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趣联巧对(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和“阅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喜爱对联,收集对联的情趣。
2、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
教学方式:读一读、背一背、听一听、对一对、写一写。
教学建议:
1、教学前,让学生留心观察附近的工厂,路标,家庭等所贴的对联,抄下来,读一读。
2、查找资料,收集有关的对联知识和名人妙对的小故事。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1、一幅内容为“对联故事对对联联接四方联友,书法研究书书法法师百代法家”横额为“巧对对联”的对联,贴在教室前门上,用以渲染气氛。
2、“阅读”的朗读录音;悠扬、舒缓的古筝音乐带或萨克斯音乐带;录音机。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报纸。
教学过程:
一、 读对联。
1、引入。
(1)师:今天上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说:来了很多老师;老师特别精神;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2)请一生读读门上贴的对联,相机引导学生先读上联,再读下联,最后读横额。
(3)板书课题:趣联巧对
2、请几生读自己收集的对联。
二、背对联。
1、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对联。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
2、 黑板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1)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
(2)议一议。小组说说这些对联趣在什么地方,好在哪里。
(3)背一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可同桌对句,也可同桌比赛背诵,还可、、、、、、)
3、检查自学情况。
(1)第一副对联是带有比喻句的对偶句。“删繁就简”对“领异标新”,“三秋树”对“二月花”。“删繁就简”是指去掉一些繁杂的文辞,使文章简明、精练,“三秋树”,深秋的树,黄叶枯枝落了,更显枝干苍劲。“领异标新”是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这副对联可以理解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辞,简明、精练就如深秋的树;与众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
(2)第二副对联是歇后联。前文像谜面,后文像谜底。“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用“稻草捆秧”“竹篮提笋”形象的点明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
(3)第三、第四副对联描写了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准确、贴切。
三、听对联故事。
1、 放“阅读”的录音磁带,学生边听边记出里边的对联。
2、 生把听出的对联写在黑板上。
3、 分析对联。
划出节奏,观察对联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后板书:
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字数相同
4、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指名说)
总结:对对联,要靠平时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思考和广泛的知识积累。
四、巧对对联。
1、 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1) 前台琅琅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春风春雨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练舞习歌活跃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学生出上联,老师对下联。
3、 学生互对。
五、写对联。
1、 师:这节课同学们接触了这么多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幅?把你喜欢的写下来,贴在墙上,好吗?
2、 学生动手写对联,老师配上优美的古典音乐。
3、 展示。
板书设计:
趣联巧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对仗工整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词性相同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字数相等
第2篇:《趣联巧对》的优秀教学设计
《趣联巧对》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和“阅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喜爱对联,收集对联的情趣。
2、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
教学方式:读一读、背一背、听一听、对一对、写一写。
教学建议:
1、教学前,让学生留心观察附近的工厂,路标,家庭等所贴的对联,抄下来,读一读。
2、查找资料,收集有关的对联知识和名人妙对的小故事。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1、一幅内容为“对联故事对对联联接四方联友,书法研究书书法法师百代法家”横额为“巧对对联”的对联,贴在教室前门上,用以渲染气氛。
2、“阅读”的朗读录音;悠扬、舒缓的古筝音乐带或萨克斯音乐带;录音机。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报纸。
教学过程:
一、读对联。
1、引入。
(1)师:今天上课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说:来了很多老师;老师特别精神;门上贴了一幅对联、、、、、、)
(2)请一生读读门上贴的对联,相机引导学生先读上联,再读下联,最后读横额。
(3)板书课题:趣联巧对
2、请几生读自己收集的对联。
二、背对联。
1、师: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对联。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积累、运用四的.读读背背。
2、黑板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提示:(1)读一读。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和重读。
(2)议一议。小组说说这些对联趣在什么地方,好在哪里。
(3)背一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可同桌对句,也可同桌比赛背诵,还可、、、、、、)
3、检查自学情况。
(1)第一副对联是带有比喻句的对偶句。“删繁就简”对“领异标新”,“三秋树”对“二月花”。“删繁就简”是指去掉一些繁杂的文辞,使文章简明、精练,“三秋树”,深秋的树,黄叶枯枝落了,更显枝干苍劲。“领异标新”是与众不同,富有新意,“二月花”指早春的花。这副对联可以理解为:文章去掉多余的文辞,简明、精练就如深秋的树;与众不同。富有新意就像二月里的鲜花一样独领风骚。
(2)第二副对联是歇后联。前文像谜面,后文像谜底。“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提笋母怀儿”用“稻草捆秧”“竹篮提笋”形象的点明父母子女的亲密关系。
(3)第三、第四副对联描写了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富有情趣,且用字准确、贴切。
三、听对联故事。
1、放“阅读”的录音磁带,学生边听边记出里边的对联。
2、生把听出的对联写在黑板上。
3、分析对联。
划出节奏,观察对联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后板书:
对仗工整、词性相同、字数相同
4、祝枝山和唐伯虎为什么也能巧妙的出上联,对下联?(指名说)
总结:对对联,要靠平时对事物的认真观察思考和广泛的知识积累。
四、巧对对联。
1、老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
(1)前台琅琅书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风春雨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练舞习歌活跃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出上联,老师对下联。
3、学生互对。
五、写对联。
1、师:这节课同学们接触了这么多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幅?把你喜欢的写下来,贴在墙上,好吗?
2、学生动手写对联,老师配上优美的古典音乐。
3、展示。
板书设计:
趣联巧对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对仗工整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词性相同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字数相等
第3篇:趣巧联大全
趣巧联大全
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趣巧联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雨为云泪,泪流总是江河涨
花是春容,容焕必为草木欣
风景年年依旧,叹岁月难留,光阴莫与江流走
容颜每每易衰,侃青春无悔,志向早随社会消
柳绿一堤,本是春来岸上
枫红千树,原为霞驻岭头
十字街头定向,难分横竖
圆桌会上就餐,不论尊卑
是龙的后代常游大海
作云下精灵久绕山巅
倚杖听江声,魂逐波涛,夜阑风静情思渺
填词消块垒,酒浇愁闷,念远心驰舟揖悠
过三更已是新年,岁月无情消壮志
听几曲只喝好酒,亲朋有爱慰愁心
一笔勾销,蹉跎岁月随流水
几回憧憬,美好蓝图展未来
命运无常,今朝有酒今朝醉,何时醉醒?
祸福可控,明日成功明日欢,来者欢多!
绝唱付悲风,无辜长恨千年憾
佳人亡险道,不灭香魂万古怜
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
第4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案《趣联巧对》刘小燕
六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案《趣联巧对》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联,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2初步掌握对联的方法与技巧,学会撰写简单的对联.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掌握对联的技巧与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了解对联的来历
二、读对联,悟规律
1、读对联
2、找相对的词
3、悟规律
三、填对联,找方法
1、集体共填一组对联2、小组合作填对联3、组长汇报
四、观赏对联,了解对联的分类与用途
1、了解对联的种类2、根据图片观赏对联3、趣联欣赏
五、区分上下联
1、出示一副对联,指导区分
2、分小组区分上下联
3、汇报
六、填写对联
1、分小组运用技巧填写对联2,、汇报
七、赠送对联
1、分小组撰写对联
2、汇报成果指名说说送给谁,并说明意义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