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普查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景县水利普查工作自今年元月以来,在上级水利普查领导机构的指导下,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以及全县水利普查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县水务局按时、按要求完成了水利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为下一步顺利推进我县水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普查任务打下良好基础。现将20xx年水利普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础条件
1、组建机构情况
去年12月,建立“景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人民政府主管农水副县长任组长,县长助理为副组长,政府办、水务局、统计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水利普查办公室设在水务局,主任由副局长刘兰生同志担任。
2、工作人员和办公条件
水利普查办公室专职人员4人,兼职人员5人,水利普查指导员48名,水利普查员848名。有独立办公室3间,占地60?,已配置办公设备有:计算机3台、打印机1台、传真电话1部、照相机1台、手持GPS1部、录像机1台、办公桌椅6张、档案资料柜3个等办公设施。
3、普查队伍状况
根据《水利普查实施方案》要求及本县实际情况,县水普办依据“水利普查指导员、水利普查员选聘条件”,共选聘水利普查指导员48名,水利普查员848名。水利普查指导员主要由各乡镇水利站或熟悉水利工作的同志担任,水利普查员均由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担任。
4、水利普查经费落实情况
景县水利普查工作经费总预算45.979万元,现已到位10万元。
二、清查阶段工作情况
1、培训工作
5月份,在清查表发放过程中,分别对全县16个乡镇的48名普查指导员和848名普查员进行了专项培训,主要采取分乡镇、面对面、表对表等多种形式并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系统培训,并由曾参加过省级师资培训的县水利普查办公室各专项普查负责人担任授课人员。
2、清查登记工作
(1)清查成果
自3月开始,我们对我县8848个对象进行了清查登记,其中包括:水闸工程14处、堤防工程2处、规模以上农村供水工程11处、居民生活用水户典型调查对象100户、灌区调查对象167处、规模化养殖场调查对象2处、公共供水企业调查对象1个、工业企业调查对象55户、建筑业与第三产业调查对象54户、河湖取水口3个、规模以上地下水水源地1个、治理保护河流6段、单位26个、规模以上机电井8406眼。
(2)数据录入处理
我县清查登记及数据处理工作在市水利普查办公室的指导下,通过全体水利普查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于6月底前完成普查对象清查表的填写、清查数据网络在线录入、汇总及县级审查工作,并将最终结果上报市水普办。
三、普查阶段工作情况
7月初,局里抽调专项工作人员参加了省水土保持专项培训,对我县四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走访勘测,按时按要求完成了工作调查单元的水蚀调查和水蚀调查表的填报。
9月中旬,按照省水利厅关于举办第二期水利普查培训的`通知要求,局里抽调两名水利普查人员到北戴河进行了14天的培训,省级培训后紧接着参加市级培训,省、市两级的培训为县局下一阶段的水利普查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也使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重点更加突出,工作安排更加具体。
10月,局里按照省、市两级的培训要求,及时对16个乡镇的水利普查指导员和水利普查员进行了系统培训,在各乡镇水利普查指导员和水利普查员的积极配合下按时完成了普查登记工作。(普查草表的填写)
11月,局里安排专项人员对普查登记的数据进行审核、校验、录入,同时抽调部分人员对河湖取水口、引水闸、农村供水工程(水厂)、规模以上地下水源地等进行实地GPS定位,在定位过程中局领导严格要求普查员认真测量,务必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
四、台账建设情况
6月以来,局里陆续收回自水利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发放的台账表,对各单位每月的用水量进行仔细的审核、录入,目前,各单位、各灌区按要求已完成下半年台账表数据的填报。
第2篇: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原阳县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56个试点县之一。普查工作从5月初正式启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目前,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
一、原阳县概况
1、原阳县基本情况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 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被称为 “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 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
原阳县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沛,土质肥沃,耕作条件好。全年无霜期224天,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降水量 549.9毫米。原阳县浅层地下水储量丰厚,探明储量4.8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1.4亿立方米。现有3处引黄堤闸,5个引水口门,干渠12条,总长 207公里,支渠 68条,总长228.5公里,引黄能力可达88立方米/秒,年最大引水量可达5.5亿立方米。水质适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2、普查试点重点和要求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通知》(国发〔XX]4号)要求,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重点为:一是河流湖泊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自然和水文特征等:二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工程特性和效益等;三是经济社会用水情况,包括流域和区域人口、耕地、灌溉面积等经济社会主要指标以及城乡居民生活和各行业用水量、水费等:四是河流湖泊治理保护情况,包括治理达标状况、水源地和取水口监管、入河湖排污口及废污水排放量等;五是水土保持情况,主要为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六是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包括各类水利机构的性质、从业人员、资产、财务和信息化状况等。
要求:一是必须如实填写、按时报送普查数据,确保基础数据真实可靠。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资料。要保持普查表的整洁,不得任意涂改;二是对在普查中所获得的涉密资料和数据,必须严格履行保密义务,严禁向无关人员扩散或谈论普查对象的具体情况;三是普查员赴现场调查,必须佩带普查员工作证件。要讲文明,懂礼貌,衣着整洁,尽量不影响调查对象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不侵犯其利益,不得与其发生纠纷。不得自作主张、随意处理普查中遇到的情况,更不得编造或隐瞒普查中发现的问题;四是工作证件按照全国水利普查机构规定的统一格式,由县普查办负责制作和发放。发放的证件必须登记造册,加盖印章。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工作证件只限于水利普查工作时使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五是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六是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人选一经确定,不得调整
二、水利普查试点工作情况
三个多月以来,原阳县按照《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试点总体方案》要求,认真开展水利普查工作,并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在普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列举
(1)普查机构组建。原阳县强化了试点工作的政府推进和协调力。如:综合考虑普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将可能涉及到的单位负责人列为“原阳县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相关单位列为成员单位,并明确责任,使人人有压力,个个有责任,避免了普查工作中推诿扯皮。其次,从水利局抽调34名业务骨干充实县普查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普查任务,保证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3篇: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通用12篇)由网友 “荼靡怒争春” 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水利普查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推荐度:水利站工作总结 推荐度:人口普查工作总结 推荐度:水利个人工作总结 推荐度:人口普查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景县水利普查工作自今年元月以来,在上级水利普查领导机构的指导下,在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以及全县水利普查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县水务局按时、按要求完成了水利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为下一步顺利推进我县水利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普查任务打下良好基础。现将20xx年水利普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基础条件
1、组建机构情况
去年12月,建立“景县水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县人民政府主管农
第4篇:水利普查个人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频道为大家整理的水利普查个人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阳县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56个试点县之一。普查工作从5月初正式启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目前,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
一、原阳县概况
1、原阳县基本情况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 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被称为 “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人口68万,区域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
原阳县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水系,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沛,土质肥沃,耕作
第5篇:水利普查个人工作总结
水利普查个人工作总结
不经意间,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回顾坚强走过的这段时间,取得的成绩实则来之不易,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你还在为写工作总结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利普查个人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阳县是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的56个试点县之一。普查工作从5月初正式启动,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目前,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
1、原阳县基本情况
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地区,地处豫北平原,南临黄河,北面是余河通道,地势西南偏高,东北偏低,土系黄河冲积平原,其地理坐标东经自113.36~114.15度,北纬34.55~35.11度,其四邻,东接封丘,西邻武陟、获嘉,背靠新乡、延津,南于中牟和郑州郊区隔河相望,被称为“郑州市的后花园、新乡市的南大门”。全县辖14个乡,3个镇,一个农牧场,总
第6篇:区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夷陵区水利普查工作总结
自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夷陵区水利普查办在市水利普查办、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水利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全区水利普查工作积极响应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会议文件精神。总结2010年试点经验,围绕2011年我区试点工作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精心布置,把上级布置的工作高质保量的完成。现将2011年我区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总结具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全员参与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进一步摸清水情,对于国家和我省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方针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并成立了以副区长易仁和为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区农办主任赵华、区水利局局长邓新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