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三年级音乐《木瓜恰恰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我是溧阳市竹箦小学的袁飞,现在向大家介绍我的参赛作品《木瓜恰恰恰》。本网页是利用dreamweaer,flash,asp等技术配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第二单元《木瓜恰恰恰》第一课时设计的。
下面就具体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局部、主页面
简洁而富有动感的设计加上跳跃的音乐把同学带进快乐的课堂氛围,为课堂的教学作了良好的情感铺垫。
第二局部、印度风情
依照三年级同学的认知水平,和丰富同学对印度的认识,我还特意设计了一块“印度风情”内容,来增加同学的感性认识,(演示)这块内容在课堂的导入时起到关键作用。其中许多美丽而逼真的印度照片,把同学带到了美丽的印度。
第三局部、歌曲学习
首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友好的学习界面,惹人喜爱的.音乐小娃娃,漂亮的题目,让同学的学唱变得轻松而有趣。有原唱也有伴奏(演示)。在这里我用了两个“唱”和“听”的音乐娃娃做按钮。
其次,为了同学更好地学习这首歌曲,我布置了律动“恰恰”。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跟着音乐跳“恰恰”,(演示)。同学和老师一起舞蹈。最后一起了解“恰恰舞”的来源和定义。(演示)这局部课件设计为同学快乐学习搭建了平台。
第三,在认识歌词中的水果时,课件提供了清晰而漂亮的水果图片(演示)。木瓜,芒果,香蕉,番石榴等,让三年级的小朋友,能很快在大脑中建立起各种水果的形象,为教学的进展提供了保证。
第四,大家一起看着歌词,全曲完整的演唱。(演示)
第四局部、拓展知识
课件展示了四首叫卖歌曲,《卖报歌》、《卖汤圆》、《冰糖葫芦》、《新货郎》。(演示)师生一起研讨歌曲的一起之处——都是“叫卖歌曲”。
了解“叫卖歌”的含义。(演示)
第五局部、快乐恰恰
结合这次教学活动,我还专门地利用ASP技术为同学开辟一块网上交流的平台,这块BBS论坛可以让同学网络学习的时候交流学习体会,很好地体现了网页课件良好的交互性。(演示)
我的课件展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2篇:木瓜恰恰恰
三年级上《木瓜恰恰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创造性地表演说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二)学习新歌
1.解释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体裁──叫卖歌),恰恰恰属于拉丁舞,这首歌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
3.认识歌曲中出现的水果。
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我们来认一认。(播放课件)
4.用节奏的形式来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并为学习歌曲打基础。(恰恰恰属于衬词,暂时不读)
5. 逐句教唱
6.教师分句弹乐谱,学生填歌词,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点练习)
7.集体跟琴唱。(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
8.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
9.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
10.欣赏叫卖歌。
师:除了《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曲属于叫卖歌?(歌曲《卖汤圆》《卖报歌》)
(三)小结:
师:叫卖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为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音乐,为大家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曲。
第3篇:木瓜恰恰恰
《木瓜恰恰恰》音乐教学设计
福清市硋灶中心小学 姚欢芳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聆听音乐中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XX X节奏,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在聆听、对比、模唱、学唱的过程中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印尼歌曲欢快、热情的 风格特点。
3.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学生喜欢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把握印尼歌曲的风格,准确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歌曲中同音反复的旋律。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 教具:
电脑、电子琴、歌片、打击乐器、木瓜 教学流程:
一、听音乐,感受音乐风格。
1、听音乐,感受歌曲情绪和特点
师: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能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哪最有特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