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恩的愿望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20 07:13: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瑞恩的愿望教案

《瑞恩的愿望》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瑞恩对非洲儿童的捐助、非洲儿童的现状由此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3、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的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的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报恩

缺水

死亡

爽快

擦地

责任

执著

结束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瑞恩的愿望》一课,谁来说一说课文介绍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课文二三段,体会人物内心

1、自由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你觉得瑞恩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汇报交流:

⑴、有同情心、有爱心

抓重点词语“兴冲冲”、“很激动”、“眼里充满了泪水”、“眼睛一亮”、“爽快”指导有感情读段落。分角色朗读 ⑵、吃苦耐劳

说一说瑞恩为了得到70美元,都做了哪些事情?

一个小时为地板吸尘、牺牲看电影的时间擦窗子、捡松球、哪会成绩单

⑶、学习成绩优秀

“拿回了春季成绩单,父母又给了他五美元作为奖励”说明他在做这么多事情的同时仍然没有耽误学习⑷、持之以恒

瑞恩仅仅六岁,却能坚持四个月的时间为非洲儿童攒七十美元,说明他很有恒心,做事坚持到底,不放弃 讨论:

1、七十美元是瑞恩一个人的功劳吗?

家人支持

2、为什么不直接给他七十美元呢?

美国家庭教育与中国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锻炼他自食其力。

三、学习课文四五段、感受社会的力量

1、小瑞恩经过四个多月攒够了70美元,他穿得整整齐齐等待捐款,事情却出乎人们的意料。指名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这里你看出了瑞恩是什么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第一个问题

学生回答:妮可说:“70美元够买一台便携式水泵,打一口井需要700美元。”

3、瑞恩听了妮可的话说了什么?

找到瑞恩的话,体会瑞恩的坚定执著。

4、听了他的话,你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这回瑞恩的愿望能实现吗?

指名谈自己的体会。

5、700美元,在当时相当于人民币5000多元。这些钱对于一个七岁男孩来说,无疑是一个大数目。大家都十分担心。可瑞恩用了两个月就得到了700美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指名回答,引出社会的帮助。

四、学习课文六七段,体会瑞恩的爱心与温暖

1、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社会的力量却大得很。瑞恩的坚定执著感动了社会,人们用他募捐的钱在乌干达北部的一所小学附近打了一口水井,人们把这口斤命名为瑞恩井。如果让你在瑞恩井旁的木牌上写上几句话,你会写些什么?

学生思考并交流汇报

2、是啊!瑞恩井是人们最诚挚的爱。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理解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总结

有些资料在我们的书中并没有介绍。在乌干达,只有46℅的孩子能喝到水。原来在瑞恩井的附近,因为缺水1/4的孩子患有疾病,1/5的孩子不到五岁就死掉。是瑞恩改变了这一切。一个加拿大的孩子,为非洲儿童捐助打井的钱,这种跨越种族、跨越国界的爱是多么伟大!目前,中国也加入了援助非洲的行列。我相信只要全世界的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一定能改变非洲的贫穷、落后的现状。

第2篇:《瑞恩的愿望》教学设计(推荐)

8、瑞恩的愿望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教学准备: 1.“非洲儿童生活现状和非洲缺水情况”的相关资料与图片。2.歌曲《爱的奉献》 3.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瑞恩的愿望是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为此他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更深入地去体会瑞恩。

二、细读课文,理清线索。

1、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请你们从书中找出有关语句把它画出来并且读一读。

(1)听到南希老师的话,瑞恩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你能体会吗?

(2)出示课件(非洲缺水情况和非洲儿童的生活现状的资料及有关图片)

①非洲的水资源危机每年致使6000人死亡,约有3亿非洲人口因为缺水而过着贫苦的生活。②每年非洲200万儿童死于缺水

③乌干达是个干旱的沙漠国家,只有46%的人能够喝到洁净的水,有64%的地方需要水井。

④在乌干达北部有一所安格鲁小学。安格鲁地区遭受过13年的叛乱,长年干旱,最近的水源是5公里外的一处池塘。村庄里的儿童常年患有霍乱、伤寒和其他严重的水生寄生虫疾病。他们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又缺医少药,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非洲儿童的平均死亡率高达15%,是欧洲的8倍多。

2、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通过妈妈与瑞恩的对话体会当时瑞恩的心情。

3、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并适时指导,要求读出瑞恩的激动、着急、伤心、坚定的决心„„

4、请学生谈谈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

三、体会人物内心。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瑞恩为了实现他的愿望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小声读第三自然段,画出瑞恩做法的句子。从而体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并出示课件(相关句子)

(1)他花了一个小时为地板吸尘,挣了两美元。

(2)他牺牲了和家人一起看电影的时间去擦窗子,又挣了两美元。

(3)爷爷为了支持他的行动,特地“雇”他捡松球,然后给他们10美元作为报酬。

(4)瑞恩拿回了春季成绩单,父母又给他5美元作为奖励。(5)经过四个月的努力,瑞恩终于攒够了70美元”

2、讨论:

①攒够这70美元是瑞恩一个人的功劳吗?从哪儿看出的?指名学生读一读这些句子

②瑞恩的父母让瑞恩通过做家务获取这70美元,换做是你想捐款或做一件事向父母要钱,你的爸爸妈妈会怎么做?

瑞恩的家人为何不和你们的父母一样干脆把70美元直接给他呢,何苦费这番周折?想想,他们是怎么想的?

3、师总结:瑞恩为攒够70美元,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任何愿望的实现都必须要付出劳动。

4、但是70美元能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吗?同学们小声朗读第四自然段。瑞恩知道后是怎么说的?

5、教师提问:听了他的话你有何想法?

(二)学习第四至七自然段

1、教师过渡:暑假时瑞恩七岁了,他还是做家务积攒打井的钱。(1)可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摆在面前:(出示课件)(2)能不能将这句话换一个说法?课件出示

2、瑞恩的新目标是700美元,他攒够了吗?70美元靠家人的支持,那这700美元又有谁的帮助呢?从哪儿知道的?

3、指名朗读文中有关语句(文中第五自然段)

4、是什么使这些好心人纷纷捐款?帮助瑞恩实现他的愿望?从书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5、师:正是有了这无数爱心的凝聚,瑞恩很快收到了700美元的捐款,在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附近,打了一口水井。相比于几里远的池塘里那些污浊的水,这口井里的水是多么清澈,多么甘甜,请看资料:(出示课件)

【“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用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和工作。到2002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名中学生。】

【瑞恩,这个普通的男孩,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他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去爱和帮助别人。2002年9月30日,他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到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在非洲挖了七十多口水井。】

6、了不起的瑞恩!在2000年,9岁的瑞恩来到安格鲁小学看望那里的孩子们,上千名学生老早就站在公路的两旁,看到瑞恩时

他们热烈地拍手欢呼,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当地的一名小学生,你想对瑞恩说什么?

7、在“瑞恩井”旁静静地立着一块木牌,如果让你在木牌上写几句话,你会写些什么?

8、这篇课文的题目是《瑞恩的愿望》,一开始,瑞恩的愿望是什么?现在,瑞恩的心愿是:(齐)他希望每个非洲孩子都能喝到干净的水!

三、拓展延伸

1、其实不光是瑞恩,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纷纷加入到援助非洲的行列中,我们中国也不例外,请看一段资料:出示课件

2、如果让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成什么?

四、总结全文

这不仅是瑞恩一个人的愿望,这也是世界上千千万万所有善良人的愿望啊!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同一片蓝天下。爱心无界,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怀有真爱,如果一双双手都传递温暖和关怀,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温馨。

五、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出示课件(《爱的奉献》歌词)

板书:

8、瑞恩的愿望

为非洲的孩子打一口井

家人 社会

第3篇:瑞恩的愿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1个多音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板书课题,读课题。

2、质疑:从这个题目看,文中可能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瑞恩的愿望是什么?实现愿望没有?怎么实现的?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

二、理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

《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合集18篇)由网友 “金智妮金智媛” 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

《瑞恩的愿望》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习8个生字,1个多音字,练习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对非洲儿童的捐助,不仅是瑞恩的个人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感受世界大家庭的温暖,并立志为世界慈善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4.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学情分析:

六一班有学生41人,大多学生学习踏实,能主动预习,课堂上表现活跃,有部分学生胆小,不善表达,还需引导鼓励。

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井”,导入新课

媒体出示:井的图片,请看到过井的学生说说井的作用。)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这口井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边读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瑞恩的井教学设计

瑞恩的井

备课时间:2018年5月 授课时间:2018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故事内容。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举止上去把握人物内在的精神品质 2.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谈“井”,导入新课

媒体出示:井的图片,请看到过井的学生说说井的作用。)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瑞恩是谁?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这口井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瑞恩的井 教学设计

瑞恩的井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辨析“募集、募捐、捐助”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3.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的这个道理。

4.☆发挥想象,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和瑞恩对话,并试着写下来。【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2.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的这个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的这个道理。【教学准备】 教学媒体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瑞恩的愿望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瑞恩的愿望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