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空气》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9-04 07:19:1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致空气》教案

《致空气》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致空气》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三维):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巧妙的构思。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二)读

1、教师配乐范读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教师指名朗读。(有条件可以配乐)学生评价。

(三)悟

(A)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这首写得比较抽象难懂。)

(B)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

2、速读课文思考:

(1)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2)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和理想等。

(教师提出以上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感知课文,感悟课文思想内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

(C)问题研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解决的,可提交全班共同探讨。

(1)生提:“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生答: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2)生提:“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生答:主人公获得自由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3)生提:“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答: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2、教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学生活动

(D)小结

(1)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对信念、对希望的歌颂)

(2)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

(四)赏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朗读,谈谈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学生只要谈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练

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六)布置作业

《致空气》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友谊和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话,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第2篇:《致空气》教案(推荐)

《致空气》教案

课题:《致空气》

一、教学目标(三维):

1.指导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

3.学习诗人把空气写得可触可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2.难点:巧妙的构思。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1.谜语导入:

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

2.作者简介。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

1.教师配乐范读或者播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读,教师作朗读指导。

3.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

4悟

整体感知

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

阅读分析

1.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作一些现代诗歌阅读方面的指导。

2.速读课文思考:

从诗中找出暗示人物经历的句子,暗示了一种怎样的经历?

在诗人经历这一切时,诗中说道:“你不肯把我抛弃;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你把丁香的芬芳吹送给我;你从不离开我,我也离不开你……”文中的“你”指什么?仅仅指空气吗?

学生讨论回答:空气可能代表友情,亲情、希望、信仰等。诗人借空气这一具体事物来歌颂友情、亲情、人的信念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互相帮助解决,如有难度、深度组内不能自行

生提:“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清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生答: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生提:“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生答:主人公获得自由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生提:“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答: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2.教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部影片。请同学们从2-5小节中任选一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当时主人公所经历的情景。可适当地加入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

学生活动

小结

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以人们司空见惯的空气为歌颂对象,寄寓了诗人对于友谊对于真情等的歌颂。

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喜欢的一节,有感情地

教师提供一些词语,如:仙人掌、白杨、蜡烛、楼梯、太阳、月亮、向日葵等,让学生任选一个,赋予新的象征意义,来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致空气》运用象征的手法赞美友谊和真情。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话,来歌颂友谊和真情。

第3篇:八下7《致空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反复阅读本诗,把握主要内容和体味诗歌的情感。

2、理解诗歌主题及象征写法。

二、能力目标:

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不断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本诗歌作者及其思想。

2、朗读、品味、感悟,在此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主旨。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学习用象征手法练习写一首小诗。

2、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引入:

同学们,我请大家猜个谜语:睁眼看不见,伸手模不着,天天跟着你,时刻离不了。(打一气体)

(空气。)

对,这个谜语就是空气。我们人类一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致空气教案(优秀24篇)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编制的教学计划,它是教学活动进行的指导和保证,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教案的编写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并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教案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推荐教师们查阅以下精选教案范文,供参考借鉴。

致空气教案篇一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合作能力。

塑料瓶,鸡蛋,小碟子,记录卡各6份(幼儿分成6组)。

凉水、热水每小组各一份。

(一)以谈话引入主题。

教师:“小朋友们都吃过蛋糕吧?我们知道,做蛋糕要用到鸡蛋对不对?可是呀,做蛋糕的时候鸡蛋中的蛋黄和蛋清要分离开来利用”

“小朋友知道怎么来分开蛋黄和蛋清吗?”

(二)出示准备材料,幼儿对材料进行了解。

教师:“今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致空气》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致空气》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