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与同学交往礼仪
与同学交往礼仪
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同学交往礼仪,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同学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仅有友爱的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与同学交往要遵循交友原则,才能与同学友好地相处。
(1)热情待人,相互帮助
这是与同学相处的一个基本原则。俗话说得好:给人方便,就是给自己方便。关心别人的人常常会得到别人更多的关心。当同学有求于你时,应主动帮助。早出晚归要顾及同寝室其他的同学。借用同学的东西时要讲礼貌,归还东西时要表示感谢。当同学有客人来访而同学本人又不在时,应主动热情地代为接待。
(2)尊重别人,注意礼貌
在集体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别人的隐私权,尊重别人的人格。凡是同学不愿谈的,就不要去打听,不要去追问。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翻看和私拆、私藏同学的日记和信件。不要给同学起绰号和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积极地关心和爱护他们,尽力帮助他们,而绝不是奚落、嘲笑和歧视他们。
异性同学相处要光明正大、心胸磊落,相互尊重,相互勉励。不能讲粗俗甚至卑劣的言语、传闻;更不宜以恶意去对异性的容貌、身体和衣冠评头论足;对异性的弱点,不可嘲讽,在提意见时更须慎重。男同学彬彬有礼,女同学文雅大方,彼此以高素质处理各种事情,完全不需要心存顾虑和杂念。
(3)维护集体生活秩序
学生要遵守宿舍的作息制度,各项活动都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到宿舍串门,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要随便串门打扰别人的学习和生活。进寝室后,应主动向其他同学打招呼问好,而后坐在邀请你的同学的座位或床铺上,不能随便乱坐。其他同学的座位或床铺应在得到他们许可后,方可去坐。不可随便移动和翻看其他同学的东西,不能随便动用别人的茶具、毛巾等物品。谈话时声音要轻,谈话的时间要短,不能坐得太久,以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拓展:交往礼仪常识
一、问候礼仪
问候是见面时最先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对不同环境里所见的人,要用不同方式的问候语。和初次见面的人问候,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等。如果对方是有名望的人,也可以说“久仰”、“幸会”;与熟人想见,用语可以亲切、具体一些,如“可见着你了”。对于一些业务上往业的朋友,可以使用一些称赞语:“你气色不错”、“你越长越漂亮了”等待。
二、称呼礼仪
在社交中,人们对称呼一直都很敏感,选择正确,恰当的称呼,既反映自身的教养,又体现对他的重视。
称呼一般可以分为职务称、姓名称、职业称、一般称、代词称、年龄称等。职务称包括经理、主任、董事长、医生、律师、教授、科长、老板等;姓名称通常是以姓或姓名加“先生、女士、小姐”;职业称是以职业为特征的`称呼,如:秘书小姐、服务先生等;代词称是用“您”、“你们”等来代替其他称呼;年龄称主要以“大爷、大妈、叔叔、阿姨”等来称呼。使用称呼时,一定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年长为先,上级为先,关系远为先。
三、介绍礼仪
介绍就基本方式而言,可分为:自我介绍、为他人作介绍、被人介绍在种。在做介绍的过程中,介绍者与被介绍者的态度都要热情得体、举止大方,整个介绍过程应面带微笑。一般情况下,介绍时,双方应当保持站立姿势,相互热情应答。
为他人作介绍
应遵循“让长者、客人先知”的原则。即先把身份低的、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的、年纪大的;先将主人介绍给客人;先将男士介绍给女士。
介绍时,应简洁清楚,不能含糊其辞。可简要地介绍双方的职业、
籍贯等情况,便于不相识的两人相互交谈。介绍某人时,不可用手指指点对方,应有礼貌地以手掌示意。
被人介绍
被人介绍时,应面对对方,显示出想结识对方的诚意。等介绍完毕后,可以握一握手并说“你好!”“幸会!”“久仰!”等客气话表示友好。
男士被介绍给女士时,男士应主动点头并稍稍欠身,等候女士的反应。按一般规矩,男士不用先伸手,如果女士伸出手来,男士便应立即伸手轻轻点头就合乎礼貌了,如愿意和男士握手,则可以先伸出手来。
自我介绍
可一边伸手跟对方握手,一边作自我介绍,也可主动打招呼说声“你好!”来引起对方的注意,眼睛要注视对方,得到回应再向对方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及其他有关情况,语调要热情友好,态度要谦恭有礼。
四、握手礼仪
握手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握手时应注意不用湿手或脏手,不戴手套和墨镜,不交叉握手,不摇晃或推拉,不坐着与人握手。
握手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手去呼应。平辈之间,应主动握手。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顺序是: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先上级后下级,先女士后男士。握手时要用右手,目视对方,表示尊重。男士同女士握手时,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紧太久。右手握住后,左手又搭在其手上,是我国常用的礼节,表示更为亲切,更加尊重对方。
第2篇: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交往礼仪
大良聚胜小学刘福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同学间交往的礼仪要求。
2.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礼仪要求与同学交往,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二.教学重点: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仪要求与同学交往。
三.教学准备:课件、小品表演、名言
四.活动设计: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层层深入,内化新知(明确礼仪要求、理解礼仪要求、深化礼仪要求);课堂总结;作业布置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录音故事(有个小朋友与同学发生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与同学发生矛盾,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与同学交往的礼仪。
(二)层层深入,内化新知
1.明确礼仪要求:
(1)提问: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与同学相处的?
(2)小组讨论:怎样与同学相处才好呢?
(3)全班交流、总结与同学相处的要求:
A.真诚、坦率,学习和生活上要互相关心帮助,不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
B.举止文雅,说话有礼貌、热情、谦虚,同学间见面要打招呼。
C.不讥讽同学的缺陷,不乱叫同学的绰号,不背后说同学的坏话。
D.不欺侮同学,不打架,不骂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4)出示礼仪要求三字经:
同学间,要真诚,言行雅,讲礼貌。
敏于事,慎于言,不讥讽,不嘲笑。
有矛盾,不暴躁,不打架,不争吵。
细商量,少计较,重道义,肝胆照。
2.理解礼仪要求
(1)两名同学表演小品:书中的故事启迪内容(内容见后面)
(2)讨论评价:小桥这样做是够道义、有苦同当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3)同桌合作表演:怎样运用礼仪与同学相处
(4)展示:请两位同学上来表演如何与同学相处,进一步明确与同学交往的礼仪要求。
3.深化礼仪要求
(1)教师出示课前搜集的名言与学生一起分享,进一步深化礼仪要求的理解。
(2)说一说身边的好榜样,并说说自己喜欢与怎样的同学交往。
(3)自我评价:对照礼仪要求给自己打分,有哪些是自己做得好的,有哪些是做得还不够好的,以后应该怎样做?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以后在与同学交往时应该怎样做?
(四)作业布置:
1.无意中碰了同学一下,应该怎么办?
2.自己有过错,被同学责骂时,应该怎么办?
六.板书设计:
同学交往礼仪
同学间,要真诚,言行雅,讲礼貌。
敏于事,慎于言,不讥讽,不嘲笑。
有矛盾,不暴躁,不打架,不争吵。
细商量,少计较,重道义,肝胆照。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但明确了与同学交往的礼仪,而且知道如何在实践中应用。本节课通过故事引入,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礼仪的兴趣,让学生知道:掌握了交往礼仪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同学关系。接着再通过小品表演,让学生辨别怎样做才算是真正的好朋友,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礼仪要求的理解。
附:故事启迪
有一个叫小桥的人,与两位好友贪图捷径越过邻居的墙头,小桥没有想到墙根是个粪坑,翻身一跃先跳下,结果掉进粪坑里。他不出声,大声叫另外的朋友也跳过来,结果另外的一个朋友也掉进粪坑里,小桥捂着掉进粪坑的同学的嘴说:“不要出声,让他也跳进来,否则他会取笑我们的。”不一会儿,另外的一个朋友也掉进粪坑里了。小桥在粪坑里对着两个好朋友说:“今天我们真是有苦同当啊!”
第3篇:礼仪与交往
大学生礼仪修养之我见
[摘 要]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质。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礼仪学习和接受形体与礼仪指导方面多做有益尝试。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素质教育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①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她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而且
第4篇:礼仪与交往
《面纱》观后感
终于有幸看到闻名已久的《面纱》,看完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早就听说《面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爱情大片,我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一方面我还没有遇见爱情,另一方面,现实中种种虚假的爱情 让我不太相信电影里总是感天动地的爱情。但是我错了,直到看完后的半小时以内,我内心的波澜竟还未退去。到底是什么引起了我内心如此大的反应,是沃特和吉蒂看到了爱情曙光后的戛然而止,还是对吉蒂红杏出墙、沃特不解风情的愤懑?我这样的问自己。
一对情感对立、心灵疏远,甚至互相敌视的英国夫妇从繁华热闹的大都市上海远赴偏远封闭的乡村湄潭府,尽管那里景色宁静优美,山水如画,但却流行着可怕的瘟疫。因而他们的这次远行注定是痛苦悲怨而命运多舛的。丈夫沃特是位性格矜持保守、外表自制冷漠而又痴迷于细菌研究的科学家。妻子吉蒂是个性格活泼
第5篇:礼仪与现代交往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2 期 Journal of Zhaowuda Mongolian Teachers College(Soc 1 Sci 1)No 1 2Vol126
礼仪与现代交往
刘慧敏(赤峰学院中文系, 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 要 中国古人一向把讲礼、守礼作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现代社会, 社会公共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 人际关系多样复杂, 这就决定了讲究礼仪必然成为社会交往中的主要道德规范。良好的礼仪是社会交往“润滑剂”, 是保持人们社会交往和谐的基本准则, 对社会交往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规范作用。每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都应当把讲究个人礼仪当作获取成功的素质能力去培养。
关键词 社会交往 礼仪 文明
中图分类号 C912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