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数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数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采用书本上画圈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依次写出100以内2的倍数,并且要求学生思考:怎样写才能看上去更有规律。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听节约的,密密麻麻地写了几行,只有3位同学每行写10个,而且上下依次对齐。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一些同学说出了无关紧要的,我又提示学生观察个位上的数,发现都是0、2、4、6、8,于是就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对于5的'倍数的特征,就简单了许多,在刚才这些2的倍数中留下5的倍数,然后在补充各位是5的数,从而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得出规律。
整堂的教学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想想做做”没有来得及在课上全部完成,课后想了以下,写100以内2和5的倍数应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完成,这样可以节省新授的时间,就能即使得到巩固练习了。
第2篇:《2、5倍数的特征》数学教学反思
《
2、5倍数的特征》数学教学反思
《
2、5倍数的特征》数学教学反思
1、在探究5的倍数特征时感受“猜想”与“结论”的不同。
在教学中,当学生找到百数表内5的倍数特征时,我追问学生,“是不是在所有的自然数中,5的倍数都有这个特征呢?”学生异口同声地都认为是。这里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我告诉学生是不是有这个特征,我们没有研究过,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验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认可的。没有经过研究,怎么能知道是呢?有了这样的猜想,最后通过举例的方法验证后,学生没有找到反例,这时我才告诉学生,一开始的猜想现在变成了结论。虽然同样是一句话,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界定,没有经过验证前,只是猜想;只有验证后,猜想才可能变成结论。相信学生不断经历这种过程后,他们才会具备科学的态度,才会学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才不会贸然下结论。
2、经历完整的研究过程,渗透数学方法的培养和感悟。
这节课中,当学生研究出5的倍数的特征后,我引导学生来回忆。我们是怎样来研究5的倍数的特征的?让学生体验经历“找数——观察——猜想——百数表中验证——更大数验证——结论”这一研究过程,然后让学生独立去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再次体验2的倍数的特征研究过程,我想学生就有了更完整的体验。
整节课学生经历了“观察,动手,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得出结论,运用规律”的过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
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联系。”离开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发展将是空中楼阁。通过活动落实教学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自己去体验,能有效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学生经历和感悟“观察,动手实践,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比学到的数学知识更有价值。如果教学中能长期坚持运用这些学习方法,而且学生一旦形成自己自主的学习方式,那将是非常可贵的。
总设计意图:
和5倍数的特征,都在个位数,学生极易理解和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学生掌握也并不困难,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出现疑难问题或意见不一时,通过小组或集体讨论解决,教师发挥引导的作用,消除学生的疑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习方法的指导非常必要,让学生感受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研究的方法就在平时的学习中,并不神秘,为学生以后的数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3篇:《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没有采用书本上画圈的方法,而是让学生依次写出100以内2的倍数,并且要求学生思考:怎样写才能看上去更有规律。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听节约的,密密麻麻地写了几行,只有3位同学每行写10个,而且上下依次对齐。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特征,一些同学说出了无关紧要的.,我又提示学生观察个位上的数,发现都是0、2、4、6、8,于是就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对于5的倍数的特征,就简单了许多,在刚才这些2的倍数中留下5的倍数,然后在补充各位是5的数,从而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进行迁移,得出规律。
整堂的教学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想想做做”没有来得及在课上全部完成,课后想了以下,写100以内2和5的倍数应该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就完成,这样可以节省新授的时间,就能即使得到巩固
第4篇:《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2和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1
本节课在学生已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我围绕“2、5倍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老师和一名学生进行比赛,准确而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2或5的倍数,其中有什么奥妙”的问题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创设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让学生写电话号码,列举生活中的数等,使学生真正领略到数学就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