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言学教学的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5-19 07:13:5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汉语语言学教学的论文

汉语语言学教学的论文

摘要:第二语言教学属于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的建设与学科规划都要将第二语言学包括在内。第二语言学的本质属性不是教育学,而是应用语言学。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语言学本质。

关键词:汉语;第二语言教学;学科;语言学本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不断地改革变迁,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需要应用到语言学的成果,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学习的实际进行选择与比较,优化教学的过程。汉语作为第二学科教学在实质上属于应用语言学。

一、语言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与其他的语言作为教学学科是一样的,有些教育者称第二语言教学为“对外汉语教育学”。在语言教学和语言习得以及语言测试等相关领域,称第二语言教学为“汉语应用学”。在学习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会产生信息、情感、思想等方面的交流,这是语言的产生。语言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人类进行交流开始就有了语言,有了语言就有了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具有复杂性,单靠模仿是不行的,还需要对字义或者篇章进行解释和或者多练习。人们天生就具备语言上的教与学功能,本能意识高于理性意识。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先从简单的方面学起,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开展教学活动。语言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学者在进行研究和教学时应该注重对语言学的主体地位。

二、语言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关系

没有语言学的从语音到词汇再到语法的一整套描写就不会有第二语言教学的概念以及范畴。在语言学的发展中,人们发现了名词、动词之类的抽象、概括,大大提高了第二语言教学的学习成果与教学效果,没有语言学的科学描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学可以说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基础与动力。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指导思想,语言观与语言教学观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语言学就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结构教学法或听说法在第二语言教学的最初阶段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没有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就不会有“听说法”。现阶段的第二语言教学多是采用交际法,但是交际法不适用于初级阶段的第二语言教学。语法学习是第二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语言学习的阶段要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语言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根本保证,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时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将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理论作为指导,在这些学科理论中语言学是关键的内容,是决定第二语言教学设计的关键。第二语言教学的设计需要有一个教学大纲,即将词汇进行编排。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至今为止仍在使用的《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词汇分级是以《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作为基础的`。没有对语言构造规则的定性和定量进行深入研究,就设计不出语言大纲。语言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涉及语言学、教育者、社会学等内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语言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核心,融合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融合的关系,在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都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

三、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构成中的语言学的位置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学科中从教师、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学科是在学理层面的逻辑上构成的,上述内容说了语言学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教学的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构成包括很多方面的原因,学习的态度、学习态度、智力的普通教育学原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构成中有很多非语言学的因素,在讨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独特性时必须把这样一些非语言学的因素,即对其他任何科目同等重要的部分剥离出去,因为普通教育学原理是普遍适用的。例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也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有的数学教师教得好,有的教得不好,这都涉及教学的方式和教学内容。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在对学习者的动机进行研究,对开展教学活动是有很大意义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涉及的相关学科当然不限于这几个,只是这几个学科更为基础,更为重要,也更容易影响人们对该学科本质属性的认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属于应用语言学,语言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质属性。姬建国(2007)在与蒋楠联合主编的《应用语言学》中说:“虽然‘应用语言学’有时被视为一个概念笼统、界限偏宽、特征模糊的学科,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凡是含有‘语言’二字的,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或业已独立的边缘学科,均离不开对语言学理论的应用,同时也离不开将某一特定学科的原理应用到对语言的研习或使用中去。”需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种认识并不表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基础学科不重要。恰恰相反,没有这些相关基础学科的支撑,也就没有第二语言教学这样一种交叉性应用学科的存在。第二语言教学具有复杂性,尽管相关学者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本质属性有诸多了解和认识,但是在语言的获得途径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内容将会被学者了解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将来在第二学科领域会产生更加详细的理论分析。

四、结束语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构成中,语言学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语言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应用过程中,笔者对语法、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学习和实践,经过分析得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本质是语言学。

第2篇:汉语语言学研究[1]

汉语语言学研究

绪论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对汉语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对语言观念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语言观,语言不仅仅是交际工具,语言结构只不过是冰山漂浮于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显性结构,绝大部分隐性结构都隐藏于水面之下,并且制约着语言的分布和组合、聚合规则。尤其是像汉语这样缺乏外在丰满形态的孤立语,这就是汉语难教、难学、难写的根本原因。具体来说,汉语的语法缺乏明晰的显性规则,语法标记飘忽不定,隐现难测。语言内涵及其功能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迫使我们对语言的理解远远超越交际工具的狭隘范畴。语言差异其实不仅仅在于结构上的差异,归根到底根源于认知方式、认知策略、认知视角方面的差异。外语学习绝不仅仅是记住几百个语言结构、几千个词汇那么简单。汉语的类型学特征的确非常独特,但是语言的结构特征并非制约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根本障碍。就外语学习的困难来看,根本问题出在我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和视角的偏差上面。

就本质而言,语言不能仅仅理解为交际的工具,语言蕴含着特定的认知方式、认知视角、认知策略。一方面要复制固有的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进行程式性编码,另一方面根据新的语境对认知模式、语义结构、句法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隐喻、转喻、借用、类推、语用推理、结构整合),从这个意义来看,学习一门外语,实际上是认知方式、认知视角、认知策略的转换和创新。这就涉及到对语言的多视角认识。随着人们对语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论越来越强调认知在语言建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正如Eve Sweetse(2002)所言,只有通过认知和心理状态及言语行为的隐喻路径的考察,才能发现并理解这样的事实:某些表征物理状态和活动的词语可能会成为表征抽象意义的词语的源域„„我们通过对社会和物理世界的理解来塑造逻辑和思维过程的标准模式;同时,我们不仅把语言的标准模式塑造为对世界的描述,而且将语言塑造为行为,甚至塑造为认识或逻辑实体1。综合结构主义、言语行为、认知心理学等理论,我们认为对语言的认识应该立足于结构形式、意义、交际功能等多维度不同视角,这就是“结构-功能”语言观。

符号说明

*表示该结构不能独立成句。

?表示该结构在句法或语义、语用方面作为句子合格度不高,须借助于一定的语境条件才能有条件地使用。

第一讲“结构-功能”互动语言观 1 Eve Sweetser 2002 From Etymology to Pracmaticds Metophorical and Cultru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Peking University Pre.Cmbridge University Pre.(21)

关键词

替换关系;变换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一节 传统语言观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课前查阅文献并思考:

1、有人认为语言就是一种交际工具,有人认为语言的内涵超越了工具的范畴,语言与文化、认知方式和认知策略密切相关。根据你学习外语的经验,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语言学有哪些学派?不同学派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有哪些不同?

3、对于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上的对立,你有什么看法?你在研究中将采取什么态度?

4、有一种观点认为,汉语没有语法,或者说汉语的语法规则不明晰,隐性规则多,因此汉语第二语言教学无需语法。你对此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5、有人认为,语法就是大家普遍遵守的语言习惯,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不同,语法也自然不同。譬如:

(1)a这些商品都在降价处理。b*这些商品都降着价处理。

(2)a我在做衣服给他穿。b*我做着衣服给他穿。

(3)a他在教我开车。b*他教着我开车。

(4)a*在听音乐跳舞。b听着音乐跳舞。

(5)a*老师在抱一摞书走进教室。b老师抱着一摞书走进教室。

“着”、“正”、“在”某些条件下彼此可以替换,有时候不能替换,有人认为这完全是习惯,无需找出、也难以找到原因。再如:

(7)A昨天大家非常愉快。B*昨天大家非常愉快了。

(8)A我以前很喜欢电子游戏。B*我以前很以前喜欢电子游戏了。

(9)A玛丽昨天很想家。B*玛丽昨天很想家了。

(10)A*玛丽又想家。B玛丽又想家了。

(11)A*玛丽太想家。B玛丽太想家了。

既然上述句子当中“着”“在”“了”的使用条件不同,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只需一一记住这些习惯就可以了。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为什么?

6、《联合早报网》2010年2月20日撰文《从“洋泾浜”英语联想到上海世博会》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上海已启动了世博会倒计时运动,清理整顿各方面的不“和谐”问题。

当然,与游客亲密接触最多要数公共场所的中英双语标示牌了。此举本意在于为国际游客提供便利,谁知望文生义、随便翻译,出现了许多令人不知所措或捧腹大笑的“洋泾浜”英文。

在通往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上,赫然竖着一块英文标牌:DO NOT DRIVE FATIGUE(别驾驶疲劳),“疲劳” 怎么能“驾驶” ?看了中文才明白,原来是“严禁疲劳驾驶”。

在被誉为中华第一街的南京路,把“拿铁咖啡” Coffee Latte 逐字硬译成“Take Iron Coffee”,拿了铁的咖啡。将“收款机” 按同样路数译成“Accept Silver Machine”(接受银制品的机器)。

在城隍庙一家老字号饭店,广告牌上特色小吃“蟹粉小笼”被译为“Crab Pink and Small Basket”(螃蟹、粉红色和小篮子)。

以上这些“中式英语”在上海公共场所屡见不鲜。为什么逐字翻译英语会出现Chinglish?

语言不是符号系统吗?英语和汉语既然都是符号系统,翻译过程中按照词语意义互相对译为什么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问题呢?看来,语言并不是符号那么简单和单纯。因此,我们的语言观和方法论也应该做出调整。

一百年前《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认为,中国贫穷落后的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的载体——汉语太难,“隐寓”在汉语中的“规矩”(语法规则)没有被揭示出来。一百年过去了,汉语的规则是否都揭示出来呢?

案例一

*我把电脑买了我把电脑买回来了我把电脑卖了

*我把电脑开了我把电脑开开了我把电脑关了

*我把鞋穿了我把鞋穿上了我把鞋脱了

*把这座山爬了把这座山爬遍了把这座山炸了

*我把圆明园走了我把圆明园走遍了联军把圆明园烧了*把他打量了把他上下打量了几眼把他解雇了

*我把抽屉找了我把抽屉找遍了我把抽屉扔了

*把电话号码记了把电话号码记住了把电话号码忘了

*我把他恨了我把他恨透了我把他得罪了

*我把信写了我把信写完了我把信撕了

*把手套拣了把手套拣了起来把手套扔了

*把脏水过滤把脏水过滤了一下把脏水倒了

与此相关的问题:

(1)李明喝了咖啡。

(2)咖啡李明喝了。

(3)李明把咖啡喝了。

(4)李明买了咖啡。

(5)咖啡李明买了。

(6)*李明把咖啡买了。

上边六个句子的意义和语用价值有何不同?合格条件是什么?

案例二

A1 醒过来/抢救过来/喘过气来/明白过来/回过神来

B1 死过去/昏过去/晕过去/背过气去

A2*醒过去/*抢救过去/*喘过气去/*明白过去/*回过神去

B2*死过来/*昏过来/*晕过来/*背过气来

A3死去活来

B3*死来活去

案例三

我昨天就来了——*我昨天才来了——昨天才来了三个人

我昨天很想家——*我昨天很想家了——我昨天又想家了

案例四

“湖里漂着一只小船”和“湖上漂着一只小船”有什么异同?

案例五

普通话当中,“V完了”和“V好了”意义相近,有时能够彼此替换,如:

AB

作业做完了。作业做好了。

词典用完了。词典用好了。

汽车修完了。汽车修好了。

替换后意义尽管有一定差异,但都可以成立。然而有些情况下替换受到限制:

CD

存款全花完了。*存款全花好了。

这种词典早就卖完了。*这种词典早就卖好了。

上次买的稿纸用完了。*上次买的稿纸用好了。

EF

*椅子摆完了,坐下照相吧。椅子摆好了,坐下照相吧。

*你要的咖啡冲完了,快喝吧。你要的咖啡冲好了,快喝吧。*去还是不去,你想完了就告诉我。去还是不去,你想好了就告诉我。“V好了”和“V完了”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替换?二者的分布以及适用范围存在哪些对立和交叉?

案例六

A1从书包里拿出书来A2*拿出书来从书包里

B1把书放进书包里B2*放进书包里把书

案七

老师:你正在学汉语,还学什么英语?

学生:我想学美国英语,不想学澳大利亚英语。

老师:你那么忙怎么能学英语?

学生:我跟美国老师学英语。

老师无疑而问,实际是否定,无需回答。学生理解为老师有疑而问。

上述挑战、困惑、难题只是冰山一角,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远少于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语言观决定学习策略和教学策略。要达到上述目标,首先要调整语言观。

第3篇:语言学论文

xxxxxxx本科毕业论文

学科专业:xxxxxxxx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xxxxxx 学生学号:xxxxxxxxxx

中国

﹒xxxxx﹒xxxxxx

摘要

广告语言通过修辞等手段,可以提高表达效果,并最终提升经济效益,有效地实现宣传、促销等广告目的。广告语言不仅应锤炼其形式、语音,广告宣传内容上也必须符合法制和道德的规范,遵守语言交际的机制,力求树立好品牌的形象,使产品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如此方能达到利用广告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使广告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广告语言;修辞;创新

关于“广告”的定义,《辞海》的解释是:“通过各种媒体向用户和消费者传递商品和劳务等信息的宣传方式。”由此可见,广告主要侧重于商业目的,必须具备打动人心的力量,而广告语言则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搭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最新汉语语言学硕士论文提纲

最新汉语语言学硕士论文提纲

汉语语言学硕士论文提纲范例一

目录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8

第一章 绪论 9-11

一、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 9

二、研究材料和研究内容 9-10

三、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10-11

第二章 宋词简介 11-15

一、词的起源 11-12

二、词调词牌 12-13

三、词韵 13-15

第三章 具体词谱格式分析 15-187

一、红林檎近15-17

二、侧犯 17-21

三、御街行 21-31

四、金人捧露盘 31-41

五、蓦山溪 41-56

六、一丛花 56-58

七、祝英台近58-75

八、最高楼 75-93

九、新荷叶 93-102

十、斗百花 102-110

十一、满路花 110-130

十二、早梅芳 130-136

十三、洞仙歌 136-187

第四章 具体词谱用韵分析 187-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汉语语言学教学的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汉语语言学教学的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