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保障发展措施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30 07:15: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绿色农业保障发展措施论文

绿色农业保障发展措施论文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倡导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

一、绿色防控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技术问题,不了解生物农药的应用,效果不好,甚至造成严重减产,使生产者误认为绿色生产,生物防控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的,以至于生产者失去信心,不再坚持。

2.百姓对标识认识不够,争取标识的积极性不高,这使生产出的蔬菜品质打折扣。有的`菜农生产出的蔬菜品质很好,但因没有标识,产品卖不上价。

3.市场上的农药,化肥,成分标注不明,或者干脆就偷梁换柱,使指导者和生产者无法认清,无所依从。给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甚至绝收,使生产者在不明中违反了绿色生产要求。

4.当前生态环境恶化。气温经常不正常变化、雾霾的时而侵扰、长时间的弱光现象等,给作物造成很多的生理病害发生,这些都是化学农药不能解决的,必须要生物药剂给予调节解决;但是人们往往不知这些,一味地遵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有30多年的化学方法防治,造成环境恶性循环,作物病害越发难以根治。

5.植物病害的致病品种不断变化,重茬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的富集,环境中有害昆虫的抗性提高等等,这些都是与长期应用化学农药有直接关系。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杀灭自然界中的害虫天敌和有益微生物菌,还大大提高了致病病菌和有害昆虫的抗药性,致使用药量越来越大,达到恶性循环。

二、绿色农业防控的建议

1.用生物农药防虫.如植物源的印楝素、烟碱、苦参碱等治虫,生物源的以菌治虫,以上效果显著、经济、省工;用生物农药防病害和生理病害,减少病虫的抗性和环境污染。

2.加强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培训力量,生物防治要求掌握全面的病理,昆虫,栽培、土肥,化学、气象等各方面的综合性强的技能人才,才能达到生物防治应有的效果。

3.有必要设置生物农药中的微生物存活量检,以免影响预期效果。

4.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和检测制度,约束生产者,使蔬菜品质达标。

5.加强化学农药成分检测,禁止添加说明书上没标注的成分,以警慑农药生产企业守法经营。总推行生物防治病虫害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第2篇: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

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考论文

摘要:绿色发展是低碳经济最重要的发展内容。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对进一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绿色农业;绿色发展;基地;现状

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为目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装备、管理理念,汲取人类农业历史文明成果,遵循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把标准化贯穿到农业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具体应用上一般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称为绿色农业。经过多年发展,以“三品”为主的绿色农业,已成为各地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我国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品牌培育中凸显引领带动作用。

1绿色农业发展情况

截止目前,全国以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绿色农业面积约为5.1亿亩(主要为产品面积、基地面积)。新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绿色农业面积约为1883万亩,与全国绿色农业发展规模相比,占3.7%。其中北疆绿色农业面积11883620万亩,占全区的86%,南疆263万亩,占全区的14%。目前,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品发展数量上,全国“三品”总数已达10.3万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7.9万个,绿色食品2.1万个,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产品0.3万个。新疆“三品”总数1356个,占全国的1.3%,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10个(种植业产品781个,畜产品67个,水产品212个),绿色食品277个,农业系统认证的有机产品69个。到2014年底,南疆四地州发展现状为:无公害农产品124个,绿色食品43个,有机食品16个,分别占全区的12.3%、15.5%、23.2%。从全区整体情况来看,“十二五”期间绿色农业发展比例已经达到30.3%,基本实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及其评价指标,但与全国发展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差距大。

2绿色农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以“三品”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农业发展已由点向面逐步展开。2006年-2008年,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大力支持下,喀什地区伽师县、塔城地区、伊犁河谷八县一市等地先后被列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面积达到680万亩。2007年和田县率先创建了全区第一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核桃)生产基地,基地规模30万亩。2008年-2010年,伊犁州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创建工作作为政府对县市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高位推进,到2014年底,州直八县一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已有21个,面积334.5万亩,占全区原料基地的45%。目前,已批准创建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4个,覆盖30个县市251个乡镇(场)51万个农户,有83家龙头企业与基地对接,基地面积840万亩。绿色农业稳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各地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一些县市依托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培育了主导产业。围绕特色林果产业带发展,各地认证的以红枣、库尔勒香梨、葡萄、哈密瓜、杏为主的绿色、有机特色林果产品,外销量达到30%~40%,效益平均提高23%以上,产业密集度高的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以上来自特色种植。奇台县作为粮食大县,紧紧以4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带动力和建立健全产业化经营机制,粮农增收显著。去年仅小麦订单补助就直接增收80万元。中储粮新疆分公司以主导经营产品为主,采取“两头”延伸的经营策略,大力开展绿色食品小麦认证,通过“分公司+直属库+基地”三级联动、层层落实的形式,逐步建立了绿色小麦比较完备的生产、收购、仓储等标准化管理制度,对基地内生产的绿色小麦提高0.02元/kg收购,直接带动18万农户,增收1160万元。巴州和硕县苏哈特乡永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出了品牌,社内成员的土豆比社外高0.5元/kg。伊犁察布查尔县大力开展有机水稻种植,农民增收明显。2008年普通水稻种植收入850元/666.7m2,有机水稻种植1200元/666.7m2,到2013年,有机水稻收入提高到2200元/666.7m2。

3围绕绿色农业开展的工作

自2010年自治区党委提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建立健全了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14个地州市以挂靠、内设的形式基本建立了地州级工作机构,专兼职人员62名。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注册的检查员53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检查员408人,绿色食品检查员128人,有机食品检查员3人。取得国家两个中心认可批准的“三品”部级委托检测机构4家。

3.2加快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

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的“三品一标”企业、合作社368家,产品数1222个,实物总量1030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50个,面积516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9个,面积823.6万亩,实物总量620万吨。产品数量增加与基地规模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绿色农业发展比例。

3.3完善政策保障

2013年农业厅出台了《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项目指导意见》。对每个示范县市补助50万元,要求完成8~10个产品、1~2个基地认证工作。2014年7月农业厅、林业厅、畜牧厅、水产局联合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区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和《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与此同时,各地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采取了多形式推进举措。

4下一步工作重点与建议

新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极适宜发展绿色农业。按照《纲要》发展要求和评价指标,全区绿色农业发展将紧紧围绕“三品”认证与基地建设,在规模、数量上有突破,才能实现规划目标。

4.1认真抓好政策落实

2010年,“中央9号”文件专门提出“要努力把新疆建设成为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2014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讲话指出,“要打好新疆绿色牌,加大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等等。中央、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是我们奋力推进工作的根本保证。要按照自治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发展要求,进一步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重点是做好《关于加快我区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和《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14年-2020年)》的组织实施,需要认真抓好落实,确保《纲要》评价指标如期完成。

4.2多措并举加快产品认证与基地建设

“十三五”全区“三品”发展目标2600个以上,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2000万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要多措并举、上下一致,才能推进新常态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首先要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不断扩大产品数量;其次改进工作方式,将“三品”申报材料初审工作下移至地州级工作机构开展,增强基层检查员工作的主动性,提高申报效率;三是将“三品”认证与基地建设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推进。

4.3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建议在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补助项目、庭院经济补助项目等涉农项目资金中,进一步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内容经费要用于“三品一标”认证补助;鼓励各地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获得“三品一标”的企业进行奖励或补助,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娜,王艳.加快新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J].区域经济,2012(3):23-25.

[2]杨玲.新疆“三品一标”工作现状与展望[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2):29-30.

[3]郭新正.实施农业标准化实现农业品牌化———对新疆农业标准化与“三品一标”发展的几点认识[J].新疆农业科技,2012(4):56-58.

[4]马爱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成效及发展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10-13.

[5]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6]刘伟明.中国绿色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世界农业,2004(8):20-22.

[7]王永发.绿色农业与标准化生产[J].安徽农业科学,2007(10):3094-3095.

第3篇: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绿色施工保障措施 第一节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1、环境管理策划(1)管理目标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国家、地方环境方面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制定项目部环境管理目标。

(2)获取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项目经理部还要建立获取途径,获取项目所在地适用于项目生产的地方性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3)环境的识别与评价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有关人员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识别出生产、服务等活动中存在那些环境,同时对这些环境进行评价,从中判定出那些为重大环境,并建立《项目经理部环境识别与评价一览表》和《项目经理部重大环境清单》,由项目经理批准实施。

随工程的进展和施工条件、环境的变化,项目现场的环境因素也将发生变化,项目部必须及时调整工作的策略和重点,做到有备无患。

(4)制定管理方案

项目部针对环境因素制定各类相应作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关于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关于“十二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业综合部门组织协调、各涉农部门各负其责的农业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部门间快速、高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耕地与农业环境保护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干部考核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奖优罚劣。

二、深化农村改革,为农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行农村土地确权,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村水权、林权制度改革,实行农户节水用水和植树造林奖励激励机制。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绿色农业保障发展措施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农业保障发展措施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