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9 07:14:2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是按空间顺序写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1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tóngyícùtún bùshāo wēiwān yán shí zhōng rǔ

( )( ) ( )( )( ) ( )

二、选词填空。欣赏观赏

1、领导对我爸爸的为人一直很( )。

2、星期天我们经常到公园( )兰花。呈现出现

3、这座繁荣的城市到处都( )欣欣向荣的景象。

4、拐个弯,(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明艳的油菜花。

三、模仿例句,写片段。

例: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怎样美的一幅画呢?,是这样的一幅画。怎样呢?,是这样。

四、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默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题。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上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作者一路上看见了哪些景物,请一一写下来。答:

2、请完整地说一说双龙洞在哪儿?答:

3、你从“一路迎着溪流”知道了什么?答:

五、延伸

老街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都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八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亲如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_”喧闹(xuān xuǎn) 相处(chǔ chù)拔地而起(bá bǎ) 大厦(shà xiǎ)

2、认真读课文,填空。老街”原来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居民区,现在的“老街”,____________拔地而起,____________代替了喧闹。

3、仔细读文章,完成问题。

(1)“我”过去爱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我”现在赞美“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你”指的是____________,可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2

一、看拼音,写词语。

观赏 杜鹃 油桐

漆黑 石笋 臀部

二、选择。

1.(1)③

(2)⑤

(3)⑥

2.(1)①

(2)④

(3)③

三、阅读课文,填空。

1.叶圣陶 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2.窄小

(1)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2)进船方式: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3)乘船必须仰卧在小船里,从后脑勺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每一处都贴着船底。

(4)感受: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3.黑、奇、大

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4.作者的整个游程处处不离泉水,和作者游览的顺序这条线索有机结合,使文章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读者一目了然。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桂林(秀)

庐山(俊)

泰山(尊)

黄山(贵)

2.山野,水野,人野

3.这两段都用了总分的写法。第二段用了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索溪峪山的特点。还用了对比,突出索溪峪的自然美、野性美。而第三自然段用了拟人手法,突出水的'野性美。

4.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望着那崇山峻岭,不由惊叹,想与那美景拍个照,作个留念。嘴里吃着美味的零食,徒手攀起了山,与大伙一起嘻嘻哈哈,好不亲热。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3

【字词荟萃】

1、读拼音,写词语。

yōnɡjǐ jiānɡzhè wānyán

( )( )( )

shāowēi éjiǎo túnbù

( )( ) ( )

tūwùsēnyù yuántóu

( ) ( )

2、形近字组词。

兀( )适( )皇( )碗( )

元( )造( )呈( )蜿(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

仿佛—— 观赏——

明艳—— 依据——

反义词:

拥挤—— 昏暗——

蜿蜒—— 聚集——

【句段集锦】

1、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明艳”的近义词是“鲜艳”。( )

(2)“山势”和“气势”两词中的“势”都是“表现出来的情况”的意思。( )

(3)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时,由外洞直接进了内洞。( )

(4)内洞的特点是大而黑。( )

2、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4

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题及答案(六年级下册)

一、金华的双龙洞很有特点,故自然界的景物也妙用在成语中,请填字成句

花好( )圆 明( )黄花 ( )高水低 车( )马龙 ( )后春笋 ( )上加霜

如( )贯耳 饱经风( ) ( )里看花 谈笑( )生 气贯长( ) ( )阔天空

二、造句

1、即使…也…(关联词造句)

2、首先…其次…(表顺序的词写句子)

三、说说下列句子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

2、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广大会堂。( )

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再没法容第三个人的这样小的小船。( )

4、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

四、按要求写出词语

1、描写“绿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2、描写“花草树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3、带有数字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4、描写“水”的词语_____、_____、_____

5、时宽时窄(ABAC)_____、_____、_____

6、时宽时窄(一对反义词)

第2篇:《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题参考

《记金华的双龙洞》练习题参考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óu tóngyícùtún bùshāo wēiwān yán shí zhōng rǔ

( )( ) ( )( )( ) ( )

二、选词填空。欣赏观赏

1、领导对我爸爸的为人一直很( )。

2、星期天我们经常到公园( )兰花。呈现出现

3、这座繁荣的城市到处都( )欣欣向荣的景象。

4、拐个弯,( )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明艳的油菜花。

三、模仿例句,写片段。

例:怎样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怎样美的一幅画呢?,是这样的一幅画。怎样呢?,是这样。

四、用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方法,默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题。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上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1、作者一路上看见了哪些景物,请一一写下来。答:

2、请完整地说一说双龙洞在哪儿?答:

3、你从“一路迎着溪流”知道了什么?答:

五、延伸

老街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都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安静的`时刻。可是,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团结,一方有难,八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亲如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的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了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在加点字正确读音下面画“________”喧闹(xuān xuǎn) 相处(chǔ chù)拔地而起(bá bǎ) 大厦(shà xiǎ)

2、认真读课文,填空。老街”原来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居民区,现在的“老街”,____________拔地而起,____________代替了喧闹。

3、仔细读文章,完成问题。

(1)“我”过去爱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我”现在赞美“老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你”指的是____________,可爱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

第3篇:记金华双龙洞

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时间:2006年2月16日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三、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

2、自由朗读第二三段,想想路上景色有什么特点。

3、讨论。

(1)“新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记金华双龙洞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①默写生字词。

②读课文。这节课我们按照游览路程来欣赏景点、品读文章。●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①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位同学读出作者的心情了吗?”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③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这是映山红,花大多是红色的,也有红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较大,白色带有黄红色斑点和条纹„„色彩多明艳啊。③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金华的双龙洞》的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