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论文:外部性问题环境法
论文:外部性问题环境法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最突出的特征莫过于人类一代一代地更替。社会发展也是某一代人口在继承上一代人口创造的全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当代人的改造之后,再接着传给下一代人的过程,以下是外部性问题环境法。
社会发展具有代际相延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毫无疑问,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和发展权。所以,当代人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更加涉及到后代人的生存与切身利益。当代人不是大自然最后一代子孙,不仅是从前代人的手里继承了地球,更是从后代人那里借用了地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比如说,祖辈留给父辈们一群羊,假设父辈将这群羊过渡到子辈,存在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将这群羊养大,通过剪羊毛和挤羊奶来赚钱,最终父辈们学到了一套养羊技术和经营技巧,他们把这些知识传给了子辈,并给子辈留下了一间羊房和一些设备;而祖辈留下来的羊到了子辈这里已经无奶可挤且无毛可剪了,即原始资源已经消耗殆尽,但子辈可以再买一群羊,并使用父辈留下来的技术和经营技巧来发展他们自己的事业。父辈们的另一种选择是将羊宰了,通过卖羊肉来赚钱,满足他们当下的需要;等到了子辈时,通过卖羊肉换来的钱已经所剩无几,并且原始资源也早已一无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子辈已经没有实现所谓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了。通过以上例子不难发现,当代人的经济增长,必然会消耗掉子孙后代的资源。可持续增长理论认为:后代人有不同于我们当代人的独立利益,经济发展不但要关注当代人利益,更要兼顾后代人的利益。代际间利益的协调是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代际外部性与可持续发展
代际外部性及其表现形式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领域广为关注的问题,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把外部性定义为: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当中,一个人使他人遭受额外成本或收益,而且这些强加在他人身上的成本或收益没有通过当事人以货币的形式得到补偿时,就会产生外部性。更精确的说,外部性就是一个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影响他人的福利,而这种影响没有通过货币形式或市场机制反映出来。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将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是指因一厂商的内部经济活动,对产业部门或社会带来的额外利益,如基础教育和国防;而产生不利影响的外部效应则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或负外部效应,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外部性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外部性活动的产权做出清楚的界定,从而使私人成本或私人收益溢出,不须付出成本或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
从外部性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把外部性分为空间外部性和时间外部性。所谓空间外部性是指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即时的,是在空间扩散的。所谓时间外部性是指外部效应的产生不是即时的,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即在相对固定的空间范围内,外部效应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表现出来。时间外部性产生的“时滞”有长有短,短的可能有几个月或几年,而较长的则可能延至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当时间外部性产生的时间滞后较长时,它的效应就会表现为不同代际之间享受资源的机会的不平等,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称时间外部性为代际外部性。
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关注后代利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它的经典定义由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论文发表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定义表达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处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它的提出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自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益恶化进行的深刻反思,是为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伟大战略。
第2篇:常见环境法论文题目
常见环境法论文题目
论我国可交易水权法律制度的构建 水权法律制度研究
外来物种引进行政许可制度研究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公众参与机制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环境安全法律制度探析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海域使用权若干问题研究 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 环境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法律政策研究 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研究
农业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研究——基于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分析评价
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垃圾治理立法思路研究 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问题研究
共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船舶油污国家损失索赔体系
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 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学基础
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 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的立法思考
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 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
论排污权交易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综合研究
论生态侵权 论环境侵权之民事责任体系 环境污染侵害排除民事责任研究
中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重塑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重塑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 论中国湿地资源保护法的建构
中国电业规制制度研究 论环境管理中的分众参与
环境法的经济分析—一以我国环境保护法为视点
论环境法上的公众参与制度
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责任的社会化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研究
环境法调整方法研究 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税收若干问题研究 购电制法律问题研究
浅论排污权交易制度 水资源使用权及其制度构建
财产权的环境保护功能研究
论我国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实现 论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
循环经济法制相关问题研究 环境风险评价法律制度研究
完善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的思考 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法律控制研究
论环境法产生及发展的文明与文化背景
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 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法律义务
机动车排放的法律控制研究
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许可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中国水库大坝安全法规框架研究 论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纠纷行政性ADR机制构建研究
论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 循环经济法的价值研究
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对策研究 流域控制性水工程管理法律问题研究
环境政策与地方环境资源立法的关系研究——以江苏省地方环境资源立法为例
论生态宪法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中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组建模式研究
循环经济法律调整机制研究
汽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法律问题研究
环境行政违法行为的效力研究
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
生物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制度研究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自然保护区立法的现状评价与完善
环境法的伦理审视
我国环境标志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与法律制度的构建
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方式
我国再生资源利用管理的法律规制研究
野生动物致人损害救济立法研究
国家生态安全法问题研究
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重构
WTO与我国环境行政救济制度的改革
环境权的法律分析 我国野生动物产业法律制度初探
我国水权交易法律问题探讨 动物法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研究 WTO原则与矿政管理
论中国生态资源保护法的构建
我国城市水污染防治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
排污权交易法律问题研究 完善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立法思考
《防沙治沙法》三项基本原则研究 论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制度研究
第3篇:外部审计论文
外部审计论文
外部治理在审计定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外部审计论文,欢迎各位阅读哦!
外部审计论文
摘要:什么是大数据?国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国政府部门对“大数据”高度重视,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指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在《行动纲要》的指引下,大数据技术正逐渐为各行各业所认知和应用。注册会计师审计即外部审计的大量工作就是对财务等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运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挖掘审计数据,将大大提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