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考语法知识专题: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题是中考英语试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句型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命题形式一般是给出一个英语句子,要求考生根据所提要求改写这个句子。
核心知识
一、测试内容
1.句子种类的转换:将肯定的陈述句改为否定句。将陈述句改为感叹句、一般疑问句、反意疑问句、或特殊疑问句(即对划线部分提问)。将简单句转换为复合句。将并列句转换为简单句。将两个简单句合并为一个简单句或复合句。
2.简单句的几种基本句型之间的转换:如将主谓结构变为主系表结构,将双宾语结构改为复合宾语结构等。
3.语态的转换:将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或将被动语态变为主动语态。
4.引语的转换:将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或将间接引语改为直接引语。
5.同义句转换:在中考英语试题中,同义句转换的题量较大,除了句型间的转换外,有些是同义词语间的转换。
典型例题
二、解题方法
1.吃透原句。在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所给句子的句型结构、主语的人称和数、谓语动词的形式、以及全句的意思。
2.明确要求。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弄懂题意,不要盲目动笔。
3.对“症”下“药”。即针对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
(1)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时,除要正确使用谓语动词的否定形式外,还要将句中的some改为any,将something改为anything等。例如:
There is some rice in the bowl.→
There isn’t any rice in the bowl.
They bought something in the supermarket.→
They didn’t buy anything in the supermarket.
(2)将陈述句改为一般疑问句时,要根据陈述句中的谓语动词及其时态形式确定其疑问式,同时还要注意将原句中的some改为any,将something改为anything等。例如:
I’ve got some money with me.→
Have you got any money with you?
Mr.Wang said something about the accident at themeeting.→
Did Mr.Wang say anything about the accident at the meeting?
(3)将陈述句改为反意疑问句时,除了遵循陈述部分若为肯定式,疑问部分则用否定式和陈述部分若为否定式,疑问部分则用肯定式的原则外,还要注意:当陈述部分含有little,few,no,nothing,never等否定意义的词时,疑问部分要用肯定形式。另外,还要注意部分情态动词的特殊情况,如当陈述部分为must be,表示对现在情况的推测,作“一定”或“肯定”
讲时,疑问部分的动词一般用be的相应否定形式,而不用mustn’t。例如:
Tom likes reading,doesn’t he?
There weren’t any mice in the room,were there?
There is little water in the cup,is there?
They must be in the reading-room,aren’t they?
(4)对划线部分提问时,可按一定、二移(或加)、三变化、四删除的步骤进行。第一步“定”,就是根据划线部分的内容确定适当的疑问词。如问时间用when或what time,问地点用where,问价钱用howmuch,问年龄用how old,问原因用why,问“做什么事”用what…do/does/did等。第二步“移(或加)”,就是将句子结构改为一般疑问句的形式,如果谓语部分含有系动词be,助动词be,will,have或情态动词时,则将这类动词移到句首。如果谓语动词是行为动词,则需在主语前加助动词do,does或did。但是,如果划线部分是原句的主语或主语部分的定语,则不需要这一步。第三步“变化”,即对句子中某些词作相应的变化,除了将谓语动词变为原形动词外,还要注意将原句中句首单词(专有名词除外)的首字母改为小写,将句中的some变为any,将句号变为问号等。第四步“删除”,就是去掉被疑问词替换的划线部分的词。例如:
My uncle has been to Hong Kong twice.→
How many times has your uncle been to Hong Kong?
It took the artist half an hour to draw the beautifulhorse.→
How long did it take the artist to draw the beautifulhorse?
Her mother is a nurse.→
What is her mother?
The children a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Where are the boys playing football?
He read some newspapers in the reading room.→
What did he do in the reading-room?
(5)将陈述句变为感叹句时,首先要确定是用what还是用how开头。如果强调部分的中心词是名词,就用what;若是形容词或副词,则用how。然后将所强调的部分移至what或how之后,要注意去掉修饰这一形容词或副词的副词。例如:
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What a good teacher he is!
They danced quite well.→
How well they danced!
(6)将简单句变为复合句或将复合句变为并列句或简单句时,既要注意句子的结构变化,又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要重视一些常用连词和动词的非谓语形式的用法。例如:
We think it true.→
We think that it is true.
If you use your head,you’ll find a way.→
Use you head,then you’ll find a way.
He was so angry that he couldn’t say a word.→
He was too angry to say a word.
(7)将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时,谓语动词变为be+过去分词”形式,这里的be除了要与原句在时态上保持一致外,还要与句子的主语在人称和数等方面保持一致。例如:
They have set up a new primary school in myhometown.→
A new primary school has been set up in myhometown.
(8)将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除了要对人称代词、动词时态、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等作相应的变化外,有时还要更改相应的谓语动词或将谓语动词改为非谓语形式。例如:
The teacher said,“Will you come here next Sunday?”→
The teacher asked me whether I would go there thenext Sunday.
The woman said to the boy,“Go away.”→
The woman ordered the boy to go away.
(9)在作同义词语的转换时,首先要理解原句的意思,然后根据原句的意思和要补全句子的结构填入所缺少的词,使两句意思相同或相近。例如:
My father drives to work every day.→
My father goes to work by car every day.
May I borrow your bike,please?→
Can you lend me your bike, please?
4.仔细检查。一是从所写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方面来检查。二是从句子的时态、语态、人称和数方面来检查。三是从单词的拼写与标点符号的使用方面来检查。四是将两个句子相互对照来检查。如先看“对划线部分提问”的答案(问句),再看原句(答句),这样一问一答,容易判断正误。
第2篇:句型转换
《句型转换》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姜彩虹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几种句子的类型。
2、通过练习,能够进行陈述句和反问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换。
3、使学生在不同句型的转换练习中,了解情感表达的程度不同,在写作时能注重对语句的锤炼。
4、通过有趣的游戏,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能够熟练地进行几种句型之间的转换。了解句型的特点。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和大家在录播教室上课,我很高兴。在生活中,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会让事情有不同的结果,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句型转换,看看句子在转换后在语气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老师期望你们课堂上精彩的表现。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复习课——句型转换(板书:句型转换)
二、新授
渡:刚才老师举的就是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换的例子,现在让我们来具体复习这两种句型的转换。(贴纸条:陈述句和反问句)
(一)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互换
1、出示例句(PPT):
这是伟大的奇观。
(1)请学生齐读句子。这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师:因为它有一个“是”,它也是陈述句当中的肯定句。)
师:谁来把它改成反问句?学生说改的过程,(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
(2)小结方法:陈述句中有否定词,要变成肯定词,还可以加上疑问词,加强语气,句尾加语气词,句号变问号。
(4)我们来读读这三个句子,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和表达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感情朗读句子。老师读陈述句,女生来读反问句,男生读最后一个反问句。(5)师:你们发现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和表达情感作用上的不同了吗?(反问句要比陈述句感情色彩强烈,强调了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色。朗读时语调上扬,陈述句语调下降。)
老师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出示练习句子: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师:注意,这个句子和刚才的句子有区别,这里有个否定词“不能”,它是否定句。)(1)读句子。
(2)师:谁来把它变成反问句。学生改成反问句。(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
(2)先改前两个句子,再出示第三个句子。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你完全掌握了方法,正确。)
(3)小结方法:陈述句中有否定词的把它变成肯定词,加上疑问词和语气词,问号变句号。
(3)老师读陈述句。男生读第一个反问句,女生读第二个反问句读。通过朗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知道了大家都是珍惜时间的好孩子。)师:反问句改陈述句又是怎么改呢?
(二)反问句改陈述句。
1、出示例句:作为一个市民,难道不应该遵守公共道德吗?(1)请学生读句子。
(2)学生说改句子的过程。(作为一个市民,应该遵守公共道德。把疑问词去掉,否定词“不应该”换成肯定词“应该”,去掉语气词“吗”,问号变句号。)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
(3)小结:前面陈述句改反问句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反问句改陈述句。关键在于找准是否定词还是肯定词。师:我们再来练习一个句子。
2、出示练习句子:风沙这么大,你怎么让老乡们冲着风坐呢?(1)请学生读句子。
(2)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风沙这么大,你不能让老乡们冲着风坐。)(3)指名读两个句子。说体会。(反问句更能体现周总理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你分析得很精彩。)
师:同学们课堂上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现在老师就要带领大家用上所学知识比一比,谁学得得扎实。
3、竞赛环节:同学们课堂上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出色,现在老师就要带领大家用上所学知识比一比,谁学得得扎实。
规则:每组快速选出1名学生参加比赛,在规定时间按顺序答题,答对者为本组赢得一枚红花。答错不给花。抢答给本组扣除一枚红花。
4、学生竞赛。
师:在这轮比赛中,各小组旗鼓相当,各组成员紧密团结,重视本组荣誉。你们的表现让我佩服,你们的表现不能不让我佩服。老师说的这两句话就是我们将要一起复习的句型转换——一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贴第二张纸条)
(二)、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1、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请同学们看大屏幕)(1)出示例句: 他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改成双重否定句。说过程。(他不得不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教师操作课件,变红字。(4)小结。(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就是加入双重否定词。双重否定词都有“没有……不、不得不、不能不、不是不、不会不、不要不、没有一个不、非……不可等”)
看看下面的句子可以加入什么双重否定词。
2、出示练习句子。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一定要讲文明。
人人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改成双重否定句。(3)请两名学生读句子,发现不同的句型在表达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双重否定句在表达感情时更为强烈,用于加强语气)
师: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那是因为她有两个否定词。否定加否定,就是肯定。师:掌握了方法,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也同样适用。
(二)、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
1、出示例句:孩子们没有不喜欢王老师的。(1)指名学生读。
(2)谁把它改成肯定句。(孩子们喜欢王老师)说改的过程。
师小结:切记双重否定句改肯定句一定要去掉两个否定词。再做一下调整。就可以了。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巩固一下。
2、出示练习句子。
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都同意。好朋友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的。(1)指名读。
(2)学生改成肯定句,(中队委员会的决定,我们同意。好朋友的话是有道理的。)
3、小结。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转换最关键的就是双重否定词。改完后再读,确定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师:看来大家是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的知识,我真替你们感到高兴。我们四班孩子非常重视集体荣誉,那就请再次为集体荣誉而战吧。
3、我们进入第二轮竞赛“句子翻翻乐”。
4、说游戏规则:这轮比赛是抢答题环节,在比赛中各组成员要积极举手,认真倾听,如果取得发言权在10秒内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将被扣除一朵小红花。
5、学生参与竞赛。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要讲文明。
2、对于少先队员来说,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3、我不得不去辅导班了。
4、彼得读着这份账单,会羞愧的。
5、这本书今天晚上,我一定要看完。
师:在这轮比赛中,同学们反应机智,熟练地运用方法改句子,获得了小红花,没得到的也不要气馁,我们在下一环节的学习中,你只要认真听,还有转败为胜的机会。
师:在生活中,有时会需要我们转达别人的话,怎样才能把话准确地转达给别人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最后一项学习的任务——贴纸条: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让我们再接再厉。出示ppt
三、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转换。
(一)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
1、出示例句。李老师说:“同学们学不会,我不安心。”
(1)请学生读句子。师:这是什么句?什么是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面对面说话。所以语气比较直接)师:同学们知识掌握得真是很牢固。(2)请学生把直接叙述改成间接叙述。说过程。
师: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的话,给另外的人听,这就是间接叙述。所以语气比较委婉,句中一般没有“”。)
(3)小结: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除了标点符号的改变,第一人称“我”要变成第三人称“他或她”。改后再认真读,不能改变句子原意。师:让我们再来练习一种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的句子。请看大屏幕,2、出示例句: 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1)请学生读句子。师:这是直接叙述还是间接叙述?
(2)你能把它改成间接叙述的句子吗?(雷锋对大嫂说,他送大嫂一程。)说过程。
(3)再找学生读。(4)学生说改的要点。师相机小结(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时,如果有具体人名,那就把第二人称“你”还原改成具体人名。要不就不知道“你”是谁了。)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是小学阶段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同学们都掌握得这么好,那间接叙述改直接叙述呢?请看大屏幕。
(一)间接叙述改直接叙述
1、出示例句
姐姐说,她明天送给小明一件生日礼物。
2、指名读,3、指名说改的过程。(姐姐说:“小明,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4、师小结。间接叙述改直接叙述,除了要加上冒号和引号外,还要把第三人称“她”变成第一人称“我”,具体人名变成“你”。还有再读句子,看看有没有改变句子的原意。
5、创设情境小练习。
同学们,下面请你们认真听,我下面说的话请转达给你们班主任:“你们班同学公开课表现很出色。”你们班主任就在后面坐着,谁能把这句话转达给班主任。(“宋老师,姜老师说,我们班同学公开课表现得很出色。”)
师:经过了上一轮的比赛,各小组的红花数量有了差别,现在老师就给你们再次竞争的机会。听好规则。
5、传话游戏。
规则:每组按纵队分成两个小队,第一名学生到老师那里读一条直接转述的信息,第二个人把它变成间接转述,其他学生复述然往下传,最后看各组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队传得最准确,最后一名学生站起来大声汇报。两个小队将各为本组赢得一枚红花。
6、学生做游戏。
7、创设情境。转达表扬的话。
四、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陈述句和反问句、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互相转换,我们不仅学会了这些句型互相转换的方法,还知道了不同的句型在朗读时的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作用也不同,在今后的写作当中能根据你要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合适的句型,把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上。下课!
板书设计: 句型转换
陈述句和反问句 语气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作用
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
第3篇:句型转换练习题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练习题集锦
(一)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
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篇:5A句型转换
5A英语期末练习(句型转换)
(一)一般疑问句
一、把be动词(am is are)和情态动词(can, may, must...)放到句首,其它
照写。遇I/we—you, my—your, some—any。句号变成问号(?)
例如:陈述句: They are in the park.He can play the guitar.一般疑问句: Are they in the park? Can he play the guitar?
二、借助助动词do/does,第三人称单数用does,其余人称用do,放到句首,其他照写。特别记住:前面用does,后面的动词一定还原成原形。遇
I/we—you, my—your, some—any。句号变成问号(?)
例如:陈述句: I like the duck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