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生物试题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7-04 07:13:5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医学免疫学》生物试题

《医学免疫学》生物试题

《医学免疫学》生物试题

1同种异型抗原( A)

A.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的遗传标记不同

B.同一种属的所有个体分布相同

C.是定义同种类型蛋白的抗原

D.不能诱导同一种属动物间的免疫应答

E. 在免疫球蛋白中,只限于 IgG

2.与抗原结合后,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Ig 是(E )

A.IgG2 B.IgG3 C.IgE D.SigA E.IgM

3.哪两类Ig 的H 链有4 个CH 功能区:(B )

A.IgA 和IgG B.IgE 和IgM

C.IgD 和IgG D.IgA 和IgM

E.IgD 和IgE

4.在旁路激活途径中C3转化酶是( A )

A.C5b6789n B.C4b2b3b C.C4b2b D.C3bBb E.C5b678

5.半抗原:(D )

A.只有和载体结合后才能和抗体分子特异结合 B.是大分子物质

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没有免疫原性

E.本身没有抗原

6 .①外源性抗原的递呈,②胸腺内阳性选择,③NK细胞杀伤过程,④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上述哪些过程与MHC限制性有关(A)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E.①+④

7.补体系统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D )

A. C12345-9 B. C13245-9 C. C14325-9 D. C14235-9 E. C12453-9

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B )

A.CH区 B. VHVL区 C. VH区 D. VL区 E. CL区

9.下列哪种作用特点是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 E )

A.网络性 B.重叠性 C.多效性 D.高效性 E.特异性

10.人类的MHC定位的染色体是( D )

A. 第9对染色体 B. 第17对染色体 C. 第2对染色体 D.第6对染色体 E. 第22对染色体

11.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C )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

12.IgG可被胃蛋水解酶切成为( B )

A.2Fab段+FC段 B.F(ab’)2段+PFC′ 段 C.2Fab段+PFC′段 D.Fab段+Fc段

E.F(ab’)2段+Fc段

13.免疫对机体( C )

A.正常情况下有利, 某些条件下造成损伤 B.有利

C.有利也有害 D.有害 E.无利也无害

14.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 ( B)

A. D因子 B. C4 C. C3 D. C5 E. B因子

15.如下哪组肽链组成HLAII类分子( A)

A.α和β链 B.Ig的L和H链

C.一条链 D.α链和β2M链

E.三条肽链

16.补体参与下列哪项反应过程(C)

A.沉淀反应 B.ADCC

C.中和反应 D.细胞溶解反应

E.凝集反应

17关于C3在补体系统中的重要意义,下列哪项不正确(A)

A.C3是补体系统中唯一不以酶原形式存在的蛋白

B.C3在血清中含量最高

C.C3同时参与经典激活途径与旁路激活途径

D.C3是旁路激活途径中的第一成分

E.C3片段在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中占有重要位置

18、下列不是固有免疫的特点( C )

A、非特异性 B 、可遗传

C、作用慢而强 D、 无记忆性

E、稳定

19、下列不是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E )

A、溶菌、溶解病毒和细胞的细胞毒素作用 B、调理作用

C、免疫粘附 D、炎症介质

E、T细胞分化

20、下列不是MHC生物学功能的是( A )

A免疫自身稳定 B抗原提呈

C引起排斥反映 D参与T细胞分化过程

填空题:

1抗原分子一般具_免疫原性______和___抗原性_____两种特性

. 2在血里含量最高的Ig是Ig是,出现最早的是.通过胎盘的抗体是,五聚体组成的'抗体是 SIgM ,。

3.免疫功能包括、和。 4、抗体通过Fc 段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结合,产生ADCC作用。 5、内源性抗原是指由MHC-I类(HLA-I类) 分子递呈的抗原。

名词解释:

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TCR、BCR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调理作用:当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后抗体的Fc段与吞噬细胞的FCR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HM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不仅于移植排斥反应有关而且在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补体系统:广泛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的血清、组织液、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Pr,广泛参与免疫防御、免疫调节、免疫病理。

四、判断题

1、HLA1类抗原存在于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而不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和激活的T

细胞表面。(F)

2、抗体不仅参加非特异性防御反应也参加特异性免疫反应。(T) 3、半抗原不具有免疫性进入机体均不能诱发相应的抗体长生(F) 五、案例分析

案例一:

1、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可分为哪几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性抗原

自身抗原

2、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案例二

1、 说明抗体对维持机体生存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抗体与细菌表面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补体系统发挥溶菌效应②抗体或补体分子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③通过ADCC效应,清除胞内寄生菌和病毒④母体IgG通过胎盘或SigA通过母乳喂养输送新生儿,构成新生儿抗感染的重要部分。 案例三: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尿毒症病人来说维持生命只通过肾脏代替治疗,要么透析,要么肾脏移植 。1999年底,安徽一对夫妻,丈夫身患尿毒症多年妻子一直陪伴在其身边。医生告诉他们只

有肾脏移植才能解除丈夫的恶疾。于是他们来到器官移植中心,妻子坚决要求捐一只肾给丈夫。一周后医院成功给这对夫妻进行了活体肾移植手术。

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 ? 答案:供、受者的组织相容性

案例四:以上是单克隆制备流程,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何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答案:产生抗体中实际含有针对多种不同抗原表位的免疫球蛋白叫多克隆抗体

是由一个只识别一种抗原抗原决定基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技术叫单克隆抗体

第2篇: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 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3. 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与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具有比鞭毛细、短而直、数量多的丝状物。

4.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5.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和B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6. 毒血症:产外毒素的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进入血液,到达特定靶器官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7. Dane颗粒:是用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乙肝病毒体,是Dane通过电镜观察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所见到的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的完整乙肝

病毒颗粒。

8. 细胞因子:是指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9. 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微生物群,命名为正常菌群。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TI抗原,由单一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

1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3.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大小差别很大,既能进行无性繁殖,也能

进行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5.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分泌一些粘液性物质包绕在细胞壁外围,当粘液性物质牢固与细胞壁结合,厚度大于0.2um,边界明显光

镜下可见时,称之为荚膜。

16.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7.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态性,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8.侵袭力:突破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在宿主生理环境中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能力。

19.超敏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原发生免疫效应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0.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结构。

21.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2.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也称

为预防接种。

25.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26.TD抗原:又称胸腺依赖性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

26.抗原提呈细胞(APC):泛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

职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

27.微生物:是一大类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方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8.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9.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0.补体:是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可溶性蛋白和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膜蛋白所组成。

3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A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3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的MHA因首先在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质抗原。

33.T细胞:T淋巴细胞是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

34.B细胞:B淋巴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始祖B细胞分化成熟而来,故称骨髓/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细胞。

35.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物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36.ADCC效应: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表面相应的低亲和力IgGFc受体即FcγRIII(CD16)结合,增强或触发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

37.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38.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不仅可对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鉴定,亦可区分同一菌种的不同群和型。

39.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其毒性作用,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40.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41.有丝分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42.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在造血组织微环境中,可增殖分化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43.单核巨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44.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突起故名。

45.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和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

46.白细胞介素IL: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7.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状态下的操作,即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

48.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仅通过血液播散到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49..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强,或侵入体内的病原菌数量较少,毒力较低时,则虽有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如脑膜炎球菌、甲型肝炎病毒等的感染,以隐性感染为主。

50.不完全吞噬:吞噬细胞吞噬某些病原菌后,不能将其消化降解,使病原菌反而受到保护,并随吞噬细胞的游走在体内扩散。如结核杆菌因具有硫酸脑苷酯,可抵抗吞噬,因此在特异性免疫产生之前,吞噬细胞对其的吞噬常常为不完全吞噬。

第3篇:医学免疫学心得

第三届医学免疫学自主研讨PPT汇报

心得体会

——***级临床一班 *** ***号

众所周知,医学免疫学这门学科对我们西医临床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它在中医院校是一门考查课。但是,我们认识到了它在我们今后的医学学习、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此,我们每个人都把医学免疫学当作考试课认真的学习。大家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进,学习方式不断丰富。上课期间,周老师通过多媒体、板书教学模式,结合提问、互动等多种鼓励方式,激励大家学习,效果显著。最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医学免疫学自主研讨PPT汇报活动。

我个人对艾滋病比较感兴趣,因为我们利辛县某些地区艾滋病比较严重,虽然学的是医学,但是对艾滋病并没有真正了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

医学免疫学学习方法

2005-12-19 00: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在世界历史上,我国采用人痘接种最先创立了预防天花的方法。1796年英国医生Edward Jenner则进一步创造了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免疫学就是从那时起诞生的。经过150年的发展,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到本世纪50、60年代时,开始进入飞跃发展时期,取得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生物医学的发展。所以说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而免疫学现在仍处在飞跃发展的时期,已被公认为21

世纪生物医学领域中起支撑和领头作用的前沿学科之一。

无论是从医学基础理论、还是从医学临床实践来看,免疫学都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无论是对临床医学专业,还是对护理学专业,免疫学都是一门必修课。对于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医学免疫学》生物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学免疫学》生物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