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让口语交际课堂活起来
甘肃临泽曹庄小学张丽红
在新课程中,口语交际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我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作了一番探索与革新。
一、教学目标:走向整合,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效应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人在表达时,其他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如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途径: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
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这是由母语学习的广泛性决定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这应当成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所以口语交际训练的天地是广阔的,途径是多样的。
(一)口语交际专题训练。
通过教材中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比较系统、快捷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这种专题训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二是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他们的交际面会更广泛,要求的相应交际技能和素质也更高。
(二)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所以语文教师课堂上要有训练的意识,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课和作文课中。在一些好的语文课上,教师这方面的引导、矫正往往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乳交融。
“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这是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请大家评一评刚才某学生的回答。”这是指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学习给别人提出看法;“别着急,吸一口气,再慢慢说。”“你讲得很对,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
(三)随机训练。
1.紧扣生活随机训练。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评优劣,定从违”,参与、影响班级、学校和社会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比如新转进一个学生,大家怎样说欢迎辞;组织“该不该看动画片”的讨论等等。
2.利用活动随机训练。爱好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等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走向交际,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
教无定法,口语交际教学同样如此。但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灵活多样的方法中有一个总钥匙,即一个“活”字。我认为,教活口语交际课,这个“活”的金钥匙就是要有一种交际的情境或氛围。
(一)创设交际情境,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适当的口语交际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并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提供交际案例,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案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办法。案例就是一个交际的情境,既可以描述正确的做法让学生仿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发现,并探索、讨论正确的口语交际方法、途径。
(三)联系现实生活,拓展交际空间。
口语交际课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还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积极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扎实的口语交际课应该兼容并蓄,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有把交际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口语交际训练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渗透,构筑知识桥梁。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要渗透学生思维的培养,渗透思想教育,渗透审美教育,渗透读的训练、渗透写的训练。特别值得指出的,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应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创新能力渗透不只是提供一个民主的氛围、具有强烈生活色彩的情景,更主要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个标准答案,而要鼓励多元化,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说。
(五)营造交际情景,鼓励全员参与。
营造交际情景,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创设与交际训练相关的语境。另一方面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口语交际课涉及的话题十分宽广,教师要注意用多种形式和途径创设交际情境,并在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活跃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课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是这种课型最主要的要求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从如下方面考虑:
1.学生参与的状态。注意师生间的民主,保持学生饱满的热情。
2.学生参与的广度。教学中做到人人参与,不应有被遗忘的角落。要关注不发表意见的学生。
3.学生参与的时间。学生说话、活动的时间不能少于三分之二。
4.学生参与的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想办法,让学生有机会、形式多样地参与课堂。如:独白、小组讨论、模拟成人角色的活动等。
5.学生参与的品质。注意保持学生的健康个性,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见解,善于倾听、愿意表达。
6.学生参与的效果。学生训练要落实,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学得高兴、学有所获。
四、教师:走向民主、宽容,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情感。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说的能力,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普遍偏低。要真正解放学生的嘴巴,就要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培养兴趣、激活情感入手。
(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就被同学嘲笑、抬不起头来……这些问题成为不少学生口语交际中的心理阴影。因此,保护学生口语交际的自尊心、自信心至关重要。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认识并尊重学生的尊严、个性特长及思维与说话方式,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因而每个学生都是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要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的期望传达给每个学生。教师还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以一个听众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第2篇: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的
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的心得体会
从新课程标准看,九年义务教育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际,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的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从语文教学现状看,重读写,轻听说;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的现状仍然存在,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等语文能力未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新课程标准实施后,将原来的说话训练改为如今的口语交际,要上好这门课,作为老师是得花一番功夫。在这方面,我采取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其服务的方法,使学生话不离口,出口成章,逐步从“不想说,不会说,不敢说”过渡到“我想说,我会说,我敢说”,这对培养说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和更好的学习语文打下坚实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每次口语交际练习我都有提示和要求,通过图片、幻灯、情境创设、收集资料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情境的创设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无拘无束的参与。在教学《购物讲价》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创设了“文具商店”的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接着,提问“假如你是顾客,会说些什么?假如你是售货员,该怎样接待顾客?”让学生进入情境,进行表演、交际。如《我最喜欢的电视栏目》这一口语交际中,一开始,我就播放五花八门生动有趣的电视栏目的录像,就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接着趁势提问:“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哪种电视栏目?它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这样,就把学生完全带入到了生活实际当中,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打电话、模仿主持人、导游、医生等。不管设置什么情境,都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已是实实在在的场合里与对方进行口语交际,让学生体会交往的需要。
二、形式多样,生发口语交际的潜能。
丰富多彩的交际形式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学生的交际兴趣,促进双向、多向信息交流,为学生口语交际活动的展开提供广阔的天地。
1、利用班队活动的交流方式。
老师要想把一个班级管理得有声有色,少不了要对学生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我就利用班队活动的好机会,一节课确立一个活动主题,让班干部轮流主持。其形式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大组汇报、主持人总结。由于把活动的时间给了他们,这堂课就成了他们的天下。活动的时候,他们就特别来劲。真是畅所欲言,无话不说。我在《课间十分钟》、〈我为班级添光彩〉等主题班会活动中,就收到很明显的效果。假如一个老师一味地包揽,就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权,这样也不好。所以,我有时也让学生自已定活动主题。这样,体现了一种民主,一种主人翁意识,活动起来,学生的劲头就更足。
2、充当不同角色的交流方式。
叶老曾说过:“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实践是获得认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也必须走实践这条必由这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尝试点”,让学生去尝、去品、去赏。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随时都在进行着积极的思考。因此,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我们应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通过尝试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敏锐的感知力。
(1)走进广告,充当导演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设计广告用语这堂课中,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设计广告用语既要有别出心裁的创意,又要琅琅上口。接着,我引导学生离广告再近一点,甚至跟广告零距离接触,利用广告来进行口语训练。
“格力空调,冷静地选择!”“一颗好牙两面针!”“雅士利,真正的大品牌,值得信赖!”学生们带着自已喜欢的广告语,个个都在老师的假设中变成了大导演。
(2)走进影视,充当影迷
我先从学生喜欢的影视节目中找到口语交际的切入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既重温了故事情节,又锻练了表达能力。
我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类型的影迷,让学生复述情节、概括内容,人物点评等训练,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练。
(3)走进生活,拓宽口语交际范围
生活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源头活水,通过课堂上的指导,学生又以回到生活中去体验生活。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话训练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学校社会相结合,课内课外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① 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我可以启发学生:“请你把学校开展的讲故事、演讲比赛、课本剧的表演等活动,向爸爸、妈妈讲述好吗?”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是进行训练的好机会。另外,还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谈谈自已所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十分乐意谈感兴趣的话,这样起到了交流信息、训练说话的作用。
②在社会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社会教育更是口语交际的大课堂,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口语交际资源,让口语交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我可以出这样一道题目:现在是信息社会,武装自己重要,推销自己更重要。我们梅州市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但“养在深闺人未识。”请你向大家推销一种地方特产,风景名胜或民间风俗。这些内容由于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发言也比较积极。
又例如,我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了解各行各业的口语特征;还可以安排小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也可以进行一些有主题的社会调查,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锻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努力,学生说话胆子大了,说话流利了,就算是陌生人,他们也能流利、较完整地把话说出来,口语交际上好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扎实地搞好口语交际教学,把口语交际教学放上重要的位置,定能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搞好口语交际教学它不但利于口语交际的训练,还有利于(作文水平、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口语交际课是一种全新的课型,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认清实质,才能摸索、总结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更好的提高和完善口语教学。
骨干教师培训
心 得 体 会
蚁峰初中 李小丽 2009.7
第3篇:小学一年级语文让口语交际课堂活起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走向整合,追求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综合效应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必须着眼整体,追求一种综合效应。有人会问,教材中的口语训练往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此看来是否有矛盾冲突?答案是否定的。科学的做法应当是突出重点目标的同时兼顾其他素质的训练,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人在表达时,其他学生要仔细倾听,听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听出问题,能不能作为听众作出交流 怕 即席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广 听与说是水乳交融的。整个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还得注意学生在口语交际时的态度以及语言背后隐藏着的思维、品质等,相机作出恰到好处的指导。只有坚持整体原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教学途径:走向多样,打通教学和生活的隔阂
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