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与环境保护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环境保护论文免费”。
绿色农业与环境保护
摘要: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
关键字: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内涵发展趋势
Abstract: Green farming is a way of producing, proceing and marketing green food.Green agriculture is not a return to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nor is it negative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rganic agriculture, natural agriculture and other types of agriculture, but a new agriculture to avoid all kinds of drawbacks of agriculture, learn from each other and rich in meaning.Keywords: green agriculture;green food;intension;development Tendency
一 绿色农业的背景
2003年10月亚太经社理事会在中国河南省长垣县召开了“2003年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有机农业市场通道建设”国际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提出了亚太地区有机农业与绿色食品行动建议,形成了 长垣31条宣言》。宣言中明确了建立“亚太地区绿色农业高层论坛”,成立“亚太地区绿色农业联盟”。与会各国代表一致同意2004年在中国召开亚太地区绿色农业高层论坛。以刘连馥会长为代表的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在这次研讨会上提出了实施绿色农业的概念,并准备在今年召开的高层论坛上进行讨论,这一构想得到了与会代表的认同。绿色农业是与国际上的有机农业接轨的必然趋势。中国的绿色食品开发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虽然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是进展很快。经过l4年的艰苦努力,到2003年末,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已达2047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已达4030个,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开发为推进绿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振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新的途径。
绿色食品是绿色农业的产物。我国提出绿色食品开发由来已久。1989年农业部农垦司在制定农垦系统发展规划时,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出了拳头产品、重点企业、配套攻关技术3项措施,把无公害产品作为拳头产品,并冠以“绿色食品”之
名。与此同时,“绿色组织”、“绿色大合唱”、“绿色消费”、“绿色长城”等也都应运而生。近几年,农业部在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及农业环保技术合作方面,与100多个国家的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1998年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重点向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了我国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模式。
我国的绿色农业类似国际上的有机农业。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有机农业的概念进行了统一,认为有机农业应该是在维持地力和防治病虫害方面,通过加强自然过程和物质循环的方式,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费适度,在使环境不断向良性平衡方面变化的前提下,取得最佳生产效率的农业系统。我国的绿色农业是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据资源时空及功能有效利用的原则,按食物链、加工链及其量比关系,因时、因地、因物制宜,把生态、生产工程元件进行优化组合,科学组装,建立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持续高产稳产的土壤生产力;并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人工自然复合系统,更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在本质属性上是同类、同质、同级的,虽然两者的称谓和起源不同,但大同小异,具有相近的内涵,可与国际标准对接,相互认同。
二 绿色农业的内涵
绿色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也不是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各种类型农业的否定,而是避免各类农业种种弊端,取长补短,内涵丰富的一种新型农业。其内涵包括五个方面。
1.绿色农业及与其伴随的绿色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新鲜的空气、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使人类能够世代繁衍生息。但是由于人口剧增、经济发展,使资源受到了破坏,环境受到了污染,这种对自然资源的伤害,到最后都反馈给人类本身。于是人们出于本能和对科学的认知,开始越来越关心健康,注重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没有污染、没有公害的农产
品倍加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农业及绿色食品以其固有的优势被广大消费者认同,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必然产物。
2.绿色农业是受到保护的农业绿色农业既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环保产业,同时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护的弱质产业。绿色农业尽管没有立法,但是作为绿色农业的特殊产品,绿色食品是在质量标准控制下生产的。绿色食品认证除要求产地环境、生产资料投入品的使用外,还对产品内在质量、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有极其严格的质量标准,可以说从土地到餐桌,从生产到产后的加工、管理、贮运、包装、销售的全过程都是靠监控实现的。因此,绿色食品较之其他农产品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安全性。
3.绿色农业是与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传统农业是自给自足型的农业。它的优势是节约能源、节约资源、节约资金、精耕细作、人畜结合、施有机肥、不造成环境污染。但是也存在低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种植单
一、抗灾能力低、劳动生产率低的弊端。绿色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以高产、稳产、高效为目标,不仅增加了劳力、机械、设备等农用生产资料的投入,还增加了科学技术、信息、人才等软投入,使绿色农业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4.绿色农业是多元结合的综合性农业 以农林牧为主体,农工商、产加销、贸工农、运建服等产业链为外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提高了抗灾能力与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水平,体现了多种生态工程元件复式组合。
5.绿色农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从1996年到2000年,曾多次组织专家到绿色产业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多数项目地区水质、土壤、大气良好,绿色食品原料资源丰富。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则、市场信息不灵、科技素质低下,一些贫困地区只能出售绿色食品原料,效益不高。实施绿色食品开发之后,贫困地区发挥了受工农业污染程度轻,环境相对洁净的资源优势,原料转化为产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拉动了贫困地区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振兴。这一点不仅对我国边远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亚洲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也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三 绿色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的关系
纵观中国农业发展史,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从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农业约7000年为第一阶段;以栽培作物和饲养家畜为主的传统农业约3000年为第二阶鼠以石油消耗为主的现代农业约150年为第三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绿色农业兴起为第四阶段。人们在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农业体系。近代学者,都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探索农业的方向和属性,概括了常规农业、石油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多种农业形式。
传统农业的历史较长。它强调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以畜力为主,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群体的多样性,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现代农业通过机械化、化学化、集约化、资金化等多种手段获取大量农产品,实施的是大量投入无机肥、农药,污染环境,报酬递减。传统农业消耗系数为4:1,现代农业消耗系数为10:1,资源消耗和产出极不合理。这种做法破坏了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造成危害。无论是绿色农业、常规农业还是现代农业,都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样才能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首先我们不否认常规农业落后的一面,但是也决不倡导多施化肥,滥用农药。其次,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现阶段绿色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要实现有机结合,最终以绿色农业逐步替代常规农业和现代农业。第三,要正确认识保证粮食安全和坚持绿色农业发展的辩证关系。现阶段强调农产品的数量安全,并不等于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发展绿色农业以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 绿色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中国家具有开发绿色农业的比较优势
一方面有政策优势。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的目标是提高生产率,政府支持的重点是促进粮食生产,以解决不断增长的粮食安全需求。而发达国家农业政策的目标是为了补贴农民收入,维持农业和工业部门的收入平等,支持的重点是促进出口。
但这两种政策的导向都是在发展经济中过量消耗农业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另一方面有资源优势。缅甸、老挝、柬埔寨以及东盟等发展中国家人均土地都接近10亩,超过我国人均占有土地的份额。这些国家不仅拥有丰厚的土地资源,而且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雨量、光照、积温非常适合农作物年几作。特别是一些国家的边远一
山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土壤、大气、水质等没有受到污染,具有开发绿色农业的天然优势。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占的比重较大,这些国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开发绿色农业,这不仅对亚太地区的健康发展大有好处,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产生较大的拉动作用。
(二)发展绿色农业符合中国国情
中国的绿色农业尽管与国外的有机农业拥有共同的属性,但是结合我国的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广阔的前景。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实践,管理机构日趋完善,标志认证步入规范,市场开发进展迅速,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到2003年末,绿色食品开发已覆盖全国绝大部分省、区、直辖市,绿色食品总量已达3260万t,产品年销售额723亿美元,出口额10.8亿美元,环境监测面积7710万亩。为了妥善解决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以及提高农产品质量问题,国家提出了 中国21世纪议程一农业行动计划》白皮书,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大力支持。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这些承诺和规划为搞好绿色农业,发展绿色食品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指明了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绿色农业必然走向国际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响应,受到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关注和肯定。我国的绿色食品产业开发按照国际市场的需求,遵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基本要求,特别是AA级绿色食品接近有机食品的标准。我们要按照国际规则,进一步完善绿色食品的政策法规,重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作用及其授权组织的影响,抓好国际互认证工作,增强中国绿色食品参与国际有机食品贸易的主动权,使我国的绿色农业迅速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卢良恕,孙君茂.创新现代农业模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J].中国报道,2007,(5):96~97.
[2]黄国勤.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J].中国农业信息,2008,(8):25~28.
[3]包建中.发展高技术应仓0建“三色农业”一绿色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6,(6):5~8.
[4]彭岜生.江西生态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钟雨亭.绿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J].中国报道,2007,(5):98~101.
[6]刘连馥.绿色农业初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7] 卢良恕,孙君茂.创新现代农业模式推动绿色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7,12:11—12.
[8] 刘连馥主编.绿色农业初探[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5.
[9] 严立冬.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36—39.
[10] 李晓钟,张小蒂.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生态经济,2007,12:82—86.
[11] 黄国勤.绿色农业及其若干特征探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12:55—58.
[12] 王丽.黄河三角洲绿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5,3.71—73.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本科课程论文(设计)题目:绿色建筑与环境保护课程名称:环境保护概论 课程类型:公选课 学生姓名:田璐 学号:07514115 所在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专业:小学教育 完成日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绿色环境保护的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绿色环境保护的论文环保已越来越贴近我们的生活,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讲究拥有一个“绿色”的生活,因此,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重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绿色环境保护的论文,欢......
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于银凤(河北农业大学 071000)摘要:近几十年来,我们发展农业的脚步越来越快,确实,我们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不少辉煌成就,但是由此而衍生出的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论文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