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陋室铭》一体化学案
《陋室铭》一体化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关键字词的含义。
2、背诵全文。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3、理清行文的思路,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1、流利的背诵课文,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铭( ) 德馨( ) 案牍( ) 西蜀( )鸿( ) 儒( )苔 ( )痕
2、《陋室铭》作者 、 代诗人。以前我们学过他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句“ , ”是咏秋的名句。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记出你暂时不能理解的语句。
【资料补充】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 、琴、经、形、亭 韵母是:ing
3、成语和名句
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知识巩固】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有仙则名( ) 有龙则灵( ) 斯是陋室( )( ) 惟吾( )德馨( )
入帘青( ) 鸿儒( ) 鸿儒( ) 白丁( ) 调素琴( )素琴( )阅( )金经( ) 丝竹( ) 案牍( )劳形( )诸葛庐( )劳形( )
二、翻译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5、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9、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10、文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
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
1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研读探究】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 ”, 。
②从“ ”到“ ”, 。
③从“ ”到最后, 。
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4、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5、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7、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9、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
10、“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
11、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13、《陋室铭》描写陋室和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并以“陋室”比古贤的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14、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
【拓展延伸】
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给画线句加上标点。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3.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4.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5.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6.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拓展延伸发挥题:
①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②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③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④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
⑤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
⑥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参考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显得简陋了。苔藓的痕迹铺上台阶一片碧绿,芳草映入门帘郁郁青青。和我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使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云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第2篇:《陋室铭》学案
《陋室铭》学案
【学习目标】
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会翻译文言常用实词(斯 惟 吾 馨 鸿儒 白丁等),并能翻译全文。
能结合具体语句概括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通过反复诵读,能熟读成诵。
【资料链接】
释题并简介作者
1.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2. 刘禹锡, _____代诗人、哲学家,字_____。洛阳人。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有《刘宾客集》(一称《刘梦得文集》)。
3.创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一、自主预习
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陋室铭( ) 鸿儒 ( ) 案牍( )惟吾德馨 ( )( )2、自学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识,去尝试解释词语翻译课文。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先在学习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讨论解决。 A、理解加粗的词的词义(词类活用要指出)
(1) 有龙则灵 (2) 斯是陋室 (3) 惟吾德馨
(4) 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劳形 B、翻译句子 (注意:关键字必须翻译出来,要直译勿意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倒装句还原: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何陋之有?
二、团队合作
3.初读文章,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4.再读文章,回忆落实,把握内容与主旨
1、 本文的题目是《陋室铭》,那么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请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语句。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来论述陋室不陋的?
5.品读文章 分析人物
读过本文后,你觉得刘禹锡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提示背诵
四、当堂检测:
7、用文中原句填空。
(1)写陋室不陋的主要原因是“ ”
(2)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写不受世俗、官场干扰的句子是“ , 。”
五、拓展延伸
(甲) 刘禹锡《陋室铭》全文
(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2、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第3篇:《陋室铭》导学案
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世称刘宾客。有《刘禹锡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形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辨音识字:
德馨(xīn)苔(tái)痕案牍(dú)鸿儒((hòngrú)西蜀(shǔ)何陋(lòu)调素琴(tiáo)
文言词语
【名】有名,著名。
【灵】灵异。
【斯】这。
【德馨】品德高尚。馨,香气。
【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
【调】调弄。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素,朴素,不加装饰。
【金经】指佛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弦乐器。竹,管乐器。【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理解探究
1.统领全篇并点明主旨的句子(词语)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