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57页例1及练习一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观手段,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建构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多种能力,如观察、交流等的培养,感受生活数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及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木棒卡纸、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谈话:今天很多老师都来看我们上课,同学们心情怎样?那老师们还要看哪位同学们上课最会学习,谁收获的知识最多。你准备好了吗?
1、10个10个数,数到100
师:同学们,我们上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那你们会不会10个10数,数到100呢?(会)那就数数吧?
2、抢答题。知道答案就站起来
4+5=3+5=7+2=2+6=6+3=8―6=
师:真棒!继续表现。
3、我会填。
50里面有()个十8个十是()
一个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师:咦!同学们,余老师发现这些题中有这3个数:50、80、60他们好像有什么共同之处哟?谁和老师有同感。
生:……
3、揭示课题
师:你们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把个位是0的两位数叫做整十数。(板书:整十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花儿开了。下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觉一下花儿的美。(课件)多美呀!这还有红花呢!数数看红花有多少盆?那黄花呢?比赛,谁数得快?多少盆?
师:那谁能根据刚才我们收集的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板书)
师: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生:30盆
师:你怎么知道是30盆。
生:10、20、30
师:噢!你是10个10个数出来的,这是一个办法。那如果用列算式的方法,谁会列式?个个都说自己会列,请你把它列在你的练习本上。开始!
(请生上台来列)
生:10+20=
师:你们同意他的列法吗?咦!你们怎么知道10加20等于30,不着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小组成员,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生:因为1加2等于3,所以10加20就等于30。
师:谁听懂,他的方法?再说一次
生:……
师:1+2=3,这个算式是表示1个一加2个一,和起来就是3个一,3个一就是3,但10+20这个算式还是1个一加2个一吗?(不是)那它是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十加2个十,结果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
师:这是一种方法,那还有别的方法吗?刚才我看到有些小组用小木棒来帮忙。下面请他到黑板来演示一个摆小木棒的过程。
生:……
师:从他这一说,我觉得他是从数的组成上去解决。10+20,其实就是1个十加2个十,和起来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
2、教学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公园里的`花儿还有紫色的呢?看,谁最棒,最先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盆紫花?
师:现在有个伯伯来了,请你观察,这个伯
伯推着三轮车来这,打算干吗?他已经搬了几盆?他说:我要搬走10盆。看到这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多少盆紫花?
师:还能提别的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多少盆花?
师:你们提的问题太具有挑战了,请你任选其中一个问题来列式解决?把算式列在你的练习本上。
生:30―10=20
师:正确吗?那你们怎么知道30减10等于20,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看谁想的办法最好?
生:因为3减1等于2,所以30减10就等于20。
师:谁听得懂,他的方法?再说一遍。
……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
师:同样的我也看到某些同学用小棒来摆,我请他上来摆一摆。
生:……
师小结:其实他的这种方法是从数的组成上去想:就是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10=20
师:这道题没人来挑战吗?请###上来写出算式。(60-10=50)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60-10=50?
生:……
3、对比练习,巩固算法。
师:像这样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题,你们会做吗?光说还不行,老师得检查检查。请你拿出这张答题纸完成这4组题。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3+2=4+5=6-4=8-3=
30+20=40+50=60-40= 80-30=
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每组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及不同之处呢?你想举哪一组来说?
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这4组题中,每组题的第1个算式是表示几个一加几个一,或几个一减几个一,都是单位一的计算。每一组的第2个算式表示几个十加几个十,或几个十减几个十,都是单位十的计算。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师:那下面你们乐意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跟着老师去闯关吗?看看我们同学能否能通过这四关的挑战。有信心吗?
第一关:我会看图列算式。(课本练习一第1题)
第二关:我是计算小能手。(8道计算题)
第三关:摘智慧果。(40+()=9060-()=10)
第四关:我是生活家。(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需要用到这个知识来解决)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拓展延伸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剩多少盆紫花?
10+20=30(盆)30-10=20(盆)
第2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学科:数学
2、课时: 13、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主题图课件,10捆小棒。(2)学生每生准备纸质小棒(10个一捆的示意图)。
二、教学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P61-6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三、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景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让学生学会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归结为10以内加减法,树立转化意识。
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感受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口算的算理、算法。
五、教学准备:(1)动画课件;(2)10捆小棒;(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使用师生互动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合作的方式,发现、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责任意识和目标意识。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综合运用启发式、多媒体演示、互联网搜索等教学手段。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几位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数学风采?
1、我会算:
3+2= 2+7= 9-4=
30+7=
98-8=
9+60=
2、我会填:
30里面有()个十,60里面有()个十.4个十是(),9个十是().
师:真不简单,同学们都答对了!老师决定带大家一起去认识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个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知
1、出示课件
你知道图上有什么吗?请你来说一说:
根据红花10盆,黄花20盆,紫花30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四人一组相互说说。
2、汇报
师:你们小组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情预设: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黄花比紫花少多少盆?紫花比红花多多少盆?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老师为你们高兴。
3、尝试解决
师:今天我们先来看这个小女孩的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1)(出示课件)要解决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列算式?(板书:10+20=)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计算10+20时你是怎样想的,a.数的方法:10、20、30。
b、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
e.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2)我们接着看小女孩她要搬走10盆紫花,你能帮她算一算还有多少盆紫花吗?(出示第二个问题)怎样列式?
3)(板书:30-10=)为什么用减法来计算?
4)师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把几个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来计算;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要用减法来计算。
5)师:接着我们看30-10,你又是怎么算的?同桌商量一下。
6)交流汇报: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我是用算减想加的办法算出来的,因为10+20=30,所以30-10=20 生3:3-1=2,30-10=20
生4:从3个十里去掉1个十还剩2个十,所以30-10=20.补充70-10呢?100-40呢?
4、揭示课题: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两道算式,10、20、30都是什么数?(整十数)对!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5、(板书课题)
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怎样计算呢?
6、小结:我们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也就是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变成几加几,几减几,但是要记得在得数几的末尾添上0.(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
师:让咱们先活动活动小手“摆一摆、算一算,谁的小手最灵巧”。
40+30=
70-30=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先拿4捆是40,再拿3捆是30,合在一起是7捆,就是70根,生动手操作并完成)
(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整十数加减转化成10以内加减的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
2、考考你的眼力。(学生算完后)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通过这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左右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如果3+2=5那么30+20=50”
“如果4+5=9那么40+50=90”
“如果6-4=2那么60-20=40”
如果我写“3+5=8,那么30+50=?”
如果2+3+4=?那么20+30+40=?
如果9-3-4=?那么90-30-40=?
师:下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盆花?”应该怎样解答呢?
师板演:10+20+30=60
3、算一算,比一比。(课件出示)
请观察后列式算一算,这两组分别有多少颗珠子?
提问:为什么40+3和40+30的结果不一样呢?
师:整十数加一位数,十位上的数不变,一位数要加在整十数的个位上.整十数加整十数,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个位仍是零。
(四)、拓展练习(课件出示)
我们班有男同学30名,女同学20名,问:男同学比女同学多多少名?我们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如何列式,如何计算?
(五)、总结提高:回到家里,我们该想一想,今天我们在玩的同时还学会了什么?(指课题),计算时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你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你们都学会了吗?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勇敢地去面对困难,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战胜困难。
(六)、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把今天所看到的、所学会的向爸爸妈妈汇报一下,好不好?
(七)附板书设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 30-10=20
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整堂课,我尽量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学生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而且会重点运用算理思考计算过程进行计算。在课堂练习中通过练习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归结为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同时在比较中发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与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的计数单位不同,强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的末尾要添写0”,除此之外还比较了整十数加一位数与整十数加整十数算法的不同,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算理。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正确的计算,不易造成知识的混淆。
反思自己这节课,也体现了以下不足:
1、时间分配上,练习部分显得匆促。
2、语言上要更加的简练为好。不要替孩子说话。总是提醒孩子,这样会打断孩子的思路,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不信任,以后要慢慢的改正。
第3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人教版一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进一步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3+2 2+7 4+5 3+4
7-3 9-4 6-3 8-2
学生回答时,要强调计数单位.如:3+2,是3个一加2个一是5个一,3+2=5.7-3,是7个一减3个一是4个一,7-3=4.
2.复习数的组成.
(1)8个十是( )
5个十是( )
(2)60里面有( )个十
90里面有( )个十
(二)学习新课
1.导入谈话.
师:今天小动物们要在森林公园举办运动会,准备的奖品是小皮球.每盒10个,一共6盒.十个
第4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1
教学设计思想:
1、使学生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爱学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准确口算。
教学用具:课件、小棒
设计思路:
一、导入:
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几位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
第5篇: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练习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说学法、教学过程以及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2、43页《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课后的“想想做做”练习题第1、2、3、4、5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含义,也便于以后在学习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时,为理解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做准备。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出100以内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