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案例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2-19 07: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案例

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案例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我正在给孩子们讲有关如何写身边一位熟悉的人。一来二去,我和孩子们基本梳理出写人的一些基本要素:要反映人物的品质、特点;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反映人;在事件叙述中要注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这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彬同学没在听课。我一边上课,一边悄悄地走到小彬身边。我发现小彬正在画人——好象是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看到小彬的画,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何不借用他的画把作文课上得好“玩”一点呢?

我把小彬的画用实物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大家一下子被小彬的画逗乐了,教室里里发出一阵开心的欢笑。

师:从美术的角度看,人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

生:人体可以分为头部、躯干、四肢三大部分。

师:你们倒想想看人体这三部分和我们今天的写人作文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人物的品质、特点就像是画中的头部;具体的事件就像是人的躯干;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这些描写就像是人的四肢一样不可缺少。

师:(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人物边上标注。)说得多好啊!写人时,如果我们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这个人肯定是残缺不完整的。我想问问小彬,你画的这个人是谁?

生:(小彬)老师,我画得是你。

师:同学们看看小彬画得像不像?他有没有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呢?

……

因为这幅画,教育了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因为这幅画,孩子们有了一节更开心,更轻松的作文课;因为这幅画,孩子们懂得了写人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因为这幅画,他们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片断。

教学反思:

正上着课,外面突然下起大雨或大雪;正上着课,一架轰鸣的飞机却从教学楼上空呼啸而过;正上着课,一只小鸟突然冒失地闯进了教室;正上着课,突然停电了……课堂上,像这样的意外,可以说我们经常会碰到。怎样处理这些预设之外的偶发事件、突发事情?怎样让这些转移学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转变成教学的积极元素呢?我的观点是:第一,学生注意力既然已经转移了,我们当老师的要顺应学生意愿,让学生借此机会放松一下。切不可采用强硬地做法命令学生集中精神上课。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上童话《去年的树》,课到中途,我见一学生开小差,又看大家也有些累了,于是半开玩笑地说:“瞧,小威的魂跑到月亮上了。嫦娥看见有人闯入她的冷宫,一脚就把项振威给踢了出来,项振威的魂又飘到了火星,结果他发现那里太热,赶紧往地球上飞,可一不小心却落到北极,北极熊看见了一掌就把他打回了我们家。现在,他终于回来了。”经过我这么一说,开小差的项振威脸羞得像个关公,同学们也在“哈哈”声中得到了放松。我想,学生这种注意力转移,看似浪费了半分钟、一分钟,但或许我们能收获更高效的剩余时间。更重要的意义可能还在于这样处理,课堂也许更民主、和谐了。

第二,我们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些转移学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转换成教学的积极元素,动态生成“无法预设的精彩”。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总是开放性、创造性地存在着。因此,作为一名好教师,我们要敢于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活处置我们的教学预设。让更多的课堂成为无法复制的师生生命历程。

第2篇: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案例

这是一节习作指导课。我正在给孩子们讲有关如何写身边一位熟悉的人。一来二去,我和孩子们基本梳理出写人的一些基本要素:要反映人物的品质、特点;要通过具体的事件反映人;在事件叙述中要注意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这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彬同学没在听课。我一边上课,一边悄悄地走到小彬身边。我发现小彬正在画人——好象是在画我上课的样子。看到小彬的画,我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何不借用他的画把作文课上得好“玩”一点呢?

我把小彬的画用实物展示台投影到屏幕上。大家一下子被小彬的画逗乐了,教室里里发出一阵开心的欢笑。

师:从美术的角度看,人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

生:人体可以分为头部、躯干、四肢三大部分。

师:你们倒想想看人体这三部分和我们今天的写人作文有什么联系呢?

生:我觉得人物的品质、特点就像是画中的头部;具体的事件就像是人的躯干;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这些描写就像是人的四肢一样不可缺少。

师:(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在人物边上标注。)说得多好啊!写人时,如果我们少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这个人肯定是残缺不完整的。我想问问小彬,你画的这个人是谁?

生:(小彬)老师,我画得是你。

师:同学们看看小彬画得像不像?他有没有抓住老师的外貌特点呢?

……

因为这幅画,教育了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因为这幅画,孩子们有了一节更开心,更轻松的作文课;因为这幅画,孩子们懂得了写人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因为这幅画,他们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片断。

教学反思:

正上着课,外面突然下起大雨或大雪;正上着课,一架轰鸣的飞机却从教学楼上空呼啸而过;正上着课,一只小鸟突然冒失地闯进了教室;正上着课,突然停电了……课堂上,像这样的意外,可以说我们经常会碰到。怎样处理这些预设之外的偶发事件、突发事情?怎样让这些转移学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转变成教学的积极元素呢?我的观点是:第一,学生注意力既然已经转移了,我们当老师的要顺应学生意愿,让学生借此机会放松一下。切不可采用强硬地做法命令学生集中精神上课。记得有一次,我正在上童话《去年的树》,课到中途,我见一学生开小差,又看大家也有些累了,于是半开玩笑地说:“瞧,小威的魂跑到月亮上了。嫦娥看见有人闯入她的冷宫,一脚就把项振威给踢了出来,项振威的魂又飘到了火星,结果他发现那里太热,赶紧往地球上飞,可一不小心却落到北极,北极熊看见了一掌就把他打回了我们家。现在,他终于回来了。”经过我这么一说,开小差的项振威脸羞得像个关公,同学们也在“哈哈”声中得到了放松。我想,学生这种注意力转移,看似浪费了半分钟、一分钟,但或许我们能收获更高效的剩余时间。更重要的意义可能还在于这样处理,课堂也许更民主、和谐了。

第二,我们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把这些转移学生注意力的不利因素转换成教学的积极元素,动态生成“无法预设的精彩”。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总是开放性、创造性地存在着。因此,作为一名好教师,我们要敢于根据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灵活处置我们的教学预设。让更多的课堂成为无法复制的师生生命历程。

第3篇:习作指导教学反思

习作指导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习作指导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和参考!

习作指导教学反思(一)

反思:

一、以“知”为基石

所有的教学都应该站在儿童的立场。虽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但知识在儿童想象力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要为儿童打开一扇基于知识背景、展开合理想象的习作之窗。拍卖会是本课的一个活动平台,学生需要了解拍卖的一般流程,知晓相关规范。绿叶、水、空气这三样拍品虽是学生熟悉的,但因为是500年后的物品,仍需要课堂上的介绍与描述。知识的铺垫是儿童想象之翼张开、想象之轮速滑的跑道,能让儿童想得更广、更远、更深。

二、以“境”为依托

教学中,我以角色扮演、音乐渲染、图画演示等手段创设了一个仿真情景,带着学生凭借想象,穿越时空,来到500年后的拍卖会现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习作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

师: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希望大家课堂上都能畅所欲言,尽情的表达。

二、出示名言,引入课题。(齐读)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可以快活两个月。——马克·吐温(生齐读)

1、读了名言,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指名)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指名)夸赞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师:听了夸奖你的心情怎么样?(生 高兴

愉快„„)

师:生活因夸奖而多姿多彩,喜爱自己,欣赏他人,你会从别人身上吸取优点,进步得更快,我想咱们班的同学肯定也各有各的长处,今天我们来夸夸同学的闪光点,好不好?(板题)师:夸同学的闪光点,其实就是夸什么? 板书(优点、特长、好品质、好习惯„„)师:要发现这些藏在大家身上的闪光点要怎么做呢?(指名)板书:仔细观察

学会欣赏 三.创设情景,积累素材。

师:请大家睁大发现的眼睛,仔细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习作课教学反思

篇1: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

作文指导课教学反思

东方红小学 李岩

作文难写,这也是很多学生的心声。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习作课教学反思

习作课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课。在上课前,我经历了很多思考:教材给了一个话题“收获”,然后出示了三个不同的标题“——熟了”、“我收获了——”、或把自己置身于图画中,想象自己就是画中人物,写一篇习作。针对文本,我思索:是总体指导,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题目?还是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目来指导?如果是总体指导的话该如何着手,该如何落实“一课一得”?因为万一有学生选择了第三项,那么我该如何指导学生,是不是在课堂中又要指导学生看图写话的方面,那一节课的内容会不会显得庞杂?还有写法该如何指导?

综合多方面的考虑,我在实际操作中开始抓住“收获”为题引导学生考虑可以从哪些方面得到收获,可以得到怎样的收获,然后让孩子们思考交流,我随机点拨。还好课堂中学生集中选择了第一和第二个题目,因此课堂中没有涉及到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习作课教学反思

习作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作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习作课教学反思1

上周我们的教研课是闫**老师讲的第二单元习作课,有关于环境保护的习作课。教研课采用一课两上的模式,第一次授课在三.(4)班,第二次在我们班。通过两次对比听课,我发现了很多课堂中的亮点和自己班级的问题,记录在本篇反思中,如下:

闫**老师课堂的亮点,一、巧妙地将口语交际和习作结合起来,先说后写,让习作成为学生记录自己所听、所感的方式,从而破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二、将优秀习作巧妙地转换成了老师的亲身经历,把习作的作者说成是身边的好朋友,一下子拉近了文字与学生的距离,让孩子们觉得这些事情就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习作指导课的教学反思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