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预习指南》初步预习课文,能读出生字,读通句子。
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学习重点词句。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摘水果”、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回忆课文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那个聪明的孩子叫──(爱迪生),长大后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
过渡:在他七岁那年,爱迪生靠他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妈妈到底发生什么危急的事了?爱迪生又是怎样救妈妈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故事吧!(看动画课件)
二、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妈妈怎么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她的情况危险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妈妈当时病情严重的句子。
2.学生交流:(以学生回答的顺序机动理解各个句子)
(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课件)
什么叫“直打滚”,(不停地打滚)为什么呀?(疼得受不了了)大家想象一下,妈妈在直打滚的同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脸色、满头大汗、哭、不停地叫)她会叫些什么?你看,妈妈是多么痛苦呀!谁能把这场景读出来?
(2)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课件)
你能给“急忙”换一个词来读一读吗?(出示:爸爸()骑马……)我们想象一下爸爸焦急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3)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课件)
为什么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呢?(家离医院太远,,骑马去需要很长时间,可妈妈病情太严重,必须马上做手术)时间太紧张,医生只能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这是多么危险的处境啊!谁能把它读出来?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了,但又说家里没法做手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请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为什么。
2.品句: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课件)
结合“环顾四周、迟疑”等词语体会医生的无奈。(指名扮演医生)板书:暗
3.爸爸提议怎么做?(多点几盏油灯。)对于这个办法,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
结合医生的动作、表情体会爸爸办法的不可行。
4.升华:此时此刻,医生没有办法,爸爸没有办法,大家都束手无策。可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妈妈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大家都急得──团团转。
5.比较句子(课件)
A、大家急得团团转。
B、大家很急。
(第一个句子具体,更急。)
6.自由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情景。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自主、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
画一画:用直线画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说一说:与四人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交流。
2.品句: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课件)
结合“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爱迪生的速度快。(上述词语变颜色)(指名读、评价读、自由读)
3.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斥责爱迪生?(指名读)
4.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
老师导读
5.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看!房子一下子亮了,妈妈得救了!(课件:屋子亮了的图)
师:你知道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吗?(板书:亮)
(课件)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板书:镜子)(师生合作读)
6.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那是(恍然大悟)爸爸开始时不明白,斥责爱迪生,可现在,当他看到房子一下子亮起来了,他一下子明白了,这就叫做恍然大悟。
7.(课件)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哪个是爸爸?为什么?这时,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些什么?(指名说)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导朗读,注意加上动作、表情。)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一段)
2.(课件)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随机抽同学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句子。)
3.师: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板书:聪明)
(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板书:善动脑 勤动手)
三、拓展(写一写)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爱迪生说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写在“随想录”上)
四、作业
1.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讲这个小故事。
2.选做题:课外收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
聪明────善动脑勤动手
(镜子)
暗──────-亮
第2篇: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本课字词,重点指导书写“炎”这样部件相同结构的生字。区分“急、及”“做、作”的意思,并能正确完成词语和句子填空练习。
(2)想象情境做“团团转”的动作,读出着急的心情;联系生活实际边朗读边想象父亲“斥责”爱迪生时的表情动作,体会当时爱迪生委屈的心情,读好人物对话;理解文中重点词语“恍然大悟”的意思,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爱迪生是一个爱动脑筋,遇事能用聪明的头脑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孩子。
(4)拓展阅读丛书第二本中《焦耳小时候的故事》和《老师,我没胡闹》两篇文章,完成阅读要求。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重点理解妈妈的病情危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难点】抓住“恍然大悟”“斥责”“委屈”这样的关键词,体会人物的心情,并能朗读出合适的语气。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内容 1.开火车读词语,跟读。
2.选择填空,会分辨同音字“及、急”和“做、作”的意思,完成词语和句子填空。
3.给下面带“溜”字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4.形近字组词,其它生跟读词语。
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精读指导
(一)体会“急需救”
1.师:爱迪生妈妈病情怎样呢?请同学们赶快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找出描写爱迪生妈妈生病的句子,找一位学生读一读,其它生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2.如果评读不到位,可以抓住“直打滚”这个词,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当时妈妈生病时是什么样?谁来说说,有多痛苦?请生读出妈妈当时生病时痛苦的感受。
3.教师小结: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痛苦不堪,因为她得的是急性阑尾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生再读句子。
(二)感悟“没法救”
师过渡:面对如此危急的病情,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找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第三段。
1.生读,根据学生的评价,随机引导理解“团团转”,请生做一做动作,想象当时人物的表情是怎样的?
2.找生读句子,读出焦急的心情。师提示:当时所有人的心情可以用心急如焚来形容。“团团转”这个词,如果放到下面的句子里,谁能补充完整?
(三)重点理解“机智救”
1.师导:正在所有人都在为妈妈的病情着急担心时,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呢?出示读文要求: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句子,画好后,读给同桌听一听。
2.生朗读所画的句子,师出示两个句子: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突然,爱迪生奔出大门。”
对比朗读后说说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在交流中,如果学生对“一溜烟”的体会不到位的话,师可以引导:“一溜烟”说明爱迪生想到了办法后马上就去做,一分钟也不想耽误,找生朗读到位后完成补充句子的练习。
3.师过渡:爸爸看见抱着大镜子的爱迪生和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呢?请生分角色朗读句子: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问:这位同学读出爸爸“斥责”的语气了吗?应该怎样读?说这话时爸爸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爱迪生委屈的原因是什么?谁能读出这种委屈?
4.师出示句子“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找生读这句话。
师导:请大家看课文的插图,仔细观察爸爸的表情,说说他当时心里在想什么?出示句子“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说说它的近义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师结合字理知识理解“恍、悟”的意思,师引导:这个偏旁一般和我们心里的思想和想法有关,这两个字都是指心里的感觉和想法的,那么爸爸明白了什么?找生读出爸爸当时的心情,再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师小结: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体会心里的感受都可以帮助我们用合适的语气来读好课文。
(四)小结课文,整体回归
1.找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学完了课文,你认为爱迪生身上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2.师小结:所以,医生夸爱迪生是个——(板书:聪明的孩子)
三、拓展阅读
1.师过渡:小时候的爱迪生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有许多科学家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出示阅读要求:
阅读丛书第二本187页《焦耳小时候的故事》,说说焦耳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177页《老师,我没有胡闹》,读后说说老师为什么说高斯在胡闹,思考高斯又是怎么做的来证明自己没有在胡闹?
四、写字指导
1.出示“炎”字,生仔细观察说出要注意的笔画,师补充并强调两个“火”字的不同变化,第一个“火”字小一些,最后两笔“撇短捺变点”,第二个“火”字最后一笔捺画起笔高。师范写,生书空,说笔顺后书写。
2.“夸奖”中的“夸”字最后一个笔画是“竖折折钩”,生齐读笔画名称,提示学生观察,想像整个字的上面伸展像略微撑开的雨伞一样。“奖”字上下均匀,“大”字出头小,撇捺伸展。生书写,师提示姿势和书写口诀“描一对二写三”。
五、板书:
32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的孩子
第3篇:《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概述:
《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在切除阑尾炎手术时,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聪明的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救了妈妈的命。读了文章,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和智慧赞叹,同时也看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所收获。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本课时,我抓住“医生夸奖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作为切入点,体会妈妈病得厉害大家很着急,最后爱迪生想出办法救妈妈来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这条主线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
1、借助生字卡片和多媒体,复习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和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教学
第4篇:《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案
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巩固学习内容,实现自然过渡。)
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抓住主要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
第5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实录 爱迪生救妈妈(推荐)
最新版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实录
老师上课前先和学生一同查找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了爱迪生。这是为上课做铺垫,以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学习习惯。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上课了,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他的发明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意图:为了让学生对爱迪生有更深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引起学生深思---爱迪生是如何救妈妈的?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想读一读这个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