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6-18 07:13:2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备课是为了很好地上课,上课的目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深思的问题。备课中我们常把教学目的、任务;教学重点、难点;课堂形式、结构、内容等各环节做一番精心设计,而往往忽视备课中的备学生。今天我想针对这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备课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即了解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已能运用;哪些知识学生不甚理解,用不太好。现在我们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老师问,学生答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所以在一节课直接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

1、设计的问题是否是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以前在讲《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节内容时,自我感觉设计的内容比较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举出很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例子,如:栽树先栽两棵树,就可以确定这一行的位置;班级摆桌子,前后各摆正一个,中间的桌子的位置也就可以确定了;木匠师傅用墨斗打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会在墙的两头分别固定两枚钉子,然后在钉子之间拉一条绳子,定出一条直的参照线,这样砌出的墙就是直的等等,通过这样的设计,引起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于是我问:通过生活中的这些实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问出这句话我就后悔,这个问题,问的太随意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就拿在座的不是数学老师的,要回答的比较规范都很难。学生的表现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任何反映。接下来的时间过得很慢,课堂内仿佛都能够听到师生间平静的呼吸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是我在备课时没有想象到的,还好有几个事先看书的,把答案说出来了。上完课时,在反思这节课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非常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我还不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问题他们消化得了,什么问题他们消化不了。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由于课前备课时,对于备学生这一环节没有做认真深入的思考,导致问出问题,学生不知如何做答的,严重点说就是,你说的话学生根本都听不懂,你还讲什么课。所以,我们不要总拿我们的眼光去看学生,这个你应该会,那个你应该行,实际呢,学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出色。我再备课在设计问题时,总是针对学生现在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状况想一想,学生能不能听懂?能不能回答出来?

2、备课时还要考虑对优、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要求。

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我列举了一些乘积中间有“0”的情况。提问: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乘积中会出现“0”?当时,一个中等的学生举手了,我很高兴的让他来说,但他说了半天只说出了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就一定有“0”。我当时想:黑板上都写出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说不完整。于是我不高兴地不加评价地让他坐下了。

课后,我突然觉得我又一次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我会不会伤了那个学生的自尊心?经过这么一次,他以后上课还会举手回答问题吗?而且对于他的学习水平来说,能说出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他得到的应该是表扬而不是冷落。

通过这一次教训,在设计问题时,我总是把问题设计出三等,第一等稍难,给程度好的学生准备,第二等难度适当,是给程度中等的学生准备,还有第三等就是简单的,给学习水平差的学生。这样不仅能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成绩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信心,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产生一种愉悦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以更多的努力去换取更好的成绩。

二、备课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难啃的“硬骨头”。孔子都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将一些看似枯燥无奇的东西,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式去教学,就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所以在备一节课时,我总会想一想哪个点是这节课的兴奋点,怎么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什么时候应该兴奋一下,当然一节课学生不可能都持续兴奋,我认为分三个点来引导学生兴趣。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实际生活出发,把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让数学走进了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在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同时解决了数学知识,使生活与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例如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创设情节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的情境(小蚂蚁和大青虫作战),让学生欣赏,自主提出自己想解决的各类数学问题。通过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主动向小蚂蚁那样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白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使教师的教真正围绕学生的一切展开。再把例3(乐队有5人,唱歌的有9人,一共有几人?)及“做一做”的题目(一共有多少个南瓜?)改为模拟应用,放手让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问题(小组间可互相交流想法),获得“用数学”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在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让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他们的脑海,在数学王国里积极地思考、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练习本身是枯躁乏味的,加之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渡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我在设计练习时比较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

(1)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活动。如:“找朋友”、“用手势表示判断结果”、“寻宝闯关”等。

(2)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练习。我上学期练习的形式大多数是小组竞赛。将全班同学分四个小组,每天练习在配备上总是设计成四组,以小组竞赛的形式来完成,每天的成绩由课代表记录,加上平时测试成绩,月考成绩综合评价两个班每个小组的成绩,并根据成绩给予一定的奖罚。这样不仅会使学生课堂上兴趣盎然,气氛活跃。课后也有竞争的意识,存在着一股拼劲,在小组竞争中进步,在两个班的竞争中进步。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教师讲课必然要“量体裁衣”地备学生.要在课前备学生,课上察颜观色,因材施教,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

第2篇: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

秀小 肖龙2010-09-30

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案,不仅在内容上要精益求精,而且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地研究。通过听专家讲座以及自己多年在教学中的不断实践,现谈以下几点感受。

一.备课前需要做的工作:(1)要研读课标,在把握课标的前提下,比较教材,选择确定符合课标,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90%的内容要紧扣教材和课标,1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和.(2)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收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

二.教学是一门艺术,备好课是上好课前提。那么,真正做到哪些才算是备好了一节课呢?

1、要备起点。即备学生的基础。所谓起点,就是新知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生长点。起点要合适,要有利于促进知识迁移,学生才能学,才肯学。起点过低,学生没兴趣,不愿学;起点过高,学生无所适从,便又无法学。

2、要备重点。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引导学生保证重点内容重点突破,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探究。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整节课有血有肉,显现出生动与灵气。

3、要备难点。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例如,这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接受,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化难为易,各个击破的目地。

4、要备交点。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5、要备疑点。即学生易混、易错的知识点。备课时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及实际能力,找准疑点,充分准备。最大的体会是事先要充分准备,教学时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多用启发,让学生积极思考,质难质疑,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教师指导则点到为止,让学生自己把能力充分发挥,将疑点搞清楚。总之,只要我们在设计教案时能认真把握这五点,那我们的教学将会发生质的飞跃,人人打造高效课堂 将指日可待。

第3篇:如何备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如何备好一节小学数学课

一、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在备课时,对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复习、检查,从而确定教学内容。

二、确定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使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目标,提高一些能力。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学生按能力不同分成层次,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标,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这一节课主要教授的内容,也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对教学知识感到难于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的部分。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关系到学

生能否顺利地掌握教学知识。

四、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备好一节数学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