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

精品范文 时间:2024-01-27 07:13:4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范文

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范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1

读完《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之《滑铁卢的一分钟》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拿破仑的失败扼腕叹息,为格鲁希的优柔寡断义愤填膺。思绪良久,得出一个结论:战争时,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战友。

文章开篇写道:唯强者方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永远不要被动等待命运的垂青。整篇文章由此展开。

作者这样评价拿破仑: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1815),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是近代史上世界著名军事家、政治家。

众多头衔中的任意一个都可以让拿破仑进入历史教材,成为众人学习的对象,何况这么多!

文中多出流露出作者对拿破仑的敬仰与热爱之情:把他比作一头雄狮,打败普鲁士为雷霆第一击,向威灵顿的军队发起进攻称为雷霆第二击。他要将胜利的捷报作为醇美的烈酒,好让身后的祖国和流尽了鲜血,惶恐不安的法国人民沉醉其中,等等。这是拿破仑的梦想,也是他努力为之实现的愿望。为此,文章写道:拿破仑的作战计划从来没有像这次那样严谨细致,周密妥当。他的命令比任何时候都要清楚明白。他反复权衡了进攻的方案,而且也充分估计到了他所面临的各种危险。

拿破仑考虑的那么详密周全,结果却功亏一篑,读到这儿,我只能仰天长叹:天不佑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他的最关键的棋子格鲁希元帅出场了。

作者议论道:有些时候,命运之神也会出于一种奇怪的心理将自己交托于一个芸芸众生中的泛泛之辈。当天降大任于这些渺小者身上时,他们内心深处感觉到更多的是惶恐不安而不是庆幸不已。他们总是哆哆嗦嗦地与命运之神的垂青擦肩而过。这是对格鲁希元帅的准确评价。

任用格鲁希元帅之前,作者这样描述拿破仑当时面临的局面:他的手中已无可用之人,他的那些元帅们,一半死于战场,其余几位早已厌倦了无休止,戎马倥偬的生涯,现在正意兴盎然地呆在自己的家园中。于是,格鲁希的出场就有点诸葛亮的味道了:奉命于危难之间。只是,他缺乏诸葛亮的杀伐决断,由此导致拿破仑的失败也是在所难免。

格鲁希元帅有些彷徨不安地接受了这个命令。他从来不习惯独立行动。他隐约从自己部下那些将军的眼神中看到了对他的不信任。

滑铁卢的清晨,拿破仑命令炮手们发起进攻,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两个小时。而就是这两个小时,恰恰是致命的两小时!关乎拿破仑命运的一刻到了,从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法国军团不停地向着英军高地冲锋,双方处于胶着状态,都渴望援兵的到来。两位元帅都心急如焚、焦躁不安。此刻的格鲁希元帅在哪里?

因为不知敌人所踪,年轻的.士兵正悠闲地、慢悠悠地行军,他们好像正行进在一个和平的国度中。当格鲁希感觉到脚下的地面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颤动,也听到大炮的声音,知道战争已经开始了。军官们不断请求出战时,这位元帅却有些犹豫不决,他习惯了服从命令,胆怯地死死抱定一纸命令不放,而无视众多军官们的请求。

读到这儿,我想起《孙子兵法》中写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格鲁希元帅能够违抗拿破仑的命令而去参战,那历史定当重写。可惜呀!我又想起另一句俗语:出身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是啊,古往今来,有缺陷性格的人物误了多少大事:马谡因轻敌而导致失街亭,张飞因鲁莽而被部下所害,等等,不一而论。

面对固执的格鲁希元帅,热拉尔恳请带自己的一支部队和一些骑兵去奔赴战场。格鲁希却考虑了一秒。

然而这一秒,却决定了他本人的命运,决定了拿破仑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

拿破仑发起的四次进攻都无功而返,他准备发起最后一次决定性的冲锋,他最后查看了一遍战场态势,在决斗中,他手中最后的预备队老近卫军,步履艰难地向着山岗冲了上去。欧洲的命运现在就看这个山头的得失存亡了。

法国战败了,消息传遍各地。而格鲁希元帅对此却一无所知,任然不折不扣地,忠实地执行着那道让他追击普鲁士军的命令,虽然他也有关惴惴不安,忐忑不安。但......

拿破仑失败了,法国战败了,这一切都归因于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物格鲁希元帅。由此,我想起了三国时曹操的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

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2

一分钟,只是一小时的1/60,一天的1/1440;一度春秋是由千千万万个一分钟组成的;而我们的人生,几经风雨,几度梅花飘香,一分钟与其相比,真是太渺小了,应是茫茫大海中的一朵即将破裂的水泡吧;但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的那样,一分钟时而甚微,在恍惚间过去,一分钟时而十万火急,每秒必争。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不论重要还是甚微,给每一分钟填充些什么吧!不要让时间在碌碌无为间过去,在呆滞的神情间过去,哪怕填充这一分钟的是有力的心跳,是作文前的构思,是刷牙,是穿衣,是行走,是那些生活中的琐事,你也赋予了这一分钟意义。只愿它不是格鲁西那犹豫,彷徨,墨守成规,死认条文的一分钟

没有被好好利用的一分钟,造就了拿破仑的失败,造就了法兰西王朝的覆灭,造就了滑铁卢这个失败的代名词。拿破仑在第一次猛击普军后,无可奈何地派中庸之士格鲁西去追击普军,阻止普军和英军会和;当英法战局越来越紧张,最后的胜败只看普军和格鲁西的法军谁先到达各自的目的地,但格鲁西却因为拿破仑的一纸条文,不愿改变计划,犹豫了一分钟,这整整一分钟,颠覆了法兰西王朝,改写了整个19世纪欧洲的历史

仅仅一分钟,一份被浪费的时间,一份被遗落的时间,却毁了拿破仑一生的功绩,真是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啊!可见好好地利用好每一分钟有多么重要。不是有首歌这么唱嘛: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我们的梦想,需要追逐;追逐,需要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好好地利用它们。每个成功人士都会好好地把握自己的时间,有效地利用;你又见过哪个碌碌无为的流浪者追踪到自己的梦呢?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也许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我们也几度彷徨,几度犹豫;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有时听起来,像是笑语,那么我们尽量把握自己能控制的时光吧,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每一分钟,自己的生活,你也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追梦者。

人生是艘渔船,徜徉在茫茫大海间,舵是你人生的方向,而每每网起的鱼儿,便是你把握的,一次又一次的,一分钟。

第2篇:《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范文

《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范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滑铁卢的一分钟》说的是小人物格鲁希如何被推上历史漩涡的中心又如何错失了上帝给予他成为英雄的机会的。这个平庸的人以他的平庸断送了拿破仑的所有梦想。

内容梳理:1815年,拿破仑从被囚禁的厄尔巴岛重返巴黎,重登皇位。欧洲各国连忙组织了强大的联军,准备镇压拿破仑。拿破仑决定趁联军尚未真正集结成形时分而治之,于是定下了先打对他威胁最大的比利时方面的英、普联军。战斗于6月16日下午二时打响,法军主力7万人首先同普军主力8万人交战,拿破仑另派5万兵力牵制英军,他希望能够把英、普军队切开,然后各个击破。在法军的猛攻面前,普军立即溃败,向布鲁塞尔撤退。拿破仑明白普军虽被击败,但并未被消灭,于是抽调了一支部队由格鲁希指挥,追击普军,以防止其与英军会合。

击溃了普军的拿破仑,亲率大军转攻英军,听到普军战败的英军害怕孤军作战,便迅速撤退到滑铁卢方向,英法两国军队在滑铁卢展开决战。这时,被拿破仑击溃的普军重新集结,兵分两路,一种增援滑铁卢附近的英军,一路直接围攻法军右翼。而格鲁希仍在离滑铁卢只有三小时路程的地方寻找普军,但一直没有找到。6月18日上午十一时,决定历史进程的时刻到来了。激烈的战斗使双方伤亡惨重,英军已无力支持,法军也疲惫不堪,双方都在焦急地等待援军这时谁的援军先到,谁就是历史性会战的胜利者。这的确是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黄昏时分,终于从远处飞驰过来大队人马,双方都在祈祷上帝:来的是自己人!那支部队越来越近,双方终于都看得非常清楚,那高高飘扬的是普鲁士军旗!经过浴血奋战,没有援军的法国军队最终溃败。

就在滑铁卢战役打响时,格鲁希的部队就听到一声声沉闷的炮声不断传来,感到大地在脚下微微震动。他们立即意识到重大战役已经开始,由于找不到普军,所以格鲁希的几名下属急切地要求格鲁希命令部队赶快向开炮的地方前进,增援拿破仑。对此,格鲁希只考虑了一秒钟,就强硬地宣布自己的决定,在拿破仑撤回成命以前,他决不偏离自己的责任,前去增援。对这决定历史的一秒钟,茨威格感叹道:这一秒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而这一秒钟全取决于这个迂腐庸人的一张嘴巴。倘若格鲁希在这刹那之间有勇气、有魄力、不拘泥于皇帝的命令,而是相信自己、相信显而易见的信号,那么法国也就得救了。在尘世的生活中,这样的一瞬间是很少降临的。当它无意之中降临到一个人身上时,他却不知如何利用它。在命运降临的伟大瞬间,市民的一切美德小心、顺从、勤勉、谨慎,都无济于事,它始终只要求天才人物,并且将他造就成不朽的形象。命运鄙视地把畏首畏尾的人拒之门外。命运这世上的另一位神,只愿意用热烈的双臂把勇敢者高高举起,送上英雄们的天堂。

茨威格总是将一个大的历史事件落实在一个个很具体的人物身上,他更相信是偶然的人站在那个注定要发光发亮的位置上的作用。似乎历史只是一个随时可变幻的舞台,演员的出色与否决定了脚本的全部内容,当格鲁希执意要按照刻板的军令行事而不顾、不去想自己的皇帝正面临怎样的一种困境的时候,一切都结束了。他没有意识到,他有过做主角的机会,而他却白白放弃了。

第3篇: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 决定历史的瞬间

茨威格

来自作者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编者按:

历史的魅力常常在于不可思议。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一个真正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 的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 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

斯蒂芬•茨威格简介

奥 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主要作品有《三大师传》、《象棋的放事》、《昨日的世界》等。青年时代游历世界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

一、教学要求

1.培养科学的思辨能力;

2.学习本文工笔细描和大笔勾勒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体会历史特写兼有历史和文学两重特征的特点。

二、学习要点

1.题解关键词

滑铁卢;历史特写;偶然决定历史。2.内容提示

滑铁卢之战是世界军事史上一场著名的战役。这一战役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也从战术、战略的角度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茨威格用历史回望者的眼光审视了这场影响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伟大战役。

滑铁卢战役发生于1815年6月18日,从上午11点开始,战争以最残酷而猛烈的方式进行,天黑时分,以拿破仑溃不成军以至他20年来所建立的全部功勋全部被摧毁告终,而决定这一切的是另一个关键人物——当时正身处离滑铁卢不足四小时路程某处的格鲁希元帅,确切地说,是格鲁希元帅听到炮声后考虑应该选择继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滑铁卢的一分钟

滑铁卢的一分钟

茨威格

三、文本资料

雷颐:历史的“灵感”——读《人类的群星光耀时》

出生于1881年的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不仅在小说、诗歌创作方面声名卓著,在人物传记、历史特写方面更是名震遐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就是他的十二篇历史特写集。此书于1928年出版时虽然仅收五篇,但立即就遍及所有学校,印数很快就高达25万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由于茨威格是犹太人,希特勒上台后茨威格的所有著作都被列为禁书,此书自不例外。茨威格本人也于1934年受纳粹迫害流亡国外,这位充满博爱精神的大师眼见战火纷飞,人类彼此互相残杀,最终对人类前途悲观失望,于1942年与妻子在巴西双双自杀身亡。他去世不久,就有出版社在1943年将此书再版,并由五篇增补至十二篇,以后不断再版,至今仍在世界拥有大量读者。逾一个“甲子”仍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滑铁卢的一分钟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