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生作文之读弟子规有感
小学生作文之读弟子规有感
如果我是小精灵,我会为人类做好多好多的事情,为人类造福。这时,有一个戴着礼帽的小男孩拍着手叫好,我随手摘下他的帽子,放在雪人头上。有一次我用纸盒作了一把小椅子,然后把她放在上面,看她那神气的样子,真像一个活生生的'公主?
《弟子规》这本书,是我在博克图上幼儿园时学的。当时只会背,却不知道背的到底是什么。到海拉尔上了小学后,学校还让背,老师也讲,妈妈也说,渐渐的我有点懂了。以前,我对爸爸妈妈的批评总是学习大熊猫,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在明白了“父母呼
须顺承”后,我有了很大转变。记得有一次,我做数学作业,把“7*8=56”,误写成“7*8=54”,妈妈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做作业心不在焉,太马虎了,并罚我再做十道数学题。看妈妈发那么大的火,我有点委屈,可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了上面那句话的意思,该听妈妈的话,按妈妈要求的去做。于是我没有象以前一样,跟妈妈顶嘴,而是很快地完成了加罚的十道题。当我捧着题给妈妈看时,妈妈流着泪笑了。今后,我要像《弟子规》里说的那样,听长辈和老师的话,更加爱他们,做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第2篇:读弟子规有感之
读弟子规有感之“孝”
如果不是因为学校倡导我们学习《弟子规》,我就没接触到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更加学习不到弟子规的文化内涵,和做人的道理,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惭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百事孝为先”,今天我学习的就是关于孝的故事,《我不敢再恨父母了》,这则视频就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视频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因为父母工作繁忙,而独自生活,没有了父爱和母爱滋养让她的心灵扭曲,从而转化成对父母的恨,一直到她成年都没原谅她的父母,直到她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她才理解父母不是不爱她,相反自己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啊!!父母为了自己生活更好每天在外奔波劳累,其实都是为了自己啊,她恍然醒悟,赶紧找到自己的父母,向他们道歉,好好孝敬他们,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幸好还来的及孝敬她的父母,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到那时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啊!!
看了《弟子规》,作为初为新时代的我们,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要教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作到孝敬父母,说话做事要小心仔细,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多和思想高尚的人在一起,在学习之余,要多读书,多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这个道理人人皆知,但是做起来人们往往就忽视了其中的道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往往尽其所能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技能,画画、唱歌、弹钢琴、学外语,其本意都是好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过度的强迫会使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要不得的。父母通过读书,会掌握正确的指导方法,耐心解决孩子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让孩子们懂得生活的规则,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
我想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人做事,更是教你怎样在这个社会生存,让我们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
第3篇:小学生作文:读《弟子规》有感
小学生作文:读《弟子规》有感
妈妈说,我们小孩子要多读点国学,多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做人的道理。周末,妈妈带我们去新华书店,给我挑了一本书,书名《弟子规》。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这本书,里面有很多道理都是妈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教导过我们的。比如我们要尊重长辈,不要对他们不礼貌,不尊敬。我们也应该关心爱护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们。《弟子规》里面还讲了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要有孝心,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做不到的`。有一个故事我看了很感动,说的是黄香自小失去了妈妈,对爸爸非常有孝心。夏天,黄香会把爸爸的枕席先扇凉;冬天,黄香又用自己的身体将爸爸的被褥捂热。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感动,想到平时自己都是爸爸妈妈细心照顾着,自己还经常跟爸爸妈妈发脾气,真是羞愧。
很多古人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成为有
第4篇:小学生日记读弟子规有感
小学生日记读弟子规有感
今天,我读了《弟子规》,我想大家都应该熟悉吧!
说到《弟子规》,对我的帮助可是很大的哦。因为我从这里面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呢。比如从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里,我知道了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贤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当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还有就是《弟子规》主要是讲: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这几个方面的教导。这几个方面对我们的`生活都大有帮助呢!
比如说:入则孝。入则孝是教导我们要孝顺父母,凡事要听从父母。正所谓:百善孝为先。
弟子规还是我们启迪心灵的钥匙哦!因为弟子规的后面还有百孝篇:天地重孝孝当先,孝顺父母如敬天。
自古忠臣多孝子,孝亲不止在吃穿。
天下儿子尽
第5篇: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
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弟子规有感800字_小学生作文1
“冬则温,夏则清”,当我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我不禁汗颜起来。冰天雪地,我们不冷,因为我们屋内有暖气;烈日炎炎,我们不热,因为我们室内有空调。而我的父母呢?冬天加棉被取暖,常常喊背压得疼痛难忍却还是暖不热被窝;夏天,风扇转出来的是热风,夜里常常被迫坐起来。特别是我的母亲,她生有多种疾病,近年来,气管炎越来越严重,冬不能着凉,夏不能见一点凉快,在别人借助洗澡、风扇等方法降温的时候,她也只能依然穿着长袖衫,尽管汗水浸湿了衣服,但却不敢往风扇前站一站。夜里
第6篇: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冼村小学 冼嘉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的部分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现代子女教育问题突出,一个孩子从小不知道该如何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长大后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一定很糟,从小没有纪律和品德的修养,长大后即使知识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有大成就。
万事以孝为先。《弟子规》里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就是教育我们每一个孩子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虚心地接受父母提出的各项意见,并积极改正错误,听从父母的指挥,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
第7篇:读弟子规有感
学校的读书节让我有了一次机会接触《弟子规》。品读后不由得佩服起李毓秀来,竟能编出如此圣明的书来。原本一些同学还说是因为毓秀和育秀字音相同,所以学校才会要求我们朗诵。其实不然,学校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其中包含的道理或许就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做的。??
?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使我感触颇多。??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我们应该学会孝敬父母,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百善孝为先。或许现在的儿女早已无法做到像古人说的那样“出必告,反必面。”
先讲个故事: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
第8篇: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桃花岭小学602班
陈嘉仪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家也有那么一些家规,总是让我从中懂得做人的道理。那本《弟子规》就摆放在安静的书桌上,我家的家规都是由此而来。
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到“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从“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到“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我家的家规都富有古人的文化精髓。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这句话:“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再小,也不能占为己有,如果私自将东西藏起来,不给他人,父母知道后一定会很伤心的。
在我小时候,班上有同学带来了一些大小一致的塑料贴画,大家都非常喜欢。那些贴画很漂亮,有的是小狗样的,小猫样的,还有美丽的花朵,惟妙惟肖,仿佛是真的一样。可她
第9篇: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江苏邳州四户中学 王奥指导老师 翟秀岭
在我家的书柜上有一本书,名曰《弟子规》,我读了好几遍,但仍爱不释手。并且每次读它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自仁,行有余力,则学文。”的文义三字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子者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贾存人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这是一本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好书。所以,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是唯一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的蒙学书。
《弟子规》中有几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