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高中音乐鉴赏导学案
高中音乐鉴赏导学案
高中音乐鉴赏导学案
列举19世纪以来的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浪漫主义音乐
(1)概况:19世纪在欧洲兴起,到19世纪中叶走向鼎盛时期。
(2)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 (3)代表人物及作品
(1)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
(2)代表作:俄国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误区警示]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但它并非仅有愉悦,也有消极的一面。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1)时间:20世纪。
(2)特点:轻松活泼,通俗易懂,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2.通俗音乐
(1)代表:摇滚、蓝调和爵士等。
(2)主流: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如《围着时钟摇吧》、《时代在改变》和英国的披头士乐队。 3.音乐交流
(1)条件:传播技术的革命和交通的日益便捷。 (2)意义
①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 ②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知识点拨]19世纪欧洲兴起各种音乐流派,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日益增强的民族性。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通俗易懂,被称为流行音乐。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
(1)条件: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2)诞生:1895年底,法国卢米埃尔兄弟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3)发展
①“默片”:20世纪初,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如美国人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苏联的《波将金号战舰》等。
②有声影片: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
③彩色 电影: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 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 ④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发展日新月异。 2.电视
(1)产生: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 (2)发展
①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②20世纪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电视广播。 ③20世纪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④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
⑥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电视节目的内容极为丰富,电视传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
⑦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
3.评价: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知识点拨]影视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它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
面面,人们应辩证地看待它所带来的影响,趋利避害,使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主题一 音乐艺术的发展 1.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
(1)表现个人的感性和主观的意念,即突出个人的感受。浪漫乐派写自己,形成了自传式的音乐。
(2)音乐作品风格多样化
①音乐家自传式的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音乐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 ②音乐内容的表现手段也是多样的,如交响曲、圆舞曲、歌剧等,采用自由的形式,表现浪漫主义精神。
2.现代主义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 3.20世纪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 (1)多样性,有摇滚、蓝调和爵士乐等。
(2)时代性,一战后爵士乐成为主流,二战后摇滚乐成为主流,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更多的风格。
(3)音乐的商业化趋势日趋明显。 (4)音乐发展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趋势。
材料一 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酷烈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鲍列夫《美学》
(1)材料反映贝多芬的音乐有什么特点?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贝多芬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答案 ①贝多芬用他的音乐反映法国大革命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
②贝多芬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继承古典主义音乐、开启浪漫主义音乐的“乐圣”式的伟大人物。
③体现了贝多芬向往民主,追求自由、平等,反对专制的革命精神。 材料二
《天鹅湖》芭蕾剧照
(2)《天鹅湖》音乐属于何种音乐流派?19世纪音乐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19世纪欧洲的民族乐派。
②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有的国家需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的面临国家的统一问题;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有的需要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在音乐领域里,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美国摇滚巨星普莱斯利是使摇滚乐让年轻人疯狂的第一人。在他的音乐中,强有力的电声乐器刺激了年轻人好奇和敏感的神经,他的演唱宣泄了年轻人心底的呼喊,使他们的情绪获得疏导和发泄。
(3)普莱斯利是哪一音乐流派的代表?这种音乐流派有何特点? 答案 ①流派:摇滚乐。
②特点:音量震耳欲聋,节奏强烈,歌词叙事性强,多以爱情为主题。表演者蓄留长发,着装奇特,行为怪异,表达了他们对西方传统和主流思想的叛逆。
用“一、二、三”归纳19世纪以来的音乐艺术
主题二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等的发展为影视艺术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2)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3)影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满足人们感性娱乐和精神需求的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的精神需求提高,需要不断推出满足观众需求的作品。
2.影视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
(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
(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 突然??有什么东西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画面在抖动,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们面前沸腾着奇妙的生活??突然之间,它消失了。我们面前呈现??一块白色银幕,看来上面什么也没有。——高尔基
(1)材料描述的是什么艺术?该艺术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①电影艺术。
②a.19世纪末,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突飞猛进,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b.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以及商业利益的驱动,给电影艺术以快速发展的动力。
(2)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归纳电视艺术的功能和优势。 答案 ①电视的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展示艺术作品等。 ②电视的优势:声画并茂,视听兼备;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
用“三个二”归纳影视艺术的发展
1.既把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炉火纯青,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音乐大师是( ) A.莫扎特 C.贝多芬 答案 C
B.德彪西 D.舒伯特
第2篇:二年级音乐导学案
二年级音乐导学案
管城实验小学
郭东霞
第一课 问声好
学习内容: 聆听:
管弦乐《森林水车》 表演:
歌曲《早上好》 歌曲《小麻雀》 编创与活动
学习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第一课第一课时
导学案:
一、表演《早上好》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二、聆听《森林水车》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结合图片、幻灯片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三、编创与活动
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创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们走近又走远。
第一课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麻雀》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第二行图谱:可以选择串铃或沙球。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1、选择打击乐器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可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
2、合着同学们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做得协调、好听。
第二课 时间的歌
学习内容: 聆听:
管弦乐《在钟表店里》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表演:
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歌曲《这是什么》 编创与活动 学习目标:
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唱《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二、主动参与为歌曲伴奏,即兴编创动作,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编创节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导学案:
一、聆听《在钟表店里》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知道些细、高、轻、短、快的声音表现了什么?那些低、粗、长、慢的声音表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听到相同的音乐举手表示。
你感到音乐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表演《时间像小马车》
1、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学生听录音跟唱歌曲,边唱边用手按课本上的示意线做旋律的走向动作,感受音的高低。
2、这首歌速度比较快,演唱时尤其要注意节拍重音,字头要清楚,唱“哒哒”时应舌尖动作,使吐字清晰,唱时省力。
3、初步学会歌曲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听录音,编创歌曲动作,选择打击乐器。选择哪几件打击乐器伴奏这首歌曲比较理想? 哪一件乐器像马铃声?哪一件乐器像马蹄声? 小马车奔跑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样的声音伴奏? 怎样变换力度敲击更加合适?等等
4、分组汇报,一组学生表演,一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打击乐伴奏,共同合作完成歌曲的表现。
三、编创与活动:探索生活中的声音
这是一个高低、长短、强弱的综合性练习。
1、教师事先准备好水桶、玻璃杯、易拉罐、木梳、纸等物品。
2、启发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能发出声音?怎么使它们发出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声音?
3、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物品,敲击出声音,列举自己探索到的高的、低的、长的、短的声音,做出来给同学们听。
第二课第二课时 导学案:
一、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聆听《调皮的小闹钟》可先讲一个小故事: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不主人开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听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3、发现小闹钟有什么特点?复听时每次都用手点出来,表示你听到了。
4、再次复听时,把小闹钟走动的声音画在课本上,看看谁画的次数准确。
二、表演《这是什么》
1、静静地听可见录音。.提示:歌曲中唱的是什么?为什么?听录音填画钟表。
2、听教师范唱,随着教师的歌声轻轻拍手、拍腿。
3、小声跟着老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跟着琴声填唱歌词。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用轻松而有弹性的声音清楚地咬字唱歌。
“嘀嗒”要唱得整齐轻巧,“当当”相对要强,连贯。
5、分小组表演歌曲,听听他们的歌词唱得是否很清楚、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
6、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怎样敲最合适?听一听是否与同学们的歌声融合在一起很好听。
三、编创与活动:传消息
这是一个编创节奏,培养内心听觉的练习。
要求:分小组不出声音地做。由每一小组的第一个学生编创四拍节奏,写在课本上,然后点在下一个学生的手心里,向后传,直到最后一个同学,由最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边读边打出节奏,由其他组同学验证是否正确。然后由下一个学生换到第一座位,游戏开始。至小组内每一个学生。
评定:根据每小组节奏准确率的高低确定优胜组。在自己的课本上画大红花。
第3篇:《观沧海》导学案及鉴赏
《观沧海》导学案及鉴赏
引言:《观沧海》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观沧海》导学案及诗歌鉴赏,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观沧海》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3、培养学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二、学习重点
1. 准确把握本诗的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
2. 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朗读、想像。
三、学习难点
通过想像体会诗歌意境的具体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创设连接,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我也喜欢。从小,海就是我的梦。于是,读了很多描绘海的诗文。
【好词佳句】:描写大海的好句
1、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2、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