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送工作入户蹲点调查报告
三送工作入户蹲点调查报告
了解三送工作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送工作入户蹲点调查报告,请阅读,上公文站,发现学习。
据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本人从四月七日至四月九日再次到“三送”工作联系点(全覆盖)镇村小组,对与农户结对联系的30户农户再次分别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所联系的30户农户,总人口130人,其中男性人口64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耕地面积27.23亩。在此次走访调查中,在家里直接见面交流沟通的农户20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六十七;通过电话沟通联系的农户9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三十;未见面且电话联系不上的农户1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三。
二、联系户集中反映和要求解决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走访调查过程中,联系户集中反映和要求解决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四个方面。
1、住房困难问题。反映此类问题的有四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十三,这四户农户中,除、没有住房外,另外两户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0平方米。
2、家庭生活困难问题。反映此类问题的有五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十六。导致这些农户生活困难的原因是疾病较多,医疗费用大,劳动力少,仅以务农为生。
3、涉及生产、生活方面要求“三送”工作队员帮助解决小孩上户、申请建房,了解社会保障及协调工程款旧欠问题。
4、要求解决小组电灌站维修费用问题。要求上级主管部门解决。
三、下一步开展学教活动和“三送”工作的计划及重点
为更好的、切切实实的帮助联系户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本人尽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对另外1户未联系上的农户,尽快的通过多种渠道与他们取得联系,消灭联系户的空白点。
2、积极开展现行农村政策的宣传、解释,引导农民发展产业,转移劳力,劳动致富。
3、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积极走访相关部门,积极为联系户沟通协调,使联系户的相关困难和问题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
4、年内通过单位筹资、个人捐资、社会帮扶等多种形式,重点帮助一至两户特殊困难户,解决好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第2篇:蹲点服务调查报告
山湾村“蹲点服务”调研报告
4月22、23日按照全市开展“蹲点服务”行动要求,我们工作组4名同志来到隆化县山湾乡山湾村,这个村是2013年我办任主任帮扶的“基层建设年村”,去年我办章主任和我及其他领导同志都来到过村里开展了一些工作,这次按照接受教育、指导活动、服务群众、听取意见、帮建组织、促进和谐的总要求、总任务,采取会议座谈、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山湾村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受到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对该村全面建设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蹲点服务”村的基本情况
山湾村是隆化县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距乡政府所在地约4公里,总面积44175亩,共343户,1267口人,15个居民组,10个自然村落,现有耕地1119亩,林地27285亩。农作物以玉米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少量的果树、油葵等,部分农户饲养牛、羊、猪等牲畜,但均不成规模。截止2013年底,人均纯收入1960元,是县定40个贫困村之一。人民群众整体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村干部职数3人,书记马,男,45岁,高中文化,2009年任现职;村主任峰,男,46岁,党员,初中文化,2009年任现职;会计显,男,51岁,群众,高中文化,2012年任现职。全村党员44人,其中女党员5名,流动党员3名,年龄分布在32岁至76岁之间,平均年龄46岁,党员比例略低,整体年龄偏大。
乡包村政治指导员,民,乡党委副书记、政法书记。
总体看,山湾村整体建设在全乡还处于中下游水平,特别是农村产业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建设发展还缺少活力。人民群众勤劳朴实,拥护党的政策方针,社会治安和安全稳定情况较好。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没有及时和深入地开展起来。主要原因是村基层组织能力上还有欠缺,山湾村几位干部也很重视这项工作,也想扎实组织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但由于党员在位人员少,自身文化水平低、组织宣教的方法手段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弱,致使活动没有真正开展起来。二是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于加强。去年我办帮扶组,为山湾村新建了村民中心、文化广场、设臵安装了成套健身器械、篮球架、乒乓球台、新配发了电脑、DVD、投影仪、图书、锣鼓等文娱器材等。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缺少组织,宣传教育和文体活动都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三是留守农民文化素质较低,观念落后,小“农”思想倾向较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由于领导力量薄弱,宣传教育和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全村只有6户有电脑上网),农民的科技意识、环保意识、竞争意识薄弱,预测市场能力低。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务工,“靠天种田,靠田吃饭,喂猪喂鸡换点零花钱”的传统思想观念,在相当一部分群众特别是中老年
群众中根深蒂固。小打小闹,维持生计,一年复一年,形成了不良循环,制约了农业质量的发展。群众创业精神不强,年轻的、有技术和知识的大多出外闯天下,但挣回的钱基本用于医疗和子女教育,没有能力,也没有想法在农业发展上再投资。到目前,村里没有一家村办企业,连一家像样的加工作坊也找不到,村级经济发展活力不强。很多群众虽然意识仅靠种田致不了富,想进行新的尝试,但苦于无资金、无信息、无技术、无项目,不知从何入手,又怕担风险,因此仍靠传统农副业来维持生计。四是外出务工人员缺乏组织培训,收入不高,保障困难。农民外出务工基本没组织。从调研看,通过社会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就业的人员只占15%,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和广告信息引导就业的人员仅占总数5%,还有80%的农民工是通过亲友介绍或自发外出的。他们的外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的是徒劳返乡,有的滞留城市,有的被非法中介和虚假信息诱骗,人身和经济权益受到很大的伤害。职业培训薄弱,制约了农民进城就业能力的提高。目前,农民进城就业的能力普遍偏低,职业培训投入严重不足;虽然农业、劳动、教育、工会、乡政府等部门都在开展农民职工培训工作,但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利用;培训内容针对性、实效性不高,主观性培训较多,技能性和“订单式”培训较少;培训师资和培训教材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部分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没
有得到有效保护。主要表现在没有劳动合同保障,没有定量、固定的劳动任务、时间和收入保障,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落后,打工就医看病无保障。五是村庄整体规划建设还要加快步伐。虽然去年制定了村庄的整体建设规划,但由于山湾村自然村庄较多且分散,加之政策、资金等方面的原因,村庄整体建设还没有开始着手,村内公共卫生条件较差,村庄管护制度不健全,仍有部分村民乱扔垃圾、乱堆柴草、牛粪,影响村容村貌,距离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的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
三、持续开展好蹲点服务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是帮助村级党组织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搞好一次传帮带。工作组组织开展一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授课辅导,主要是针对村两委班子成员,教方法、培训小教员;制定一个好的实施方案。参照我办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结合村党员队伍实际情况制定好本村活动宣教方案。充实一批宣教资料。给村里带去一些教育活动的宣教资料、教案、光盘,制作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明白纸”、蹲点服务行动“明白”发放给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起来。
二是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协助村两委班子建好便民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群众载体,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服务能力,规范基层党组织相关制度,加强党员
队伍管理,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协助建立帮扶党支部,引导人才等各类资源流向农村,增强两委班子服务能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农村各项工作开展的好坏,全看基层组织这个车头的作用、能力发挥。
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政治素质和科技素质,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山湾村冬长夏短,农闲时间较长,农民缺乏组织,闲在家里看电视、打麻将不少,白白浪费了时间。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就业观念指导和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还要搞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进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系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切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政治问题,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为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供经济保障。山湾村集体山林资源较为丰富,可发挥果木种植的优势,使之上规模、产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利用闲臵的土
地、房屋、林场等实行租赁经营增加集体收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怎样解决贫困村快速脱贫和全面发展这个现实问题,我想还是要靠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搞好宣传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加大帮扶力度,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鼓励广大农民解放思想、大胆创业,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信任党和政府,依靠党和政府走上小康之路,这也是我们每个蹲点服务工作组的现实目标任务。
第3篇:入户调查报告
白霓镇小港村民情调查报告
自县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以来,我局积极响应活动号召,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及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结合实际,迅速展开活动,成立活动工作组,安排工作组包村驻点。根据活动安排,3月初开始,驻点干部开始进村入户走访,为每户发放《宣传手册》。一个月来,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典型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农户,开展社情民意大调查,了解群众真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白霓镇小港村位于白霓镇东北角,与城北新区隔河相望,距离县城15公里(因浪口大桥未贯通,需绕道内洲畈)。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形——土坡、梯形田。全村8个组,498户,2291口人,农村低保户30户,中共党员33名。耕地面积1850亩,山林面积1730亩,村级公路全部硬化,可通村组,公路里程8公里。人均居住面
第4篇:蹲点某村的调查报告
蹲点某村的调查报告
蹲点某村的调查报告
重“三农”抓发展促和谐
——蹲点金清镇三金村的调查报告
按照省委的部署和市委的要求,我于3月19日至23日在金清镇三金村蹲点调研。为了保证蹲点调研效果,我给自己定了“三同二不”的规定,即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上级会议和区里重大事情不出村。一到三金村就与镇、村两级班子见面、座谈,以最快的速度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五天来,先后召开2次村民座谈会,1次民主恳谈会,走访老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共12户,慰问困难群众5户,与他们共同探讨三金村今后的建设重点与发展思
路。同时,我还带着农业如何增效、农民如何增收、新农村如何建设、和谐村居如何构建等热点难点问题,拜他们为师,虚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入户拉家常、召开座谈会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增进
第5篇:驻村蹲点调查报告
根据市委要求,我在小埝村住村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农村的实情,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于11月中旬住入小埝村开展调研,前后共五天时间。先后召开规模不等、范围不同的座谈会4次,深入25户
农户进行走访,共与村干部十余人、农民一百余人进行交谈,了解群众疾苦,全面掌握所驻村生产、生活状况,在调研过程中,为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宣传党的“三农”政策,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13个涉农的重点部门,赴小埝村举办“信访直通车”,现场接待群众上访,共接待群众200多人次,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80件,帮助解决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近100件。将关系到
第6篇:经典农村蹲点调查报告
尤店社区蹲点调查报告
尤店乡党委秘书 邓秀云
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改进领导干部作风,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的号召,本人亲自深入到农村第一线进行蹲点调研。通过走访了解,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议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查找问题,求策于民,经过认真梳理汇总后,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本次调研活动中,我在具体实施上做到了既‚身入‛,又‚心入‛;在具体方式上,通过开展各届人士座谈会、走访群众等方式,问计于群众,了解群众的愿望,倾听群众的呼声,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广泛地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立足长远、总结规律、抓点促面,现将此次阶段性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