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字体要求

精品范文 时间:2023-10-12 07:14: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论高考体作文

漆永祥:“高考体”作文

中国青年报:目前高考作文的弊端体现在什么方面?

漆永祥(北京大学中文系副系主任,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风与弊习种种,从写作方式的角度,我总结出以下15个小类:

赌咒发誓体,就是全文充斥“一定”、“必须”这样的句子以表决心显勇气;空言泛语体,就是无论写什么人什么事,都是一通看似高妙、实则空泛的废话,即使套在王安石、文天祥身上都适用。

小资美文体,就是用抒情的语调、无病呻吟的口吻来描述与议论。爹死娘病体,就是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惨故事,目前较少。故事拼凑体,就是事先准备四五个励志故事,无论什么题目,都用这几个故事编织成文,此类较多。

四平八稳体,就是一味求稳、“40分万岁”的作文。

龙头凤尾体,就是开头有“气势”,结尾要“升华”,中间却是段猪腹。

排山倒海体,即用漂亮整齐的排比句贯穿全文。

亮点闪光体,则过分追求文章中有亮点,以引起阅卷者注意。副题题记体,就是作文正题之下尚有副题,开篇再用鲁迅、莎士比亚等人的名句为题记,中间再用小字标题,将一篇文章割得四分五裂,近几年最为流行。

生僻艰涩体,即故意用生僻字词与艰涩的语句,显摆自己的与众不同,结果往往错别字满纸。

此外,还有大家熟悉的时空穿越体、文白夹杂体、天书地咒体、符号图画体等。这些体式并不是不能写,而是一旦程式化、模版化,就会僵硬而且毫无生趣可言。

这些作文充斥考场,与当今高中生社会生活感受较少有关。同时,在全社会缺乏诚实的大环境下,他们不说真话,也不会说真话,不会沟通,这也是导致作文写不好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不能全怪中学教育,这是普遍的社会问题。

漆永祥: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重视

随着2011年高考临近,各种“高考作文题目预测”、“高考作文备考攻略”,再次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书店、学校、网络上。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突击,提升作文水平。但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漆永祥教授说,“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社会对高考作文是一种畸形的重视。”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为什么那么多人关注高考作文?

漆永祥:一方面,是因为作文最能反映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将受用终身;另一方面,还与高考作文分数(60分)在高考总分中所占比例较大有关,业内有句行话叫“得作文者得天下”,足见作文在语文学科甚至高考中的分量。另外,古人说“文以载道”,作文还能反映考生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认识,培养人格力量与文化使命感。不过,现在社会对高考作文的重视,是一种畸形的重视。每到高考临近,社会上各种“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作文备考全攻略”、“名师指导”层出不穷,受到不少考生、家长甚至老师的推崇。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突击,提升作文水平。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很多孩子反而毁在这些“马二先生”(《儒林外史》中的典型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第,以给书坊选取八股文为职业。——编者注)手上。

中国青年报:批阅了这么多学生的高考作文,您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漆永祥:有灵气有个性的作文年年都有,令人欣慰,但好作文真是太少了!大家有一个普遍感受,那种让人眼前一亮、交口称赞的优秀作文太缺乏了。满分作文虽然年年有,但多

有瑕疵,给人“矬子里拔将军”的无奈感。我感觉,高考作文质量多年来提升不大,有时还在下降。

中国青年报:高考作文质量下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漆永祥:存在的问题非常多。首先,在所谓“攻略”的引导下,不少作文“假大空”,程式化、模块化严重,模仿痕迹明显;其次,喜欢用生僻、华丽或怪异的词藻,排比句型,夸张语言或者四不像的“文言文”,来表现自己的知识面和写作才能;第三,内容空洞无物,没有生活气息、真情实感,没有年轻人的朝气;第四,错别字、替代词甚至网络语言使用越来越多。

不少学生会背范文和励志故事,像王昭君、苏轼、莎士比亚、拿破仑等人的故事,高考作文中学生用得特别多,但是这些例子用在文中是否合适,学生就不管了。按理说,东北孩子写的作文应该有黑土地的浓郁气息,西北孩子的作文应该有黄土高原的味道,但现在的作文都是千人一面、千篇1律。有的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写作文都是用自己“预备”的几个故事“通吃”。

很多“名师”会说,写作文要特别注重开头和结尾,开头要华丽、结尾要升华,其他可以稍微次一点,有的“名师”还会把一篇范文拆解得七零八碎,告诉大家哪一部分写得好。但作文应该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不是说哪一段好就是好作文。“绒帽绣鞋百衲衣”,给人的印象可能更糟。

全社会都缺乏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也是造成当前高考作文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你看现在大学里,有多少人注意培养语文素养?大家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英语四六级、“托福”上面。

中国青年报:对于质量较差的作文,你们在阅卷、评分过程中是怎么考虑的?

漆永祥:对生拉硬套范文与故事,或虚假敷衍的作文,我们不会给高分。这类问题,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糊弄不过去。虽然阅卷时间很短,但也不会仅凭开头和结尾来评分,我们会看整体,看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外界事物的感受能力,这些都可以从文字中看出来。

我们在作文试题与评分标准上,也一直在试图引导和改良。比如今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就明确提醒考生:“1.取譬适当,杜绝虚假;2.行文畅达,说理明晰;3.感情真挚,戒用套话。”为此,我们要求写到700字就可以了(一般高考作文标准为800字)。在评分标准上,我们鼓励写真性情、真故事,只要个性鲜明、语言简明流畅、贴近生活真实,我们都会给高分。

中国青年报:网上也流传过一些“0分作文”,有网友说,高考作文不能说真话。漆永祥:网上所谓的“0分作文”都是假的。只有在交白卷、恶作剧画个图,或者只有一句半句不沾边的话等情况,我们才会判0分,但这些作文是不会流传到社会上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去年发布的调查显示,83.3%的人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曾经写过撒谎作文。您怎么看?

漆永祥:假作文源远流长,从汉代大臣的奏疏,到明清“八股文”,都有此种现象。今天作文中的“假大空”,除了诚信问题之外,还在于很多人不敢“冒险”。很多老师和家长苦口婆心地教育学生“四平八稳”、“能得四十二三分就可以了”。

撒谎作文以及套路作文的长期存在,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影响,让孩子缺少独立意识和诚信意识。另外,由于不必写真性情的文章,孩子就养不成对身边事物的洞察力和感知力,创新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今年北大等13所高校自主招生联考的作文题目,是关于鲁迅的一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看到很多学生想得非常简单,他们会写到非洲,甚至写到月球上去,觉得这就是“无尽的远方”;或者写火车站,写抗洪救灾前线,觉得这就有“无数的人们”。

中国青年报:我们应如何鼓励孩子写真性情的作文?

漆永祥:我曾在一些中学作演讲,对学生说,如果能用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文字,写出身边的故事和感受,写出年轻人的朝气,就是一篇好作文。演讲后,一名中学生悄悄告诉我,语文老师告诉他们,“千万不要说自己的话”,因为这样得不了高分。这让我十分震惊,也十分沉重。

感人的故事不一定非要感天动地,写对平淡生活的真实体味,写平凡的人和事,文章也会出彩。从文章体裁上说,我个人还觉得,应提倡学生多写记叙文,打下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底,不一定过多写议论文,拼凑出一堆哲理与空泛的议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中用心体察,写出感悟,而不是一味地教育他按模板套用范例,写出来的文章“匠气”十足。

高考作文因为全社会的极度关注,我们每年的阅卷工作,都有巨大压力。媒体上大量关于作文的不实报道,也使我们备受误解与责难,不堪重负。我在这里希望通过贵报呼吁:全社会应该常态化地看高考作文,不要给命题者、考生和阅卷者制造压力,要给考生一个充分发挥自己才华的宽松环境,给阅卷者一个不受外界干扰和影响的良好氛围。我们不希望有太

多“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请社会、考生和家长放心,我们会认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考生、每一份试卷、每一篇作文,不辱使命,尽职尽责,为国选才。

第2篇:征文稿体要求

河海 南航 南师 南医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第一届论文集

征文稿体要求

1.稿体要求:应执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与《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具体要求如下:

(1)题目。题目须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要旨,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作者署名。作者分单一作者和多作者两类,如属多作者,在每一个作者姓名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1、2、3......标出。并用逗号“,”隔开。

(3)作者单位。作者单位置于作者姓名之下,用括号括住,如是多作者,用阿拉伯数字1、2、3、...代表作者姓名,写出每一作者单位,单位要素次第为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之间用逗号“,”分隔。

(4)摘要。摘要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尽量反映文章的主要信息和观点,字数为200字左右。

(5)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论文内容的最主要的名词性术语,题目中的人名、地名也可用作关键词,关键词可选3-5个,彼此用分号“;”隔开。

(6)基金项目。文章如系某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可写于文稿首页下面,前面用“[基金项目]”标识;如不是,则无须标出此项。

(7)作者简介。每篇文章须附第一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可置于文后。简介顺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

2.参考文献标注要求:参考文献是指正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献,在文中引用处用“[文献序号(右上角)]”顺序标,多次引用的同一篇文献应以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注。多位作者之间以“,”分隔。具体参见国标《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主要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

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可不标).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2)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始页码.

(3)论文集 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4)电子文献

作者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地址.

(5)报纸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的年-月-日(版页).(6)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城市名:保存单位(写到二级单位),出版年.(7)专利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

3.其他事项:标题、内容字体大小及行间距参照附件中的样板。

模板:

科学与人文互融

丁一1孙二

2(1.**大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2.**大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摘要: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

关键词:科学;人文;互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一、科学的内涵

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科学活动要求人们从事各种物质创造活动时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也即实事求是精神。

1.求实精神

“解放思想,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2.实证精神

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二、人文的实质

1.求实精神

“解放思想,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实质。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2.实证精神

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

参考文献:

[1] 曹莉.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28(2): 24-33

[2] 罗伯特·L·威尔斯,陆熙申.制造与产品设计工程之间的关系[J].上海:外国经济与管理,1979,09期.

作者简介:丁一(1971-),男,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

第3篇:梅村体论的论文

论文摘要:“江左三大家”出处不同,吴梅村由遗逸而失路成贰臣,“失身”愧恧.是其难以排遣之真正哀苦心病。其诗称“梅村体”,通常特指其长篇歌行。怎样解读吴氏寄之于诗的“用心”。当是辨认“梅村体”之要捩。其诗“篇无虚咏”,“指事传辞,兴亡具备”,即“诗史”品格。入清后,“梅村体”哀婉之情益浓重。而悲慨气韵渐见衰飒。情多于事,锋锐钝化,议论胆缩.“史”识必亦淡散。言“梅村体”必于深情之外言及丽藻。情不浓深,“诗史”易成史论,失却诗之特性:若褪去藻采之丽,则必徒成少陵诗史之仿效。不成其为“梅村体”,从而也难从元、白“长庆体”中分离,自成面目。丽词藻采是梅村歌行的形态标识藻丽之色,原基于吴氏早年即擅长艳体,系晚明世家子弟的才子气表现。“梅村体”的“凄丽苍凉”.实不止仅存见其歌行,同样体现于如《赠寇白门》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论文字体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字体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