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智胜巴依的故事,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阿凡提的头像,问:“这是谁?你们有没有听过有关与他的故事?
2、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有关于阿凡提的故事——饭钱。
板书:饭钱
二、整体感知
1、听教师范读,思考(1)故事中写到了哪些人物?(2)故事中写了阿凡提的一件事?
板书:阿凡提卡子
穷人巴依
2、交流,自由读课文。
3、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不理解的内容划出来,标上小结。
(一)学习1——4节
1、填空:穷人( )阿凡提帮助,阿凡提( )地答应了。
2、交流:“恳求”、“爽快”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个词也表示“爽快”的意思?(一口答应)
3、指导读出“恳求”和“爽快”的口气。
4、那么穷人遇到了什么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
5、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1——4节
6、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
(二)学习5——9节
1、那么阿凡提又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饭钱的?同桌分读。
2、(1)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的方法分为哪几步?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出示:巴依早就到了,正在同卡子高兴地交谈着。
问:巴依为什么早就到了?正在和卡子交谈着什么?为什么显得那么高兴?
3、想象表演
4、巴依是怎样用智慧战胜他们的呢?通过朗读,读出语气。
5、阿凡提拉着穷人大摇大摆地走后,巴依会怎么想?
三、做个聪明人
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用什么办法来帮助穷人呢?
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恳求”,“迫不及待”,“大摇大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提示语的关键词语读出感情,注意人物语气。
3、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4、能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智慧过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从阿凡提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阿凡提的.足智多谋。
2、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描红本、一个钱袋。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阿凡提的图片)板书:阿凡提生书空。
2、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这篇课文中除了阿凡提,还出现了哪些人物?(交流)
板书:穷人巴依卡子
2、初读课文,穷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啊?(板书:可怜)
3、可怜的穷人和巴依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出示填空。
巴依说穷人吃了他(),他要穷人()。于是穷人就请阿凡提帮忙。阿凡提用()付了饭钱,治服了巴依。
4、那么这个故事中的饭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饭钱到底是指什么钱?指名回答。(板书:吃饭的香味)
5、巴依不但逼穷人付吃香味的饭钱,而且还要去告穷人,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巴依?交流(板书:可恶)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课文1-4节,理解重点词语。
师:面对这样的巴依,穷人是怎么做的呢?(请阿凡提帮忙),那么,他是如何请阿凡提帮忙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的1-4小节。
(1)开火车读,检查字音是否读准了。
(2)指名读一读穷人的话。理解“恳求”的意思。
(3)指导朗读。
(4)阿凡提是怎么样回答的呢?谁来读?指名朗读。
(5)你觉得阿凡提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热心助人)
2、学习5-9节,体会阿凡提结账的过程。
(1)引读第五节
(2)指名读卡子的话
(3)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指导朗读。
(4)在阿凡提和穷人到来之前,巴依和卡子正在高兴地交谈,你想想,他们有可能在说些什么?同桌试着说说看。(出示图片)指名交流。
(5)面对巴依和和卡子,阿凡提是怎样帮助穷人付钱的呢?默读课文6-9节,用直线画出句子。交流
(6)轻声地读句子,圈出动词。做动作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7)指导朗读。(板书:听钱的声音)
(8)指名读阿凡提的话。
(9)想象说话:阿凡提想:xx。于是,他一口答应下来。
四、情境表演,体会阿凡提智斗巴依
1、生表演5-9节。
2、理解词语:大摇大摆。
3、采访表演者(板书:智慧过人)
4、根据板书,小结课文
就这样,阿凡提是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了可怜的穷人,对付了可恶的巴依和卡子。板书:(帮助对付)
5、齐读句子: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
第2篇:三年级语文饭钱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饭钱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饭钱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1、说教材:
《饭钱》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一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写聪明的阿凡提帮助穷人智斗巴依,用钱袋里的声音抵偿饭菜的香味,结清了帐。文章内容有趣,语言浅显,幽默。从结构上看,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第1至第4节,写一个穷人请阿凡提帮忙;其余为第二部分,写阿凡提帮穷人“算”清了帐。
2、说学情:
学生进入三年级的学习已经过半,学习生字的能力在不断地完善,对于语言浅显的文章能一读就懂。在阅读上所面临的困难是如何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也就是方法不够多样,往往会脱离实际的语言环境,为解释而解释。良好、严谨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意义尤为重要,是学生阅读方法更加完善的关键期。
3、说教学目标:
由于本文语言浅显,我在设计这篇文章的目标时,从小处着手,以品词为抓手,以读句为训练落实点展开阅读教学。做到词不离文,文不离句。当词句烂熟于心时,文章的道自然而现。所以我设计了如下三条目标:
认识本课6个生字“恳、荣、判、陪、迫、帐”。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迫不及待、大摇大摆、恳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人物的语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
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聪慧过人的特点。
4、说教学设计:
《饭钱》是一则民间故事,文章内容有趣,语言浅显,幽默。它是第六单元的打头篇,结合第六单元的一个重要的训练目标:总结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在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直到选择合适的办法去解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1)能在语言环境中,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在读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出人物的语气。
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阿凡提是家喻户晓的聪明人,出示阿凡提骑着毛驴的经典形象结合老师的讲解,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能猜到。出示阿凡提的名言,学生通过对句子的朗读,体会到阿凡提的善,结合学生已知的阿凡提的智,出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探课文,了解人物特点。
在初读课文时,给予学生明确的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能准确朗读课文。
(2)读了课文后,说说你对这三个人物的印象。在处理生字教学时,有别于低年级,做到有侧重,重点比较“陪”和“倍”以及多音字“卡”。
(3)、出示了一个填空题来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细品文本,体会人物性格。
细品文本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遵循以读为本的原则。以课文中的关键语句为抓手,进行变序教学。以关键语句中关键词语的理解为基础,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文本看似碎成支离破碎的句子,实则不离整体,只有学生有了对文本整体的把握,才能找到具体句子来体会人物性格。确定了重点才能突出重点,才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在得出了三个人物的印象后,在初读时重点抓穷人的“弱”,找到有关句子后,在抓住关键词语“恳求”体会到穷人的“弱”,进而体会当时穷人走投无路的处境,从而在朗读中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同时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恳求”。然后换词读句子,加深对“恳求”的理解。
阿凡提的“善”和“智”主要体现在这几句句子:
“帮助人是光荣的事情,也是快乐的事情,你说吧。”阿凡提爽快地答应了。
“行,行!”阿凡提一口答应下来,就陪着穷人去见卡子。
(这两句都是阿凡提“善”的表现)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阿凡提的善良。
阿凡提从裤腰上取下一个小钱袋,举到巴依耳朵旁边摇了几下,问巴依:“你听见钱袋里响亮的声音吗?
在学生圈出动词后,让学生上台演一演,形象地展现了阿凡提付饭钱的过程,促使孩子们熟读课文,品味、积累、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用心体会人物特点。
“好,他吃了你饭菜的香味,我付给你钱的声音,咱们的帐算清了。”阿凡提说完,拉着穷人的手大摇大摆地走了。(用作动作来理解“大摇大摆”,并且说说为什么会大摇大摆?体会惩治恶人后的开心的心情。
第二课时内容:
卡子的“恶”和巴依的“贪”主要集中在:
卡子一看见穷人就迫不及待地叫起来:“你吃了巴依饭菜的香味,怎么敢不付钱?快把钱付给巴依!”(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迫不及待”,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
“什么?啊,听到了,听到了!”巴依说。(思考:巴依为何如此得意呢?)
而语言实践:从卡子那里出来后,穷人__________地对阿凡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帮助解决阿凡提是怎样把帐结清的这个关键问题。
四、总结全文,拓展提高。
在课文最后再次出现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能很好地总结全文。让学生续编故事,提高学习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
在课文最后再次出现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应,又能很好地总结全文。让学生续编故事,提高学习积极性,做到学以致用。
第3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汇总23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表现形式。教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差异化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教案参考,供大家借鉴和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让学生知道阿凡提是个聪明过人,乐于助人的人。
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读文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
什么事吗?
二、学习新知。
1.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a.轻声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画出穷人是如何恳求阿凡提,以及阿凡提是如何说的相关语句。
b.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抓住“恳求、爽快、一口答应”等词语深挖人物性格特点。采用换词的方式进行,并分角色朗读,指导朗读。
c.从阿凡提的言语中,体会阿凡提高尚的品格。(板书:助人为乐)。
第4篇: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范文(19篇)
教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信息。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设置教学活动和练习环节。这些教案范例中涵盖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学生。
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恳求”,“迫不及待”,“大摇大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提示语的关键词语读出感情,注意人物语气。
3、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4、能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智慧过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从阿凡提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阿凡提的足智多谋。
2、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工具
第5篇: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专业18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教学活动而制定的一份详细计划。教案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请大家共同分享教案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三年级语文饭钱教材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恳求”,“迫不及待”,“大摇大摆”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提示语的关键词语读出感情,注意人物语气。
3、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4、能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了解阿凡提帮助穷人,战胜巴依的故事。体会阿凡提热心助人、智慧过人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从阿凡提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阿凡提的足智多谋。
2、理解“饭菜的香味”和“钱的声音”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描红本、一个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