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20 07:13:0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读、抢读、做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的情况。

4教师抽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三、精读课文,质疑探究

1生再次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勾画:(1)鲁班为什么想到发明伞?(2)鲁班发明伞的经过是怎样的?

2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引导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读第2段最后一句话,并练习用“既……又……”的句式说话。

(2)鲁班发明的亭子有哪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抓住“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两个句子感悟鲁班勤于动脑的品质。

(3)出示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观察两者的相似处,抓住“仔细打量”一词感悟鲁班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品质。

(4)鲁班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3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一听。

4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各小组再推荐讲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讲。

四、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你们还想对人们现在使用的伞进行什么改进?你要增加或改善它哪个方面的功能?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注意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合理创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保护学生的创造愿望和创造热情。

第2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讲述鲁班造伞的故事,表现了鲁班一心为人们着想,造福人类的优秀品质,同时告诉我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教学目标

★懂故事,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教学重点

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学习鲁班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教学难点

★鲁班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开动脑筋、进行发明创造 的精神

★观察的习惯和对创造的兴趣。教学准备

★收集鲁班的其他故事。

★准备亭子、荷叶、伞的挂图。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鲁班造伞的传说》,回忆上节课内容,谁能说说鲁班是怎样造伞的?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关联词简述鲁班造伞的过程。

2、上节课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提出来。

3、过渡:这节课我们来探究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出示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鲁班是怎样造伞的?在文中用符号划出相关语句,并试着把自己的感悟批注在旁边。

5、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二、解疑合探

(一)感悟鲁班造伞的原因

1、出示句子

夏天,太阳晒得皮肤火辣辣的;雨天,衣服被淋得湿漉漉的。

① 谁能为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课文,想想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② 你认为那些词应该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出示句子

鲁班想:要能做个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雨的东西,该多好啊!

① 指名有感情的读句子,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用‘‘既…………又………’’造句。

(二)感受鲁班造伞的艰辛

1、交流在造亭子的时候鲁班是怎样进行思考的?

① 读一读有关句子说说亭子是什么样子?亭子有什么用处?

② 出示亭子图

③ 亭子有什么缺点?

2、交流有亭子造伞时鲁班是怎样进行思考和观察的出示句子

可是鲁班自己还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人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哇。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又轻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哇!可是怎样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为了这事,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①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② 引导学生体会句子意思 出示句子

鲁班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找来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细的条儿,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

① 画出句子中的动词

② 用自己的话说说鲁班是怎样造伞的3、课堂小结

鲁班造伞的过程

三、质疑再探

回顾一下课前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要问吗?

四、拓展运用

1、学生自编题: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出一道测试题考考同桌。(可以从语言积累、字词巩固、写法运用上设计自测题)

2、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第3篇:鲁班造伞的传说的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的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通过抽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 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 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 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 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 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 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鲁班造伞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的传说》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自主认识并正确书写9个生字。

2能读懂故事,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并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知道善于观察、勤于动脑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主动观察的习惯和创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

2体会仔细观察、勤于动脑对于发明创造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 在课外搜集有关鲁班的故事。

教师: 准备荷叶、伞的挂图或实物,生字和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鲁班,导入新课

1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名建筑工匠,在课前你们都了解到了哪些关于鲁班的'故事呢?

2揭示课文题目:鲁班造伞的传说。

3从课文题目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故事。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教学设计鲁班造伞

《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出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出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猜一生活用具(伞)。

2、伞是由谁发明的?引出课题——鲁班造伞

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 ⑴、鲁班为什么造伞? ⑵、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4、现在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看重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为什么造伞,哪几个自然段写鲁班是怎样造伞的?

2、学习鲁班造伞的原因

⑴、指名读第2、3自然段,思考:鲁班为什么要造伞?

⑵、鲁班首先想到了什么办法来解决因为下大雨而不能游湖赏景这个问题?(盖亭子)

⑶、鲁班想在西湖边盖亭子的想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⑷、在亭子里只能观赏附近的景色,所以鲁班想到要造一种“既能挡雨又能带着走的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鲁班造伞》教学设计

执教:

九龙中心小学

梁美娣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知道鲁班怎么发明了伞。

2、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鲁班发明伞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生字卡片抽读。

二、学习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你们对鲁班知道多少?(木匠的先祖)

(2)“他有许多发明创造”

“许多”说明除了伞以外还发明了其他东西。(如锯子„„)

2、默读2、3自然段。

(1)下雨了,游人被淋得四处躲藏,妹妹说什么?鲁班想干什么?

(要是„„多好哇!盖亭子)观赏的意思?(观看、欣赏)

(2)盖亭子好吗?妹妹怎么说的?

(3)鲁班怎么想的?(要是能„„)

小结:通过在西湖游玩,下大雨,鲁班萌发了造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

鲁班造伞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著、匠、创、亭”等12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等8个生字及“创造、西湖”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经过,体会鲁班是怎样观察,乐于动脑动手的。

3、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乐于思考,勇于实践,取得成功。2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基础,已基本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具备了一定的合作能力,遇到问题能商量解决;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能从一些事情中明白简单的道理。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课文,了解鲁班造伞的过程,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的让人。教学难点:体会鲁班是怎样善于观察、善于动手动脑的,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4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复习巩固

一、复习巩固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开火车读)

2、导入本课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鲁班造伞的传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