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换牙了
我换牙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健康成长,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感;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2.行为与习惯: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交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和护牙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收集,课中交流,初步了解牙齿保健的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交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初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和护牙习惯;初步了解牙齿保健的常识。【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护牙小知识课件、挂图、牙刷、牙具模型、《刷牙歌》录音磁带、刷牙记录卡。
2.学生准备:牙刷、小镜子一面。【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一个模拟场景,达到体验牙齿保健的目的。
2、让学生自己讲讲牙齿的故事。
3、课前了解学生换牙情况。
4、模拟教具调动学生情趣。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课 :
教师讲笑话,引起学生哈哈大笑。在笑的时候大家都露出了小牙齿,你们的牙齿有什么特点?我们的牙问什么会掉呢?引入课题《我换牙了》。
二、观察调查:
1、调动学习兴趣:请同学数一数自己小伙伴有多少颗牙齿,画一画小伙伴牙齿的形状。
2、引出换牙概念:教师抓住学生图画中表现的“换牙画面”提问:“这是怎么回事?”
3、统计换牙人数。
4、教师小结: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
三、交流感受:
1、请换牙的同学说一说换牙时曾有的难忘经历。
2、回忆自己是如何处理由换牙带来的不舒服感受。
3、讨论:换牙时应该注意什么?出示课件一(45页图)
(1)牙齿刚刚松动时……
(2)掉牙时……
(3)刚长出新牙时……
(4)……
4、教师小结:不要摇动自己已松动的牙齿;不要舔自己新长出来的牙;乳牙没掉就长出新牙时应该到医院看牙医;经常吃一些含钙质多的食物等。
四、经验积累:
1、出示课件二:一个小女孩在哭,请同学们猜一猜她为什么哭?
2、学生自由猜测。
3、继续出示课件:小女孩边哭边说:“我的牙掉了,长不出来可怎么办呀?”老师请同学们帮帮她。
4、看图讨论:课件三:奶奶与孙女的对话图,结合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讨论。
(1)为什么有的人牙掉了能再长出来,而有的人的牙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
(2)哪些人的牙掉了能再长出来,哪些人的牙齿掉了就不能再长出来了?
5、教师小结:一个人一生会长出两幅牙齿,一副叫乳牙,一副叫恒牙。乳牙长到一定的时候(通常是小学低中年级)就会换掉,再长出来的牙就叫恒牙。恒牙如果没有保护好,掉了就不会长出来了。
五、探究活动:
1、健康的牙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什么作用呢?
2、学生举例说明:(1)帮助我们说话
(2)帮助咀嚼食物
(3)健康整洁的牙齿能使我们看上去很健康精神
(4)……
3、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呢?
(1)多吃蔬菜
(2)定期到医院检查
(3)早晚刷牙
(4)不咬硬的东西
(5)……
六、练习活动:
1、个人演示:刚才同学提到了要好好刷牙,你是怎样刷牙的呢?
2、同学相互说一说:
3、我们一起来听听牙科大夫是怎样说的?(出示课件四)
4、教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5、听《刷牙歌》集体拿出自带的牙刷进行练习。
6、刷牙的时候我们先干什么?再干什么?
(1)先往杯子里倒半杯水;
(2)挤上适量牙膏;
(3)喝一口水,先漱一下,把牙膏在杯中浸泡;
(4)开始刷牙;
(5)最后刷牙刷、牙杯,把牙刷放在杯子里;(6)把嘴涮干净,用毛巾将嘴擦干净。
7、小组互相检查刷牙过程
8、教师巡视纠正出现的问题
9、课件
五、小兔贝贝也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了,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知识?
七、分析判断:
1、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牙齿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讲述兰兰的故事(书48页图)
4、课件六,知识竞赛:这几位同学做的对么?
(1)同学定时到医院检查牙齿;(对)
(2)小同学牙疼不到医院救治;(错,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3)一位小哥哥用牙齿咬瓶盖;(错,不该用牙齿咬硬物)
(4)晚上,一个小同学躺在床上吃糖;(错,睡觉前不刷牙还吃糖国会形成蛀牙)
(5)一个小女孩吃晚饭在漱口;(对)
(6)一位小姐姐早晚都刷牙。(对)
5、教师小结: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保护牙齿非常重,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
八、课外拓展:
1、为了使大家能更好的保护牙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刷牙记录卡。一周后把记录卡带来,评选谁是“爱牙小卫士”。
2、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牙齿保健知识,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到网上搜索“保护牙齿”就可以获得更多知识。
设计理念: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的第一个主题《我换牙了》第二课时的内容。让孩子健康地生活,是每位家长的良好愿望。本节课主要是借儿童换牙期,对他们进行保护牙齿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了解牙齿保健的常识,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有牙病的孩子消除看牙的紧张心理。
课后反思:一年级的孩子大部分正在或已经经历换牙阶段,在上《我换牙了》一课中,正好抓住时机让孩子畅所欲言。让品德课回归生活,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开课始,我以讲笑话来创设情境,以观察牙齿形状,统计换牙人数使课堂教学回归于生活。让学生相互交流体验成长中特殊的经历。随后,我指导他们在这个特殊期时该如何做,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并讲授知识点乳牙和恒牙。在刷牙方法上,我先指导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牙刷跟着老师来学刷牙,在教给了正确的方法以后,请小组相互检查刷牙过程并给予及时的纠正。然后讲述兰兰的故事教育学生爱护牙齿会使牙齿洁白漂亮,不爱护牙齿就会的牙病,有了病也不要害怕,一定要去开医生。之后,还开展了竞赛活动,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最后,给学生留有拓展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借助网上学习来了解更多的牙齿保健知识。但课堂上,有一些学生没有带牙刷,所以不能及时给予纠正。
第2篇:我换牙了
我换牙了-------统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你知道为什么会换牙吗? 生:不知道,乳牙,恒牙。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小知识。,课件演示 师:那你现在换了几颗牙了?
生:0颗,1颗,2颗,3颗,4颗,5颗,6颗--------------------
二、新授
1、师: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老师怎样才能清楚的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你能给老师想个办法吗? 生说办法。(举手数一数,站起来数一数)
师:大家的这些办法都很好,但是由于时间有限,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一大组同学的换牙情况。
2、师:老师已经把牙齿图片贴到了黑板上,我们来看看,这一大组的同学能不能把自己的换牙情况贴到黑板上。
生一排一排的去贴,一排贴,一排站起来准备。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图,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换几颗牙的各有几人,换几颗牙的人最多?换几颗牙的人最少?
3、师: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现在老师换一种摆法,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学能不能快速的把自己的换牙情况贴到黑板上。生一排一排的去贴。
师:从这个图中,你又有什么发现? 同样引导学生发现:换几颗牙的各有几人,换几颗牙的人最多?换几颗牙的人最少?
4、师小结:这样摆和第一种摆法有同样的发现。我们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整理了这一小组的换牙情况,这种整理的方法叫做统计。
5、师:老师还有一种方法来统计这一小组的换牙情况,你想不想知道?(想)就是这种表格的形式。
指着换1颗牙的下面问:这里该填几呢?生:3.师:你怎么知道填3?生:看着图上面有3个。
师:从这边的图中数一数,在表格中填上数字,这个方法你会了吗?把剩下的表格填上。
生动手填,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填。
汇报反馈:看看和黑板上写的一样吗?再看看和老师写的一样吗?(师课件演示)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换几颗牙的各有几人,换几颗牙的人最多?换几颗牙的人最少? 师:这种表格的形式与前面的2种方法相比,你觉得更怎么样?(方便)师:比前面的2种方法更简便,一眼就可以看出这一组的换牙情况。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问类似于:换1颗牙的和换2颗牙的一共有几人?
6、师小结:我们这节课用3种不同的形式对这一大组同学的换牙情况进行了统计,哪3种方法?(横着摆,竖着摆,表格),并且大家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的真棒!
7、这么多同学都在换牙,那换牙是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说,师出示课件并讲解换牙注意问题。
三、自主练习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导学生先观察是什么贝壳,再进行填写表格。在解决扇贝比尖海螺多几个时,多让学生说一说所用的方法。
2、出示体育活动图片,问:大家都在干什么?生答。引导学生说一说做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后在让学生自主填表。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只统计了这一小组的换牙情况,等以后我们学习了更多的数,我们就可以统计我们全班同学甚至全年级同学的换牙情况。大家回家后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过的统计的方法回去统计一下,你的家人喜欢的水果,明天上课时我们再交流。
第3篇:我换牙了作文
我换牙了作文
早上一觉醒来,刚想开口说话,我忽然觉得嘴里直钻风,总是感觉和平时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拿来镜子仔细一看,原来是我那摇摇欲坠的大门牙终于准备光荣退休了!
我用舌头轻轻一顶,大门牙就歪到了一边,露出了牙龈上的一个小白点,仔细一看,原来是新的恒牙已经露出小脑袋啦!
我忽然想起,妈妈说过如果新牙齿长出来,但是旧牙还没有掉的话,新牙齿会长歪的,我可不想大门牙长成歪的。
我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妈妈面前,着急地说:“妈妈,你看新牙齿都长出来了,旧牙齿还没掉,会不会长歪呀?”妈妈仔细地看了半天,说:“你的这颗乳牙的确应该拔掉了,要不我们去医院吧!”“我不想去,医院人多还要排队,万一遇到一位长相很凶的医生怎么办,我会害怕的!”“对了,妈妈,你不是说过古代人拔牙都是用一根线绳绑住,然后使劲拉绳子,牙齿就掉下
第4篇:我换牙了教案
我换牙了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换牙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利用学生身边的有趣的和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统计图,并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形成决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合作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具准备:统计图、调查图、彩笔、学生练习纸、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
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7个小
第5篇:我换牙了教案
我又换牙了(第一课时)教案(青岛版一年级上)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4页信息窗。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2、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3、使学生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有关牙齿的知识?下面请小朋友们看一段录像片。师:这个录像我们看完了,你知道了什么?
1、师:同学们笑一笑,唉,我怎么发现有的同学有几个牙没有了?哪儿去了? 生:我换牙了。
师:你也换牙了吗?换了几颗?噢,原来大家都换牙了,那么关于换牙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谁换了1颗牙?2颗牙?3颗牙… …
师:有这么多情况,大家能
第6篇:我换牙了教案
---郭香莲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活动体验,切身体会到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利于健康成长,体验健康洁白的牙齿给人带来的快乐与美感;能努力克服牙齿检查与治疗带来的恐惧心理,表现愿意接受牙齿检查或治疗的意愿。
2.行为与习惯: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交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初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和护牙习惯。
3.知识与技能:通过课前收集,课中交流,初步了解牙齿保健的常识。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牙模型若干副、牙刷一把、纸杯、芝麻糖。
2.学生准备:(1)课前问问家里人,在换牙时要注意些什么?仔细观察和自己一样正在换牙的小朋友,他们在保护牙齿方面有什么好习惯和坏习惯。(2)牙刷一把、小镜子一面。
活动过程 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客人,她们和你们一样,也正在换牙,想来这里
第7篇:我换牙了说课稿
《我 换 牙 了》说 课
勃利县永恒乡中心校 胡海江
各位课题组成员:
大家好!我是胡海江,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中的第一个主题内容《保护牙齿》的第一个话题——《我换牙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七个方面进行阐述,敬请批评指正。
·说教材·
《我换牙了》主要是借儿童换牙期,对他们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今后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换牙时期,我们这里大部分家长不重视学生的乳牙保护,认为恒牙长齐了再保护也不晚,以致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太懂得应怎样保护自己的牙齿。为了让学生都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因此要对学生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