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3-30 07:14:5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

都安县澄江乡八仙小学

潘凤霞

后进生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他们的转化也就成为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过: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注定会成为天才,也没有一个孩子注定会一生庸碌无为。一切都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后进生仅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要通过我们老师的引导和培养,是完全能够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以真情打动,用爱心感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是教育的全过程,没有真正的爱,也就谈不上教育。特别是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怀,更需要爱。只有爱才能使他们学会自主、自强、自重。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爱好学生容易,爱差学生难,对好学生容易偏袒,对差生认为是“朽木不可雕”无可救药,常常听之任之。有的甚至用“江山易改,秉性难移”等等刻薄的语言挖苦和训斥他们,这样将会使他们形成了自卑、敏感、缺乏自信甚至“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正确对待后进生,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帮助、教育他们,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热爱,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他们在情感上建立联系。以真情换真心,取得他们的尊重与信任,打开他们心灵的大门;要以心灵的温暖、健康的情感去医治他们的创伤,陶冶他们的情操,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总之,只有对后进生有了爱心,才能拨响他们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情通则理达”,理达必生进取。

二、持之以恒,耐心教育

后进生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因为社会或家庭的不良影响,坏人的引诱,教育不得法等造成的。教师要耐心教育,千万不能置之不理。比如曾有一位学生,经过我不懈的努力之后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后来由于受到别班另一个学生的影响,又产生厌学情绪,并且常和懒散的同学结群,在班中常闹恶作剧,师生们都认为他没有希望了。但是,我并没有放弃他,在思想上不歧视他,感情上不厌恶他,并主动与他交朋友,关心爱护他,尊重他,经常找他谈心,在同学面前与他说说笑笑。像春风细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最终,他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只有进行长期教育和自我锻炼才会有所改变。为此,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三、捕捉“闪光点”,培养学习兴趣

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并适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甚至在某些方面如文体活动、书法绘画等比优生还好,只是由于他们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以至于这些“亮点”被掩盖了。作为班主任就要时时细心观察,努力发现后进生的“闪光”一面,并给予表扬,即使是一鳞半爪,也要抓住不放,使他们知道自己在有些方面并不比别人差,从而扬长避短,树立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信心。

这就需要班主任善于从各个方面为后进生创造展现优点的机会,如:上课向他们提问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体验被肯定的喜悦;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发挥他们的特长。

四、寻根究源,对症下药

后进生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从个性上看,他们之间的智力性格、兴趣爱好、思想认识却存在很大差异。因而绝不能搞“一刀切”。对此,我们要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把握好症结所在,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然而,他们往往都是自尊心较强、个性孤癖、缺乏毅力的人,所以班主任必需要以心换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否则,就是徒劳无功而已。

记得刚工作那年,我班有位女生,白天上课,她看起来非常的专心,晚自修也常发现她撑着手望着窗外,似乎正在思考着难题。可是成绩却不尽人意。我几次找她谈话都没有任何收获。后来一次偶然中,我发现晚自修间通过玻璃的反射,可以在玻璃窗中看清全班学生的一举一动。终于让我找出了她爱在晚自修望窗子的缘故,原来她在暗暗窥视班中的一位男生。针对此事,我不回避也不批评她,而是想方设法接近她,取得她的信任,最后她终于向我坦诚一切,我适时地引导她,向她阐明厉害关系,使她终于明确了早恋的恶果,因此很快她就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五、齐心协力,促其进步

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单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如运用良好的班风、优良的传统和优秀生的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后进生,特别是用集体的爱去温暖他们受伤的心灵。这样使后进生做到“学有榜样、赶有先进”,长此以往,班中的后进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此外,班主任还应主动与社会、家庭和科任老师相联系,齐心合作,争取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才能确保后进生的转化,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后进生并不是一成不变,无可救药的。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抓住教育的机会,了解他们身心的发展及个别差异,耐心、反复地去教育他们,疏导、启发他们,倍加关心、真诚爱护他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相信后进生是完全可以教育好的,在他们身上同样能闪烁出聪明才智的火花。

第2篇:后进生转化工作

后进生转化工作

每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通过观察后进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等找准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做好转化工作打下基础。

一、认真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上课不专心听讲、每天让我催讨作业的都是后进生。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造成的。

我班典型“后进生”张振,课堂上东张西望,巴不得有个岔子来乐一乐,作业要么应付要么不交。于是我对他降低要求,让他在课堂上抓不专心听讲者。其实,我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张振无非是偶尔的个别不认真者,我发现课堂不再因他而受影响。当他兴高采烈向我递作业时,从他脸上我读懂了成功的喜悦。后来才知,他发现课堂上除自己外没有不专心听讲的。正所谓“浇花要浇根,帮人要帮心。”既要治表,也要治本。转化后进生最主要的是研究后进生心理,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我常与各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引导。采取以同桌形式结对帮扶互相促学,按学生程度编排座位,优势互补搭配小组并展开竞争,鼓励小组及时交作业,班干部为小组打分,并记入个人日常考核。

二、表扬形式多样化,让后进生感到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每位学生都有进步要求,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好学生。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除常规考核外,在每期黑板报中,我都要为“班级之星”留一定空间,每周评一次,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最受欢迎的要数“进步星”,后进生也要争取自己受表扬。这无形中也促进了学生积极上进的意识。

尽管后进生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身上也都有些“闪光点”,需要我们充分肯定他们身上的优点和每一次的进步,哪怕不太突出,很微小,甚至只是一些苗头,也要加倍去鼓励和扶植。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我班毛贺做事总是拖拉,不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尽管我绞尽脑汁对他软硬兼施,但对他仍无济于事。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课文读得好。于是让全班同学一起听他朗读《金色的鱼钩》,读来节奏把握非常好,同学们都不约而同的为他鼓掌,毛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时我也趁热打铁鼓励他,希望他在其它方面也要努力如此。诚实守信主题班会上,给他机会参加表演,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他表现得还不错,同学们鼓励他,我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以后,毛贺象变了个人似的。课堂活动时主动参与,当然我也毫不吝啬地给他表现的机会,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渐渐的,他能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了。在评选班级之星时,同学们也一致表决,进步星应该评给他。只要找准后进生的亮点,也能发掘出他们身上的潜力。面对毛贺的成功,让我更加认识到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而,针对类似毛贺这样的学生要循循善诱,更多地关注他的优点和特长,使之正确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争取更大进步。

三、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形成集体意识。

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不仅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对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意义,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非常重要。

谈到我班毛崇崇,许多人认为他是个“傻”孩子,说他“傻”也并无恶意,他不会背乘法口诀,连家长也不期望他能在学校学习多少文化知识,只要老师能关注他成长,以后有受过学校教育的经历就好;由于先天智力影响,家长在他学习方面也无能为力。尽管如此,可是他却调皮捣乱,犯些看似聪明却又幼稚的小错误。在班上我也试图教育引导,但收效甚微。分析毛崇崇,他是集体意识淡薄造成的。于是,我引导他也为班级做贡献,让他每天和值日生一起做卫生。没想到这招真灵,他除了每天积极主动做卫生外,还督促同学们保持地面干净,主动清理同学们桌兜里的垃圾,也抢着做宿舍卫生。大家一致要求鼓励毛崇崇,当然我也不失时机地让同学们送给他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表扬。你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就会给你一个惊喜。原来,班级管理中尝试魏书生先生倡导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就有了一份责任,同时也形成了集体意识。

四、家访实现家校共同教育促进学生进步。

教育学生仅靠教师或家长某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经常家访鼓励家长关心学生学习,不定时向家长发放喜报,汇报学生成绩、在校表现以及家长在关心支持学生学习方面的突出表现。

第3篇:后进生转化工作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班级管理是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后进生管理是班级管理一个重要的方面,其成效可直接影响整个班级团队的建设,其作用不容忽视。那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指导原则为“积极鼓励,耐心诱导,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十六字德育原则,理论基础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职业教育学》等。

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首先,我们有二个问题:何为后进生?何为转化后进生工作?后进生,根据定义,就是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还有根据特定环境,在技校,它的定义应该扩展为在纪律方面较散漫且成绩靠后的学生。按此标准,每个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后进生,且为数不少。后进生转化工作,就是根据德育原则,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并培养一定的纪律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观和纪律观。

后进生不是天生的。它的产生,是长期的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后进生转化工作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