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法》教案
一、复习铺垫,引出策略
我先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长×宽。再提出问题:如果我想使长方形的面积增加,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讨论并动手画一画。
接着让学生交流方法,预设:1、可以把长增加。2、可以把宽增加。3、可以把长和宽同时增加。由此引出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学例题,感知策略
1、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读题,说说对题目意思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尝试画图帮助理解题目。
3、让学生说说画图有哪些技巧,画图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4、列式解答后再和学生一起回顾小结,通过小结使学生明白:将文字转化成图形思考起来更方便,画图确实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三、尝试应用,体验策略
1、变换情境,出示“试一试”。刚才例题是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而“试一试”则是把长方形的宽减少。
有了刚才的画图经验,我放手让学生独立画图思考,列式解答。
2、在交流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画图过程。
3、让学生根据画出的示意图进行解答。
4、看图比较:这两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巩固练习,运用策略
1、出示题目。
让学生说说这道题与我们的例题和试一试有什么不同?
在教学中先帮学生分析题中关键的一句话(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然后再由学生尝试画图。图画好后边看课件演示边分析数量关系,进行口头列式。
2、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并尝试画图。
再根据图动脑想出解题的`多种方法。
之后结合课件进行交流。
3、小结:让学生说说通过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体会。
五、总结全课,提升策略
最后我进行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运用了画图的策略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再提出两个问题回顾本课知识:画图的策略有什么优点?画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2篇:教案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能借助所画的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让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价值,体会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运用策略的能力。教学难点: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先来考考大家。谁能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
2、课件出示题目
(1)梅山小学环保小组想开辟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圃,你能计算出花圃的占地面积吗?
(2)一个宽40米的长方形操场,面积是2000平方米,你能算出操场长多少米吗?
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思路。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用长乘宽算出长方形花圃的占地面积,8×6=48(平方米)
生:要求长方形操场长多少米,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宽,所以,用2000 ÷ 40得到操场的长是50米。
师:同学们掌握得真不错,但生活中还有许多比较复杂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我们想想办法,一起去挑战一下吧?
二、新授例题
1、课件出示例题1:
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生齐读例题
师:读完题目,跟刚才的例题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比刚才复杂)你能很快找到解决的方法吗?以前学的列表法在这边用合适吗?那用什么方法来帮助你来理解这道题目呢?同桌讨论(画图)
师:那就请你根据题意,试着画一画,看谁画的图最能清楚地表达题目中的意思。
2、师巡视,集体交流,实物投影展示。
师: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些图画得好,好在哪里?(条件和问题都有标注,比较清楚。)
问:这几张图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师:请你们修改完善自己所画的示意图,并试着根据你所画的示意图解决这个问题。
3、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师:谁能根据题意,说说你是怎么画图的。(先画一个长方形,并标出长是8米,再画出长增加3米后,花圃增加的面积,并标出增加的长度3米和增加的面积18平方米。最后标出要求的原来花圃的面积。)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根据这张示意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已知原来花圃的长,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还得知道什么?(原来花圃的宽)那怎样求出原来花圃的宽呢?题目当中还告诉你了哪两个条件?(增加的长及增加部分的面积。)根据这两个条件能求出什么呢?(原来花圃的宽)
问:你是怎样列式的?(集体交流)
师:你会列综合算式吗?(板书:18÷3×8=48(米))
问:刚才这道题目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画图)为什么要画示意图呢?有必要吗?你觉得画示意图有什么好处?(帮助理解题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方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你觉得画示意图要注意什么?(根据题意画示意图,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要有标注,标注要简洁。)
4、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板书课题)
三、试一试
1、课件出示(试一试)
师:画图对我们解决问题的帮助有多大呢?继续住下看。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后来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示意图中已经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现在鱼池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面积呢?你能画出减少的部分,再解答吗?请大家在书上画一画,再试着解答。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师巡视)
2、集体交流
师:图中减少的部分,你是怎么画的?要求什么问题?(要求现在鱼池的面积。)根据示意图,你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可以根据减少部分的面积是150平方米,宽是5米,求出减少部分的长,用150除以5得到减少部分的长是30米,这个30米也就是现在鱼池的长,再根据原来鱼池的宽是20米,减去减少的5米,得到现在鱼池的宽是15米,所以用30乘15求出现在鱼池的面积是450平方米。)
师:如果没有画示意图,我们能很快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吗?那画了示意图对我们解题有什么帮助呢?(能很快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清楚其中的变化。)看来画图对于我们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它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比较好的策略。
四、实践应用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1:
下图是李镇小学的一块长方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问:“或者”是什么意思?
师:要求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想一想,应该先求出什么?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大家能在图上先画一画,再列式解答吗?试试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师巡视)
2、交流想想做做1
师:你们是怎么画图的?(课件演示)(长增加6米,宽不变,面积增加48平方米;宽增加4米,长不变,面积也增加48平方米。)
根据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平方米,用48除以6求出这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宽是8米,再根据宽增加4米,面积也增加48平方米,用48除以4求出长方形试验田的长是12米,这样,再用12乘8,就可以求出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96平方米。(同时课件演示画图、解答过程。)
师:学会了画图的方法,同学们根据图意,分析相关的条件,都解决了相应的问题。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解决。
3、课件出示想想做做2:
张庄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如下图)。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增加了10米,宽增加了8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出增加的部分或在纸上列表,再解答)
师:这一题与刚才的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长和宽同时增加)你能在图上画出增加的部分吗?根据你画的示意图,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和别人想的方法一样吗?
4、交流想想做做2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课件演示)根据长增加了10米,可以知道现在操场的长是50+10=60(米),再根据宽增加了8米,可以求出现在操场的宽是40+8=48(米),所以现在的面积是60×48=2880(平方米),原来操场的面积是50×40=2000(平方米),所以增加的面积是:2880 -2000=880(平方米)。
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实物投影演示,根据所画的示意图,请生说说不同的想法。
生1:把阴影部分分成上下两部分,先算下面的小长方形的面积:50+10=60(米)60×8=480(平方米)再算上面的小长方形的面积:10×40=400(平方米)最后相加,即得阴影部分的面积。480+400=880(平方米)
生2:把阴影部分分成左右两部分,先算左面的小长方形的面积:50×8=400(平方米)再算右面的小长方形的面积:40+8=48(米)48×10=480(平方米)最后相加,即得阴影部分的面积。480+400=880(平方米)
五、全课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问题,列表和画图,都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灵活处理,遇到不同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解决策略,有时同一个问题,还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解答,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同学们要学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第3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策略
——教研活动理论学习整理
交口县城关小学
赵亚虹
可能初次接触新课本的老师会说课本为何越改越麻烦呢?学生会做就行了,为何课本上要让学生画图呢?又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确实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老师不适应新教材“应用题”教学的编排特点,教学中往往削弱应用题教学,着重于计算教学;或者和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完全隔离开来。曾记得自己在教高段时,时不时地在发牢骚:纯文字的应用题,很多学生看不懂;学习困难的学生解决应用题简直是在瞎猜。可在低年级的实际教学中,发现解决问题教学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不错,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弱?我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在低年级的教材中,解决问题的呈现形式是直观而有趣的图表,小学生一看,通俗易懂、非常喜欢,乐于解决。到了中高年级纯
第4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本设计荣获泰州市“解决问题策略”专题研讨教学设计海选二等奖
泰州鼓楼路小学 肖网兰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第90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直观图的方法整理有关信息,能借助所画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难点: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理念】
通过尝
第5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8页——49页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小明 3本 27元 小军 5本 ?元
(2)
第6篇: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说课稿
解决问题的策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画图策略第一课时,例l是一道典型的和差问题。教材在呈现例题后,出示线段图,并要求学生尝试根据题意把例题中的有关信息在线段图中填写完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依据所画图分析数量关系,并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从引导画图到引导用图,逐步让学生体验画图的策略,并且在体验曲过程感受策略的价值。接着教材安排让学生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解答,并且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教材还安排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对画图策略的运用进行总结。同时,让学生回顾过去对画图策略的运用,将过去对画图策略的零散印象集中起来,形成策略。材在接下来的“练一练”中安排了一道与例题基本相应的练习。练习八中也配有相应练习,稍有变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课标》的要求,并结合“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