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弟子规》有感_我读弟子规有感

读后感 时间:2020-02-27 01:46: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读后感】

读《弟子规》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

孝道谨信感恩学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李琉秀著。在古代,《弟子规》便是每一个学生都必读的启蒙教材,由此《弟子规》在古时候的重要性。

《弟子规》虽一句仅三字,却言简意赅,虽简单精炼,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辉。从读《弟子规》中,我也有所启示,有所感触——孝,《弟子规》在开篇时就告诉我们要孝。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品德之根本,一个连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更何谈品质高尚。西汉时,汉文帝刘恒曾在其母生病三年中,寸步不离,每逢吃药必先尝药之冷热,直到其母病好为止,而他的故事也被纳入二十四孝的故事中,一代帝王尚且如此,而我们更应该以其为榜样,严格的要求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会因一些小事而任性,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因为在任性时,我们很有可能会伤了爸爸妈妈的心——那全天下最最爱我们的人。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去身体力行,真正的做到孝。

在家里,我们要对父母孝顺,而在外我们则要做到——谨信。

谨信,顾名思义,便是严谨诚信。

在生活中,我们应为人端正讲信用,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能松散,自己的生活作息一定要有规律,不能随意。孔子的弟子曾子,每日都要三省其身,为人是否忠诚,是否不讲信用,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经常温习。正是在这样的严谨端正中,曾子才终于学有所成,继承了孔孟思想,不断的传播儒家学说,被后人称谓“宗圣”。

在穿着方面,贵在端正整洁。我们应不断的养成高尚的品质与个人的内涵修养,而不应只是一味的追求华丽却有空虚的外表。一个人虽其貌不扬却品德高尚,博学多才,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所以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体现出一种内涵美。

别人请求你做的事,如果不能做到,就不要轻易答应,如答应他人,就必须要做到。以信为本,以谨持身,这便是《弟子规》所要告诉我们的在外待人接物的道理。

博爱,是《弟子规》中“泛爱众,而亲仁”中给我的启示。

一个人为人之本,便是心胸宽广博大,只有如此,方能品质高尚。我们要用博大的胸襟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对生活,对生命都充满激情与热爱。见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应向他学习,而知道别人的缺点,秘密,也不应随便告诉他人。

“博爱”这个词历史悠久,在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中便是“兼爱”的论述,唐代的韩愈也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

在我的理解中,博爱是一种崇高的爱,是用一颗感恩博大之心去爱身边的一切事物,人与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仁”。

《弟子规》在讲述完孝,谨,信,仁之后,最后才提到了学习,且是“有余力,则学文”,只有这些都做好了之后,才能学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对“做人”的重要性十分看重,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才能学习,才能学好习,将来以自己的品德与学识造福于人民与社会。

在讲到学习方面时,《弟子规》主要我的启示是学习方法——

学习与实践,《弟子规》告诉我们,学习是与实践分不开的,只有“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才能将学习与生活相连,而不只是“纸上谈兵”。

学习贵在坚持,遇到困难时,只有坚持下去,才能成功。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遇到了一个驼背老人在拿着竹竿熟练的粘蝉,孔子上前询问为何如此熟练,老人回答:“每年五六月份,把两个粘丸放在竹杆顶上弹上去,蝉就很少能跑掉,逐渐熟练之后,再放三个粘丸也不过掉下来一只蝉,逐渐的放五个粘丸,粘蝉就如同地上拾捡一般简单,我的眼里只有杆子与蝉,外面的事物再多,也无法打搅我,干扰我的注意力了,粘蝉自然也就熟练了。孔子恍然大悟,并将此事告诉了学生。

这位粘蝉的老人的故事便是要告诉我们做事须坚持到底,循序渐进,不能心浮躁,将急于求成,最终一事无成。学习亦在吃苦,“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训诫让我们牢记在心。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时时勉励自己。

学习亦在多问,学问学问,学与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明初的宋濂,遇到问题总是爱刨根问底。有一次,为了一个问题,竟亲自冒着大雪,赶往一位向来不收弟子的老师家中请教,到了那里,老师将宋濂拒之门外,宋濂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在冰天雪地中站立,脚趾也被冻伤,当宋濂第三次拜访时,竟在雪地中晕倒,掉入雪坑,而这位老师也终被宋濂对知识与问题的执着做打动,亲自为宋濂解答问题。也正是因为宋濂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求知、执着的精神而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读书法,在《弟子规》中提到了“口到,眼到,心到”,读书时要认真,要大声的读,仔细的看,心无旁骛,并且要做读书笔记,且就是“手到”,只有这样才能读好书。在读书的选材方面,要多读一些积极有益的好书,这本为研究透彻,便不能读下一本书,如此循序渐进,坚持下去,便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弟子规》中,也提到了读书环境。书房干净整洁,字体端正,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才可以不心浮气躁。

我不禁有些惭愧,因为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总是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书房很乱,书桌更乱,这也使我经常找不到东西,而没有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我们又怎能专心致志的学好习呢。看来,这个不好的习惯还是要改的呀。《弟子规》讲述的似乎都是一些平常道理,可是,我们扪心自问,在《弟子规》中所要求的做的,我们又能真正做到几条?在《弟子规》朴实语言的同时,闪烁着人生智慧的光辉,他教给我们了最看似平常却又需用我们一生的时间去身体力行的人生之理与处世之道。

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做到《弟子规》中所提到的做人之理与学习之道。

读完《弟子规》确是给我了许多的感悟······

本文系本人所感,翻版必究 刘博洋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说来惭愧,读《弟子规》并不是自己主动而为,而是因为公司里发的并让我们学习的一本说。本想一目十行的浏览过去没想到当看了之后却被深深触动,感触颇多。《弟子......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弟子规》个人学习体会(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则,须顺承。——题记 你知道上面的这句话出自哪里吗?Yes,上面这句话就是出自《弟子规......

读《弟子规》有感

《弟子规》读后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照《弟子规》我才发现发现,自己陋习多的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很多很多。细读《弟子规》,发现其中的道理看似小,却是我们最无知和薄弱的地方。......

读《弟子规》有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读《弟子规》有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读弟子规有感

读弟子规有感樊荣 初次接触《第子规》,认为和儿时背的《三字经》一样,不过是儿童的启蒙教育而已,因此很是不以为然。听完某位名家的幸福人生讲座之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做人之道的......

下载读《弟子规》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弟子规》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