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风来了》教案
《风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2、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记忆交流
1、同学们,请你们把小耳朵竖起来仔细听听,有位我们熟悉的朋友来到了课堂中,它是谁?(播放各种风声,触动学生的记忆)
2、你在自然界中还认识哪些风?(微风、狂风、龙卷风)
三、演示观察
1、请你与同桌或前后桌说说风来时各种事物的形态有什么变化。
2、你们看看屏幕上出现的现象与你们说的一致吗?
3、我想请2、3名最细心的同学来补充屏幕上没有的风来时事物的变化现象。
四、尝试训练
1、书上有几幅图,谁能说说风吹过来时它们有什么变化吗?
2、如果是微风它们有什么变化?如果是狂风呢?
3、逆风和顺风时事物的变化一样吗?有何不同?
4、请把你们的想法画出来,然后同桌评一评谁画得最形象。
五、指导表现
1、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六、交流评价
1、老师手上有几幅同学画的作品,你们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
2、还有谁认为自己画得也挺不错的,请把你们的画贴在黑板上。
第2篇:《风来了》教案
《风来了》教案
实验小学 刘小靖
认知目标:学习风的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在绘画表现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记忆大自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大胆的表现出对风的感受与认识。
教学方法:开放式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欣赏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风:
师:今天有位特殊的客人,要来这里做客,大家想知道它是谁么? 生:想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听一听,它来了„„(课件2播放风的声音)
师:大家听出它是谁了吗? 生:风
师:是呀!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跟这位朋友碰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认识“风”。(课件3出示课题)
二、分析风
师:风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见过风吗?
生:自由回答
师:有谁愿意试着用线条来画一画风么?(请两名学生上台画风)师:从同学们的线条中我感受到了风的方向、大小,快慢,那么你们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 生:„„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让我们来看一看科学的解释。(课件4:风的形成)
师:由于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在自然界中有哪些风呢?(课件5-7)生: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四、欣赏、观察风。
师:(课件8-17)老师这里有些照片,都是刮风的时候拍的,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来仔细的看看,这些照片里的人在大风里行走的姿态。师:这些人在下雨刮大风时,打着伞走路真困难!我这儿有一把伞,谁愿意来模仿一下在刮大风时顶风前行的样子?(课件17:风声)师:演的真棒!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他的表演。
三、表现风
师:(课件18)风是通过外界事物的变化表现出来的,老师这里有些图片,请你想象一下,当一阵微风拂过,图中哪些地方会有变化。师:你能想象出大风吹来的时候,它哪些地方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 师:再发挥想象,当狂风来临又有什么变化?
五、画风
师:(课件19)老师把柳树被大风吹的样子画了出来,你们看看是不
是这样的?
师:(课件20)现在请你们选择其中一样物体,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它被风吹动的样子。请3个小朋友上台画。师:你们画的真棒!(奖励‘才艺之星’)
师:我这儿有一幅小朋友的画,她的人物和物体都画的非常好,但是总感觉有些别扭,为什么呢?(课件21)生:风向不对„„
师:哎呀,你们的观察真细致,找到了这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以后画画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犯这种粗心的错误。
师:刚刚我们画了一个物体被风吹的样子,但这个不能被称为一副完整的画,现在让我们在刚刚的作业纸上,大胆的添画一些其它的东西,把它添画成一幅完整的《风来了》的主题画,看哪个同学能画得又快又好!(课件22)
五、评风
作业展评:挑选具有代表性(好、中、差)共3张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欣赏。
师:同学们,你认为哪幅作品很好地表现了风?为什么? 生:自由点评
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出色,大家能认真地完成作业。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大胆表现自己喜欢的东西;有的同学画出了自己的生活感受,那么神奇的大自然变幻无穷,让我们每天仔细地去体会每一寸阳光、每一缕微风,因为生活就这么美好!下课!
第3篇:《风来了》教案
《风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观察、体会等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特征。
2、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体念美术的乐趣,表现自己对风的感受、心情,通过用线条来描绘对风的形体特征画法和表现风的感觉,抓住吹风过后的惨境来进入情感教育的渗透。
3、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表现身边的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特征。
2、能用线条来描绘对风的形体特征画法和风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找风:
1、大自然中有一样很特别的事物,夏天人们最爱,冬天人们最怕,你猜是什么?
2、你见过吗?风是怎么样的?你能证明风被你看见吗?
(让学生从简单的懂和不懂中来知道学习的主题,加强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活动来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3、风是怎么样形成的?
4、你能用“风”来组词吗?
5、
第4篇:风来了教案
风来了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风来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来了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认读“风”、“云”、“雨”、“雪”等汉字,感知汉字的基本规律。
2.通过猜谜语、讨论等活动,认识各种自然现象,丰富知识和词汇。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对识字活动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风”、“云”、“雨”、“雪”图片以及相应的汉字卡片。
2.其他自然现象的图片以及相应的汉字卡片3.图片《风来了,雨来了》。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念雨、风、雪、云的谜面。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河里看不见。(雨)飞过戈壁沙遮空,飞过大海波涛涌,飞过森
第5篇:风来了教案
一、情景导入——听风、感觉风、发现风
1.多媒体播放风的声音,让学生听,引入课题《风来了》。【同学们,你能摸到风吗?那你看得见风吗?现在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感觉到风吗?】
2.让学生想想,现在你可以怎么来制造风。(用手扇、嘴巴吹)3.通过什么感觉到了风,(头发晃动)及对风的感觉。【我们通过脸上有凉气、头发摆动、红领巾扬起 这些现象都可以感觉到风的存在】
二、了解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对不同季节的风的感受,了解风吹过之后物体变成什么样子?
1.教师提问,风是怎么形成的?在自然界有哪些种类的风?
教师答案,风是由云冷热分布不均而产生空气流动而形成的,有微风、大风、狂风、龙卷风等
2.提问,不同的风跟什么有关系?(天气)不同天气的风给我们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请大家回忆一下,不同季节的风吹过之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第6篇:风来了 教案
第四课 风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寻找、观察、体会等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风的特征
2、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表现身边的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找风:
1、大自然中有一样很特别的事物,夏天人们最爱,冬天人们最怕,你猜是什么?
2、你见过吗?风是怎么样的?你能证明风被你看见吗?(让学生从简单的懂和不懂中来知道学习的主题,加强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活动来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3、揭题:风来了 二:看风
1、刚才许多的同学都帮风找到了许多的朋友,你想看看了解一下你们的新朋友吗?
2、请学生来观看《龙卷风》片段 你觉得龙卷风象什么?
3、欣赏和评说风的其他的资料
4、风来了,你发现地球上的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房子、衣服、树指、小草呢?(帮学生理解风的一些知识,为下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