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秦岭淮河线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_秦岭淮河线湘教版

教案模板 时间:2020-02-27 05:31: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教案模板】

4.1秦岭淮河线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秦岭淮河线湘教版”。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及经过的主要省区,了解秦岭—淮河的基本情况;

②记住秦岭—淮河线的重要意义; ③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景观图片和视频材料、列表比较、读图、思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和四大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淮河成为“害河”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淮河水质日趋恶化的趋势,树立治理和保护淮河以及当地水资源污染的环境观。教学重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②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教学难点:

①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在地图上的落实;③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原因。

教学用具:有关地图、景观图片、视频材料,自制幻灯片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件演示〗电脑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屏幕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活动〕“词语闹分家”:屏幕展示一些表示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词语﹝赛龙舟、蒙古包、旱地、鱼米之乡、滑雪、窑洞、荒漠、水田、沙漠、地势平坦、骆驼、牦牛、草原、绿洲、湿润、森林、人口密集、羊群、赛马、干燥、落叶松、干旱、苹果、雪山连绵、船、橘子、马拉大车、千沟万壑、竹楼、打雪仗、人口稀疏。)让学生尝试着按四大地理区域划分。

〈承转〉地理区域的内部具有相似性,地理界线则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课题』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课件演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闪烁400㎜等降水量线。

〔提问〕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了哪些地方呢?这条线把我国分为哪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有哪些地理差异?

〔归纳〕400㎜等降水量把我国划分为西北半壁和东南半壁。西北半壁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人口稀少、牧业为主;东南半壁气候湿润、河湖众多、人口稠密、农耕为主。

〖课件演示〗“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温度带划分图”、“我国干湿地区图”。

〔提问〕四幅图中描粗的线分别是:一月多少度等温线?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那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那两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这些线的东段都经过哪条山脉、河流?

一、秦岭-淮河 〔提问〕

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 ②河北 ③江西 ④山东 ⑤浙江 ⑥山西

〔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

〔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 ﹝课件展示秦岭、淮河景观图片﹞

〔提问〕

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______。

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订正。

〖教师补充〗

1、黄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中游的河床,使它成为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水量大增,下游又无通畅的泄水渠道,以致使它泛滥成灾,这就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说明:淮河旱涝灾害频繁)

2、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淮河流量不大,其自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这一带有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说明:“淮河的污染严重”)

〔提问〕

3、淮河应该如何治理呢?

〔讨论〕学生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

淮河的治理:

上游:修水库,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

中游:修蓄洪工程

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

②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强行实行关、停、并、转等等。

﹝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板书』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

〖课件演示〗 展示秦岭的景观,以及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南北两侧的农作物、南北两侧的居民主食情况。

〔 教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屏幕上的景观图,依次向学生说明:

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活动〗学生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

﹝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

强寒潮发生时,偏北风南下,遇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其南侧的安康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小,而北侧的西安则降温幅度强烈。

﹝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

〖课件演示〗教材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

〖课件演示〗展示课堂小结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课件演示〗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

﹝提问﹞我国四大区域的分界线是哪些?

﹝讲解﹞教师讲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有:

①秦岭-淮河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青藏高原边缘线

(教师每讲其中的一条线时,图上该线呈现加粗状态,并且不停地闪烁,以便加深学生的印象)

〔提问〕

1、四大区域中()地区与()地区没有相邻。

2、()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地区,因海拔高,气候非常寒冷,()地区,因地处我国内陆,气候干旱。【板书设计】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与淮河

1、秦岭

2、淮河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

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三、四大地理区域

1、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布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教学后记;

《秦岭—淮河线》教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秦岭—淮河线》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秦岭—淮河线》教案

《秦岭—淮河线》教案 一、课标分析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秦岭淮河一线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它划分了我国的南方和北方,是我国1月0......

八年级地理上册秦岭-淮河线随堂检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秦岭-淮河线随堂检测试题一、选择题1.秦岭主要位于()A.山西省B.河南省C.陕西省D.湖北省2.秦岭——淮河线大致是()A.400毫米等降水量线B.一月0℃等温线C.季风......

八年级地理上册秦岭-淮河线随堂检测试题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八年级地理上册秦岭-淮河线随堂检测试题,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从《秦岭淮河线》课例学习中反思自身教学

从《秦岭—淮河线》课例学习中反思自身教学我在《台山市中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远程培训(2014年)初中地理模块三》网上认真观摩学习了《秦岭—淮河线》课例,本人受益匪浅。下面,我首......

下载4.1秦岭淮河线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word格式文档
下载4.1秦岭淮河线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