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欢迎阅读。
摘要:面对质量工程建设,《MATLAB及应用》的数学面临如何调整步伐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本文就《MATLAB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MATLAB;教学改革;探讨
1 改革教学内容,找准MATLAB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MATLAB是一种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学会使用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利用MATLAB提供的功能用于分析计算,将其引入《汽车理论》等课程教学中。就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投入精力与教学目标偏离的矛盾,使学生从繁重的手工数学运算中解脱出来,将学习重点放在对课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上。而且可以运用MATLAB分析、讨论信号处理的典型问题时,对一些概念和理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理解。
(1)MATLAB运算功能强大,提供的向量、数组、矩阵运算,复数运算,求解高次方程,常微分方程购数值积分运算、最优化方法等,这些都是在汽车理论里经常遇到的计算课题。
(2)MATLAB语言语句简单,极其容易学习与使用。汽车理论本身就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再要为学习某种语言及其语法花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是不可取的。MATLAB正好具有语言简单、掌握方便的特点,是一个理想的工具。MATLAB的强大方便的图形功能,可以使得重复、繁琐计算与绘制图形的笨重劳动被简单、轻而易学的计算操作所代替。而且数据计算准确,图形绘制精密,这是过去从事本专业的人所追求与期盼的'事情。
(3)在教学过程中,将MATLAB语言和汽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既降低了汽车理论的抽象性、增强了直观性,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轻松学会使用最先进的编程工具。例如,在汽车数学模型章节中,调用MATLAB的示例程序中的一些汽车模型。让学生在SIMULINK环境中对这些模型进行仿真,逐步了解一个部件是如何组成,各个环节模型又是怎样的。相互关系怎样,系统又是如何运作的。既深化了汽车系统方面的概念,又学习了如何使用仿真工具SIM-ULINK。课后借助MATLAB工具,给学生布置一些MXTLAB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综合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上好第一堂课
从教学经验来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节课非常关键。第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以往年学生所做毕业设计为例,依次介绍GUI的应用、系统仿真波形、数学运算、频谱分析等,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为什么要学习MATLAB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演示了一些用LabVIEW开发的仪器面板,让学生对虚拟仪器有个初步的概念,了解虚拟仪器在汽车电子上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2 改变考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偏重于知识素质的培养,考核的方式是考试+平时作业+实验,其中考试占大部分(70%),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不够。尝试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增大实验环节比重,特别是将实验《MATLAB应用程序设计》进行扩充,要求学生努力编写一个简单的仿真程序,相当于一个简化版的课程设计,完全按照课程设计要求考核学生。这样虽然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又能够促进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检索、互联网查询等先进手段和渠道获得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相对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也会为《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打下了好的基础。
3 加快质量工程建设
3.1 教材建设
目前没有针对教学内容的合适教材,现有的教材一方面内容过多,一方面与汽车系专业课程联系不密切,因此迫切需要一本结合自身教学的教材。教师们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已完成自编讲义《MATLAB在汽车上的应用》,将MATLAB汽车理论课程紧密相连,用了2年,效果非常好。
3.2 实践环节建设
本着重实践的思想,加大实践环节比重。30学时的课程分出9学时让学生做实验,其中3学时验证性实验,6学时设计性实验,学生动手时间长了,加深了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计划拟增设小课程设计,让学生任选专业课某环节,进行SIMULINK仿真,系统仿真占这两年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中很大一部分。3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们在《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中取得良好成绩,并能够在毕业设计中从事基于MATLA的相关课题。
4 结束语
结合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在掌握课程本身的同时,也掌握了一门重要的开发语言,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标.专业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南京:江苏教育,2010(3).
[2]胡爱娜,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
[3]李楚琳.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十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4(4).
第2篇:《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MATLAB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面对质量工程建设,《MATLAB及应用》的数学面临如何调整步伐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本文就《MATLAB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MATLAB;教学改革;探讨改革教学内容,找准MATLAB与专业课的结合点
MATLAB是一种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学会使用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利用MATLAB提供的功能用于分析计算,将其引入《汽车理论》等课程教学中。就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投入精力与教学目标偏离的矛盾,使学生从繁重的手工数学运算中解脱出来,将学习重点放在对课程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和运用上。而且可以运用MATLAB分析、讨论信号处理的典型问题时,对一些概念和理论,通过图形对比,使学生从理论认识进一步深入到感性理解。
(1)MATLAB运算功能强大,提供的向量、数组、矩阵运算,复数运算,求解高次方程,常微分方程购数值积分运算、最优化方法等,这些都是在汽车理论里经常遇到的计算课题。
(2)MATLAB语言语句简单,极其容易学习与使用。汽车理论本身就有很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再要为学习某种语言及其语法花太多的时间与精力是不可取的。MATLAB正好具有语言简单、掌握方便的特点,是一个理想的工具。MATLAB的强大方便的图形功能,可以使得重复、繁琐计算与绘制图形的笨重劳动被简单、轻而易学的计算操作所代替。而且数据计算准确,图形绘制精密,这是过去从事本专业的人所追求与期盼的事情。
(3)在教学过程中,将MATLAB语言和汽车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既降低了汽车理论的抽象性、增强了直观性,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轻松学会使用最先进的编程工具。例如,在汽车数学模型章节中,调用MATLAB的示例程序中的一些汽车模型。让学生在SIMULINK环境中对这些模型进行仿真,逐步了解一个部件是如何组成,各个环节模型又是怎样的。相互关系怎样,系统又是如何运作的。既深化了汽车系统方面的概念,又学习了如何使用仿真工具SIM-ULINK。课后借助MATLAB工具,给学生布置一些MXTLAB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和设计系统的综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2.1 上好第一堂课
从教学经验来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节课非常关键。第一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本课程内容有个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以往年学生所做毕业设计为例,依次介绍GUI的应用、系统仿真波形、数学运算、频谱分析等,让学生对课程内容、为什么要学习MATLAB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还演示了一些用LabVIEW开发的仪器面板,让学生对虚拟仪器有个初步的概念,了解虚拟仪器在汽车电子上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2 改变考核方式
在以往的教学偏重于知识素质的培养,考核的方式是考试+平时作业+实验,其中考试占大部分(70%),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不够。尝试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调整,增大实验环节比重,特别是将实验《MATLAB应用程序设计》进行扩充,要求学生努力编写一个简单的仿真程序,相当于一个简化版的课程设计,完全按照课程设计要求考核学生。这样虽然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又能够促进学生学会使用图书馆检索、互联网查询等先进手段和渠道获得最新的知识和信息。相对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也会为《汽车理论》课程设计打下了好的基础。加快质量工程建设
3.1 教材建设
目前没有针对教学内容的合适教材,现有的教材一方面内容过多,一方面与汽车系专业课程联系不密切,因此迫切需要一本结合自身教学的教材。教师们已经做了很多前期工作,已完成自编讲义《MATLAB在汽车上的应用》,将MATLAB汽车理论课程紧密相连,用了2年,效果非常好。
3.2 实践环节建设
本着重实践的思想,加大实践环节比重。30学时的课程分出9学时让学生做实验,其中3学时验证性实验,6学时设计性实验,学生动手时间长了,加深了课程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计划拟增设小课程设计,让学生任选专业课某环节,进行SIMULINK仿真,系统仿真占这两年学生毕业设计课题中很大一部分。3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达到预期效果,学生们在《汽车理论》课程设计中取得良好成绩,并能够在毕业设计中从事基于MATLA的相关课题。结束语
结合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在掌握课程本身的同时,也掌握了一门重要的开发语言,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标.专业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南京:江苏教育,2010(3).[2]胡爱娜,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北京: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3]李楚琳.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十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4(4).
第3篇:运筹学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运筹学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思考论文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紧张的时期。当时,英美两国都发明、创造了包括雷达、火炮、深水炸弹等一批新式武器。但如何有效地使用这些武器却远远落后于这些武器的制造。早期的运筹工作,由于研究与防御有关的战略技术同题,受到战时军事需要的压力,又由于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的协同作用,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的作问题,为以后运筹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人们开始认识到,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军事资源,将它们成功地分配到各种不同的活动中是十分必要的。还认识到定量分析各种实际问题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这种研究方法是十分有效的。这种认识为后来运筹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运筹学是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诞生的。目前在运筹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为方法而方法,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脱离了运筹学
第4篇: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摘要:该文在阐释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的两种新模式,即“参与式”教学模式与“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为全民创新,万众创业形式下高校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创新创业;应用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1引言及文献综述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创业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概念,自此“三创”教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应用统计学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之一,是计量经济学、质量管理、计量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科学等课程的前导课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应用统计
第5篇: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共13篇)由网友 “嘉士伯小可爱”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论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电磁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
《电磁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初探的论文
摘要:高等学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磁学课程是高校物理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内蒙古民族大学《电磁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情况,对电磁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作了初步探讨,从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课堂及课后作业设计、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电磁学课堂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是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目前的高等學校教学
第6篇:田径运动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田径运动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全民健身的热潮,体育课程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现代教育不仅仅是学好传统观念里的数理化等课程,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运动课作为体育教育的重点课程,不仅具有健身的意义还有着较高的教育功能。但是目前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课教学的功能以及价值仍未发挥到极致,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运动课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对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运动课程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粗浅的思路与对策。
一、田径教育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田径运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健身中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人们对田径运动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且深刻。
首先田径运动对于年龄的要求很低,其次田径运动对场地要求低,所受的限制较少,正因为这样,
第7篇: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不会取名字”为你分享15篇“ 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关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一、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背景
自之后,统计学课程两次被教育部列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八大共同核心课程和工商管理类各专业的九门核心课程之一。,教育部还专门组织力量进行研究,为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确定了基本教学要求、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点,指出统计学“不是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②”。至此,统计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也被明确了下来,主要包括绪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经济管理中采用的统计方法和国民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等。在教育部的指挥棒下,统计学教师开始了统计学教
第8篇:Matlab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Matlab应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题目(如:Matlab运算与受控源电阻电路分析)
初始条件:
1.Matlab7.0以上版本软件;
2.课程设计辅导资料:“Matlab语言基础及使用入门”、“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线性代
数及相关书籍等;
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Matlab应用实践及信号处理类相关课程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课程设计时间:1.5周,分散;
2.课程设计内容:根据指导老师给定的7套题目,按规定选择其中1套完成;
3.本课程设计统一技术要求:研读辅导资料对应章节,对选定的设计题目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
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