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校本课程资料】《论语》选读
重庆市江北中学教师孙存鹏拟稿
课程计划
一.专题题目:为政治国
二.教学内容:
1.孔子与《论语》
2.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3.《论语》的语言个性
4.《论语》主题(自学)
5.专题解
6.为政第二
7.八佾第三
8.颜渊第十二
9.子路十三
......
(注:“为政第二”等篇选讲其中与本专题相关的若干章)
三.教学方式:
1.教师讲述与学生研讨相结合
2.使用课件教学
3.网上查阅相关信息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一课时,共计14课时授完本专题
《〈论语〉选读》教案
第一讲:《论语》与孔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论语》的思想意义,懂得一些人生哲理;
2.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
3.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教学方法:
讲述,用灯片展示相关资料。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汗牛充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能适应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共同探讨世界文化经典之一______《论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板书课题:
《论语》与孔子
(一)为何校本教材定为《论语》?
1.深刻的思想性
2.语言的文学性
3.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4.现实生活中人的缺失
(二)孔子其人
三.教材的编排体制
共三编:主题选讲 论语原文 综类撷英
四.我主讲的内容:“为政治国”专题简介
孔子与其弟子和当时的诸侯国君的对话录......一个人可以无为政之机但不可无为政之才。
五.课后作业:
1.网上阅览《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
2.品读《论语》中“为政治国”部分
第二讲:为政治国
一.抽学生谈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二.学生提问,教师解疑
语言______思想______理趣
三.南怀瑾先生诠释孔子的为政思想
四.“为政治国”篇选讲
五.作业:
写一篇关于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特别提示: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就一点阐发引申;标题自拟。)
第2篇:《论语》选读教案(校本课程资料)
资源简介:【校本课程资料】
《论语》选读 重庆市江北中学教师孙存鹏拟稿 课程计划
一.专题题目:为政治国 二.教学内容:
1.孔子与《论语》
2.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3.《论语》的语言个性
4.《论语》主题(自学)
5.专题解
6.为政第二
7.八佾第三
8.颜渊第十二
9.子路十三
......(注:“为政第二”等篇选讲其中与本专题相关的若干章)三.教学方式: 1.教师讲述与学生研讨相结合2.使用课件教学
3.网上查阅相关信息 四.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一课时,共计14课时授完本专题 《〈论语〉选读》教案 第一讲:《论语》与孔子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确学习《论语》的思想意义,懂得一些人生哲理;2.学习孔子的高尚人格和伟大智慧;3.了解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教学方法: 讲述,用灯片展示相关资料。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经典著作汗牛充栋,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具有普遍的公理性,它能适应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共同探讨世界文化经典之一______《论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板书课题:
《论语》与孔子(一)为何校本教材定为《论语》? 1.深刻的思想性 2.语言的文学性
3.陶冶性情,吸取智慧 4.现实生活中人的缺失(二)孔子其人
三.教材的编排体制
共三编:主题选讲 论语原文 综类撷英 四.我主讲的内容:“为政治国”专题简介
孔子与其弟子和当时的诸侯国君的对话录......一个人可以无为政之机但不可无为政之才。
五.课后作业: 1.网上阅览《论语》和孔子的相关资料
2.品读《论语》中“为政治国”部分 第二讲:为政治国
一.抽学生谈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 二.学生提问,教师解疑
语言______思想______理趣 三.南怀瑾先生诠释孔子的为政思想 四.“为政治国”篇选讲 五.作业: 写一篇关于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的文章(特别提示:不求面面俱到,只求就一点阐发引申;标题自拟。)
第3篇:论语选读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陈娜
一、几点思考
1.试题取材范围
《浙江省新课程学科实施指导意见》中指定的10课必学内容(见下)。
10课自读课文:《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知其不可而为之》、《仁者爱人》、《君子之风》、《周而不比》、
《诲人不倦》、《高山仰止》、《沂水春风》、《中庸之道》
5课自读课文:待贾而沽、求诸已、出辞气远鄙倍、学以致其道、敬鬼神而远之。
2.《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如下表:
层次
教学内容
价值目标
文字
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
读懂文章、积累知识
文章
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
学习章法、培养能力
文化
文化传统
第4篇:《史记》选读(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检测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唐虞(yú)司马卬(áng)孙靳(jìn)剌谬(làmiù)
B、缧绁(léixiè)汶水(wèn)承敝(chéngbì)谿谷(xī)
C、篡弑(shì)股肱(gǔgōng)伏羲(xì)轩辕(xuānyuán)
D、厄运(è)会稽(kuaìjī)颛顼(zhuānxū)邹国(zōu)
2、下列各句中字形有误的一项:()
A、财物财务制度创建颇有创见
B、寰球环球飞行出首出手不凡
C、事故圆滑世故联翩连篇累牍
D、公证公正无私意气义气用事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序:理,这里是主管的意思。
B、r史记石室金匮之书r:缀集。
C、伏羲至纯厚至:到。
D、史记放绝史记放绝:史书废弃。
第5篇:《论语》选读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
--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与写作结合起来,发现论语的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
第6篇:《论语》选读(苏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
2了解孔子身世、经历、思想及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有关背景资料
2通过幻灯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探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个人精神品格。
教学重点
1了解孔子与《论语》的基本情况
2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引发学生对论语的兴趣。
教学设想
《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学生会有一定畏难情绪,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关键。故本课通过多种形式,如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
第7篇:《论语七则》(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理解孔子对“仁”和“道”的坚定追求;
学习文中的常用词,积累虚词和实词。
教时安排: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文学常识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万师之圣”,儒学核心为“仁”,在我国古代思想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2.《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录孔子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纂辑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3.散文,古代相对于韵文而言,与今天的散文不同。
二.课文学习
第一则
(一)词语与句子
1、“富”与“贵”有别,“贫”与“贱”有别。
富:财产多、富裕。贵:地位高、显贵。
反之则谓“贫”、“贱”。
2、不以其道
以:用、按照。
道:方法、途径。“其道”:正当的方法。“其”是指示代词“那”,加在“道”之前起限制作用
第8篇:《论语》选读教案(高一选修)
《论语》选读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与写作结合起来,发现论语的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