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教案课程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8-09 07:15:3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雨点〉教案课程设计

〈雨点〉教案课程设计

〈雨点〉教案课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上个星期的一场春雨,小朋友们还有印象吗?这场春雨过后,老师留下了一位客人,你们想见见它吗?(拿出“雨点”)它是谁?板书——雨点,齐读。你们喜欢它吗?说说看喜欢什么?它喜欢你们吗?告诉你们,雨点爱旅行,它是一个旅行家,它告诉我,哪个小朋友能和它一块去旅行,并把旅行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就能成为它的好朋友。你们愿意吗?

开始旅行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些生字词。

出示PPT: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我们就和小雨点作一次有趣的旅行。(播放影音文件)

师: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和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二、细细体会,美读欣赏。

过渡:小朋友,我知道,你们一定都想和小雨点做朋友!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图,读读课文,边读边与同桌说说你和小雨点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1.学生同桌边读边讨论。

2.交流讨论:你和小雨点最喜欢去哪个地方?为什么?

(交流时屏幕上随机出示相应的画面内容。)

(1)屏幕显示:小池塘——睡觉。

引导学生体会到池塘水的`平静,从而指导读好“睡觉”一词。

师述:平静的池水,看上去一动也不动,像在睡觉。池塘在睡觉,小雨点也在里头睡觉。(美读第一句。)

(2)屏幕显示:小溪——散步。

引导学生体会到小溪水在缓缓地流着,指导读好“散步”。

师:是呀,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我们和小雨点也跟着慢慢地走,就好像是在散步,多么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美读第二句。)

(3)屏幕显示:江河——奔跑。

指名读第三句。请其他同学评议他有没有读好这句,并谈谈听了朗读后的感受,在评议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想像江河水奔腾向前的景象,并指导读好“奔跑”。(美读句子。)

(4)屏幕显示:海洋——跳跃。

引导体会海洋巨浪翻滚的气势,指导读好“跳跃”。

师:你们看,小雨点随着海浪跳跃,多高兴呀!(美读句子。)

3.师:这次的旅行真有意思!小雨点看到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和它一块旅行,并把旅途的快乐和大家分享,它很高兴和你们做朋友。和它握握手吧!

我们跟着小雨点动起来!配乐朗读课文。

(屏幕上同时展示四幅画面。)

过渡:小朋友,小雨点可爱旅行啦,想想看它还去了哪些地方?(同步展示的画面是:雨点从空中落下,落进水里不见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停留在屏幕上。)

⑴.学生自由说。

⑵.提供一组画面:小朋友,你能说说小雨点来到这些地方时,它又是什么样儿的?(小组学习讨论。)

⑶.交流说,相机指导学生把句子说正确。

音乐欣赏:小朋友,和小雨点一起旅行多有意思呀。既然大家成了朋友,为了表达我们的情谊,咱们送件礼物给它怎么样?播放歌曲——《春雨蒙蒙地下》

四、教学生字。

“步”和“跑”

齐读,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结构的字。

“步”看清笔顺,注意下面不要写成“少”。

“跑”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学生描红,老师检查书写姿势,巡视辅导。

第2篇:雨点教案

2.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1.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带来了春风,也送来了春雨。滴嗒,滴嗒,雨点落下。你们想和小雨点一起去旅行吗?读好这些生词,我们就出发。

小朋友,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呢?认真听课文录音你一定会知道。

1、你知道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老师吗?(雨点有的落进(),有的落进(),有的落进(),还有的落进()。

2、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四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吗?(引导用“雨点落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说话。)(老师相机板书: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3、老师标出池 溪 江 河 海 洋,小朋友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字都是三点水旁)为什么这些字都是三点水旁呢?(因为和水有关)

4、你们很会观察,那老师也相信你们也是一群会思考的孩子,雨点来到不同的地方,它们的表现究竟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吗?

二、品读词句,精讲课文。

1、指导第一句。

(1)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贴出词语:睡觉。)

(2)呀,小雨点怎么一落进池塘就睡起觉来了呀?(板书:睡觉)(看图回答:因为池塘里的水静静的;池塘边很安静;池塘里的水一动不动)(3)在这样安静的水面上睡觉,你觉得怎么样?(舒服)你能把小雨点感受到的,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自由读。)

(4)睡觉的人最怕有人打扰了,所以我们读时也要轻轻的,可千万别把雨点吵醒了。

2.指导第二句。(1)指名读第二句。

你觉得小溪的水和池塘的水有什么区别吗?(比池塘大一点,水流的快一点)师:对呀!小溪可没有池塘的水那么平静了,它的水流的稍微快了一点咯!(老师手势表示小溪的水流)

于是,小雨点在小溪里情不自禁的干什么了?(出示课文第二句 板书:散步)

(2)理解“散步”。(出示词语:散步。)

小朋友,你和爸爸妈妈或者是朋友散过步吗?谁愿意和我一起来“散步”?(指名学生表演)

哦!原来散步就是慢慢的走呀!散步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很快乐)原来像我们这样轻轻松松走,就是散步。(3)读词语。

谁来读?(你可真是悠闲舒适的小雨点呀!„„)

(4)感悟句子意境:小雨点怎么会在小溪里散步呢?请看——(出示雨点在小溪散步的情景)

(5)指导读句子:小溪的水缓缓地流着,小雨点也跟着缓缓地流着,就好像在散步,多自由自在、多舒服呀!能把你感受到的情景用朗读告诉大家吗?(指名读、齐读。)3.指导第三句。

(1)自由读第三句,边读边想想雨点在江河里的情景。

①江河和小溪的水有什么不一样呢?(比小溪又大了一点 而且有波浪,不像小溪水流的慢慢的„„)!

②(手势表示小溪和江河的水)你可真会观察呀!那调皮的小雨点在江河里还能散步吗?他在江河里干什么呢?(板书:奔跑)师:谁来表演一下奔跑?(指名学生表演)

③奔跑和散步比起来又有什么不同呢?(奔跑比散步要快很多)雨点怎么会在江河里奔跑呢?(出示图,学生说:因为江河里的水在哗哗地流着,小雨点也随着江水哗哗地流着,像在奔跑。)(2)指名读。

小雨点随着江河湍急奔腾的河水也奔跑向前了,谁来做奔跑的雨点?(3)指导读。

①感悟“奔跑”的情景:你奔跑过吗?你在什么时候奔跑的? ②出示词语,读好词语。(4)反复朗读句子。4.指导读第四句。

(1)一边想像,一边自由读句子。(2)指名读句子。

(3)评读:你觉得他读懂了没有?从哪里听出来的?

相机理解“跳跃”:(出示图)海水和江河水又不同了!一望无边的大海翻滚着雪白的浪花,海风吹拂,海浪一个比一个掀得更高,小雨点在海洋里一会儿被掀到浪尖,一会儿被抛到浪底,就像小朋友在跳跃。(学生和老师一起手势表示海水)

(4)反复读句子。

6、总结。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为什么小雨点在不同的地方就会做不同的事情呢?(因为池塘 江河 小溪 海洋里的水不一样)师: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手势表示),池塘里的水很平静,小雨点就(学生:睡觉)

小溪里的水流的有些快了,小雨点就(生:散步),江河里的水流的更快了,于是小雨点就--(奔跑)起来了。海洋里一浪更比一浪高,小雨点在浪尖上--(跳

跃起来),多开心呀!

7、(指名读,齐读)我们跟随着小雨点经历了一次多么有趣的旅行啊!你们愿意跟随雨点再来感受一次吗?齐读课文。

8、读了课文,你能填一填吗?(雨点分别落进()()()和(),好像在()()()()。

三、凭借板书,复述课文。看着板书和提示背诵课文

四、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师:小朋友,小雨点可爱旅行啦,想想看它还去了哪些地方?你们能不能当一当小诗人,也来作一作诗呢?如果你能写下来就更棒了,老师也写了一首,请听(老师先读句子:雨点落在衣服上, 在衣服上跳舞.雨点落在田地里,在田地里玩耍。雨点落在梅花里,在梅花里睡懒觉。(先让学生说 然后再写)师:你也可以像老师这样仿照课文例句来写一写。出示:雨点落进(),在()。

雨点落进(),在()。” 师:(老师把跑 跳 跃)这些你们观察这些字,你又发现了什么?

(这些字都是足字旁)为什么这些字都是足字旁呢?(因为和动作有关)

师:你看!其实我们要记住一些生字很容易,有很多生字的意思就和他的--(偏旁有关)你们可真是聪明的孩子呀!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跑 海 洋 跃

2.上下结构的字要写的上小下大 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3.仔细观察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记忆字形

(容易写错的字: 海 跑 跃(右半边不是天)4 学生自由说一说老师范写 学生仔细看 怎么样把这些字写漂亮和美观 6.学生练习描红 反馈 评议

六、拓展阅读《雨点儿》

附:板书设计雨点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板书设计 雨点

(池塘图)睡觉 雨伞 跳舞(小溪图)散步 玻璃 打鼓(江河图)奔跑 花朵 开放(海洋图)跳跃 „„ „„

第3篇:雨点教案

一、教材:苏教版第二册

雨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水在他们中不同的状态,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三、教学时间: 第一教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这阵子天一直下雨,你知道是下的什么雨吗?你观察过这些雨都落到哪儿去了?

2、雨点落到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有个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思考写了一首《雨点》的诗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板书课题:雨点

3、出示“雨点”图,师述:看,小雨点多可爱呀!谁能把课题读好?指名读课题再齐读。

(二)初读课文:

1、听,小雨点落下来了。播放下雨的声音。

2、让我们来看一看雨点落下来的情景,配乐,老师范读课文。

3、诗歌写得多有趣啊,你们想读一读吗?

选择自己喜欢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雨点》教案

雨点

执教:谢秀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中的样子,激发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滴答、滴答,下雨啦!(点击画面)小雨点从天上落下来,它们会落到哪里呢?又会在那里干什么呢?我们学习了第4课《雨点》之后就会明白的。

二、学习课文

1、请小朋友把书翻到35页,借助书上的拼音,自己轻声地把课文读一读,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2、谁能把这篇课文正确地读给大家听呢?

大家要一边听,一边认真思考: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他们在那里干什么呢?

3、谁知道雨点落进那些地方?他在那里干什么呢?

听到这里,不知道小朋友心里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生问:为什么同样是雨点,落在不同的地方的表现却不一样呢?

4、是啊,他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雨点》教案

《雨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复习9个生字及它们在文中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

2、了解它们的特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或图片)演示,紧扣词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把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意境之美、语言文字之美。

三、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雨点》。(板书课题)

2.请4位同学把课文读一遍,每人读一句,让我们跟随着他们的朗读,和小雨点一起去游玩。

3.谁来说一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雨点》教案

《雨点》教案

《雨点》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并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3、学会本课3个生字落、海、洋。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揭题。

1、(多媒体课件显示)小朋友看,天空布满了乌云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雨点教案

雨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聪明: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板书:雨点)

2、雨点可爱旅行了。今天我们和小雨点一同去旅行,想知道它去了哪些地方吗?

3、请小朋友拿起书翻到21页,坐直身子,大声读一读课文,找找答案。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二、初读课文,识字解词。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雨点来到了哪些地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雨点教案

《雨点》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本课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并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

2、指导背诵 教学难点: 指导背诵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看不见!(雨点)

2、揭示课题:同学们真棒!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二、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楼梯识字。(1)指名读带拼音的生字

(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2、复习词语

(1)指名读带拼音的词语(2)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

3、自读课文,找出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

4、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雨点落进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雨点〉教案课程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雨点〉教案课程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