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段。读中品悟,品词,品句,品读。
2.理解“忘我”字表之意,读懂“忘我”的深层含义,体会青年不仅有着特别的举止,还具有特别的精神——专注、勤奋。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忘我”,读懂“特别”,体会青年的特别举止与特别精神。感悟“忘我看鱼”和“忘我画鱼”。
三、教学准备
词卡、幻灯片。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7课,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27 鱼画到了纸上
学生质疑
我们画画时,不都是把鱼画到纸上的吗?
到底是“画”还是“游”?让我们到语言文字中去探究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第27课,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勾画出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
师:你认为哪个词容易读错,谁来提醒大家?
生:全班看第----自然段中的这个词,跟读。3个学生再读即可(有词卡则抽词卡,来,看着词卡读)
(2)本单元词语盘点中的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一个词
读两遍。“罢了、罢了'起:做成幻灯片,加教材中的“词语盘点”“读读写写”,同书。
2、交流感受,整体感知。
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2人自由回答,中间不评价,不接话。你再来说说。板书:青年 看鱼 画鱼(看鱼):你还知道了什么?(青年在画鱼之前先要干什么?)生1或2后:像这样叙事性的文章,除了知道文章的主要人物以外,我们还要把握住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谁来说一说?再找1人说。共2或3人说。
(三)学习看鱼部分:
1、我读了课文以后,我知道了(幻灯片显示第3自然段):这位青年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作者真的认识这位青年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课件作成完整第4段)
2、课件出示句子:
(1)出示句1:说“认识”,其实:我并不了解他,只是碰到过几次罢了。(引读原句。)你发现了什么?认识上面--师:为什么认识要加引号呢?
课文中的认识加了引号,就是为了强调: 生读。
(2)小结方法:通过品味标点来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法。
(3)延伸学习:再看看,本段中还有这样的引号,你发现了吗?(学生说”特别”)师:对,加了引号的特别,也是为了强调:
生: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板书:忘我)
3、默读第四自然段,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请用波浪线勾画下来。
学生默读第4自然段,勾画句子,学生汇报2人.看来大家对第三句感悟都很深,大家又把第三句读成了两个词:“呆呆地、静静地”(课件:整体第四段 词显示 其他变灰)语感形象性训练: 边读边想象青年看鱼的样子。他是那样的专注,你再读读——
评价:我仿佛看到了青年在忘我地看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小结本段,指板书:因为忘我,所以心宁静了;因为忘我,所以静静地看鱼。那画鱼呢?
(四)聚焦“画鱼”——读懂“忘我”。1、“画鱼”在第几段? 找一找本段要求会写的生字是哪几个? 找字,田字格中学写字“苟、绣、”
看课件,学生提醒: 苟:口字向左写。学一个字写一个字.绣:右下是乃,横折折折钩;给它换个偏旁就是我们学过的“透”了,大家要注意区别。板书:“透”完成“绣”和“透”的形近字练习。
挥:比较简单,大家自己照着写一写.提笔即是练字时.写完的同学,同座位之间请相互评一评.2、我们把字带入课文中,默读第七自然段,哪些句子能看出青年
画鱼也到了忘我的境界?请用波浪线勾画出来。勾画完的同学,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一组),汇报到一丝不苟。幻灯片:出示“苟”的字义,生选择字义,学生做选择题。在生活中,你见过谁做事情一丝不苟呢?在课文中这个一丝不苟具体指:学生读句子.师:把金鱼的每个部位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总结:这就是“一丝不苟”。
课件出示两幅图,猜一下哪一幅是工笔细描,哪一幅是挥笔速写。(学生说原因,可用原文句说。)
4.我们来积累刚才大家理解了的两个词语:一丝不苟、挥笔速写。学生在练习纸上写这两个四字词。
5、合作学习,体会句子中的并列关系:
男女生分“工笔细描”、“挥笔速写”两部分;前后顺序颠倒。师总结: 原来这两部分内容位置可以颠倒,所以中间用了一个“;”
(过程中的环节:男生读“挥笔速写”(教师引读),女生读“工笔细描|”)
6、师生合作学习,体会总分的关系:
完整地读第7自然段:教师第1句,加一句话:青年是怎样静静地看鱼的呢?齐读下面的话。
教师小结:哦,原来,青年就是这样静静地画鱼,到了忘我的境界。我们把这个句子积累下来,抄写在作业纸上。提笔既是练字时
7、时间空白的安排:学生抄写画鱼的句子,学生先写完先读,带着对青年的崇敬、赞叹之情读。
8、教师一边小结全文,一边画鱼、贴泡泡和“游”:青年忘记了
时间、忘记了自己,忘了吃饭,忘了回家,惟独不忘地是看鱼和画鱼;青年心中有鱼,方能笔下有鱼,纸上游鱼!(蓝色泡泡,金黄色鱼)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描写聋哑青年外貌和他看鱼的句子。板书设计:
看鱼 苟、绣、青年 忘我画鱼
第2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2015《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意思和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的1、今天我们接着学习27鱼游到了纸上。师板书课题
2、指名朗读课文,回忆上节课留下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鱼不是在水里游吗,怎么会游到了纸上?鱼是怎样游到心里?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他的心里是什么关系?)
3、布置学习任务:让我们一块走进课文,抓住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理解关键词,合作解决问题,去真正地认识这位聋哑青年。
二、讲读结合,学习课文
1、研读“鱼游到了纸上”:
找到相关段落,默读后说说“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聋哑青年画技高超,画出的鱼活灵活现,如同真的金鱼游到了纸上一般)反复朗读,说说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描写,使你感受到“鱼游到了纸上”的: ⑴ “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① 读句子,勾画句中重点词语,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工笔细描”“一丝不苟”“细致”“像姑娘绣花”说明聋哑青年画画认真,专注。挥笔速写说明他画画熟练,很快。)② 青年笔下的金鱼是怎样游动的?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先同桌互相说一说。③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工笔细描”的句子读出青年的细致,“挥笔速写”的句子读的稍快)过渡:青年笔下的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怪不得小女孩为之惊奇。⑵ 出示句子“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小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读出小女孩的惊奇,“哟”读得重而短促,语调上扬。)不仅仅是小女孩在赞叹,围观的人们都在赞叹着,议论着。⑶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象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融为一体”谁和谁融合在一起,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 研读鱼游到心里 师: 游到了纸上,一个游字,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真切体会到青年笔下的金鱼是怎样的栩栩如生,跃然纸上。那么青年是怎样做到的哪、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关的段落,说说聋哑青年是怎样使金鱼游到自己心里去的? 生快速读课文。
①生:从“他告诉我,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记了吃饭,忘了回家。”可以看出青年常常流连忘返,和鱼融为一体。体现青年这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②生:“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从“老是”可以看出他总是这样;从“呆呆”、“静静地”、“从来不说一句话”可以看出他观察金鱼入神着迷。师:哪个成语可以形容青年此时的情形? 生: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或聚精会神。
师:是啊,这个青年做事非常专注。还有哪些句子吗? ③生:“等到太阳快下山才起身往回走,他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自己。”可以看出这个青年非常地勤奋,非常认真,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说”认识“ 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 ” ① 这段话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谁还有补充)“老是”体会到青年爱看鱼;“呆呆”写出了青年看鱼看得入神,着迷、如醉如痴;“静静”体会到青年在记鱼的样子。
第3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相沟中心小学孙美翠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11个生字。结合上下文体会“一丝不苟、融为一体、赏心悦目”等词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关系,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喜欢魔术吗?那老师今天先请大家看一个魔术,仔细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你看到了什么?鱼从画上游到了水里,那你们能不能让鱼游到纸上?想不想知道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今天老
第4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中的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的优秀的品质。
2.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重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作者留心周围事物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课文层次,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词语?聋哑青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
二、研读“
第5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案例
第二课时
童媛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关键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和两者间的关系,并从中受到教育。2.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PPT辅助课件
课前准备:ppt出示带轻柔音乐的十张金鱼图片,把学生思维渐渐带入课堂。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板书课题:27.鱼游到了纸上。ppt出示课题并齐读 2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最简单的语言回答。(出示课件提示,学生根据提示回答)4.同学们,请大家回想一下,当你第一次读课题,当读到“游”这个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
第6篇:《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我们很多语文老师都制作了相关的教案以便更好地教学!下面带来《鱼游到了纸上》教案,欢迎阅览!
《鱼游到了纸上》教案一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聋哑青年画艺高超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鱼游到了纸上”的意思。
2、学习聋哑青年做事勤奋、专注、持之以恒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故意写错,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27课,请认真地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鱼画到了纸上)
生:(哗然)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画到了纸上”。
师:(故作愕然)不对吧,鱼只会在水里游,怎么可能会游到纸上呢?是不是课文出错了呢?同学们,鱼究竟能在纸上游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