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策略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30 07:12: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论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多年的语文考试告诉我们,不学课本是不行的,但只学课本也是不行的。我们的教学,必须做到既扣文本,又能让语文课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对有关知识进行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引伸,从而带领学生感知语词精灵的跃动,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笔者多年来把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的写作水平及语文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一、在教学重点处拓展,强化重点。

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教学重点就是我们教学的灵魂。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以效益为核心,我们就要善于联想,巧妙拓展。对学生来说,书本知识都是间接经验,它只有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获得直接经验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学得牢固扎实。所以,教学不宜空讲知识,尤其是不宜照本宣科,枯燥分析,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那样只能弱化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宽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拉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悟得透彻,听得有味,学得有趣,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1)拓展重点词语。比如《登高》的最后一句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浊酒”一词,学生容易一知半解,这时可以补充相关诗句:“离杯消浊酒,愁眼见黄花。”“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万里中原烽火北,一樽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然后总结:其一:“浊”为直译,是浑浊的意思。古代人多喝谷物酿造的米酒,一般过滤不干净而且度数不高,多为15~38度之间。颜色和如今的醪糟水差不多。其二:浊酒是与清酒相对的,劣质的酒。如李白《行路难》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的句子。其三:“浊”为君子自谦之词。浊酒还有谦虚的表示,相对的是喜酒、好酒等,古时候客人来了说请你喝杯薄酒、浊酒,去别人家喝的时候会说“好酒”。

(2)拓展重点句子。《兵车行》的开头段“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这幅画面中的“走”和“哭”是讲解的重点,但如果仅仅解释或简单点评,学生很容易重视不够。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段杜甫是不是写漏了一些内容,比如他们可以送东西,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送土豆,或者他们可以穿些特别的服装,像《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的“皆白衣冠”,或者他们可以这样说:“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杜甫《新婚别》)通过比较,自然得出结论:他们不可能换服装或准备东西,因为时间不允许,原文中的“走”已清楚地写出来了。他们也不可能多说话,因为他们实在太伤心,正所谓“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可见这场战争是不义战争。

(3)拓展重点人物。《项脊轩志》的描写,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这时我们可以重点拓展。讲解母亲时,可以这样补充:有注重教育多次搬家的孟母,有一心为国给儿子刺字的岳母,有牵挂着儿子“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孟郊母亲,有《祝福》中那位后悔得有些发痴一遍遍讲诉“我真傻”的祥林嫂,有《大堰河--我的保姆》中那位辛勤劳作后仍不忘用宽大的手掌把乳儿抱在怀里抚摸艾青的乳母,有《我与地坛》中那位时刻担心儿子自杀,小心翼翼的守候儿子的史铁生母亲,今天我们应该记住这位询问“儿寒乎?欲食乎?”的归有光的母亲。

二、在文本的空白处拓展,丰厚文本。

何为文本中的“空白”?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空白”往往是指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的意蕴空间。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读者与作品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化的理解。而这里,笔者所说的“空白”,除此之外,还包括物理意义层面,指文本页面上没有填满或未被利用的部分,即书本中的空白之处。在语文课阅读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同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对话,不失为激活学生思维,开展自主对话,训练个性化阅读与提高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开篇拓展,引起学生兴趣。讲解文本之前,可以补充作者或相关背景等。比如讲解杜甫,可以这样设计,题目:千秋诗圣①青年才俊--一览众山小(补充《望岳》)②忧国忧民--直面现实时的真情。(补充《兵车行》《石壕吏》《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⑧乱世暂安--浣花草堂前的微笑(补充《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④尾声:写诗一生命的存储方式(补充《登岳阳楼》《登高》)。

(2)在文段抽象处拓展,让学生更透彻理解文本。《香菱学诗》一课,有两段黛玉指导香菱学诗的理论,对诗歌鉴赏有很大帮助,但因其理论阐述太抽象,这时我们必须用拓展把它“融化”开来。比如讲语言形象性,可以这样拓展:诗的语言要求形象,形象包括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要抒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是一幅安适欢悦的画面,“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动感突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色彩绚丽。

(3)在结尾空白处拓展,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讲解《兵车行》的结尾,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些战死的士兵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也没有留下他们的战斗事迹。但历史上却有很多“战士”仍清晰地活在我们的记忆中,请大家回忆。然后补充下面内容。

“忘不了屈原的那双眼。烁烁的流星擦过铁般夜空,擦不出一丝火星。流星陨落,却点燃一双永不熄灭的瞳仁,是夜行者的灯。迎着朔风,夹了夹夜行青衣,终点仍是那波澜不惊的汨罗江。

忘不了荆轲的那双眼。寒江水上升起冷月,断绝如冰。人头虽落,这双杀气腾腾的怒目,仍在看不见的暗处,盯着那个发抖暴君的头颈后三寸。

忘不了闻一多的那双眼。电光火石间熊熊燃烧,他整个儿燃着。明亮的火焰,他就是火焰中永生的凤凰。”

第2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庄扶中学 徐香玲

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要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要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营造和谐、积极上进的教研氛围。要让学生“动”,教师就得先“动”。

如上好开学第一课,告诉学生我是谁?语文是一门怎样性质的课程?如何学好语文?等等。每堂课尽可能做到准备有效、练习有效。

课前的有效准备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清晰和简明,内容适量和适度。

预习课:积累字词、读懂文本、品析文本、小创作、质疑或设计题目。

展示课:抽测(学情预设、解决方案)、精讲、讨论、展示(学情预设、解决方案、专题分析、知识补充)、穿插巩固、检测。

阅读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回答问题: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学生回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课堂的有效组织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课后的有效练习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可以分层设计题目。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深入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我认为认真研读文本,进行有效教学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首先,要准确地把握文本,深入地理解文本,对文本的思想内容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还要有所创建,要看到文本背后隐藏的信息,开发别人看不到的有效资源。同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要考虑学生情况,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学生会怎样学,对于一篇课文,想一想学生可能会读懂些什么,会获得什么,哪些会触动他们的心灵,哪些地方的学习需要帮助等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拟定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石壕吏》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之后抛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室中更无人”和“惟有乳下孙”是否矛盾?你怎么理解?②老妇人的话是一口气说完的吗?还有谁在听她诉说?这一个环节的设计就是教师挖掘出了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两个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文本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多给学生看书、读书的时间。

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语文课要贯穿听书读写四种能力,不能只有问题、习题,要重视朗读教学。不能让政治与活动唱主角,要重视对文本的悟读、分析。语文课要有语文味,散文就要以情动人,说明文就要弄清写作顺序、说明方法。

要让学生动,首先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学;要让学生动,必须让学生在静下心来思;在充分“学”和“思”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大胆地“动”起来。

以学为主,师生互动、教辅结合、优差并重。

学案要注重落实、蓝笔做红笔更正。教师检查落实。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小组帮扶,小班制教学。

此外,应注意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个性阅读。

《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教师的分析和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教材为载体,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从中获得发现和认识。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理解,让学生敢于表达,形成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

第3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有效教学”,根据美国教育学家加涅的观点,就是凡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就是有效教学。基于以上学习心得,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了教学有效性的尝试与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收获语文教学的独特喜悦。

一、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五大转变

叶圣陶先生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从而使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实现了五大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导入激趣这一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验。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听音乐、猜谜语、读图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浅谈

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浅谈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教学实践证明,很多时候是教师辛苦,学生痛苦,教学是低效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无奈与痛苦, 虽然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干劲,可大多时候换来的是无奈的高耗低能!有时甚至后悔自己选择了教师职业,更后悔自己选择了当一名语文教师。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如果说,一个老师的课堂教学,使他的学生学得快,学到的知识多;使他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成绩;使他的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情感上也愿意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文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知道怎么样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论文,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摘 要:本文从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有效教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做好初中和小学学生的知识衔接,营造和谐活泼的语文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实施自主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有效评价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自主学习;分层次教学;有效评价

一、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下,有效教学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重点研究的课题。如何在教学中做到有效、高效,是目前教育工作的重点。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由此可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效教学的特征

探讨初中语文有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策略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拓展策略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