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垄断》的读后感800字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7 08:22:3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媒体垄断》的读后感800字

《媒体垄断》的读后感800字

曾经,媒体只是传播舆论的喉舌,但是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媒体的地位在逐渐上升,甚至达到了垄断的趋势。《媒体垄断》一书,就是从作者自己的从业经历以及专门的研究,详实描述美国媒体的垄断历程,并对传媒垄断行为进行了强烈地批判和谴责。

作者本?H?贝戈蒂克安是一名曾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记者。他用私有的信息部,免费广告的高额成本,没有大众的大众传媒三个部分的内容来论述媒体垄断的传媒现象。

在美国,媒体是私有的,媒体公司在媒体兼并的潮流中存活下来。当一家公司兼并了地方性的垄断企业时,降低质量和提高收费能够带来巨大的利润。媒体的私有化和市场竞争的残酷化,给媒体垄断滋长提供了土壤。书中作者用具体的例子即美国最重要的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塔利斯在工作中的事例,说明了公共信息成了工业的副产品。

文中提到随着美国的媒体对广告的依赖程度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媒体对读者愿望的反应程度降低。销量好的纸媒或者收视好的电视媒体获得的广告收益越多,使较好的媒体能够在其领域扩充实力,而较差的媒体则丧失竞争机会。

就报纸而言,垄断和大规模的广告减少了媒体传播的具体信息,为了得到更多的受众群,媒体中的新闻变得中性化,媒体从业者们需要用中性化的新闻达到吸引更为广泛受众群的目的。民主在媒体上渐渐地消失,客观性也在被媒体削减。

书的第三部分,作者讲到了没有大众的大众传媒。大多数报纸与读者的需求脱节,导致报纸失去其固定的读者群。当然,问题归结起来,要追究到报纸自身在政策与方向上的把握不到位。报纸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广告客户而不是读者上,报纸的厚度在增加,然而能满足读者需求的信息却在减少。缺少了大众信赖的传媒又怎能称得上是“大众传媒”呢?

由于美国的媒体存在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存在着垄断的现象,于是作者在书中的结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媒体需要节制。媒体应该是公正﹑客观地传播信息,媒体的垄断现象只会给传媒业带来灾难。

第2篇:技术垄断读后感

技术垄断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技术垄断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在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技术带给了我们什么,或是带走了我们的什么,是我们的蜜糖还是砒霜?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节奏越来越迅速,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人们每天都接收着大量的信息,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些信息。我们感叹着“从前慢”,回不去的“从前慢”,但技术不会给我们回到从前的机会,因为技术垄断社会已经到来了。读完波兹曼的《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感触良多,以前我从未思考过技术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一面,在我眼里,我就像作者所说的那些人一样,信仰技术,认为技术只会给人类带来进步。但追根溯源,我不知道这种信仰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又是如何形成的.。从我出生到如今的这些年里,技术一直保持飞速发展的状态,就比如我们现在手边的手机,从3G到4G再到5G,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可以付款,可以购物,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功能,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所需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好像离开它就无法正常生活了。说到生活,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讲述医疗技术的那一章,因为如果你在我看过这本书之前告诉我,医疗技术的进步会给我们带来不利,我根本就不会相信。医疗技术的进步肯定会给人类带来好处,造福人类,拯救更多人的生命,但是在医疗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医生也会越来越依赖医疗器械,因为他们相信医疗器械的科学性,准确性。书中说“当我们一头扎进计算机文化中,人类的其他技能和传统是否也在逐渐失去。”中国古代的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这四个字说明了他们关注的对象是病人本身,从每个病人的不同性出发,对症下药。反观现代,医生更多的是关注医疗器械产生的数据,用“数据”说话,相信医疗器械的权威。不仅是医生,平常百姓也是这样,不管有没有事,好像都要“拍个片子”才会更加安心。因为人人都相信医疗器械的权威,这也激励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巩固它的权威。

在生产、工作方面,现在听到最多的是,人工智能不断发展,以后简单的工作都不用人来做了,都由机器代替。就像我爸爸说的那句话:“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扫大街的工作都找不到了。”这里没有歧视清洁工的意思,只是想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们生产和工作的影响。人工智能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虽然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新职业,但是也同时淘汰了许多原有的职业。这给我一种感觉,好像技术在“逼迫”人们掌握它,如果你无法掌握,那么你就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无法生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它,因此又促进它的进一步发展,它又可以再次“逼迫”人们。人们无法摆脱这种循环,技术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了它的垄断。

书的最后,作者说他的原则是:你必须努力成为一个忠诚的抗争斗士。我们生活在技术垄断的社会里,技术可以是蜜糖,也可以是砒霜,关键是人自身的行为,我们是否能守护着某些重要的故事和符号,即我们的文明。技术的洪流我们无法抵抗,但内心的文明却是可以坚守的。

第3篇:电信垄断

中国电信为何遭遇反垄断调查?

2011年11月11日 08:48:40来源: 经济参考报

“电信垄断”早已不是新闻,长期备受诟病,公众不满却无能为力。涉及国计民生、基础设施投入巨大等成为电信资费居高不下的理由。国家发改委近日证实,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正在被反垄断调查。这一消息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中国电信为何遭遇反垄断调查?中国电信是如何滥用行业垄断支配性地位的?《经济参考报》记者进行了采访和调查。

“黑白名单”“价格歧视”是中国电信最突出垄断行为

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宽带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短板》认为,中国电信不仅处于垄断状态,而且有垄断行为,垄断行为中最典型的就是价格歧视。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互联网接入与电信垄断”学术研讨会获悉,目前中国60%的宽带接入用户、65%的内容资源、62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行政垄断案件

江苏省某市住房基金管理中心强制消费者购买

综合保险和被指定的经营者滥收费用案

[案情]

2003年上半年,江苏省某市工商局根据群众对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某分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凭借住房基金管理中心和银行优势,强制收取公积金贷款综合保险费的投诉和举报,向该保险公司提出了整改意见,要求其自查自纠,但该公司始终未有答复和整改措施。2004年6月2日,该市工商局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基金管理中心和保险公司的强制保险、滥收险费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经查,市住房基金管理中心和市房改办实为两块牌子一套机构,为市政府的直属部门。1998年2月16日,该中心与人民银行该市分行、建行该市分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该市分公司四单位以推进住房改革的名义联合下发了《市区职工购、建住房低息贷款试行办法》,规定了借款人必须交纳综合保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垄断协议1

垄断协议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同一行业的人们很少聚集在一起,甚至也不会一道进行娱乐和消遣;但他们一旦聚集在一起,交谈的内容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或者以某些提价的花招为结局。”亚当·斯密所指的行为就是经营者之间的共谋行为,这种行为也被称为“卡特尔”。垄断协议严重削弱了市场主体间的竞争和市场经济的活力,在各种垄断行为中危害性极大,且发案率极高。

英国竞争法称此行为为“反竞争协议”,日本称之为“不正当交易限制”,台湾地区称之为“联合行为”,我国反垄断法称此行为为垄断协议。反垄断法把此行为作为第一大垄断行为在第二章做了专门规制。

卡特尔除表现为竞争者之间口头或者书面达成的限制竞争协议外,还表现为企业集团或者行业协会发布的限制竞争性的决议,或者竞争者之间彼此心照不宣的协调性活动。

一、垄断协议的概念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媒体垄断》的读后感800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媒体垄断》的读后感800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