自己的而独立位置。它们是原有品牌名称的卫星,只会让原有品牌的地位模糊不清,而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通过购物单检验法和酒保检验法:即说购买某个产品名字,是否会引起误会,如去买格力,而不知道该买空调或者手机;说买碧浪,不知道是买洗衣粉还是洗衣皂。这其实也是通过了消费体验者的心智选择来检验的。
只有在没有品牌或者没有知名品牌的地方,你才可以搞品牌延伸,但是一旦出现激烈的竞争,你就会遇到麻烦。
另外一个检验方法是自检: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定位上有没有差错:这个问题就是:它是什么?
品牌延伸是陷阱,但不是错误,并不是绝对不可以用,有以下几点原则:可以知道品牌延伸的使用:
1、预期销量,有获胜潜力的产品不该用,否则会毁了潜力股,而产量不大的产品则该用,可以通过品牌的光环效应提升销量,且风险小;
2、竞争,在没有竞争的地方不该用,否则会吸引竞争者,在竞争激烈的领域则改用,品牌可以成为竞争优势;
3、广告支持。广告开支大的品牌不该用,因为一方面投入大是独立潜力股,另外延伸失败的成本太大;广告预算小的品牌改用,可以品牌溢渗。
4、影响。创新产品不该用,因为要更新概念,树立新的定位,一般产品如化学品该用,因为相信品质保证,没有化学副作用。
5、经销。上货架的产品不该用,因为已经有了熟知的定位,由销售代表上门推销的产品该用,因为可以增加可信度和吸引力。
第十四章:公司定位案例:孟山都公司
要明白定位和多元化的优劣,慎重择用。
公司应该第一个去做某件事,以此来成为领导企业,而不是自称如何领先于人。领先的可能性有三个方面:
1、产品领先
2、运营领先
3、行业领先
定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避开那些人人都在谈论的领域,即风尚。若要取得发展,必须开辟无人涉足的领域。在公司定位工作中,领导地位是可以在银行里兑换成现金的,无论你是化工企业,银行还是汽车制造公司,只要客户对你有好印象,你就永远比对手出色。
第十五章:国家定位案例:比利时
一个成功的定位项目需要负责人长期投入,公司上下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对战斗目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复杂是定位的大敌,简单是定位的真谛。
第十六章:产品定位案例:奶球
第一步,了解潜在客户的心智,第二部重新定位竞争对手,第三步借助定位竞争对手的劣势来确定凸显自己优势的定位。第四部,宣传落实。第十七章:服务定位案例:邮递电报
视觉VS.语言
在一则产品广告里,占主导地位的要素通常是画面,即视觉要素,在一则服务广告里,占主导地位的要素通常是词语,即语言要素。同时要通过语言来引起潜在客户心智联系起已有的东西,并与之比较有明显的优势,如低价,省事实力等。
第十八章:给长岛的一家银行定位
分析出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优势,然后扬长避短,以优势掩饰劣势,久而久之,美化和忽略劣势。
大多数市场调查明显关心的是古河和潜在顾客对公司的评价,顾客对你公司及你的产品或服务的看法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将你的公司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绘制潜在客户的心智地图,通过语义分化的调研方法来完成。
以银行来举例语义分化:营业点多、服务项目全、服务质量、方便、促进经济等,其实是将产品或服务的功能、特点列表分化调研。
第十九章:给天主教会定位
定位工作就是寻找那些显而易见的东西,它们是最容易传播的概念,因为它们对信息接受者的意义最大,可惜的是,显而易见的概念同时也是最难认识和最难传播的,因为人们崇尚复杂。
宗教的定位大多存在于其早期的经典教义著作里,或者人们的期望里。
第二十章:给你自己和你的职业定位
1、找出自己定位的概念,如当领导,律师,摄影家等
2、勇于试错,不要等到尽善尽美再去做,多尝试。
3、找匹马骑,依靠别人,如所在公司,你的上司,朋友,好的想法,信心等。
第二十一章:成功六部曲:锚定,定位其实是寻找锚
第一步:你拥有怎样的定位,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要问自己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是什么,唯一的可行之道是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和概念同潜在顾客心智中已有的认知相联系。
第二步:你想拥有怎样的定位:聚焦专业
第三步:谁是你必须超越的,不要对市场的领导者反击,绕过,去选择一个别人没有完全占据的位置。
第四步:你有足够钱吗?要做好金钱支持和预算,如果资金有限,还是聚焦。
第五步:你能坚持到底吗?地位需要积累。而品牌延伸恰恰会蚕食这种积累,会削弱品牌的基本定位,一旦定位丢失,品牌就是无锚之船,漂浮不定。
第六步:你符合自己的定位吗?传播悲剧之一是谨慎地完成计划,但将战略交给创意公司,战略却在一团技术中消失,难以辨认,创意本身一文不值,只有为定位目标服务的创意才有意义。
局外人会提供客观但不能提供奇迹。
第二十二章:定位的游戏规则
必须理解文字:文字无含义,含义不是在词语里而是在使用这些词语的人身上,就比如糖罐在放糖之前只是个空罐。要选择那些能引发出你想表达之意义的文字。从某种意义上讲,每项产品和服务都是“带包装的商品”,如果它没装在盒子里出售,它的名字就变成了外面的盒子。如果不带盒子,其自身就成了盒子。
必须理解人,语言是心智的同伙,要不断改变自己观点去适应现状。而不是拿出了观点之后再去寻找事实来“证实”它。
必须对变化持谨慎态度:要不断改变战术,但不要轻易改变战略;
要有眼光:为了应付变化,你必须有长远眼光来确定你的基础业务并坚持到底,同时要能区分有效因素和无效因素。
要有勇气:建立领导者定位靠的不仅仅是运气和时机,还要趁别人驻足观望时奋力一搏的决心。
要客观:排除一切自我意识,能够客观评价产品,并且了解客户和潜在客户是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
要简单化:广告应该简单到它自身就是战略。
要精明:找到一个无人占领又有效的定位。即独一无二的定位,加上较大的市场需求。要有耐心:
1、地域式推销由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
2、分人群推销,从学生到工作者;
3、分年龄推销,从年轻到年老;
4、分渠道推销,从商超到便利店 要有全球视野:全球化
要他人导向:将注意力放在竞争对手身上,找出竞争对手的弱点并加以利用,并且学会避开对手的长处。什么是不需要的:不需要我能行的与行业领导者拼命的厮杀劲头,不要过度迷信营销技巧。
第2篇: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不仅是营销中的一个概念,它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定位针对的可以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们要怎样取得成功?这就需要我们给自己找好定位。首先我们要问自己六个问题:我处在什么位置上?我拥有什么样的位置?谁是我必须超过的?我有足够的资金吗?我能坚持下去吗?我与我的地位相称吗?把握好了这六个问题,我们就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在我们这些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对自己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于未来也没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当我们面临即将要进入社会时,我们常常是手足无措的。我们不知道自己擅长在哪里,不清楚自己与他人相比竞争优势在何处,不明白自己能够做好什么样的工作。而定位的思想正好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提醒我们要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们在面临要踏入社会的时候,如果没有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是以何身份成为社会中的一员,那么我们很容易就被这个社会所遗忘。我们常说,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代表的可能是生理上的,比如基因,但我们通常不会满足于此。就像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五个层次的需求所说,在前四个层次被满足之后,我们就会需要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为了实现自我价值,首先我们得有价值。价值又从何体现呢?就从我们的定位开始。当我们给自己定位时,首先还是要考虑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擅长,避免在定位时走太多的弯路。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即逝,在我们有限且短暂的人生里,尽早的给自己定位,才能让我们更久地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喜悦。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更加需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成功,便成仁。企业不仅要遵守市场的自然规律,更要遵循定位的游戏规则。准确的定位能够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场上赢得先机。要想在市场中生存,企业就必须制定战略。就像在开战之前就应该思考和确定整个谋略,继而才能发动战役,将己方的损失降到最低。所谓的见招拆招其实就是没有招。
《定位》的思想着眼的不是产品,不是品牌,不是企业形象,而是预期客户的大脑。品牌的胜负并非见于市场,而在于消费者的心智。如果一间公司或一种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得到了认知,那这种产品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市场,在面对竞争者的冲击时其受到的损伤也会很小。现在很多公司的广告设计新颖,风格创新,吸引眼球,以期通过创意广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有很多消费品企业带着传统思想,以产品为中心,认为只要是好产品就一定能赢得市场。但是这种想法,在如今的市场已经渐渐被淘汰了。事实上,这种想法也只能在一些看中可以量化的品质的工业品领域适用。另外,比如在各种不同款的电脑中选择,每款电脑的参数涉及价格、大小、内存以及设计、用户体验等,消费者会选择哪款电脑源于他们对某个或某些电脑功能的需求。所以,要对产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让消费者明确知道这个产品的价值。对于广告来说,有的广告确实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但都只限于广告形式,在内容上消费者还是没有对其形成认知,这说明企业对产品的定位仍然不明确。好的定位是能让消费者知道他们卖的是什么,对这个品牌形成认知,当消费者想购买该类产品的时候,脑中会首先出现这个品牌的名字。
定位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但光有定位还不行,如果做不到到位,同样如同镜花水月,这就需要企业有强大的执行力。企业能够将定位战略做的什么程度,是由企业内部的执行力所决定的。寻求第一是定位的目标,成功企业通常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把简单的事研究到底,做到极致,便成了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当然,如今是市场飞速变化的时代,定位也不能终身受益,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再定位”是企业保持成功所必须做的。拿苹果电脑的定位历史来说,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苹果电脑一度占领家用计算机市场,但随着市场变化及产品定位的失误,公司逐渐陷入低迷。后来,经过反思和改进,苹果电脑重新进行了定位并制定了新的产品策略,将苹果电脑定位在了专业设计领域。凭借精美的设计、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苹果电脑成功地占领了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随后,苹果公司进行了再定位,将苹果电脑定位向高端白领人群靠拢,并配合其产品定位,推出了一系列充满企业特性的产品广告和理念,让其目标消费群体从专业的图像领域进一步向高端白领人群发展。苹果公司的定位与再定位演绎了商界经久不衰的传奇。
另外,在企业层面,《定位》一书也多次强调了品牌延拓的陷阱。理论上,品牌延拓可以加快新产品的定位,保证新产品投资决策的快捷准确,并有助于减少新产品的市场风险,提高整体品牌组合的投资效益。但是这种“搭便车”的方式实施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如果对品牌延拓缺乏深刻认识,盲目地实施这个策略,就会降低原有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高度。但各大企业依旧在延拓他们的品牌,作者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事例:在做关于品牌延拓之危险报告时,台下没有人做笔记,等要告诉大家,一家公司什么时候能够成功进行品牌延拓时,台下的听众纷纷拿起了笔„„企业家都希望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但是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策略,而忽视实施这种的策略的前提条件,那么发展企业的过程只会是盲目的,企业想得到持续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定位》不仅对我们个人,对企业,甚至对国家来说都有着深厚的影响力。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但如同我们在学习中一样,书本告诉了我们理论与方法,关键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懂得去运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真真正正地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作用。
第3篇: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里斯特劳斯)
四、心智中的小阶梯
“关联”定位法
安飞士在出租车行业只不过是第二,为什么还找我们?因为我们工作更努力。
建立关联地位是一种典型的定位方法
安飞士在出租业、汉堡王在快餐业,霍尼韦尔公司在计算机业都是占据第二的位置。“非可乐”定位法
悄悄进入由别人占据的梯子“七喜”。
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去寻找。
陷阱:forget what made them succeful.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必须年复一年的坚持下去。
不要盲目宣传自己的心愿,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五、你不能由此及彼
如何与IBM之类的对手抗衡
首先,承认事实
其次,计算机领域中太多的人都想做的事情,你不要去做。
更好的策略:利用它们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已经占据的位置,将其与计算机业中的一个新位置挂上钩。
六、领导者的定位
建立领导地位
第一个进入人们心
第4篇:定位读书笔记
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面有一个悖论,那就是什么东西也没有传播信息重要。有了信息,什么事都有可能做到,没有信息,什么事也不可能做成。无论你有多大的天分和雄心壮志,都无济于事。
所谓运气,通常是从成功和信息交流中产生的。
传播只有在合适的环境中和合适的时间里才能实现。
进入人们大脑的捷径,争当第一:(第一个独自飞越北大西洋的人叫什么名字?查尔期?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对吧?
那么,第二个独自飞越北大西洋的人叫什么呢? 不那么好回答了吧?)
第一人、第一峰、第一个占据人们大脑的公司名称很难得从记忆里抹掉
要想“在人们头脑里留 下不可磨灭的讯息”,你首先需要的根本不是讯息,而是大脑,一个纯洁的大脑,一个末受其他品牌玷污的大脑。
恋爱最关键的是接受力两个人必须在双方接受同一个观点的情况下相
第5篇:《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
有人说:“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
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总序
1.三次生产力革命:
(1)特勒“科学管理”——“更聪明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生产力。
(2)德鲁克“管理”——通过管理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3)特劳特“定位”——通过“定位”这一新的生产工具,大幅提升品牌生产力。
2.定位四步法
(1)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过多的选择、有限的心智,决定了经营方式已从顾客导向转向了竞争导向。)(2)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的蕴含的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3)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4)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
第6篇:《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定位》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定位》读书笔记1
感谢《定位》这本书,让我对定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而是要你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所以说,把这个概念称作“产品定位”是不正确的,好像你在对产品本身做些什么似的。定位就是如何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问自己一个问题就能知道这个产品在定位上有没有差错:它是什么?如新浪是新闻,百度是搜索引擎,微信是聊天工具。在广告、媒体爆炸的今天,谁能够在客户大脑里占有一个位置,谁就能赢得市场。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产品在客户头脑里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那就要倒霉了。想想苹果的牛顿机,它既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