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幸福不在终点,而在路上散文
幸福不在终点,而在路上散文
闲来无事的时候,总是爱翻阅各种杂志。昨夜,就在《青年文摘》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名字叫《浪漫洒脱的奔赴》看完以后,真的很受感动,感动一份这么纯真的浪漫和洒脱。文章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那年夏天,他们相识一年多了,却没有见过一面。在网上聊天的时候,他忽然说:我想你。她忙说:想我,好啊,你来我这里吧。他的心里猛然间火热起来,有一种渴望在燃烧,说:你等我,我真的要去你那里。
他真的去了,从南阳到青岛,是骑自行车去的,他吃便宜的饭菜,住廉价的小旅馆,一路上炎热干渴,颠簸劳顿,坎坷曲折就更不用说了。他却感到这一切都阻档不了自己浪漫的奔赴,条件越艰苦,他越感到充实快乐,将困难踩在脚下的那种愉悦感、成就感,是待在星级酒店的人无法体验的。一想到骑过山山水水终于跟她想见的情景,他就幸福快乐的不得了,甚至呼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很多的昼夜在马不停蹄的奔赴中过去,他廋了很多,原本白皙细嫩的皮肤显出黝黑和粗粝的质感——-这次浪漫的奔赴,让他得到的并不止这些。
到了青岛,他给她打电话,说自己终于看到她所在生活的城市了,身临其境,才更踏实地感觉到她的存在,问她愿不愿意和他见面。她回电话:我早已经有了男朋友。他乐了:我知道。我只想远远地看见你。看见你着一袭洁白的或粉红长裙,就站在前方微笑,不说话我也感觉是好的。她却始终都没有来,也再也没有说其他的话。
这个结果他在出发时就预料过。他心里既不难过也不痛楚,失望,怨恨更距他十万八千里。他感谢她也许很客气的邀请,感谢她在他的心里种下一种梦想和希望。
他在她生活的城市里尽情的玩耍了几日,玩的差不多了,整理好衣装,检修一下山地车,喝了纯真的青岛啤酒,将自己的肚子美美的犒劳一番,然后怀着身心满满的喜悦清静和轻松转身回家,依旧马不停蹄。”
他轻描淡写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始终微笑着,眼神清澈洒脱,依然有一种山高水长的憧憬在里面,他浑身散发的的浪漫的气质深深地打动了别人。当别人问他:你爱她吗?他说:我爱她至今还爱。”
他说:他也不是完全为她。还为自己,为远方的自己。为远方的自己浪漫洒脱的奔赴。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我认识的一个朋友,他也是一个为爱奔赴的人,他为了不想在错过他一生最爱的`女孩,既然决然的放弃了在国外的工作,回到了国内,回到他挚爱的人的身边,他说:可以在她的身边,那么近的看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那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甜蜜。她在他的心里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没有人可以代替她在他心中的位置。他为了她,也是用一种浪漫而洒脱的情怀奔赴着。我曾想过,想让他放弃吧!我觉得他为此奔赴的过程很是辛苦。看完了这篇文章。我不想劝他了放弃了。对他来说,在奔赴的过程中,他的欢悦,他的甜蜜,是我们所不能了解的。那种浪漫的感觉,只有他自己知道。对他来说,幸福不在是终点,而在路上。
其实,我们没有几个人可以真正的做到像他们一样的,浪漫而又洒脱的去为一种情感奔赴,去和远方的自己想见。更多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放弃,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来接受那终点的不美好;我们或许也会选择的是怨恨。怨恨我们为此奔赴的结果对自己是那么的残酷。我们甚至,还会为此不在相信世上还有真的情感。之所以会这样,都是我们不够洒脱吧!我们把太多的希望给了终点,而忽视了奔赴的路上我们付出的笑和流过的泪:我们那一点一滴的喜悦,和那云淡风轻的忧伤。
幸福不在终点,而在路上。多好!能够做到的人,也是不会迷失自己的人,在漫长的人生里能够拥有幸福喜悦的人!
第2篇: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散文
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内心散文
近日,通过阅读《心语家园》上刊登有关海波姐的文章,使我不仅感到她坚强的一面,更看到她善良的品格,从而体验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多年来,海波姐不顾自身的残疾,用一颗无私的心去温暖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她为了能使盲人重见光明,进行过有关捐献眼角膜的宣传,为了能使更多的残疾人生活更好,获得更多的知识,她搞过募捐书籍,轮椅,电脑的活动。现在,在她的心语协会的办公室里,每周都为二十多名残疾人开设免费的英语学习班,这是由外籍教师授课的英语学习班。
我就是其中受助者之一,是海波姐用她的心,在我和其他残疾人与健全人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拥有了电脑,改变了用不灵活的手艰难写字的历史。又是她用所学的知识,在极其繁忙的情况下,给我认真地修改文稿,使我的写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几篇稿件变成了铅字。还是她组织起她所领导的自愿者,用轮椅把我——这个十几年没离开过家门的人推到了公园,欣赏了大自然的美景。这一切使我——一个全身所有的运动神经均已失灵的重残之人体验到人世间的温情,感受到真情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海波姐由于身体的.残疾,从小没有上过学,因此她对学习,学校有一种强烈的渴望,也更能理解那些失去学习机会孩子们的痛苦。她曾把父母给的压岁钱捐给希望工程,用来资助贫苦地区的学生。后来,在她的积极呼吁下,先后为上不起学的孩子们募捐二十一万人民币,使320多名失学儿童重反校园。320名失学儿童又能坐在了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讲课,这也许会使他们的命运得到了新的改变。这不仅给失学儿童本人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给他们的家长免除无数的烦恼,听我表姐说她曾亲眼看见因为无钱给孩子交学费,家长急地直哭。海波姐把欢乐送给了320个家庭。我也是一名因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人,我也有过压岁钱,可我却没有像海波姐那样把这钱用来资助上不起学孩子们,比起海波姐,我感到有些自愧不如。
海波姐所作的这一切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是,你知道吗?多年来,海波姐受尽脆骨症的折磨,已是四岁孩子的母亲的海波姐不能走路,身高只有83公分,身重不过35斤,由于多次骨折造成了右侧脊柱侧弯,使右肺几乎丧失功能,因此身体不太好,经常会感冒。我妈每次从海波姐那儿回来,总会心疼地说,“海波啊,太可怜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身体,却有着金子般善良的心,在这颗善心的驱使下,她能处处想到别人的难处。海波姐的儿子小文文非常聪明,可爱极了,我深知像海波姐这样的人有个孩子是多么地来之不易,我妈也非常喜欢文文,所以我妈每次到海波姐那儿,我都请妈妈给文文卖些小礼物,海波姐就对我妈说,“阿姨啊,您有于枫——同我一样残疾的孩子就够闹心得了,以后再来不用给文文卖东西,有那钱给于枫卖点什么吧。”这虽是一件小事,却可以看出海波姐总能为他人着想。一个总能为别人着想的人就能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才能尽力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海波姐的身体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欠缺的,但她的心是美,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许多人的身体是健全的,而他们的心却是丑恶的。我在电视中看到那些作了坏事,受到法律审判的人,他们基本上都可以说健全的,有着高大的身材,但那只是个空虚的外壳,无法掩盖他们的邪恶。他们没有因为漂亮的外表而受到人们赞颂,可海波姐却因为她把爱心献给他人而受到了人们的敬佩。海波姐的事迹传遍了国内外,曾受过中残联主席邓仆平的亲切接见。在省内提起海波姐更是家喻户晓,我有个堂舅妈,她是外县的一个村妇女主任。到我家来串门,在我的影集里看见我同海波姐的和影照片。她一眼就认出照片中的海波姐。她说,“这不是海波吗?这人可真行,可真有能耐。那小嘴可会说了。”这是农民对海波姐最朴实的评价,海波姐由一个让人同情的残疾人成为一名女强人。
海波姐的故事向我们证明了,人的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心。善良的心是最美的!
第3篇:会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许谨谦:会议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过去民间曾经有句顺口溜说“国民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的确,即使中央已经出台了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其中明确提出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然而只要查看一下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就可以清楚地发现领导干部似乎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
会议是传递信息,沟通情况,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务实有效的会议是动员和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一些会议流于形式,会议多、会期长、内容虚,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顽疾,开会甚至变成了一件折腾人、人人避而远之的事情。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逢会必到,到会必讲,拿着秘书写好的稿子,洋洋万言却空洞无物,甚至“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了,把明白的话题搞糊涂了”,以至于说者滔滔不绝,听者昏昏欲睡,不仅贻误了时机、耽误了工作、耗费了财力,而且助长了形
第4篇:话不在多而在精
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自然令人钦佩;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一句话,犹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同样值得称道。下面邹韬奋、马寅初二先生的一句话演讲,或者显露了战斗的锋芒,或者造成了谐趣的氛围,都值得我们揣摩品味,会心悟解。
正反对从,一语中的一句话演讲,不允许拐弯抹角,旁生枝节,必须抓住精髓,巧作对比,以求一语中的。请看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发表的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先生的这一句话演讲,在当时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透过这一句话的演讲,我们分明地感受到它里边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
第5篇:管理不在控制,而在释放!
管理不在控制,而在释放!
关于“如何激励员工创造巅峰绩效”这个话题,无论是书店畅销版排名还是微信转发量都位居前茅,可见这个话题被关注的程度和流行程度之高。这段时间想要努力地对“激励”有所突破性思考,然而却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德鲁克把“激励”和“沟通”作为管理者至关重要的任务讲解,可是管理书籍中谈到管理沟通,却很少谈激励,为什么德鲁克很少谈激励呢?德鲁克在管理的三大任务中提出:让工作富有成效,让员工具有成就感,给我们很多启发和思考。今年研究《组织行为学》,开始琢磨员工、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特别是研究系统管理时,生产力如何提升?工作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员工的生产力?对这些话题的琢磨中,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感悟。一工作是由人做的工作中的人性将会影响到工作的有效性。当我们站在人、组织、社会不同层面分析,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