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纸船》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纸船》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纸船》
16.《纸船》
【第一部分:背景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异地:他乡,指家乡以外的地方。
仰望:抬头向上看。
游伴:游玩时的伴侣。
子夜:半夜。
浮泛:课文中指漂浮在水面上。
满载:运输工具装满了东西。
平平安安:没有事做,没有危险;平稳安全。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曾赴英国学习文学和音乐,十余次周游列国,与罗曼·罗兰、爱因斯坦等大批世界名人多有交往,毕生致力于东西文明的交流和协调。泰戈尔以诗人著称,创作了《吉檀迦利》等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他又是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先后完成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1500多幅画和2000多首歌曲。天才的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泰戈尔以诗歌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新青年》)第2期上发表他译的《赞歌》4首。作品中信爱、童心、母爱的思想,博大仁慈的胸怀,独具魅力的人格,赢得了无数中国读者的敬仰。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1924年,泰戈尔应孙中山先生之邀访华,泰戈尔热进入高潮。他在徐志摩家乡时,观者如堵,各校学生数百名齐奏歌乐,群向行礼,颇极一时之盛。他会见了梁启超、沈钧儒、梅兰芳、梁漱溟、齐白石、溥仪等各界名流。1956年,周恩来总理回忆时说:泰戈尔是对世界文学作出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他熏陶了一批中国最有才华的诗人和作家,其中郭沫若、冰心受到的影响最深。郭沫若是中国新诗第一人,称自己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是泰戈尔式的。冰心是中国新文学女性作家第一人,她早期的创作受到了泰戈尔的明显影响,特别是诗集《繁星》和《春水》。她说:我自己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把许多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而已。郭沫若、冰心等人又以他们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
泰戈尔是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具地位的外国作家之一,能与其匹敌的大概只有莎士比亚一人。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第二部分: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本诗是诗人依照儿童的心理,以朴素的语言,明快的格调,特别是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
二、文章脉络
全诗共8节,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5节),写我每天把纸船放在急流的溪中,写、希望、载、投、仰望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我的.期望。
第二部分(6~8节),写我的想象:天上的船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本诗中,诗人描绘了儿童的奇思妙想:先是想到写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让异地的人得到,然后想到用船载着秀利花平安地到达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来同我的船比赛,最后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
三、写作方法
⑴运用大胆、新奇、丰富的想象来创作的方法。
⑵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运用以及对表达的作用。
四、重难点导析
1、限制性词语的作用:
为了突出想象的事物,突出富有儿童特点的种种动人情态和奇思妙想,诗人注意运用限制、修饰性词语。比如,纸船是用大黑字写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纸船,花是黎明开的,篮子是带着满载着梦的,夜里,我的纸船在子夜的星光下缓缓地浮泛前去。这些词语或短语不仅使我的奇思妙想明确突出,而且形象具体,使童趣更浓。
2、体会本诗中纯洁的儿童世界:
本诗选自《新月集》。新月象征着儿童的纯洁、宁静、美好和纯真。在《纸船》这美丽的诗行里,诗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诗人在诗里生动地描绘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勾起我们对儿童时代的美好回忆。
3、精句解析
睡仙坐在船里,带着满载着梦的篮子。
这一句是儿童的一系列天真离奇的奇思妙想的最后一点,想到梦里睡仙坐在船里。儿童的世界,是解脱了一切束缚的世界,也是理智得以放飞的世界,是真理能获得自由的世界。因此,才有了这一句孩子放飞想象的翅膀得来的诗句。
【第三部分:类文品读】
云
--喂!你这位不可猜测的人,你说说你最爱谁呢?你父亲还是你母亲,姐妹还是兄弟?
--哦我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没有姐妹也没有兄弟。
--那朋友呢?
--这您说出了一个我至今还一无所知的词儿。
--你的祖国呢?
--我甚至不知道她坐落在什么方位。
--那美呢?
--这我会倾心地爱,美是女神和不朽的
--金子呢?
--我恨它,就像您恨上帝一样。
--啊呀!你究竟爱什么呀?你这个不同寻常的陌生人!
--我爱云匆匆飘过的浮云那边美妙奇特的云!
1.这首诗为什么以云为题?(至少列出两点)
2.从文中可以看出这个爱云的人是怎样一个人?
3.这位不可猜测的人最恨的是什么?为什么?
4.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这位不可猜测的人的精神支柱是美。( )
②这个不可猜测的人是外星人。( )
③全诗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
④这首诗的作者是法国的波特莱尔。( )
(参考:答案:1.因诗中的主人公像云一样不可猜测而又非常喜欢云。
2.是一个没有亲人、朋友,甚至不知道祖国坐落在什么方位,内心孤独而又崇尚美热爱大自然的人。(意思对即可)
3.金子,因为金子像上帝一样欺骗了他。
4.①√②×③×④√)
第2篇: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合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合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全解合集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加点的字词。
(1)大言数主之失。
(2)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
(3)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解析:数,这里应为动词,列举。被,这里也是动词。据,文言实词。应多多积累,帮助理解课文。
答案:(1)列举罪状或过失。(2)盖,覆盖。(3)按,撑。
2.翻译下句。
宣悉以班诸吏。
答案:董宣把它全部分给手下众官吏。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1)特征:
(2)妻子:
答案:古:特别征召。今: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2)古:妻子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4.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答案:正面 侧面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5-8题。
5.解释下列加点字。
(1)而纵奴杀良人( ) (2)使宣叩头谢主( )
(3)大言数主之失( )
6.翻译下列句子。
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7.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8.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终不肯俯。从这段描写中可看出董宣具有什么精神?
5.答案:(1)平民,百姓 (2)认错 (3)列举罪状或过失
6.答案:陛下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7.答案:这是侧面描写,以老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宣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8.答案:这段描写表明董宣有据理不屈、不向权势低头的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师旷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9.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问于师旷( ) (2)安敢戏君乎( )
(3)如日出之阳( ) (4)臣闻之( )
10.将下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1.晋平公想学习,却又恐已暮矣,他所说的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12.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1)向 (2)戏弄,欺骗 (3)像 (4)听说
10.解析:先补上省略成分。
参考答案:借着蜡烛的光亮与在黑暗中行走,哪一个好呢?
11.暮指晚,因为他年已七十,担心年纪大了,时间不多了。
12.解析:从人物语言分析其心理。
参考答案:学习没有时间的早晚,活到老,学到老。
13.辨析古今异义字,写出古义和今义。
(1)强使顿之
(2)宣两手据地
(3)妻子对哭
(4)或问
解析:注意积累文言文实词,从古今义加以对照。
答案:(1)古义:叩头;今义:停顿。
(2)古义:按,撑;今义:依据,根据。
(3)古义:妻子和儿子,是两个词;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4)古义:有的人,有的事;今义:或者,连词
第3篇:七年级语文下册《骆驼寻宝记》课文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骆驼寻宝记》课文全解
七年级语文下册《骆驼寻宝记》课文全解
【重点难点提示】
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3.尝试学习创作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4.掌握续写的写作要领,学会续写作文。
难点
1.学习运用丰富的想像、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2.理解童话是幻想和现实巧妙结合的儿童文学样式。
3.童话中形象的塑造。
儿童文学
专为少年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诗歌、戏剧、小说、科学幻想故事、历史故事等。是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的形象化教材。她接近儿童心理,充满智慧和幻想,富于思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以启迪少年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