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药物制剂技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颁布的年份是( A )
A.1953年 B. 1949年 C. 1963年 D. 1930年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指:( A )
A.GMP B.GCP C.GSP D.GAP
3.以阿拉伯胶作为乳化剂乳化液状石蜡,其油水胶的比例是( B )
A.2:2:1 B. 3:2:1 C. 3:1:2 D.4:2:1
4. 可用紫外线灭菌的是 ( C )
A.注射剂 B. 油脂性基质 C. 纯净的水 D. 玻璃器具
5.湿粒时,软材质量的经验判断标准是( D )
A.含水量充足 B.含水量在12%以下
C.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规定 D.轻握成团,轻压即散
6.中国药典对片重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取20片,精密称定片重并求得平均值
B.平均片重小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7.5%
C.平均片重大于或等于0.3g的片剂,重量差异限度为±5%
D.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的一倍
7.决定乳剂形成类型的主要因素是( C )
A.乳化方法 B.乳化剂用量 C.乳化剂类型 D.乳化时间与温度
8.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需要的应用形式,称为( A )
A.剂型 B.制剂 C.成药 D.方剂
9.肥皂是哪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A )
A.阴离子 B.阳离子 C.非离子 D.两性离子
10.下面哪个不是片剂中润滑剂的作用( B )
A.增加颗粒流动性 B.促进片剂在胃中湿润
C.防止颗粒粘冲 D.减少对冲头的磨损
11.散剂分剂量中准确度最高的方法是( A )
A.重量法 B.体积法 C.目测法 D.配研法
12.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 D )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蜡丸
13.制剂生产车间空气洁净度划分的依据是( D )
A.湿度与相对湿度 B.湿度与压差
C.湿度与温度 D.微粒数与微生物数
14.超微粉碎可大大提高丸剂、散剂等含原料药材制剂的生物利用度,用此方法可将原料药材粉碎至( D )
A.最粗粉 B.粗粉 C.细粉 D.极细粉
15.常与凡士林合用以改善凡士林吸水性的物质是( A )
A.羊毛脂 B.乙醇 C.聚乙二醇 D.明胶
16.配溶液时,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 B )
A.溶解度 B.溶解速度 C. 稳定性 D.润湿性
17.塑制法制备蜜丸工序 的关键步骤是( B )
A.物料的准备 B.制丸块 C.制丸条 D.分粒
18.石灰搽剂属于( B)
A.溶液剂 B.乳剂 C.溶胶剂 D.混悬剂
19.石灰搽剂属于下列哪一种类型:( B )
A. O/W B. W/O C. O/W/O D. W/O/W
20.属于酊剂的是( B )
A.樟脑醑 B.碘酊 C.鱼肝油乳 D.薄荷水
二、多项选择题
1..药物制剂的“三效”指的是( A B C )
A.高效 B.速效 C.长效 D.短效
2.按分散系统可将液体制剂分为( ABCD )
A.真溶液 B.胶体溶液 C.混悬液 D.乳浊液
3.淀粉在片剂生产中可用作( A B )
A. 填充剂 B. 崩解剂 C. 干燥粘合剂 D. 润滑剂 2
4.O/W型乳剂可用以下方法鉴别(A C )
A. 可用水稀释 B. 涂在皮肤上有油腻感
C. 可导电 D.苏丹红连续相均匀染色
5.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
A.可以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 B.生物利用度比丸剂、片剂高
C.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药物不能定时、定位释放
6.A. 凡士林 B. 聚乙二醇类 C. 液状石蜡 D. 甘油明胶
7.注射剂生产时污染热原的途径有( A B C D )
A. 从溶剂中带入 B. 从原料中带入
C. 从输液器具带入 D. 从容器、用具和管道等带入
8.理想的包衣物料应具备的条件为( ABCD )
A.理化性质稳定 B.价廉易得 C.对人体无任何毒害作用
D.长期保存中,仍能保持光洁美观、色泽一致和无裂片等现象
三、填空题
1.片剂按给药途径分类分为:口服片 、口腔片 和外用片 。
2.栓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冷压法和热熔法。
3.崩解时限为胶囊剂质量检查项目,中国药典规定硬胶囊应在30 分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应在1h 内全部崩解。
4.丸剂的制备方法分为 塑制法 、泛制法 ;蜜丸的制备方法是塑制法。
5.乳化型基质软膏剂的组成为 水相 、 油相 、 乳化剂 。
6.散剂的的制备过程包括粉碎、过筛、 混合、分剂量 、质检等工序。
7.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的简称 ;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的简称。
8.常用的栓剂有 肛门栓和阴道栓,栓剂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热熔法。
四、名词解释
1.制剂 系根据药典、制剂规范或处方手册,将药物制成适合临床需要并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药剂称为制剂。
2.颗粒剂系指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的有一定粒度的 3
干燥颗粒状制剂。
3.气雾剂系指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经特殊的给药装置后,药物进入呼吸道深部、腔部黏膜或皮肤等体表发挥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给药系统。
4.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外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5.丸剂系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主要供内服。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
6.硬胶囊剂系指将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填充与空心胶囊或弹性囊质软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7.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8.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五、判断对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版药典是1949年版。( 错 )
2.剂型对药物治疗没有影响。 ( 错 )
3.水包油型乳剂可用油稀释而不分层。( 错 )
4.药典筛号数越大,粉末越粗。 ( 错 )
5.复方碘溶液中的碘化钾是增溶剂。 ( 对 )
6.《中国药典》2010年版的第一部收载的是化学药物及其制剂药典。( 错 )
7.栓剂替代口服剂型治疗疾病可克服口服时可能产生的胃肠道刺激,也可避免 口服剂型可能有的肝脏首过效应。( 对 )
8在溶液型、胶体型、乳浊液和混悬液等液体制剂中,乳浊液吸收最快。( 错 )
9.乳剂型基质的软膏又称为乳膏剂 。( 对 )
10.片剂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剂型之一。 ( 对 )
六、简答题
1.写出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流程。
答:主药、辅料-----混合-------制软材-----湿颗粒----湿粒干燥-----整粒-----混合-----压片--包衣----包装
2. 区分乳剂类型有哪些方法?
答:(1)稀释法,O/W型可用水稀释,W/O型可用油稀释。
(2)导电性测定,O/W型可导电,W/O型几乎不导电。
(3)染色法,O/W型水溶性染料染色均匀,W/O型油溶性染料染色均匀。
(4)颜色, O/W型常为乳白色,W/O型接近油的颜色。
(5)皮肤感觉,O/W型开始无油腻感,W/O型有油腻感。
3.人体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效果差异十分显著,请按照有快到慢的顺序陈述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效果?
答:静脉﹥吸入﹥肌肉﹥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皮肤
4.请列举出五种甘油在制剂中的应用?
答:增稠;防腐;吸湿;滋润皮肤;使药物滞留于患处,药物局部作用时间长。
5.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是什么?
答:1.临床的需要;2.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3.提高药物的稳定性;4.便于运输、贮存和使用。
6.软膏常用制备方法?
(1)研和法:用于半固体油脂性基质或主药对热不稳定的软膏制备
(2)熔合法:凡软膏中含有基质的熔点不相同,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者采用此法
7.片剂的赋形剂(辅料)主要有哪些?(5分)
答:填充剂(稀释剂+吸收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着色剂和矫味剂。
8.混悬剂的稳定化措施有哪些?
答:(1)药物细粉化,并注意大小尽量一致,以延缓沉降;
(2)加入润湿剂,多为表面活性剂;
(3)加入助悬剂,增加粘度,降低沉降速度;
(4)加入絮凝剂,以产生絮凝,防止结饼。
(5)贮存时避免高温,存于阴凉处。
七、简述题
1. 今有一处方如下:
第2篇:药物制剂技术
1、药剂学是指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剂型是指将药剂制成适用于临床适用的形式,简称剂型。
3、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国药准字+1位字母+8位数字。其中字母“H”代表化学药,“Z”代表中药、“S”代表生制品、“J”代表进口分包装药品。
4、药品名称包括:通用名称、商品名、国际非专有名。
5、《中国药典》分别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组成。
6、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和《局颁标准》。
7、GMP译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也称“良好的生产规范”。GMP是药品进入医药市场的准入证。
GLP是“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是“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PS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8、过滤灭菌法适合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气体、水等物品的灭菌。
9、注射用水的储存条件:储存应采用80°C以上保温、65°C以上保温循环或4°C一下保温循环。
10、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即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筛孔来认识。
11、只含有糖或芳香物质的糖浆剂称为单糖浆或芳香糖浆。它们无治疗作用,只作矫味剂。
12、混悬剂中微粒的沉降速度与微粒粒径、分散溶酶的密度差成正比与分散溶酶粘度成反比。
13、常用的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选择适宜溶剂、将药物制成盐、选择助溶剂助溶和选择表面活性剂增溶等。
14、能使液体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
15、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的强弱。HLB值越大,其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混合后的HLB值一般可用下式求算HLB=HLB1×W1+HLB2×W2/W1+W2。其中HLB1、HLB2分别表示两种表面活性剂的HLB值,W1、W2表示两种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比例,通常为1.16、物料混合的原则:①组分的比例量。混合物料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匀称配研法)②组分的堆密度„„
17、表面活性剂在药物制剂上的应用:①增溶 ②乳化 ③润湿 ④起泡和消泡 ⑤其他
18、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⑴皮内注射(皮试)。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剂量0.2ml以下,常用于过敏性试验或疾病诊断。⑵皮下注射,真皮与肌肉之间的松软组织,用量为1-2ml以下。⑶⑷⑸⑹
19、热源的性质: ①耐热性 ②可滤过性 ③水溶性 ④不挥发性 ⑤其他
20、等张溶液注入体内,一定不会发生溶血现象;等渗溶液就有可能发生溶血现象。有一些药物如盐酸普罗奈尔、甘油、丙二醇等,其等渗溶液注入体内,还会发生溶血现象,这类药物一般还需要加入氯化钠、葡萄糖等调节。
21、灭菌后的安瓿应立即进行漏气检查。
22、注射剂的检查:①家兔试验法 ②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23、散剂的优点在于制法简单,剂量可根据治疗需要随症增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针对其他固体制剂来说的,跟液体相比的话就慢)
24、填充剂(颗粒剂、片剂):①淀粉(药用)②乳糖。一般用进口的,没有吸湿性。③微晶纤维素(MCC)。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是目前使用的最好的填充剂。④甘露醇与山梨醇。一般用于咀嚼片、口腔用片的填充剂。
25、润湿剂(常用):纯化水、乙醇。
26、黏合剂:⑴淀粉浆。最常用的黏合剂,常用浓度为5%-10%(10%最常用)⑵纤维素衍生物 ⑶聚维酮K30(PVP)„„
27、颗粒剂的质量控制包括 ①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照干燥失重测定法测定,含糖颗粒剂宜在80°C真空干燥,减失重量不得超过2.0%。②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应全部融化或轻微浑浊,但不得有异物。泡腾颗粒应完全分散溶解在水中。)
28、制备胶囊壳的材料(简称囊材)主要是水溶性明胶。
29硬胶囊剂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剂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普通软胶囊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肠溶软胶囊剂在人工胃液中2小时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人工肠液中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30、囊壳的弹性与干明胶、增塑剂和水所占的比例有关,通常干明胶、增塑剂、水三者的重要比为1:(0.4-0.6):1。软胶囊也可作为填充剂。
31、压制法制备的软胶囊中间有压缝;滴制法制备的软胶囊呈球形且无缝。
32、崩解剂的加入方法:①内加法 ②外加法 ③内外加入法
33、常用的崩解剂:①干淀粉 ②羧甲基淀粉钠(CMS-Na)。吸水后可膨胀到原来的300倍,超级崩解剂。③泡腾崩解剂。是由枸橼酸或酒石酸与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组成,遇水能产生二氧化碳。„„
34、润滑剂:①硬脂酸纳(硬脂酸镁)②滑石粉 ③十二烷基硫酸镁或十二烷基硫酸钠等水溶性滑石粉 „„
35、包糖衣常用材料:①隔离层材料:常用的有明胶浆、玉米朊乙醇溶液、虫胶乙醇溶液等②粉衣层材料:最常用的是滑石粉 ③糖衣层材料 ④有色糖衣层材料 ⑤打光剂:常用虫蜡细粉,即米心蜡(川蜡)
36、肠溶型包衣材料:酸辣纤维素酞酸脂(CAP)、羧丙基纤维素酞酸脂(HPMCP)
37、水杨酸软膏剂的处方分析:本品为0/W型乳膏。水杨酸为主药,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单硬脂酸甘油脂为混合乳化剂。硬脂酸、白凡士林、液状石蜡为油相,甘油、纯化水为水相,同时甘油还具有保湿的作用,羧苯乙酯为防腐剂。
38、药物直肠吸收的途径:①通过门肝系统。塞入肛门6cm处。(此法不提倡)②不通过肛门系统。塞入距肛门2cm处,有50%-70%药物经直肠中下静脉和肛管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绕过肝肠直接进入血循环。③„„
39、气雾剂是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气雾剂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成本高。
40、酒精的含义和特点 酒剂又名药酒,是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制成的澄明液体制剂。多供内服,少数外作用,并可加糖或者蜂蜜矫味和着色。
41、酊剂的含义和特点 酊剂是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可供内服和外服。酊剂不得添加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
42、一般规定含有毒性药材的酊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0.1;其他药材的酊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0.2g。
43、浸膏剂又分为稠浸膏剂与干浸膏剂,稠浸膏一般含水量为15%-20%;干浸膏含水量约为5%。
44、制备蜜丸所要用的蜂蜜一般都要进行炼制,此操作可以去除杂质,破坏酵酶,杀死微生物,减少水分,增加蜂蜜的黏合力。
45、炼制规格一般分为3种:嫩密、炼蜜(中蜜)、老蜜。
46、影响浸提的因素:①药材粒度(细好,不能太细)②溶剂性质及pH ③浸提温度(高,组织软化,沸点)④浸提时间(扩散平衡前,浸提量与时间成正比)⑤浓度梯度 ⑥提取压力 ⑦药材与溶剂
47、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中的凝聚囊是“60%硫酸钠溶液”、同化剂是“37%甲醛溶液”
48、最常用的亲水凝胶骨架材料是羟丙甲纤维素(HPMC);常用的骨架材料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等;常用的不溶性骨架材料有:乙基纤维素(EC)等
49、一般半衰期短(t2/1为2-8小时)的药物适用于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50、脂质体主要由磷脂和附加剂组成。用磷脂与胆固醇作脂质体膜材时,必须用有机溶剂将其配成溶液。(经常用的载体材料是大豆磷脂)
51、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包括:化学稳定性、物理稳定性、生物学稳定性。
52、零级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无关,而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控释制剂属于零级反应。
53、一级反应中一级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54、通常将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为半衰期,记作t2/155、在药物制剂降解反应中,常用降解10%所需的时间作为有效期。记作t0.9。
56、稳定性试验常用的方法
(一)影响因素试验 1.高温试验(先是60°C,若60°C有明显变化,再进行40°C试验)2.高湿度试验
3、强光照射试验。
(二)加速试验(市售包装,封闭)
(三)长期试验(市售包装,封闭)
第3篇:药物制剂技术习题
绪论
1、以下关于药物制成剂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药物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B、一种药物只可制成一种剂型
C、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药物的性质有关
D、一种药物制成何种剂型与临床上的需要有关
E、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应用的剂型
2、由药典、部颁标准收载的处方称(B)。
A、医师处方 B、法定处方C、协定处方D、验方E、单方
3、根据药典或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为适应治疗和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的具体品种称为(E)
A、方剂B、药物剂型C、药剂学D、调剂学E、药物制剂
4、按形态分类,软膏剂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
A、液体剂型 B、固体剂型 C、半固体剂型D、胶体溶液型 E、乳剂型
5、某药肝脏首过作用较大,不可选用下列剂型中的(A)剂型。
A、肠溶片剂 B、舌下片剂 C、透皮给药系
第4篇:药物制剂技术答案
药物制剂技术(A)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明胶;脆性;水溶性
2、硬胶囊剂;软胶囊剂;
3、压制法;滴制法;
4、制粒压片法;直接压片法
5、外观;装量差异;崩解时限;溶出度
6、口服片剂;口腔片剂;其他途径
7、压片;包衣;分装;包装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A2.D3.A4.B5.B
6.A7.C8.D9.B10.D
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胶囊剂: 将药物填充于硬质或弹性软质囊壳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2.硬胶囊剂:将一定量的药物加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或将药物直接充填
于空心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3.软胶囊剂:将一定量药液加适宜的辅料密封于球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形状的软质
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4.片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后经制粒或不经制粒压制而成的圆形片状或
异形片
第5篇:药物制剂技术复习提纲
01、常用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有哪些? 02、《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用什么方法制备? 03、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04、常用的非离子型、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哪些? 05、热压灭菌柜使用的注意事项
06、制备复方碘溶液加入碘化钾目的是什么? 07、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有哪些?
08、写出Stokes公式,描述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哪个因素有关。09、直接或间接有效评价片剂吸收情况的体外和体内指标是什么?
49、助溶剂与增溶剂的作用机理 50、药物微囊化目的51、钙皂常用来制备那种类型的乳剂基质
52、药物制剂稳定性一般包括哪三个方面
53、常用的软膏哪三类。
54、药物制剂中药物化学降解的主要途径
55、药物制剂的新技术有哪些?
56、乳膏基质处方、维生素C片、尿素霜、维生素C注射液的处方分析
10、GMP、G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