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八年级地理上册秦岭-淮河线随堂检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秦岭-淮河线随堂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1.秦岭主要位于()
A.山西省B.河南省C.陕西省D.湖北省
2.秦岭——淮河线大致是()
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B.一月0℃等温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3.我国四大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A.秦岭——淮河线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青藏高原边缘线D.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自然环境B.地理景观C.居民主食D.人种宗教
5.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分界线
B.黄河冬季不结冰,海河、淮河冬季结冰
C.秦岭——淮河以北的农作物一般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
D.油菜、甘蔗在秦岭——淮河以北也有大面积分布
二、综合题
6.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界线A大致与毫米等降水量线相接近。
⑵界线B是我国地势阶梯与阶梯的分界线,这条界线上有一系列高大雄伟的山脉自西向东南依次为、阿尔金山脉、和。
⑶界线C为和淮河一线。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课堂达标题A卷答案
一、选择题1.C2.B3.D4.D5.C
二、综合题
6.⑴400
⑵第一第二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⑶秦岭
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课堂达标题B卷
一、选择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A.历史沿革B.民族构成C.人口多少D.区域特征
2.某山以北是旱地,以南是水田;以北树木冬季落叶,以南树木大多常绿,此山是()
A.太行山B.巫山C.秦岭D.南岭
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气候最干旱的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4.兼跨四大地理区域的省级行政区是()
A.陕西B.甘肃C.四川D.青海
5.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②③D.①④⑤
二、综合题
6.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四大地理区域名称。
①,②,
③,④。
⑵③和④的界线大致与我国毫米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⑶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在地区。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课堂达标题B卷答案
一、选择题1.D2.C3.C4.B5.A
二、综合题
6.⑴①西北地区②青藏地区③南方地区④北方地区
⑵800
⑶西北或①。
地理学科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课堂达标题C卷
一、选择题
1.秦岭——淮河大致的走向是()
A.东西B.南北C.西北——东南D.东北——西南
2.下列地形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是()
A.黄土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柴达木盆地
3.以下的地理区域中,为我国主要农业区的`是()
①北方地区②南方地区③西北地区④青藏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下列省区中,没有被秦岭——淮河线穿过的省份是()
A.安徽B.江苏C.甘肃D.山西
5.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
B.该界线以北地区沙漠广布
C.水运是该界线以北地区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D.这是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天然界线
二、综合题
填表比较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比较内容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作物熟制
主要运输方式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课堂达标题C卷答案
一、选择题1.A2.C3.A4.D5.D
二、综合题
比较内容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
粮食作物小麦水稻
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
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
第2篇:《秦岭—淮河线》教案
《秦岭—淮河线》教案
一、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它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是我国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两侧地理景观有显著差异,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二、教材分析
教材开篇用通过读图活动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通过阅读材料介绍了秦岭、淮河的.基本情况。接着进入了本节课的重点——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教材通过表格的形式列举了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最后又简述了中国四大地理分区范围、界限等方面概况,这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基础,也是承上启下的一部分内容。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针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初二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构建起了一定的地理思维。特别是学习过学习过世界地理之后,已经对如何学习一个区域有了一定了解,掌握了学习方法。
从智力发展水平上来看,初二学生正在由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度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直观生动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开发和挖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说出秦岭、淮河的位置。
2、通过比较,总结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通过阅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能说出中国自然地理四大分区及其界线。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回答问题,培养和提升从专题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自学中国四大地理分区,提升自学能力
3、通过归纳总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培养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激发和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2、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五、教了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及其界限
2、教学难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图文结合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述法等方法。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中国地图,有关秦岭、淮河的图片
八、课型:综合课
九、课时:1课时
第3篇:八年级地理澳大利亚随堂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以下图片资料中,不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是()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
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主要有袋鼠、考拉、鸸鹋、琴鸟等,而长颈鹿主要生活在非洲。故选C。
2.澳大利亚有憨实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等古老生物种类。澳大利亚至今保存着这些古老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B.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C.澳大利亚大盆地下有丰富的地下水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沙漠和草地
考查目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生物古老性的成因。
答案:B
解析:澳大利亚长期独立存在于太平洋上,自然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袋鼠、鸸鹋、鸭嘴兽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选项ACD错误。
3.仔细分析下列图表资料,图中内容最符合澳大利亚的哪一项称谓()
A.骑在羊背上的国
第4篇: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
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精选19篇)由网友 “nuaacw2008”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
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第5篇:4.1秦岭淮河线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及经过的主要省区,了解秦岭—淮河的基本情况;
②记住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 ③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景观图片和视频材料、列表比较、读图、思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和四大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淮河成为“害河”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淮河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树立治理和保护淮河以及当地水资源污染的环境观。教学重点:
①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教学难点:
①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在地图上的落实;③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原因。
教学用具: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