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四课《小猫交朋友》教学设计
第四课《小猫交朋友》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第四课《小猫交朋友》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掌握实现背景切换、位置变换的操作方法。
2、理解并掌握一个角色由多个脚本同时控制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与协作学习的能力。
4、通过交朋友培养学生之间要团结互助的品质。
教学重点:
舞台背景的切换
教学难点:
角色脚本的编辑
教具:scratch2.0软件、课件、学件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师:出示课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舞台的大小:480X360像素,两个轴分别是X轴Y轴,X轴向右行走是正数,反方向是负数。Y轴,向上行走是正数,向下行走是负数。坐标的中心点在舞台的交叉点中央。小猫一步的距离是30,用15步可以走到舞台的右边。
信息技术第六册第四课《小猫交朋友》玉泉中心小学雷长娟
二、创设教学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有好朋友吗?
生:有
师:朋友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之间应该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宽容,朋友之间应搭起友谊的桥梁,朋友之间有错误要相互指出,快乐的事情一起分享,能够做到这些,才称得上是朋友,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小猫交朋友》。启动scratch软件
师:出示课件
任务一
师:小猫它从家里出来到森林中去找它的好朋友小猴,小猫去找小猴的过程中都做了些什么?并记录在纸上:角色是小猫、小猴。从家到森林是两个背景。造型:小猫两个、小猴3个。
生:动手操作。
师:首先我们编辑两个背景完成背景一、背景二的操作。
生:上机实践、讨论、探究
师:1、请你说出添加角色的方法?
2、请你汇报一下添加背景的方法?
3、小猫用15秒时间从背景一走到背景二,谁知道从背景1切换到背景2时间15秒。那么背景时间应当怎么设计?15.5秒
生:回答
1、背景库中导入动物小猴角色。
2、从背景库中导入两张背景图片。
3、因为背景等待时间设定为15.5秒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作品,教师适当点拨
任务二
师:两个好朋友好久不见,见了面的它们会聊些什么呢?
生:回答
在scratch软件中怎样实现它们两个之间的对话?用什么模块的指令可以完成对话剧情呢?在脚本编辑过程中我们每一个环节都要想好。
生:动作、外观、事件、控制四个模块中的指令来完成。
师:首先让我们手动分析一下你设计的它们相遇后的故事动手实践。
信息技术第六册第四课《小猫交朋友》玉泉中心小学雷长娟
1、学生小组互要探讨和尝试,共同解决新的问题,最后完成任务。
2、学生汇报交流、欣赏作品。
3、学生畅谈收获过程。
三、检测自学效果,教师精讲点拨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觉得同学们基本掌握了模块的使用方法,运用模块指令你能自行设计脚本吗?把你想对好朋友说的话编辑出来与大家共享。
生:实践
师:巡视、指导
生:汇报、评价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背景的切换、一个角色脚本同时控制的方法,通过学习大家基本掌握了操作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今天的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下课。
板书:
小猫交朋友
一、背景添加
二、动作模块 外观模块
第2篇:第四课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投降,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以彻底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以一气贯注、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名作。《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格外欢快的原因。2.理解诗句。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爱国情感。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搜集有关爱国的诗句及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3、搜集有关杜甫及陆游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课内探究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激情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看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平息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相信这首诗你们一定能学好,读好)
二、检查预习
1.正确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①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②生评价。
③指导读“妻子(zǐ)”生读,师读,比较
④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重点探究
1.查资料或联系语境弄懂下列词语: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3.这首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呢?
四.反馈交流 1.交流诗句理解: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
2.师生讨论
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3.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情绪也在不断的变化,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4.学生自由体会
5.学生自由表达
6.出示画面,想象最后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格外真切、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明之处。
7.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8.指名读
9.背诵(师引背齐背)
学习《示儿》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2、质疑
(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得?
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指读这首诗,评价
三、重点探究
1.出示学法,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第二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反馈点拨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教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教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3.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之情。)
6.激发想象 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五。巩固检测(两首诗)
基础积累
(1)字音
tì wū luò jì
()泪()峡()阳()祀
(2)词义
1.闻: 2.蓟北: 3.剑外:
4.初闻: 5.妻子: 6.漫卷:
7.喜欲狂: 8.青春: 9.万事空:
10.王师: 11.中原: 12.乃翁:
13.家祭: 14.九州同: 15.但:
(3)、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字(),唐代伟大的(诗人,作品被称为(),代表作《 》《 》。
2.《示儿》的作者是(),字(),号(),南宋(诗人。诗中最能表达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3.(),青春作伴好还乡。
死去元知万事空,()。)))。(4)能力迁移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兴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4.《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六.拓展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
七、课后提升:
将《示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
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涕泪 漫卷
放歌 纵酒 喜欲狂
即从 便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同时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了:一,通过搜集查阅陆游,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二,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三,自主体悟从内容想开去.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我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 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学生找到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对这些诗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诗人的爱国情思,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本节课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1、对情感朗读的引导虽有层次,但没有很好的拓展开。
2、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不够民主,许多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没有或是较少有发言的机会。
3、学生朗诵古诗的情感不到位,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3篇:小猫交朋友作文
小猫交朋友作文
小猫已经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可是一个好朋友也没有,因此一直很想有一个好朋友。
一天,小猫来到草地上,看见了小白兔正在吃鲜嫩的草。小猫跑过来说︰“小白兔,你好呀。你可以跟我做好朋友吗?”“好啊!”小白兔说。小猫带着这个新朋友回自己的家。
在半路上,小猫看见小狗在散步,小猫说:“你可不可以和我做好朋友呢?” 小狗爽快地说︰“好啊,我也想要找一个朋友。”于是,小猫带着小白兔和黄狗到了家里,小猫家里很大,大得好像是一座皇宫。小猫带着自己的新朋友来到自己的玩具室里,每一张桌子上全是很漂亮很贵的玩具。它们一下跑上去,左看右看,怎么也看不够。忽然小白兔看见了一把红色的遥控小汽车。小白兔刚想拿起那把红色的小汽车。小猫就大声地说:“不要动这个,这可是很贵的,弄坏了你是赔不起的'。”听了小猫的话,小白
第4篇:英语第四课教学设计
Unit4 第2课时教学设计
【内容来源】人教PEP三年级上册 Unit4 【主
题】We love animals 【课
时】第2课时:A.Let’s learn
一、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dog”, “duck”, “pig”, “bear”, “cat”。2.能用英文介绍这些动物
3.学做动物手势,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
二、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几种常见的动物的单词:“dog”, “duck”, “cat”, “pig”, “bear
三、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1.打招呼。
T: 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Mr/Mi...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2.学生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