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括号教案范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括号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设疑引出小括号
师:星期天,小明和妈妈一起去看望姥姥,回来的时候,姥姥家的小方姐姐送给小明一把糖果,小明把这些糖果按照颜色分了类,你们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呀?【演示课件小括号 】
你能帮小明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块糖吗?
学生自己算出糖果的数量以后,集体进行交流.
问: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如何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随之板书或继续演示课件小括号.
学生一:先把2块黄色的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是5块,再把5块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3+7=12)
问:谁和他的算法不同?
学生二:先把2块黄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9块,再把9块和3块绿色的糖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2+7+3=12)
学生三:先把3块绿色的和7块红色的糖加起来是10块,再把2块黄色的和10块加起来就是12块.(板书:3+7+2=12)
师:这个算式的`第二步还是2加10吗?(不是,是10加2)
怎样列式才能表示第二步是2加10呢?(把2放在最前边)
修改板书:2+3+7=12
问:连加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和你们刚才说的计算过程还一样吗?(不一样了)
要按照你们刚才说的算法,又要和以前学习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相符合,怎么办?(学生产生疑惑)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能帮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这就是小括号(出示:( )).你记住它的样子了吗?请你随老师一起写一写(学生书空小括号的写法).
(2)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师:有了小括号,就可以改变原来算式的运算顺序了,小括号的作用就是把先算的部分括起来.这道题我们要先算3加7,就把3+7用小括号括起来.(板书:在3+7处用红笔画上小括号)
问:有了小括号,2+(3+7)=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3加7等于10)再算什么?
板书:
2、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如果遇到带小括号的算式,你会算吗?
板书:15-(6+2)=
学生试着算一算,然后进行交流.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加2等于8,再算15-8=7)
3、总结运算顺序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小括号,那么带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总结出: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新知
1、教材第54页的做一做
12-5+4 = 14-93 =
12-(5+4)= 14-(9-3)=
学生独立完成以后,集体订正: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比较:每组的上下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强调:做计算题,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
2、下列题中,哪题先算3+4?为什么?
3+4-5 15-3+4 15-(3+4)
3、给下面的算式添加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7○6○3=10 5○2○4=11
14○2○8=4 9○5○3=7
12○9○7=10 16○6○4=6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课题:小括号
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想法吗?(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教材第55页的练习十三1、2
1. 13-4+5= 7+7-6=
13-(4+5)= 7+(7-6)=
2.6+(40+30)= 5+(46-6)= 20+50+9= 80-(50+20)=
第2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小括号》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能力训练点: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
3、8+6-
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 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 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④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第3篇:小学一年级数学小括号教案[人教版]
课题:小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
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
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一个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设疑引出小括号
师:星期天,小明和妈妈
第4篇: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括号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括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小括号的意义,认识它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小括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出示卡片)3+8= 4+5= 6+7= 12-7= 12+6= 13-8= 18-7= 13-4= 15+2= 7-4=
2、说出下面各题的计算过程 5+2+8= 9-4-2= 4+6-7= 8-2+5= 师:刚才我们做的加减两步式题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从左往右)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你们愿意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帮小明解决
第 1 页 一个问题吗?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